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新型整流变压器。
背景技术:
整流变压器是整流设备的电源变压器,整流设备的特点是原方输入交流,而副方通过整流原件后输出直流,变流是整流、逆流和变频三种工作方式的总称,作为整流装置电源用的变压器称为整流变压器,工业用的整流直流电源大部分是由交流电网通过整流变压器与整流器所组成的整流设备而得到的,在高度现代化的今天,几乎在每一个领域都能直接地或间接地看到它的巨大用途。
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整流变压器(授权公告号cn208225689u),该专利技术能够过有弹性的木衬和吸音海绵,可以使铁心端部的振动大大减小,这样就减小了硅钢片的磁致伸缩噪声;另外,合理的结构设置也能将整个整流变压器的制造成本大大降低,而安全性能又能得到很好的保障,但是,其不方便对器身进行装配和拆解,从而不便于对其进行检修。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新型整流变压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整流变压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新型整流变压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顶端的后侧设置有三个高压套管,且壳体的顶端靠近高压套管的前侧设置有三个低压套管,所述壳体的外侧的四面均设置有散热片,且壳体的底端设置有一组安装架,所述壳体的内部安装有器身;
所述器身包括铁芯,所述铁芯的外侧的上端设置有上固定架,且铁芯的外侧的下端设置有下固定架,所述铁芯的外侧的中部设置有三组绕组,所述下固定架的底端设置有若干个支撑架,所述上固定架与下固定架的结构相同;
所述下固定架包括第一槽型块,所述第一槽型块的后侧的两端均设置有一组支撑管,所述支撑管的后端共同设置有第二槽型块,且支撑管的内侧贯穿设置有长螺杆,所述第一槽型块与第二槽型块的结构相同。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长螺杆依次贯穿第一槽型块、支撑管和第二槽型块的内侧,所述第一槽型块、支撑管和第二槽型块通过长螺杆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槽型块包括槽型块本体,所述槽型块本体的内侧的两端均开设有一组第二安装孔,且槽型块本体的内侧的底端开设有若干组第一安装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支撑管包括空心管,所述空心管的前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法兰盘,且空心管的后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法兰盘。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下固定架与支撑架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架与壳体的内部的底端也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法兰盘与第二槽型块的前端接触连接,所述第二法兰盘与第一槽型块的后端接触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通过上固定架和下固定架对铁芯进行固定,通过螺栓使支撑架与壳体的内部固定连接,从而便于对器身进行装配与拆解,方便对其进行检修和保养,通过两组支撑管连接第一槽型块和第二槽型块,对第一槽型块和第二槽型块之间的间距进行限位,从而可以防止长螺杆拧地过紧,挤压铁芯,造成铁芯变形受损,提高了器身安装时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新型整流变压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种新型整流变压器的装配示意图;
图3为一种新型整流变压器中器身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一种新型整流变压器中下固定架的局部分解示意图;
图5为一种新型整流变压器中第一槽型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一种新型整流变压器中支撑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壳体;2、器身;21、铁芯;22、上固定架;23、绕组;24、下固定架;241、第一槽型块;2411、槽型块本体;2412、第一安装孔;2413、第二安装孔;242、第二槽型块;243、支撑管;2431、空心管;2432、第一法兰盘;2433、第二法兰盘;244、长螺杆;25、支撑架;3、散热片;4、低压套管;5、高压套管;6、安装架。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6,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新型整流变压器,包括壳体1,壳体1的顶端的后侧设置有三个高压套管5,壳体1的顶端靠近高压套管5的前侧设置有三个低压套管4,壳体1的外侧的四面均设置有散热片3,壳体1的底端设置有一组安装架6,壳体1的内部安装有器身2;
器身2包括铁芯21,铁芯21的外侧的上端设置有上固定架22,铁芯21的外侧的下端设置有下固定架24,铁芯21的外侧的中部设置有三组绕组23,下固定架24的底端设置有若干个支撑架25,上固定架22与下固定架24的结构相同;
下固定架24包括第一槽型块241,第一槽型块241的后侧的两端均设置有一组支撑管243,支撑管243的后端共同设置有第二槽型块242,支撑管243的内侧贯穿设置有长螺杆244,第一槽型块241与第二槽型块242的结构相同。
在图4中:长螺杆244依次贯穿第一槽型块241、支撑管243和第二槽型块242的内侧,第一槽型块241、支撑管243和第二槽型块242通过长螺杆244固定连接,从而可以通过长螺杆244使铁芯21固定在第一槽型块241和第二槽型块242之间。
在图5中:第一槽型块241包括槽型块本体2411,槽型块本体2411的内侧的两端均开设有一组第二安装孔2413,槽型块本体2411的内侧的底端开设有若干组第一安装孔2412,从而便于长螺杆244的穿束以及槽型块本体2411与支撑架25之间的固定。
在图6中:支撑管243包括空心管2431,空心管2431的前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法兰盘2433,空心管2431的后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法兰盘2432,从而可以使长螺杆244贯穿支撑管243的内侧。
在图1和图3中:下固定架24与支撑架25通过螺栓固定连接,从而可以使下固定架24与支撑架25固定在一起,支撑架25与壳体1的内部的底端也通过螺栓固定连接,从而可以使支撑架25与壳体1固定在一起。
在图4和图6中:第一法兰盘2432与第二槽型块242的前端接触连接,第二法兰盘2433与第一槽型块241的后端接触连接,从而可以通过支撑管243对第一槽型块241和第二槽型块242之间的距离进行限位,使第一槽型块241、铁芯21和第二槽型块242之间保持合适地压力,防止铁芯21受压变形。
以上所述的,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