连接端子及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706320发布日期:2020-01-15 00:52阅读:317来源:国知局
连接端子及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连接端子及连接器。



背景技术:

连接端子是连接器中的电连接部件,其结构及安装的稳定性对电连接的性能影响极大。连接器中的连接端子通常需要与其它电连接部件、比如导线、汇流排等机械连接和电连接。但在同一个连接器中设置多个连接端子的时候,如连接端子结构设置不合理,则会影响连接端子与其它电连接部件的机械连接,尤其是对于小型化的连接器或者应用场合,连接端子距离较近时难以方便地安装。结构的设置是否合理,决定着连接端子的安装方向,是否限制连接器的应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一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使用方便的连接端子及连接器。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连接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端子包括:

端子本体,所述的端子本体沿长度方向自一端延伸至另一端;

连接部,所述连接部设置有通孔,所述通孔沿所述连接部的厚度方向贯穿所述连接部;

所述端子本体与所述连接部连接,且两者非共面设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案,所述连接部与所述端子本体所在平面相互垂直。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案,所述端子本体沿长度方向依次包括主体部、折弯部和延伸部,所述主体部与所述延伸部平行设置,所述折弯部两端分别连接所述主体部和所述延伸部;所述连接部与所述延伸部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案,所述连接部与所述延伸部垂直设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案,所述端子本体设置有两个相对的主体表面,所述主体表面用于与对配端子接触并电连接;所述连接部具有安装面,所述通孔自所述安装面起延伸贯穿所述连接部设置;所述主体表面与所述安装面垂直设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案,所述主体部上下边缘与所述延伸部上下边缘对齐;所述连接部连接在所述延伸部下端并自所述延伸部起延伸突出于所述延伸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案,所述主体部与所述连接部位于所述延伸部的同一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案,所述端子本体为板状,所述连接部也为板状;所述端子本体的厚度方向与所述连接部的厚度方向垂直。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案,所述连接端子为高压端子。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案,所述连接端子为冲压一体件。

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器壳体和前述的连接端子,所述多个连接端子的所述端子本体相互平行且左右排列设置,多个所述通孔在左右方向错位设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案,多个所述通孔上下方向错位设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案,多个左右排列的连接部,在上下方向上非重合地设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案,所述连接端子数目为两个,所述两个连接端子结构相同,其中一个相对于另一个旋转180度设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案,所述两个连接端子的所述连接部呈180度对称设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案,所述多个连接端子的所述端子本体对齐排列设置。

本实用新型中的连接端子及连接器,用于与其它电连接部件机械连接的通孔轴向与端子本体长度方向垂直,在同一连接器设置多个连接端子时,不同连接端子的通孔可以相互避让,避免不同连接端子相互之间影响安装和连接。端子本体设置有主体部、折弯部和延伸部,为连接部错位设置提供了方便。设置折弯部后,延伸部与主体部错开,为连接部提供了设置空间。连接部设置的通孔轴向与端子本体部长度方向垂直,方便设置和组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的连接器结构示意图。

图2为从另一角度观察的连接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的连接端子结构示意图

图4为从另一角度观察的本实用新型中的连接端子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的连接端子正投影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所示,连接器100,其包括连接器壳体120和连接端子150。所述连接器壳体120设置有壳体本体121和端子保护壳124,所述壳体本体121设置有容腔122。容腔122内设置有多个端子保护壳124。每个端子保护壳124围成一个管腔125。端子保护壳124的具体数目根据实际使用要求确定,在如图所示的示例中,设置有两个端子保护壳124,每个端子保护壳124设置有一个管腔125。

如图3至图5所示,所述连接端子150包括端子本体151和连接部155。所述端子本体151可以做成任意形状,比如板状、棒状等。所述端子本体151沿长度方向自一端延伸至另一端,且具有选定的厚度。沿长度方向,端子本体151依次包括主体部152、折弯部153和延伸部154。所述主体部152与所述延伸部154平行设置,所述折弯部153两端分别连接所述主体部152和所述延伸部154。所述主体部的上边缘1521与延伸部的上边缘1541对齐,所述主体部的下边缘1522与延伸部的下边缘1542对齐。所述端子本体151设置有两个相对的主体表面156(图中示出其中一个),所述主体表面156用于与对配端子接触并电连接。在如图所示的示例中,主体表面156主要位于主体部152上。延伸部154设置有两个表面1541。两个表面1541与主体表面156平行。

所述连接部155延伸选定的长度及厚度,所述连接部155设置有通孔157,所述通孔157沿所述连接部155的厚度方向贯穿所述连接部155。所述通孔157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端子本体151的长度方向垂直。在如图5所示的示例中,端子本体151的长度方向为上下方向,端子本体151的厚度方向为左右方向,端子本体151的宽度方向为垂直于纸面的方向。连接部155的厚度方向为垂直于纸面的方向,连接部155的长度方向为左右方向,连接部155的宽度方向为上下方向。

所述端子本体151与所述连接部155非共面设置,也就是说,连接部155与端子本体151所在的平面呈一角度,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连接部155垂直于端子本体151所在的平面。所述端子本体151与所述连接部155一体设置,所述连接部155与所述延伸部154连接,所述连接部155连接在所述延伸部154下边缘1542处并自所述延伸部154起延伸突出于所述延伸部154的表面1541。所述主体部152与所述连接部155位于所述延伸部154的同一侧,且所述连接部155与所述延伸部154垂直设置。所述连接部155具有安装面158,所述通孔157自所述安装面158起延伸贯穿所述连接部155设置。所述主体表面156、表面1541与所述安装面158垂直设置。在如图所示的示例中,所述端子本体151为板状,所述连接部155也为板状。所述端子本体151的厚度方向与所述连接部155的厚度方向垂直。

如图1、图2所示,多个连接端子150安装在连接器壳体120上。连接端子150的具体数目根据实际使用需要确定。在如图所示的示例中,设置有两个连接端子150。两个连接端子150的端子本体151左右排列设置,两个端子本体151对齐排列设置。两个连接端子150的连接部155在左右方向及上下方向上均错开设置,两者在同一方向上非重合地设置。两个所述通孔157在左右方向错位设置、在上下方向也错位设置。如图所示的示例中,两个连接端子150结构相同,其中一个连接端子150相对于另一个连接端子150旋转180度设置,两者呈180度对称设置。

上述连接端子150为冲压一体件,尤其适合作为高压端子使用。

本实用新型中的连接端子及连接器,用于与其它电连接部件机械连接的通孔轴向与端子本体长度方向垂直,在同一连接器设置多个连接端子时,不同连接端子的通孔可以相互避让,避免不同连接端子相互之间影响安装和连接。端子本体设置有主体部、折弯部和延伸部,为连接部错位设置提供了方便。设置折弯部后,延伸部与主体部错开,为连接部提供了设置空间。连接部设置的通孔轴向与端子本体部长度方向垂直,方便设置和组装。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并不用于局限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任何在本实用新型精神内的修改、等同替换或改进等,都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