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型化大功率磁保持继电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102568发布日期:2020-03-17 15:45阅读:122来源:国知局
小型化大功率磁保持继电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继电器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小型化大功率磁保持继电器。



背景技术:

继电器是一种电子控制器件,它具有控制系统(又称输入回路)和被控制系统(又称输出回路),通常应用于自动控制电路中,它实际上是用较小的电流去控制较大电流的一种“自动开关”。故在电路中起着自动调节、安全保护、转换电路等作用。磁保持继电器是继电器中的一种,也是一种自动开关,和其他电磁继电器一样,对电路起着自动接通和切断作用,所不同的是,磁保持继电器的常闭或常开状态完全是依赖永久磁钢的作用,其开关状态的转换是靠一定宽度的脉冲电信号触发而完成的。现有技术的磁保持继电器通常包括磁路部分、接触部分、推动块和底座;磁路部分、接触部分分别装在底座上,推动块则连接在磁路部分与接触部分之间。线圈通正向脉冲电压(或者是置位线圈通电),磁路部分工作,推动块推动接触部分的动簧片,使接触部分的动触点与静触点相接触,继电器动作,线圈通反向脉冲电压(或者是复位线圈通电),磁路部分工作,推动块推动接触部分的动簧片,使接触部分的动触点与静触点断开,继电器复归。现有技术的一种磁保持继电器,其磁路部分中的衔铁部件通常采用h型形状,为跷跷板式结构,磁钢是装在衔铁部件中,轭铁则为l型形状,两个轭铁的l型的竖直一边分别与铁芯的两端相固定,两个轭铁的l型的水平一边则分别与衔铁部件的h型的两个开口相配合。现有技术的这种磁保持继电器通常体积较大,无法实现小型化大功率的特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之不足,提供一种小型化大功率磁保持继电器,通过结构改进,具有零件结构简单但功能齐全,可实现模具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以及产品体积小,负载能力大,具备较好的抗浪涌电流能力的特点。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小型化大功率磁保持继电器,包括底座、磁路部分、推动块和接触部分;所述底座设有第一挡壁以将所述底座分设成上下腔体,所述磁路部分和接触部分分别装在上下腔体中,以实现强弱电隔离;所述磁路部分包括一个铁芯、两个轭铁、一个磁钢和一个衔铁;所述铁芯为条形并呈水平设置,所述轭铁为板形;所述两个轭铁分别固定在铁芯的两端,所述磁钢匹配在铁芯的中间,使铁芯、轭铁和磁钢构成一个侧转90度的e字形形状的导磁结构;所述衔铁的中间可旋转地支撑在对应于磁钢位置的上方,衔铁的两端分别对应在两个轭铁的上方,以在所述导磁结构的配合下进行跷跷板式动作;所述推动块的上端与衔铁的其中一端相连接,所述推动块的下端与接触部分的动簧片的自由端部相连接。

所述铁芯为扁平条状结构,所述轭铁中间设置有方形缺口,两个轭铁分别通过方形缺口铆接固定在铁芯的长度方向的两端;轭铁两侧设置有肩膀,肩膀作为磁路部分的定位结构与底座相配合;所述轭铁的顶部设为与所述衔铁的两端相配合的工作极面。

所述铁芯沿着底座的长度方向分布,在底座的长度方向,在底座的前端设有开口朝向前方外侧的且是用于容纳所述推动块的缺口,所述衔铁的其中一端从所述上腔体的上方伸到所述缺口的上方,并与容纳于缺口的推动块的上端相连接;所述缺口的底部与所述下腔体相连通,以使容纳于缺口的推动块的下端与下腔体的接触部分的动簧片的自由端部相连接。

所述上腔体为凹型围框结构,上腔体的前部设为用于支撑所述磁路部分的前部的支撑平台,上腔体的后部设为用来匹配磁路部分的线圈的沉槽,前部与后部之间设为斜坡形状的腹板。

所述上腔体的前后端的两侧分别设有用于装配磁路部分以实现定位的槽口;所述缺口的两侧分别设有点胶口,以在所述磁路部分装入所述上腔体而夹紧力不够时通过点胶方式予以固定。

所述下腔体中,分别设有沿着底座的宽度方向向外通出的开口,接触部分中的动簧片和静簧片分别沿着底座的宽度方向的两个开口装入所述下腔体中,并利用下腔体所设置的水平插槽插接相固定。

所述下腔体中,在对应于动簧片和静簧片的相配合的位置处,还设有两个第二挡壁,以利用两个第二挡壁以及两个第二挡壁之间的空气气隙实现动簧与静簧之间的隔离,以有效提高动静簧之间的绝缘距离。

所述线圈包括线圈架;所述线圈架包括长度方向的两端的凸缘、处于两端凸缘之间的绕线窗口,以及沿长度方向穿透两端凸缘的铁芯安装孔;在线圈架的绕线窗口的中间位置还设有挡墙,以将线圈架的绕线窗口分成相隔离的第一绕线窗口和第二绕线窗口;所述挡墙的顶面设有向下凹陷的凹槽,所述凹槽与所述铁芯安装孔相连通;所述铁芯装在铁芯安装孔中,两个轭铁分别配合在线圈架的两端的凸缘的外侧,所述磁钢装在所述凹槽中;所述凹槽的两侧分别设有限位凸台,以限制装入凹槽的磁钢沿着线圈架的宽度方向位移。

所述衔铁的中部还装有转轴件,以使衔铁的两端呈跷跷板结构;转轴件的两边分别设有转轴,所述限位凸台的顶部开有用来装入衔铁的转轴的半圆缺口,以匹配衔铁的转轴件的转轴,限制衔铁的转轴沿着线圈架的长度方向移动。

所述衔铁的中部的偏向所述衔铁的另一端的位置的宽度的两边分别设有便于装入所述转轴件的缺口,所述转轴件通过所述缺口装入衔铁中,并向中部推移后与衔铁呈过盈配合,所述衔铁的中部的偏向所述衔铁的一端的位置的宽度的两边分别设有凸部以限制所述转轴件向所述衔铁的一端的方向移动。

所述线圈还包括漆包线和线圈端子;所述线圈端子包括始端端子、公共端端子、末端端子,三个端子沿着线圈架的宽度方向呈并排方式装在第一绕线窗口这一侧的凸缘中,且三个端子的朝向相同;在挡墙上设有用来连通第一绕线窗口与第二绕线窗口之间的导线槽,以及装有一个桥接端子,且桥接端子的朝向与所述三个端子的朝向相同;所述漆包线从始端端子出发经单线圈方式缠绕或双线圈方式缠绕后接至桥接端子,并由所述桥接端子跨过所述第一绕线窗口接至所述末端端子上,使缠绕后的始端线与末端线之间在空间上形成隔离。

所述推动块的上部向上凸伸设有两个呈一定间距并具有一定长度的连接臂,以利用两个连接臂可柔性张开的特性从衔铁的宽度方向卡入衔铁的宽度的两边,实现衔铁上下摆动时带动推动块上下移动。

所述推动块的下部设有大致呈矩形的通孔,所述动簧片的设有动触点的一端的末端可活动地钩在所述推动块的下部的通孔中,实现推动块上下移动时带动动簧片设有动触点的一端上下摆动;所述推动块的通孔的上下孔壁分别设为圆弧形状,以使推动块动作时,推动块与动簧片呈线面接触,且所述推动块的通孔的上孔壁与下孔壁之间的间距大于动簧片的设有动触点的一端的末端的厚度尺寸。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在底座设有第一挡壁以将所述底座分设成上下腔体,所述磁路部分和接触部分分别装在上下腔体中,从而能够实现强弱电隔离;本实用新型还采用了将两个轭铁分别固定在铁芯的两端,将磁钢匹配在铁芯的中间,使铁芯、轭铁和磁钢构成一个侧转90度的e字形形状的导磁结构;将衔铁的中间可旋转地支撑在对应于磁钢位置的上方,使得衔铁的两端分别对应在两个轭铁的上方,以在导磁结构的配合下进行跷跷板式动作;且推动块的上端与衔铁的其中一端相连接,推动块的下端与接触部分的动簧片的自由端部相连接。本实用新型的这种结构,具有零件结构简单但功能齐全,以及产品体积小,负载能力大的特点。

2、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将底座的上腔体设为凹型围框结构,将下腔体设为具有沿着底座的宽度方向向外通出的开口(即左右抽芯结构),可实现模具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

3、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下腔体中,在对应于动簧片和静簧片的相配合的位置处,还设有两个第二挡壁,以利用两个第二挡壁以及两个第二挡壁之间的空气气隙实现动簧与静簧之间的隔离,以有效提高动静簧之间的绝缘距离,避免寿命末期动静簧之间因触点飞溅物导致绝缘下降,发生着火危险。

4、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在推动块的上部向上凸伸设有两个呈一定间距并具有一定长度的连接臂,以及在推动块的下部设有大致呈矩形的通孔,将动簧片的设有动触点的一端的末端可活动地钩在所述推动块的下部的通孔中,且推动块的通孔的上下孔壁分别设为圆弧形状,推动块的通孔的上孔壁与下孔壁之间的间距大于动簧片的设有动触点的一端的末端的厚度尺寸。本实用新型的这种结构,可以利用两个连接臂可柔性张开的特性从衔铁的宽度方向卡入衔铁的宽度的两边,实现衔铁上下摆动时带动推动块上下移动;还可以使推动块动作时,推动块与动簧片呈线面接触,以及可以形成一定的空行程,使得继电器在断开触点时,带有一定加速过程,能够更好地将触点分断,从而提高继电器的抗浪涌电流能力。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小型化大功率磁保持继电器不局限于实施例。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立体构造分解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底座的立体构造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底座的主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底座的俯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底座的后视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底座的剖视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磁路部分的部分结构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磁路部分的部分结构的主视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线圈架的立体构造示意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线圈架的立体构造示意图(翻转一个角度);

图12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磁路部分的主视图;

图13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推动块与动簧片、衔铁的配合示意图;

图14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推动块的立体构造示意图;

图15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推动块的结构剖视图;

图16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衔铁的构造示意图;

图17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衔铁与转轴件的配合示意图;

图18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轭铁的立体构造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参见图1至图18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小型化大功率磁保持继电器,包括底座1、磁路部分2、推动块3、接触部分4和外壳5;所述底座1设有第一挡壁11以将所述底座1分设成上腔体12和下腔体13,所述磁路部分2装在上腔体12中,接触部分4装在下腔体13中,以实现强弱电隔离;所述磁路部分2包括一个铁芯21、两个轭铁22、一个磁钢23和一个衔铁24;所述铁芯21为条形并呈水平设置,所述轭铁22为板形;所述两个轭铁22分别固定在铁芯21的两端,所述磁钢23匹配在铁芯21的中间,使铁芯21、轭铁22和磁钢23构成一个侧转90度的e字形形状的导磁结构;所述衔铁24的中间可旋转地支撑在对应于磁钢位置的上方,衔铁24的两端分别对应在两个轭铁22的上方,以在所述导磁结构的配合下进行跷跷板式动作;所述推动块3的上端与衔铁24的其中一端相连接,所述推动块3的下端与接触部分的动簧片41的自由端部相连接。

本实施例中,所述铁芯21为扁平条状结构,所述轭铁22中间设置有方形缺口221,两个轭铁22分别通过方形缺口221铆接固定在铁芯21的长度方向的两端;轭铁22两侧设置有肩膀222,肩膀222作为磁路部分的定位结构与底座1相配合;所述轭铁22的顶部设为与所述衔铁24的两端相配合的工作极面。

本实施例中,所述铁芯21沿着底座1的长度方向分布,在底座1的长度方向,在底座1的前端设有开口朝向前方外侧的且是用于容纳所述推动块3的缺口14,所述衔铁24的其中一端从所述上腔体12的上方伸到所述缺口14的上方,并与容纳于缺口14的推动块3的上端相连接;所述缺口14的底部与所述下腔体13相连通,以使容纳于缺口的推动块3的下端与下腔体13的接触部分的动簧片41的自由端部相连接。

本实施例中,所述上腔体12为凹型围框结构,上腔体12的前部设为用于支撑所述磁路部分的前部的支撑平台121,上腔体的后部122设为用来匹配磁路部分的线圈25的沉槽,前部与后部之间设为斜坡形状的腹板123。

本实施例中,所述上腔体12的前后端的两侧分别设有用于装配磁路部分以实现定位的槽口124;磁路部分2的两个轭铁22的两侧肩膀222分别适配在上腔体12的前后端的两侧的槽口124中;所述缺口14的两侧分别设有点胶口15,以在所述磁路部分2装入所述上腔体12而夹紧力不够时通过点胶方式予以固定。

本实施例中,所述下腔体13中,分别设有沿着底座的宽度方向向外通出的开口,接触部分中的动簧片41和静簧片42分别沿着底座1的宽度方向的两个开口装入所述下腔体13中,并利用下腔体13所设置的水平插槽插接相固定。

所述下腔体13中,在对应于动簧片41和静簧片42的相配合的位置处,还设有两个第二挡壁131,以利用两个第二挡壁131以及两个第二挡壁131之间的空气气隙实现动簧与静簧之间的隔离,以有效提高动静簧之间的绝缘距离。

本实施例中,所述线圈25包括线圈架251;所述线圈架251包括长度方向的两端的凸缘2511、处于两端凸缘之间的绕线窗口2512,以及沿长度方向穿透两端凸缘的铁芯安装孔2513;在线圈架的绕线窗口2512的中间位置还设有挡墙2514,以将线圈架的绕线窗口分成相隔离的第一绕线窗口和第二绕线窗口;所述挡墙2514的顶面设有向下凹陷的凹槽2515,所述凹槽2515与所述铁芯安装孔2513相连通;所述铁芯21装在铁芯安装孔2513中,两个轭铁22分别配合在线圈架251的两端的凸缘2511的外侧,所述磁钢23装在所述凹槽2515中;所述凹槽2515的两侧分别设有限位凸台2516,以限制装入凹槽2515的磁钢23沿着线圈架251的宽度方向位移。

本实施例中,所述衔铁24的中部还装有转轴件26,以使衔铁24的两端呈跷跷板结构;转轴件26的两边分别设有转轴261,所述限位凸台2516的顶部开有用来装入衔铁的转轴261的半圆缺口2517,以匹配衔铁的转轴件26的转轴261,限制衔铁的转轴261沿着线圈架251的长度方向移动。

本实施例中,所述衔铁24的中部的偏向所述衔铁的另一端的位置的宽度的两边分别设有便于装入所述转轴件的缺口241,所述转轴件26通过所述缺口241装入衔铁24中,并向中部推移后与衔铁24呈过盈配合,所述衔铁24的中部的偏向所述衔铁的一端的位置的宽度的两边分别设有凸部242以限制所述转轴件26向所述衔铁24的一端的方向移动。

本实施例中,所述线圈还包括漆包线252和线圈端子253;所述线圈端子253包括始端端子、公共端端子、末端端子,三个端子253沿着线圈架的宽度方向呈并排方式装在第一绕线窗口这一侧的凸缘中,且三个端子的朝向相同;在挡墙2514上设有用来连通第一绕线窗口与第二绕线窗口之间的导线槽2518,以及装有一个桥接端子254,且桥接端子254的朝向与所述三个端子253的朝向相同;所述漆包线252从始端端子出发经单线圈方式缠绕或双线圈方式缠绕后接至桥接端子254,并由所述桥接端子254跨过所述第一绕线窗口接至所述末端端子上,使缠绕后的始端线与末端线之间在空间上形成隔离。

当采用单线圈方式缠绕时,是将漆包线252由始端端子引出后,在第一绕线窗口绕制第一线圈,绕完第一线圈后,漆包线252由导线槽2518引到第二绕线窗口绕制第二线圈,绕完第二线圈后,漆包线接至所述桥接端子254,并由所述桥接端子254跨过所述第一绕线窗口接至所述末端端子上,使缠绕后的单线圈结构的始端线与末端线之间在空间上形成隔离。

当采用双线圈方式缠绕时,是将漆包线252由始端端子引出后,在第一绕线窗口绕制第一线圈,绕完第一线圈后,漆包线252接到公共端子,而后从公共端子出发,以间距较大的步伐在第一绕线窗口缠绕几圈,并由导线槽2518引到第二绕线窗口绕制第二线圈,绕完第二线圈后,漆包线接至所述桥接端子,并由所述桥接端子跨过所述第一绕线窗口接至所述末端端子上,使缠绕后的双线圈结构中的第一线圈的始端线与双线圈结构中的第二线圈的末端线之间在空间上形成隔离。

本实施例中,所述推动块3的上部向上凸伸设有两个呈一定间距并具有一定长度的连接臂31,以利用两个连接臂31可柔性张开的特性从衔铁24的宽度方向卡入衔铁24的宽度的两边,实现衔铁24上下摆动时带动推动块3上下移动。

本实施例中,所述推动块3的下部设有大致呈矩形的通孔32,所述动簧片41的设有动触点的一端的末端可活动地钩在所述推动块3的下部的通孔32中,实现推动块上下移动时带动动簧片41设有动触点的一端上下摆动;所述推动块3的通孔的上下孔壁分别设为圆弧形状,以使推动块3动作时,推动块与动簧片呈线面接触,且所述推动块3的通孔32的上孔壁与下孔壁之间的间距大于动簧片的设有动触点的一端的末端的厚度尺寸。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小型化大功率磁保持继电器,采用了在底座1设有第一挡壁11以将所述底座分设成上、下腔体12、13,所述磁路部分2和接触部分4分别装在上、下腔体12、13中,从而能够实现强弱电隔离;本实用新型还采用了将两个轭铁22分别固定在铁芯21的两端,将磁钢23匹配在铁芯21的中间,使铁芯、轭铁和磁钢构成一个侧转90度的e字形形状的导磁结构;将衔铁24的中间可旋转地支撑在对应于磁钢23位置的上方,使得衔铁24的两端分别对应在两个轭铁22的上方,以在导磁结构的配合下进行跷跷板式动作;且推动块3的上端与衔铁24的其中一端相连接,推动块3的下端与接触部分的动簧片41的自由端部相连接。本实用新型的这种结构,具有零件结构简单但功能齐全,以及产品体积小,负载能力大的特点。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小型化大功率磁保持继电器,采用了将底座1的上腔体12设为凹型围框结构,将下腔体13设为具有沿着底座的宽度方向向外通出的开口(即左右抽芯结构),可实现模具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小型化大功率磁保持继电器,采用了下腔体13中,在对应于动簧片41和静簧片42的相配合的位置处,还设有两个第二挡壁131,以利用两个第二挡壁131以及两个第二挡壁131之间的空气气隙实现动簧与静簧之间的隔离,以有效提高动静簧之间的绝缘距离,避免寿命末期动静簧之间因触点飞溅物导致绝缘下降,发生着火危险。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小型化大功率磁保持继电器,采用了在推动块3的上部向上凸伸设有两个呈一定间距并具有一定长度的连接臂31,以及在推动块3的下部设有大致呈矩形的通孔32,将动簧片41的设有动触点的一端的末端可活动地钩在所述推动块的下部的通孔32中,且推动块3的通孔32的上下孔壁分别设为圆弧形状,推动块3的通孔32的上孔壁与下孔壁之间的间距大于动簧片的设有动触点的一端的末端的厚度尺寸。本实用新型的这种结构,可以利用两个连接臂可柔性张开的特性从衔铁的宽度方向卡入衔铁的宽度的两边,实现衔铁上下摆动时带动推动块上下移动;还可以使推动块动作时,推动块与动簧片呈线面接触,以及可以形成一定的空行程,使得继电器在断开触点时,带有一定加速过程,能够更好地将触点分断,从而提高继电器的抗浪涌电流能力。

上述只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的情况下,都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作出许多可能的变动和修饰,或修改为等同化的等效实施例。因此,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及修饰,均应落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保护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