层板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927558发布日期:2020-02-14 17:12阅读:171来源:国知局
层板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锂离子电池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层板机构。



背景技术:

在电芯化成的过程中,需要对封存于铝塑膜袋中的电解液进行热压,以增加电解液的流动性,然后要对其进行冷压,以使电芯以特定的厚度塑形。目前使用化成机完成化成工序,将电芯夹紧于两个层板机构之间,层板机构的内部布置有冷却水管路或者热水管路,以实现冷压或者热压。

现有的换热管路通常使用多根直管或者u形管配合管接头组装形成,然而,常见的层板机构的换热管路为纵横交错的网状结构,纵横管路交叉处的接头较多,不仅容易漏水,且安装起来也很麻烦。



技术实现要素:

为此,本申请提出一种层板机构,其换热管路不易漏水,具有较好的可靠性。

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提出的层板机构,包括层板本体和换热管路,换热管路设置在层板本体的内部,换热管路包括多个直管和至少一个u形管,多个直管沿层板本体的高度方向间隔布置,每个直管沿层板本体的长度方向延伸,相邻的两个直管的同侧端口通过u形管相连。

由于换热管路的多个直管沿层板本体的长度方向延伸,使得该换热管路中接头处较少,从而不易漏水,具有较好的可靠性。

另外,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的层板机构还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换热管路还包括进水管和出水管,进水管与位于最上方的直管的一端相连,出水管与位于最下方的直管的一端相连。该换热管路采用高进低出的形式,且形成从高到低的串联流路,适于实用,易于布管。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进水管和出水管位于层板本体的同一侧。该种布置形式将进出水端聚集于层板机构的同侧,利于安装和维修。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层板本体的底壁上开设有供进水管和出水管穿过的过孔。该种布置形式能够简化层板机构的底壁的构造。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直管与u形管之间、直管与进水管之间、以及直管与出水管之间均通过管接头相连,管接头能够进一步防止接头处漏水。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层板本体的前侧壁或后侧壁上开设有第一观察窗和第二观察窗,第一观察窗和第二观察窗沿层板本体的长度方向间隔布置,第一观察窗和第二观察窗位于与管接头对应的位置。两个观察窗用于观察每个管接头是否发生漏水,提高了检修效率。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层板机构还包括安装支架,安装支架连接在层板本体的内部,安装支架上设有多个通孔,多个通孔与多个直管一一对应,每个直管穿设于对应的通孔。将直管固定于层板本体,在换热管路内部水高压流动的情况下,可以提高直管与u形管的接头的可靠性,使其不容易泄漏。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层板本体的内部设有多个长孔,多个长孔与多个直管一一对应,每个直管均安装于对应的长孔内,每个直管的两端位于与其对应的长孔的外部。该种布置形式能够将直管安装于层板本体的内部,易于加工,成本低廉。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层板本体的长度方向上的两侧均设有层板挂台和链条安装座,层板挂台用于安装丝杆,链条安装座用于安装链条。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层板本体的上壁设有导向机构,导向机构包括主体、导向块、侧翼和弹簧,导向块设置在主体的上端,侧翼设置在主体的两侧,侧翼和主体通过弹簧连接,导向块上形成有限位部,限位部用于抵持于侧翼上部的外侧。相邻的两个层板机构上的导向机构能够保持夹在中间的电芯的包装膜上的气袋保持直立,从而提高了电芯的质量,该导向机构具有限位部,从而其侧翼不容易被折断,具有较好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本申请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申请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申请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层板机构的换热管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层板机构的整体结构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层板机构中的安装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层板机构的爆炸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层板机构中的导向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标:100-层板机构;10-层板本体;11-底壁;111-过孔;12-前壁;121-第一观察窗;122-第二观察窗;13-后壁;14-上壁;141-安装孔;15-侧壁;151-第一入板孔;16-第一外板;17-第二外板;18-安装柱;19-第一长孔;20-换热管路;21-第一直管;211-进水端;22-第二直管;23-第三直管;24-第四直管;241-出水端;25-u形管;26-管接头;27-进水管;28-出水管;30-第一安装支架;31-连接板;32-安装板;321-第一通孔;322-第一直管安装部;40-第二安装支架;41-第二通孔;50-层板挂台;60-链条安装座;70-极耳导块;80-导向机构;81-主体;811-连接柱;82-导向块;821-第一限位部;822-第二限位部;83-第一侧翼;84-第二侧翼;85-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申请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申请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请参照图1,本申请实施例的层板机构100包括层板本体10和换热管路20,换热管路20设置在层板本体10的内部,换热管路20包括多个直管和至少一个u形管25,多个直管沿层板本体10的高度方向间隔布置,每个直管沿层板本体10的长度方向延伸,相邻的两个直管的同侧端口通过u形管25相连。

相对于纵横交错式的布置形式和多个直管沿层板本体10的高度方向延伸的布置形式,由于换热管路20的多个直管沿层板本体10的长度方向延伸,使得该换热管路20中接头处较少,从而不易漏水,具有较好的可靠性。

下述本申请实施例的层板机构100的各部件的结构与相互位置关系。

请参照图1,层板机构100包括层板本体10和换热管路20。

请参照图2、图3和图4,层板本体10包括底壁11、前壁12、后壁13、上壁14和两个侧壁15,两个侧壁15的结构相同且对称地布置于层板本体10的两侧,换热管路20位于层板本体10的内部。进水管27与位于最上方的直管的一端相连,出水管28与位于最下方的直管的一端相连。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换热管路20包括第一直管21、第二直管22、第三直管23、第四直管24、三个u形管25、进水管27和出水管28。其中,进水管27的一端通往层板机构100的外部,另一端与第一直管21的进水端211相连。第一直管21、第二直管22的远离进水端211的一端通过一个u形管25相连,第二直管22、第三直管23的靠近进水端211的一端通过一个u形管25相连,第三直管23、第四直管24的远离进水端211的一端通过一个u形管25相连。第四直管24的出水端241与出水管28相连,出水管28的另一端通往层板机构100的外部。

容易理解的,在同等换热管路20的总长度的情况下,换热管路20的其他布置形式,当多个直管沿层板本体10的长度方向延伸时,能够较好地利用层板本体10的内部空间,直管占据了较多的换热管路20的长度部分,故保证换热效果的同时减少了接头的数量,进而降低了换热管路20漏水的可能性,也简化了安装过程。

其中,每个直管与u形管25之间、第一直管21与进水管27之间、以及第四直管24直管与出水管28之间均通过管接头26相连。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八处接头处均使用管接头26相连。管接头26可以为压紧式接头,其便于安装,且成本低廉。压紧式接头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进一步赘述其结构。

可选地,进水管27和出水管28位于层板本体10的同侧。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直管21的进水端211和第四直管24的出水端241均位于层板本体10的左侧,从而使进水管27和出水管28均从层板本体10的左侧通往层板本体10的外部。这样,能够简化层板本体10的结构,只需要在底壁11上开设一个过孔111,就能够容纳进水管27和出水管28。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层板本体10为导热系数较好的金属材质,例如不锈钢板。在实际组装过程中,首先形成层板本体10,换热管路20的四个直管均在侧壁15插入层板本体10的内部并在层板本体10的内部得到支撑。

请参照图1,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层板本体10的侧壁15上设有四个长孔,分别为与第一直管21对应的第一入板孔151、与第二直管22对应的第二入板孔(图中没有标出)、与第三直管23对应的第三入板孔(图中没有标出)和与第四直管24对应的第四入板孔(图中没有标出)。

作为四个直管在层板本体10的内部得到支撑的一种示例形式,请参照图1,层板本体10的内部设有四个长孔,分别为与第一直管21对应的第一长孔19、与第二直管22对应的第二长孔(图中没有标出)、与第三直管23对应的第三长孔(图中没有标出)和与第四直管24对应的第四长孔(图中没有标出)。以对第一直管21的支撑为例,第一入板孔151的轴心线与第一长孔19的轴心线重合,第一入板孔151和第一长孔19均能够容许第一直管21穿过。容易理解的,将第一直管21第一入板孔151中插入层板本体10的内部,并支撑于第一长孔19,第一直管21的两端露出第一长孔19,以与进水管27和u形管25相连。

作为四个直管在层板本体10的内部得到支撑的另一种示例形式,请参照图3,层板机构100包括第一安装支架30和第二安装支架40,第一安装支架30和第二安装支架40分别位于层板本体10的长度方向上的两侧,并具有同样的结构。以第一安装支架30为例,第一安装支架30呈l型并包括相互垂直的连接板31和安装板32,连接板31连接于层板本体10的后壁13,多个通孔设置于安装板32。安装板32上设置有四个通孔,四个通孔分别对应第一直管21、第二直管22、第三直管23、第四直管24,四个直管的远离第一安装支架30的一端分别贯穿第二安装支架40的四个通孔。因此,第一安装支架30和第二安装支架40将四个直管固定支撑于层板本体10的内部,进而将换热管路20固定支撑于层板本体10的内部。以对第一直管21的支撑为例,第一安装支架30包括第一通孔321,第二安装支架40包括第二通孔41,第一通孔321、第二通孔41和第一入板孔151的轴心线重合,该轴心线与层板本体10的长度方向平行。第一直管21贯穿第一通孔321和第二通孔41,第一通孔321和第二通孔41被构造成第一直管安装部322,第一直管21通过第一直管安装部322被支撑于层板本体10的内部。在第一安装支架30和第二安装支架40先于四个直管安装于层板本体10的情况下,将第一直管21从第一入板孔151中插入层板本体10的内部,并支撑于第一直管安装部322。

容易理解的,第一安装支架30和第二安装支架40构造出四个直管安装部,一个直管安装部与一个直管对应。四个直管通过四个安装部支撑于层板本体10的内部,并沿着层板本体10的高度方向间隔布置,每个直管沿着层板本体10的长度方向延伸。

请参照图4,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前壁12或者后壁13开设有第一观察窗121和第二观察窗122。第一观察窗121和第二观察窗122沿着层板本体10的长度方向间隔布置,第一观察窗121和第二观察窗122位于与管接头26对应的位置。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观察窗121和第二观察窗122开设于前壁12。容易理解的,工作人员可以通过第一观察窗121和第二观察窗122直观地看到每个管接头26是否发生漏水,从而提高了检修效率。在其他实施例中,前壁12和后壁13均开设有暴露出管接头26的观察窗,工作人员可以从层板本体10的两侧观察每个管接头26是否漏水。

进一步地,层板本体10还包括第一外板16和第二外板17,将三个u形管25安装于四个直管后,将第一外板16和第二外板17安装于前壁12。后壁13上设有向前壁12的方向凸起的多个安装柱18,第一外板16和第二外板17通过螺栓紧固于安装柱18并覆盖住u形管25。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采用卡扣等形式将第一外板16和第二外板17安装于层板本体10的前壁12。

层板机构100的长度方向上的两侧均设有层板挂台50和链条安装座60。具体而言,两个侧壁15上分别布置有一个层板挂台50和两个链条安装座60,层板挂台50通过螺栓连接于层板本体10,两个链条安装座60通过螺栓连接于层板挂台50。

层板挂台50设有安装孔,安装孔用于安装丝杆(图中未示出);而链条安装座60用于连接链条(图中未示出)。丝杆和链条均为驱动层板机构100相互靠近或者相互远离的传动组件组件中的部件。本申请并未对层板挂台50和链条安装座60作出改进,故不在此进一步赘述层板挂台50和链条安装座60相关的现有技术。

层板机构100的上壁14设有极耳导块70和导向机构80。

极耳导块70为现有部件,极耳导块70通过螺栓连接于层板本体10,其用于压紧电芯的极耳以使其与电路板紧密贴合,以保证电芯充分地充放电。

请参照图5,上壁14包括沿层板本体10的长度方向间隔布置的多个安装孔141,导向机构80的下端包括两个连接柱811,导向机构80通过两个连接柱安装于上壁14,并可根据气袋的位置调整其安装位置。

导向机构80包括主体81、导向块82、第一侧翼83、第二侧翼84和两个弹簧85。导向块82设置在主体81的上端,第一侧翼83和第二侧翼84分别设置在主体81的两侧,第一侧翼83和主体81通过弹簧85连接,第二侧翼84通过另一个弹簧85连接。导向块82上形成有第一限位部821和第二限位部822,第一限位部821用于抵持于第一侧翼83上部的远离主体81的一侧,第二限位部822用于抵持于第二侧翼84上部的远离主体81的一侧。当电芯的两侧的层板机构100上分别布置有一个导向机构80时,两个导向机构80从左右两侧夹紧铝塑膜的气袋,对气袋进行导向作用,使气袋的方向始终直立朝上。导向块82对气袋进行导向的过程中需要频繁地发生形变,其侧翼极易容易发生断裂,尤其是侧翼的靠近与导向块82连接的一侧形变量较大,该处最容易发生断裂。当侧翼在弹簧85的作用下向远离主体81的方向移动并恢复至无外力作用的原始位置时,第一限位部821和第二限位部822进一步地限制了两个侧翼的上部继续向远离主体81的方向继续移动,能够有效地防止侧翼的靠近上部的部分断裂。

将换热管路20安装于层板本体10的内部的过程如下:

将第一直管21从第一入板孔151插入层板本体10的内部,并贯穿第一长孔19;

采用同样的方法将第二直管22、第三直管23和第四直管24均安装于层板本体10的内部,使四个直管沿着层板本体10的高度方向间隔布置;

将进水管27安装于第一直管21的进水端211,进水管27与进水端211之间通过一个管接头26相连;

将出水管28安装于第四直管24的出水端241,出水管28与出水端241之间通过一个管接头26相连;

将u形管25从层板本体10的前侧放入层板本体10的内部,使用三个u形管25将四个直管串联,每个u形管25的管口与直管之间均通过一个管接头26相连;

将第一外板16、第二外板17安装于层板本体10的前壁12;

在侧壁15上安装层板挂台50和链条安装座60;

在上壁14上安装极耳导块70和导向机构80。

本申请实施例的层板机构100的换热管路20具有较少的接头,不易漏水,且便于安装,将多个该层板机构100应用于化成机,能够提高化成机的可靠性。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