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工业机器人用线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233664发布日期:2020-03-31 17:18阅读:423来源:国知局
一种工业机器人用线缆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线缆技术领域,更具体来说,涉及一种工业机器人用线缆。



背景技术:

现随着科技进步和生产质量要求的提高,大批国外机器人已广泛应用于公司的各生产线,以满足生产需求。但是机器人的设计和产业化在国内还是空白,公司决定投入大量人力和物力来发展机器人产业,为以后的生产需要提供有力的先进技术支持。机器人的应用越广泛,机器人的空间动作要求越复杂,特别是在高速、大范围的应用场合,对机器人的能量传输要求很高,不但要求传输可靠,且对能量传输的介质空间有一定要求。现有的工业机器人能量传输的各种线缆装配较为繁琐,不仅需要占据较大安装空间;且随时间推移,线缆容易磨损,各线缆间容易产生干涉,影响能量传输可靠性。



技术实现要素:

1.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线缆内线束干扰大,抗震抗压能力弱等缺陷,提供一种工业机器人用线缆,具有干扰线小,抗震抗压效果好的优点。

2.技术方案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工业机器人用线缆,包括内层和外层,外层包裹内层,内层由上层和下层挤压构成,上层上设有多个圆弧形的安装槽,安装槽并列,安装槽之间设有若干个方形凸起,若干个方形凸起之间左右等距且上下等距排列,下层上设有多个圆弧形的线槽,线槽的同一侧边缘处设有若干个软片,相邻的线槽之间设有若干个凹槽,凹槽与方形凸起一一对应。

优选的,内层的外表面与外层的内表面贴合。

优选的,下层的线槽内设有信号线和输电线。

优选的,安装槽的槽口宽度等于线槽的槽口宽度加上软片的厚度。

优选的,线槽的一侧与软片外侧壁相切,另一侧设有弧形过度。

3.有益效果

采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工业机器人用线缆,包括内层和外层,外层包裹内层,内层由上层和下层挤压构成,上层上设有多个圆弧形的安装槽,安装槽并列,安装槽之间设有若干个方形凸起,若干个方形凸起之间左右等距且上下等距排列,下层上设有多个圆弧形的线槽,线槽的同一侧边缘处设有若干个软片,相邻的线槽之间设有若干个凹槽,凹槽与方形凸起一一对应,此设计的线缆通用粗细不同的线束,同时减少了线束之间的干扰,抗压抗震效果好,线缆使用寿命延长。

(2)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工业机器人用线缆,内层的外表面与外层的内表面贴合,通过外层的挤压配合使得内层的上层于下层紧密贴合,进一步使得软片自卷更多,包裹线束更紧,使用效果更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工业机器人用线缆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工业机器人用线缆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工业机器人用线缆的结构示意图。

示意图中的标号说明:

100、内层;110、上层;111、安装槽;112、方形凸起;120、下层;121、线槽;122、凹槽;123、软片;

200、外层;

300、信号线;

400、输电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若干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设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实施例1

参照附图1、图2和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工业机器人用线缆,包括内层100和外层200,外层200包裹内层100,内层100由上层110和下层120挤压构成,上层110上设有多个圆弧形的安装槽111,安装槽111并列,安装槽111之间设有若干个方形凸起112,若干个方形凸起112之间左右等距且上下等距排列,下层120上设有多个圆弧形的线槽121,线槽121的同一侧边缘处设有若干个软片123,相邻的线槽121之间设有若干个凹槽122,凹槽122与方形凸起112一一对应,如果采用传统线缆,传统线缆内的线束之间间距小,干扰强,同时粗细不同的线束在一个线缆内时,由于传统线束为圆柱状,内部线束之间不够紧密,存在空隙,抗震抗压效果差,而采用本设计的线缆进行线束集合,线束之间间距大,干扰小,各个线束都有软片123和线槽121配合安装,线束安装紧密稳定,抗震抗压效果好。

本实施例的内层100的外表面与外层200的内表面贴合,通过外层200的挤压使得内层100的上层110和下层120紧密贴合,避免贴合不紧密呆滞线槽121内的线束松动,整体抗压效果变差。

本实施例的下层120的线槽121内设有信号线300和输电线400,工业机器人中存在特殊的信号线300和输电线400,传统的布局是将信号线300单独放置不和输电线400合在一起,容易造成线束之间的混乱,而强行放置在一个线缆内又容易形成电磁干扰,而采用本设计的线缆,线束与线束之间距离大,且是并列排列,电测干扰小,避免线束混乱。

本实施例的安装槽111的槽口宽度等于线槽121的槽口宽度加上软片123的厚度,此设计使得上层110在配合下层120进行挤压时,软片123能够准确沿着安装槽111内壁自卷,避免卡入安装槽111和线槽121边缘。

本实施例的线槽121的一侧与软片123外侧壁相切,另一侧设有弧形过度,如果不设置弧形过度,软片123自卷时,容易与线槽121边缘卡住,使得处于线槽121内部的线束松动,抗震抗压效果差。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某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