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数显定时数据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299998发布日期:2019-12-03 18:13阅读:612来源:国知局
一种数显定时数据线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数据线产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设定充电时间并可显示充电电压的数据线。



背景技术:

在电子行业中,目前数据线还是电子设备(如智能手机等)充电及数据传输的主要工具。传统的数据线一般都是一根数据线加两端的usb标准插头及设备插头(如type-c插头、lightning插头、mirco-usb插头等)。这种数据线的缺点在于,接上充电器和手机(或其它电子设备)后,便会一直处于充电状态,即便时充满了也会一直通电,充电时间过久一是可能会损坏电池,二是可能会引发电路短路,甚至引起火灾等用电事故。另外,由于手机的充电电压及电流一般都比较小,如充电电压大多为5v左右,如果充电器发生异常,导致充电电压/充电电流过大,很有可能会损坏电池。为此,有人发明可以设定充电时间以及可以显示充电电压及电流的数据线,然而,目前市面上的此类数据线所采用的电路都比较复杂,可靠性不够高,不够实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电路结构更简单、可靠性和实用性更高的数显定时数据线。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数显定时数据线,包括有数据线,数据线的两端具有usb接口和设备插头,在数据线上设置有一可以显示充电电压、充电电流及设定充电时间的数显控制盒,数显控制盒中具有控制电路板,其特征在于:控制电路板的电路包括有主控电路、usb输入端、usb输出端、电流检测电路、电压检测电路、稳压电路、断电控制电路、输出检测电路及输出显示电路,电流检测电路、电压检测电路及稳压电路连接usb输入端,主控电路连接稳压电路,断电控制电路连接主控电路并接入在usb输入端及usb输出端之间,形成用于设定充电时间的定时结构,输出显示电路连接主控电路;所述主控电路采用主控芯片u2,其型号为sn8p2711,主控芯片u2的第1脚连接稳压电路的输出电源,其第2脚连接有开关s1,开关s1用来调节充电时间长短,其第3脚和第5脚连接断电控制电路,其第6脚连接电压检测电路,其第8-13脚连接输出显示电路。

所述断电控制电路用来在主控电路发出指令后实现定时断电、电源切断作用,其包括有开关管q1,开关管q1为mos管,其g极连接一电阻r1及主控芯片u2的第3脚,开关管q1的d极连接于电流检测电路与usb输出端之间,开关管q1的s极一路连接于电流检测电路与usb输出端之间,另一路连接一电阻r2,电阻r2连接一电容c4,主控芯片u2的第5脚连接于电阻r2与电容c4之间;在电流检测电路与usb输出端之间连接有一电阻r6,该电阻r6位于开关管1的d极接入点与s极接入点之间。

在电流检测电路与usb输出端之间接出有负载接入检测电路,用来检测usb输出端有没有接入负载、并识别手机有没有插入或者拔出,其包括电阻r5及电阻r6,其中电阻r5一端连接于开关管1的d极接入点与usb输出端之间,另一端连接主控芯片u2的第7脚。

所述电流检测电路用于检测充电电流的大小,其包括一电阻r17,电阻r17一端连接usb输入端,另一端连接电阻r6、电阻r2及开关管1的s极。

所述电压检测用来检测充电电压,以确保其在4.5-12v的安全电压之间,其包括有电阻r3、电阻r4和电容c5,其中电阻r3一端连接usb输入端,另一端连接电阻r4和电容c5,而电阻r3、电阻r4和电容c5之间的连接点与主控芯片u2的第6脚连接。

稳压电路用来保护主控芯片u2的正常供电,防止被高压(超过5.5v的电压)烧坏,其包括有稳压芯片u1,其型号为ht7150,稳压芯片u1的in引脚连接usb输入端,其out引脚连接主控芯片的第1脚,以提供电源。

优选地,所述输出显示电路包括一数码管,数码管插设在控制电路板上,用来显示充电电压、充电电流、充电时间。

进一步地,数显控制盒的盒体上设置有开关,开关与控制电路板上的主控芯片连接,控制电路板通过盒体内部的若干卡脚卡紧固定,可以不用螺丝,装配方便。

进一步地,数据线从数显控制盒的盒体两端接入,在数据线与盒体两端的对接套设有线材固定卡套,线材固定卡套的端部具有一卡头;在盒体的两端内部设有各设有一夹片,卡头卡在盒体里面,并由夹片卡住,此固定结构简单、有效,容易实现。

优选地,所述设备插头为type-c插头、lightning插头、mirco-usb插头中的至少一种,当然其它类型的插头亦可,根据实际需要选择。

工作原理:usb输入端插上电源等待负载手机插入usb输出端,这时数码管会显示当前的电压、电流、充电时间(默认时间为5小时自动断电);当手机插入时,主控芯片u2通过取样电阻r5检测到有负载接入、同时检测工作电压电流并通过数码管显示出来,这时主控芯片u2内部开始计时,系统内部默认当负载接入时5小时后自动断电,这期间可以手动用按键控制时间的长短(1小时-10小时,单击按键为加时间,双击按键为减时间)。当计时截止后会自动断电,数码管也会自动待机,等待新的负载接入。

本实用新型通过开关与主控芯片及断电控制电路配合,可以非常方便地设定充电的时间,充电时间到即自动断电电路;通过电流检测电路及电压检测电路分别检测充电电流及充电电压,并在数码管上显示充电时间、充电电流及充电电压,整个电路结构更为简单,可靠性和实用新型更高,成本更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数显控制盒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数显控制盒的电路原理图。

图中,1为数据线,11为线材固定卡套,12为卡头,2为usb接口,3为设备插头,4为数显控制盒,41为盒体,42为控制电路板,43为数码管,44为开关,45为夹片,46为卡脚。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施例中,参照图1、图2和图3,所述数显定时数据线,包括有数据线1,数据线1的两端具有usb接口2和设备插头3,在数据线1上设置有一可以显示充电电压、充电电流及设定充电时间的数显控制盒4,数显控制盒中具有控制电路板;控制电路板的电路包括有主控电路、usb输入端、usb输出端、电流检测电路、电压检测电路、稳压电路、断电控制电路、输出检测电路及输出显示电路,电流检测电路、电压检测电路及稳压电路连接usb输入端,主控电路连接稳压电路,断电控制电路连接主控电路并接入在usb输入端及usb输出端之间,形成用于设定充电时间的定时结构,输出显示电路连接主控电路;所述主控电路采用主控芯片u2,其型号为sn8p2711(当然类似功能的芯片亦可),主控芯片u2的第1脚连接稳压电路的输出电源,其第2脚连接有开关s1,开关s1(即开关44)用来调节充电时间长短,其第3脚和第5脚连接断电控制电路,其第6脚连接电压检测电路,其第8-13脚连接输出显示电路。

所述断电控制电路用来在主控电路发出指令后实现定时断电、电源切断作用,其包括有开关管q1,开关管q1为mos管,其g极连接一电阻r1及主控芯片u2的第3脚,开关管q1的d极连接于电流检测电路与usb输出端之间,开关管q1的s极一路连接于电流检测电路与usb输出端之间,另一路连接一电阻r2,电阻r2连接一电容c4,主控芯片u2的第5脚连接于电阻r2与电容c4之间;在电流检测电路与usb输出端之间连接有一电阻r6,该电阻r6位于开关管1的d极接入点与s极接入点之间。

在电流检测电路与usb输出端之间接出有负载接入检测电路,用来检测usb输出端有没有接入负载、并识别手机有没有插入或者拔出,其包括电阻r5及电阻r6,其中电阻r5一端连接于开关管1的d极接入点与usb输出端之间,另一端连接主控芯片u2的第7脚。

所述电流检测电路用于检测充电电流的大小,其包括一电阻r17,电阻r17一端连接usb输入端,另一端连接电阻r6、电阻r2及开关管1的s极。

所述电压检测用来检测充电电压,以确保其在4.5-12v的安全电压之间,其包括有电阻r3、电阻r4和电容c5,其中电阻r3一端连接usb输入端,另一端连接电阻r4和电容c5,而电阻r3、电阻r4和电容c5之间的连接点与主控芯片u2的第6脚连接。

稳压电路用来保护主控芯片u2的正常供电,防止被高压(超过5.5v的电压)烧坏,其包括有稳压芯片u1,其型号为ht7150,稳压芯片u1的in引脚连接usb输入端,其out引脚连接主控芯片的第1脚,以提供电源。

所述输出显示电路包括一数码管43,数码管43插设在控制电路板42上,用来显示充电电压、充电电流、充电时间。

数显控制盒44的盒体1上设置有开关44,开关44与控制电路板42上的主控芯片连接,控制电路板42通过盒体内部的若干卡脚46卡紧固定,可以不用螺丝,装配方便。

数据线1从数显控制盒4的盒体41两端接入,在数据线1与盒体41两端的对接套设有线材固定卡套11,线材固定卡套11的端部具有一卡头12;在盒体41的两端内部设有各设有一夹片45,卡头12卡在盒体41里面,并由夹片45卡住,此固定结构简单、有效,容易实现。

所述设备插头3为type-c插头、lightning插头、mirco-usb插头中的至少一种,当然其它类型的插头亦可,根据实际需要选择。

工作原理:usb输入端插上电源等待负载手机插入usb输出端,这时数码管43会显示当前的电压、电流、充电时间(默认时间为5小时自动断电);当手机插入时,主控芯片u2通过取样电阻r5检测到有负载接入、同时检测工作电压电流并通过数码管43显示出来,这时主控芯片u2内部开始计时,系统内部默认当负载接入时5小时后自动断电,这期间可以手动用按键控制时间的长短(1小时-10小时,单击按键为加时间,双击按键为减时间)。当计时截止后会自动断电,数码管也会自动待机,等待新的负载接入。

以上已将本实用新型做一详细说明,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而已,当不能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范围,即凡依本申请范围所作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仍属本实用新型涵盖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