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浸式电力变压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255985发布日期:2020-04-03 14:48阅读:372来源:国知局
油浸式电力变压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变压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油浸式电力变压器。



背景技术:

油浸式电力变压器通常在表面安装散热器片,以热传导的方式将变压器内部工作过程中产生的热量经由散热器片传导至空气中,以达到降温的效果来保证变压器的正常使用,但仅通过散热器片进行散热工作已无法满足现有大功率变压器的使用需求,因此需对通过散热器片进行散热的方式进行进一步改进。

如中国授权专利公开号为(cn203690053u)的一种用于大型变压器的冷却装置,水泵将蓄水容器中的冷却水送入冷却水管并通过排水孔排出给散热片降温,水槽收集给散热片降温后的冷却水并通过排水管回收至水槽中,具有冷却速度快、冷却效率高、散热效果好等优点。但通过将水淋至散热片表面进行降温的方式,在用于变压器时,是否会由于长期残留水渍进一步加快暴露在空气中的变压器表面锈化,从而影响到变压器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油浸式电力变压器,该油浸式电力变压器通过多介质热传导的方式提高变压器散热器片的散热效果。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油浸式电力变压器,包括变压器本体,所述变压器本体的正面固定安装有散热器片,且变压器本体的右侧固定安装有水箱,所述水箱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微型水泵,且微型水泵的进水口通过导水管与水箱的内腔连通,所述导水管的底端延伸至水箱内靠近水箱内底部的位置,所述微型水泵的出水口与弯折管的一端连接并连通,且弯折管远离微型水泵的一端呈s形绕经每片散热器片之间后沿着变压器本体正面的左侧和底部与冷凝器的入口连接,所述冷凝器的背面固定安装在变压器本体正面的右下角,且冷凝器的出口通过回流管与水箱的内腔连通,所述回流管的顶端固定连接在水箱正面的底部并与水箱的内腔连通。

优选的,所述弯折管位于散热器片之间的每一段正面均等距固定连接有三个散热件,且三个散热件左右两侧与散热器片之间的距离均相等。

优选的,所述散热件包括u形管、球形气囊和连接管。

优选的,所述u形管的两端均位于同一纵轴线上并固定连接在弯折管的正面,所述球形气囊三个为一组分别固定连接在u形管左右两侧的上下两侧,所述连接管的前后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每两个相邻球形气囊的前后两侧,所述球形气囊内填充有空气,所述u形管的内腔与弯折管的内腔连通。

优选的,所述连接管包括呈中空状的连接条和筒形腔,所述连接条的前后两端分别与每两个相邻球形气囊的相对一侧连接,所述连接条的内腔与两个相邻球形气囊的内腔连通,所述筒形腔开设在连接条内,且筒形腔中填充有冷却液。

优选的,所述弯折管位于散热器片之间的每一个u形弯折段正面的上下两侧均呈斜对称状固定连接有两个弯曲板,且弯曲板的内曲面均朝向右侧。

相较于现有技术: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油浸式电力变压器。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油浸式电力变压器,通过微型水泵运作将水箱中的水体抽出并排入弯折管内,同时通过弯折管绕经散热器片的特殊设计,使得弯折管通水时,相邻散热器片之间难以排出的热量以空气为介质传导至温度较低的弯折管表面,促进了散热器片的降温效果,同时通过散热件的特殊设计,进一步提高了散热器片排出热量的传导方式,从而确保了在用于大功率变压器时相邻散热器片之间积聚的热量容易被排出,大大提高了散热器片对变压器的降温效果。

(2)、该油浸式电力变压器,通过在弯折管表面设置弯曲板,以及弯曲板形状的特殊设计,从而使得变压器在安装于室外时,若气流从右侧吹向变压器,从而能够通过弯曲板形状的特殊设计将气流导入相邻散热器片之间达到风冷效果,同时能够对弯折管表面的散热件进行同步降温效果,进一步降低散热件表面温度的同时提高了散热件对散热器片的降温效果。

(3)、该油浸式电力变压器,通过仅使用一根弯折管绕经每个散热器片,同时吸收热量后的水流流入冷凝器内进行冷却并通过回流管排回水箱内,在节省生产成本的同时能够有效达到循环降温的效果,减少了水资源的损耗,提高了该变压器的使用环保性。

(4)、该油浸式电力变压器,通过球形气囊受热膨胀并带动连接条膨胀,并在逐渐膨胀的过程中通过拉大连接条的中空部将每个球形气囊之间相互连通,使得连接条进一步膨胀并与散热器片接触,同时通过筒形腔内的冷却液对散热器片进行热传导降温,基于膨胀使得连接条与散热器片接触的方式能够有效扩大冷却液的冷却范围,从而进一步确保散热器片之间积聚的热量容易被排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散热件的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连接管顶部的剖视图。

图中:1变压器本体、2散热器片、3水箱、4微型水泵、5弯折管、6散热件、7冷凝器、8回流管、9弯曲板、61u形管、62球形气囊、63连接管、631连接条、632筒形腔。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油浸式电力变压器,包括变压器本体1,变压器本体1的正面固定安装有散热器片2,且变压器本体1的右侧固定安装有水箱3,水箱3的左侧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变压器本体1的右侧,水箱3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微型水泵4,且微型水泵4的进水口通过导水管与水箱3的内腔连通,微型水泵4的底部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水箱3的顶部,导水管的底端延伸至水箱3内靠近水箱3内底部的位置,水箱3顶部前侧的入水口上套接有箱盖,微型水泵4的出水口与弯折管5的一端连接并连通,且弯折管5远离微型水泵4的一端呈s形绕经每片散热器片2之间后沿着变压器本体1正面的左侧和底部与冷凝器7的入口连接,弯折管5与冷凝器7的连接处通过法兰连接,弯折管5位于散热器片2之间的每一段正面均等距固定连接有三个散热件6,且三个散热件6左右两侧与散热器片2之间的距离均相等,冷凝器7的背面固定安装在变压器本体1正面的右下角,且冷凝器7的出口通过回流管8与水箱3的内腔连通,冷凝器7的背面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变压器本体1正面的右下角,冷凝器7的具体型号为fna-0.9/4.0,回流管8的顶端焊接在水箱3正面的底部并与水箱3的内腔连通,弯折管5位于散热器片2之间的每一个u形弯折段正面的上下两侧均呈斜对称状焊接有两个弯曲板9,且弯曲板9的内曲面均朝向右侧,通过在弯折管5表面设置弯曲板9,以及弯曲板9形状的特殊设计,从而使得变压器在安装于室外时,若气流从右侧吹向变压器,从而能够通过弯曲板9形状的特殊设计将气流导入相邻散热器片2之间达到风冷效果,同时能够对弯折管5表面的散热件6进行同步降温效果,进一步降低散热件6表面温度的同时提高了散热件6对散热器片2的降温效果,通过微型水泵4运作将水箱3中的水体抽出并排入弯折管5内,同时通过弯折管5绕经散热器片2的特殊设计,使得弯折管5通水时,相邻散热器片2之间难以排出的热量以空气为介质传导至温度较低的弯折管5表面,促进了散热器片2的降温效果,同时通过散热件6的特殊设计,进一步提高了散热器片2排出热量的传导方式,从而确保了在用于大功率变压器时相邻散热器片2之间积聚的热量容易被排出,大大提高了散热器片2对变压器的降温效果,通过仅使用一根弯折管5绕经每个散热器片2,同时吸收热量后的水流流入冷凝器7内进行冷却并通过回流管8排回水箱3内,在节省生产成本的同时能够有效达到循环降温的效果,减少了水资源的损耗,提高了该变压器的使用环保性。

散热件6包括u形管61、球形气囊62和连接管63,u形管61的两端均位于同一纵轴线上并固定连接在弯折管5的正面,球形气囊62三个为一组分别粘接在u形管61左右两侧的上下两侧,连接管63的前后两端分别粘接在每两个相邻球形气囊62的前后两侧,球形气囊62内填充有空气,u形管61的内腔与弯折管5的内腔连通。

连接管63包括呈中空状的连接条631和筒形腔632,连接条631的前后两端分别与每两个相邻球形气囊62的相对一侧粘接,连接条631的内腔与两个相邻球形气囊62的内腔连通,筒形腔632开设在连接条631内,且筒形腔632中填充有冷却液,通过球形气囊62受热膨胀并带动连接条631膨胀,并在逐渐膨胀的过程中通过拉大连接条631的中空部将每个球形气囊62之间相互连通,使得连接条631进一步膨胀并与散热器片2接触,同时通过筒形腔632内的冷却液对散热器片2进行热传导降温,基于膨胀使得连接条631与散热器片2接触的方式能够有效扩大冷却液的冷却范围,从而进一步确保散热器片2之间积聚的热量容易被排出。

该油浸式电力变压器工作时,通过打开箱盖向水箱3内注水,通过微型水泵4运作经由导水管将水箱3内的水抽入弯折管5内,位于相邻散热器片2之间的弯折管5表面吸收经由散热器片2排出的热量,并通过流动的水体将高温吸收并在流入冷凝器7后进行降温处理,再经由回流管8排回水箱3内,弯折管5内的水流入u形管61内进一步吸收经由散热器片2排出的热量,球形气囊62受热膨胀后带动连接条631膨胀,膨胀后筒形腔632内的冷却液以连接条631外壁为介质与散热器片2接触并吸收热量,达到对变压器的降温效果。

综上可得,该油浸式电力变压器,通过微型水泵4运作将水箱3中的水体抽出并排入弯折管5内,同时通过弯折管5绕经散热器片2的特殊设计,使得弯折管5通水时,相邻散热器片2之间难以排出的热量以空气为介质传导至温度较低的弯折管5表面,促进了散热器片2的降温效果,同时通过散热件6的特殊设计,进一步提高了散热器片2排出热量的传导方式,从而确保了在用于大功率变压器时相邻散热器片2之间积聚的热量容易被排出,大大提高了散热器片2对变压器的降温效果。

同时,通过在弯折管5表面设置弯曲板9,以及弯曲板9形状的特殊设计,从而使得变压器在安装于室外时,若气流从右侧吹向变压器,从而能够通过弯曲板9形状的特殊设计将气流导入相邻散热器片2之间达到风冷效果,同时能够对弯折管5表面的散热件6进行同步降温效果,进一步降低散热件6表面温度的同时提高了散热件6对散热器片2的降温效果。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