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连接器固定装置以及控制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075518发布日期:2020-03-10 09:40阅读:241来源:国知局
一种连接器固定装置以及控制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电气连接技术领域,特别是指一种连接器固定装置以及控制器。



背景技术:

连接器是用于实现电气连接的一种配件产品,随着电子行业的发展,连接器的使用越来越多。在现有技术中,连接器一般由接口端与接头端连接完成,并且通过自身插接的松紧度来保证插接的稳固性,由此造成了使用过程中,某些连接端会发生松动脱落的现象,进而影响设备的正常使用。尤其是在一些容易发生振动的设备上,例如无人机、电机等设备上,上述因连接端发生脱落引发设备故障的可能性会更高。为了解决连接器容易发生脱落这一问题,亟需一种连接器固定装置来对连接器进行固定,从而杜绝上述问题的出现。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连接器固定装置以及控制器,以能使电气设备在使用时不易因为振动等原因发生脱落,进而影响设备的使用。

本发明提供的连接器固定装置,包括第一连接器,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器两侧的连接板;与所述第一连接器相对设置的固定板,其两端与所述连接板相连;当第二连接器与所述第一连接器连接时,所述固定板与所述第二连接器相抵接。由上,通过固定板与所述第二连接器抵接,可以使第二连接器不易与第一连接器脱离,进而可以对连接器进行固定。

另外,通常连接器包括由接口相适配的两端,即第一连接器和第二连接器。具体的,所述第一连接器即可以是接口端,也可以是接头端。所述连接器固定装置,通过设置连接板和固定板,可以第一连机器和第二连接器之间的固定,能有效避免因振动而引发的连接器间的连接松动或脱落。其中,适配过程中,第一连接器和第二连接器的数量不进行限制,如一个连接器可以对应多个连接器,也可以一个连接器仅对应一个连接器。

进一步地,连接板还设有减重口。由上,可以减轻连接板的重量,使其符合飞行器等对零件重量的要求。此外,通过减重口的设置,可以使连接板更容易向两侧变形,进而更容易将固定板与连接板进行连接。

进一步地,减重口的形状与连接板的形状相同,可以使连接板形变时受到的力更加均匀。

进一步地,若所述固定板与所述第一连接器的距离不可调节,则根据所述第二连接器的尺寸设置所述距离;若所述固定板与所述第一连接器的距离可调节,则所述固定装置还包括调节结构。固定板与第一连接器的距离是根据第二连接器的尺寸确定的。若固定板与第一连接器的距离不可调节,则虽然仅适用尺寸固定的第二连接器,但这种方式结构简单,并且更加稳固。另一种方式是,通过设置调节结构,使得固定板与第一连接器之间的距离可调,则此种方式可以适用尺寸范围更广的第二连接器,并且第二连接器的拆卸也会更加便捷快速。

进一步地,所述调节结构包括:所述连接板上设置的若干固定孔,通过螺栓穿过可选的所述固定孔使连接板位置可调整的固定在所述第一连接器两侧;或,所述调节结构包括:所述连接板上设置的条形固定孔,通过螺栓穿过条形固定孔使连接板位置可调整的固定在所述第一连接器两侧。

由上,可以根据连接器的尺寸对连接板的安装位置进行调节,以此满足不同规格的连接器固定的尺寸要求。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板替换为连接杆,所述调节结构包括:穿设在所述连接杆上的弹簧,所述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连接器和所述固定板相连,通过所述弹簧的拉力,所述固定板压接与所述第二连接器的尾部;或,所述调节结构包括:与连接杆螺纹连接的调节件,所述固定板穿设在所述两侧连接杆上位于调节件与第一连接器之间。

由上,通过弹簧提供的力使固定板压接在第二连接器的尾部,利用弹簧的长度可调可以实现对不同规格的连接器进行固定;或者通过调节调节件在连接杆上的位置,以此调节固定板与第一连接器的距离以适应不同规格的连接器。

进一步地,连接板具有卡合口;固定板的两端设置有与卡合口形状匹配的卡接头,卡接头与卡合口通过卡接实现所述固定板两端与连接板相连。由上,对固定板与连接板安装和拆卸时更加方便快捷。并且卡合口的设置,无需新增结构件,进一步简化了整体的结构,避免了因新增结构件致使振动、增重等问题。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板上设有穿线口,以供所述第二连接器的引线穿过所述穿线口。第二连接器的尾部通常会有引线,因此需要在固定板上设置穿线口,以使得第二连接器的引线从穿线口穿过,可以更加方便地安装固定板。对于第二连接器尾部不存在引线,或者引线较短的情况,通过固定板也可以达到对第二连接器与第一连接器的固定。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板和固定板为一体件。根据具体的情况,可以将连接板和固定板设为一体件,进一步提升连接器固定装置的稳定性、减少因振动导致的结构件之间的松动或老化、此外也使生产及安装更加简便。

进一步地,连接板的选择,使用较薄的、质轻、具有一定弹性的材料,例如碳纤维板。

进一步地,固定板的选择,使用较厚的且绝缘、质量较轻的并具有一定刚度的材料,例如玻璃纤维板。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控制器,包括所述的连接器固定装置。其中,所述控制器可以是飞行控制器。

进一步的,所述控制器还包括所述第二连接器。

由上,可以使飞行控制器上的连接器连接的更加牢固。

附图说明

图1为连接器固定装置使用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部分连接器固定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连接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中连接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1中固定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1中连接器固定装置的分解状态示意图;

图7为变形例1中连接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变形例2中连接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变形例3中连接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变形例3中固定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变形例4中连接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变形例4中固定板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根据图1~图6对本实用新型申请的连接器固定装置具体描述如下。

如图1、图2示出了本申请的连接器固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包括:呈长方体的飞行控制器1,飞行控制器1由外部的壳体11及内部的控制器组成,飞行控制器1的壳体11一侧设置有呈长方形的略小于所处飞行控制器1侧面的连接器的第一连接器2,第一连接器2内平行均匀设置有三排每列三个的排针21,排针21上竖直插入若干连接器的第二连接器3。飞行控制器1的第一连接器2侧的两端对应固定设置有两块连接板4,连接板4之间设置有与连接板4卡和连接的固定板5,固定板5可将第二连接器3固定在排针21上。

图3为第二连接器3的结构示意图。第二连接器3包括较薄的长方体端头外壳31,端头外壳31的头部均匀设置有三个可以插入第一连接器2内一列三个排针21的排针口32,且第二连接器3可以沿一列排针21竖直插入第一连接器2;端头外壳31的尾部与排针口32的相对位置伸出三根连接线33。

图4为连接板4的结构示意图。连接板4呈长方形,连接板4的左端设置有两个圆形安装孔41,连接板4可通过螺栓穿过安装孔41固定在壳体11上;连接板4的右端竖直设置有长方形的卡合口42;连接板4的中间位置设置有与连接板4形状相同的减重口43。

图5为固定板5的结构示意图。固定板5的主体部51呈长方形;主体部51的左右两端的中间区域向外伸出有一小段与卡合口42形状相同的长方形凸起的卡接头52;固定板5的中间与第一连接器2相对位置设置有长方形的穿线口53,穿线口53的中心与固定板5的中心重合,穿线口53的长度大于第一连接器2的长度,穿线口53的高度小于第二连接器3尾部的高度,且穿线口53的高度足够第二连接器3的连接线33穿出。

图6为第二连接器3固定装置的分解图。若干第二连接器3竖直并排插入第一连接器2;连接板4通过螺栓穿过安装孔41固定在飞行控制器1的两侧,连接板4向第一连接器2前方伸出;连接线33从固定板5的穿线口53穿过,固定板5通过两端的卡接头52卡和接入左右两侧连接板4上的卡合口42。

由图1、图2可知,固定板5的主体部51的宽度与左右连接板4的距离相等;固定板5与连接板4卡合连接后,卡接口可从卡合口42伸出一部分;穿线口53正对着排针接口第二连接器3尾部的连接线33从穿线口53穿出,固定板5抵接在第二连接器3尾部。

进一步地,固定板5安装完成后由于会受到第二连接器3给予垂直于固定板5面板的力,如果固定板5的刚性较差,可能会因为发生形变致使固定板5从卡合口42脱离从而影响对第二连接器3的固定。因此,优选地,使用较厚的且绝缘、质量较轻的并具有一定刚度的材料,例如玻璃纤维板来作为制作固定板5的材料。

进一步地,连接板4在安装完成后受到固定板5给予的沿连接板4的力,因此使用刚性较低的材料即可满足对第二连接器3固定的要求。同时,当连接板4可以向两侧发生一定的形变后,可以更加方便地安装固定板5。因此,优选地,使用较薄的、质轻、具有一定弹性的材料,例如碳纤维板来作为制作连接板4的材料。

使用时,将第二连接器3穿过穿线口53后插入第一连接器2;插入连接完成后,将固定板5一端的卡接头52伸入对应的卡合口42内,因固定板5的主体部51的长度与左右两端连接板4的距离相等,因此由于主体部51两端卡接头52的存在,使其长度不能置于左右两块连接板4之间;由于连接板4采用较薄的具有一定弹性的碳纤维板来制作,同时连接板4的中间位置还设置有与连接板4形状相同的减重口43,进一步增加了连接板4的柔性,因此就使连接板4向两侧弯曲从而使卡接头52进入卡合口42成为可能。至此,卡合完成后即可使固定板5抵接在第二连接器3的尾部,从而保证第二连接器3无法从第一连接器2脱离。

变形例1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例如,图7所示为变形例1中连接板的结构示意图。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连接板4的左端设置有三列共六个圆形安装孔41。由此,可以通过选择不同的安装孔来调节固定板5与第一连接器2的距离,以此满足三种不同规格的连接器固定的尺寸要求。

变形例2

图8所示为变形例2中连接板的结构示意图。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连接板4的左端平行设置有两个椭圆形安装孔41a。由此,可以根据连接器的尺寸选择安装孔41a中的合适位置进行安装,以此满足不同规格的连接器固定的尺寸要求。

变形例3

图9所示为变形例3中连接板的结构示意图;图10为变形例3中固定板的结构示意图。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连接板4的左端设置有两个圆形安装孔41;连接板4右侧平行设置有两个长方形的调节口44;调节口44的左侧设置有弹簧固定口45,弹簧固定口45固定有沿调节口44设置的弹簧46。固定板5的主体部51的左右两端向外伸出有一小段与调节口44形状相同的方形凸起的连接头52a;连接头52a的中间设置有圆形的弹簧钩挂口54。

使用时,将固定板5一端的连接头52a置于调节口44中,并将弹簧钩挂在弹簧钩挂口54上;然后将固定板另一端的连接头52a置于另一端的调节口44中,并将弹簧钩挂在弹簧钩挂口54上。由此,固定板5可在弹簧的拉力作用下在调节口44中向第一连接器的方向运动,进而使固定板5抵接在第二连接器3的尾部,将第二连接器3固定在第一连接器2上。

变形例4

另外,连接板4还可以替换成连接杆4’。图11所示为变形例4中的连接杆结构示意图。图12所示为变形例4中固定板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11所示,连接杆4’呈圆柱形,在连接杆的端部向两侧伸出长方形安装板47,安装板47的中间位置设置有安装孔41,通过安装孔41可通过螺栓将连接杆4’固定安装在第一连接器2的两侧;连接杆4’上还套设有一个弹簧46,弹簧46的一端与连接杆4’固定连接。

如图12所示,固定板5的两侧中间设置有长方形的连接头52a,连接头52a的中间位置设置有可供连接杆4’穿过的通孔55,通孔55的上方设置有弹簧钩挂口54。

使用时,将固定板5通过通孔55穿设在连接杆上,将弹簧的另一端钩挂在弹簧钩挂口54上。通过弹簧46的拉力将固定板5抵接在第二连接器的尾部,以此将第二连接器3固定在第一连接器2上。

可选的,当固定板5抵接于第二连接器2的尾部后,在连接杆4’上与固定板5的连接处,套设锁位件,防止固定板5向沿弹簧46拉伸方向的位移,进一步提升了连接器之间的固定。

变形例5

另外,变形例4中的连接杆4’还可为螺纹杆,将固定板5穿设在连接杆4’后,可以通过与连接杆4’螺纹连接的调节件来对固定板进行调节固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