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偏心式侧支架防尘熄火开关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985458发布日期:2020-02-21 20:32阅读:156来源:国知局
一种偏心式侧支架防尘熄火开关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摩托车侧支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偏心式侧支架防尘熄火开关。



背景技术:

摩托车在驻车时,需要放下侧支架以保证摩托不会摔倒,然而在摩托车启动使用过程中,可能由于驾乘人员的疏忽而出现侧支架未收起的情况,在行驶过程中如未收起侧支架势必对驾乘人员构成严重的安全隐患。目前现有侧支架熄火开关有方形压缩式结构和圆形旋转摩擦式结构,方形压缩式结构比较大,在安装时会受到空间的影响,且压缩弹簧容易损坏;圆形摩擦式结构由于不断旋转摩擦,里面的金属片易摩损从而导致失效。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结构精简、损耗小的偏心式侧支架防尘熄火开关。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偏心式侧支架防尘熄火开关,包括侧支架安装板、侧支架、侧支架弹簧和熄火开关;所述侧支架与所述侧支架安装板铰接,所述侧支架弹簧连接所述侧支架和侧支架安装板,所述熄火开关设置在所述侧支架一侧;

所述熄火开关包括导线块组和开关组,所述开关组和导线块组相互扣合;所述导线块组为筒状结构;所述开关组包括定位销、转动凸轮、触片座、动触片和静触片;所述定位销的一端与所述转动凸轮相连,另一端与所述侧支架相连;所述动触片和静触片均设置在所述触片座上,所述触片座、静触片和动触片均为环形结构;所述静触片的中心和动触片的中心相重合,所述静触片和动触片之间留有间隙;所述转动凸轮设置在所述动触片的内部;所述转动凸轮转动时,挤压所述动触片形变,所述动触片与所述静触片接触。

更进一步的说明,所述动触片包括凸轮容纳部和触点部;所述凸轮容纳部围成容纳所述转动凸轮的区域,且该区域与所述转动凸轮的形状一致;两个所述触点部对称设置在所述动触片上,且两个所述触点部之间彼此分隔;所述触点部的中部均向所述动触片的圆心方向弯折。

更进一步的说明,所述触片座上设有静触片卡扣和动触片卡扣,所述静触片卡扣和动触片卡扣均为凹槽结构,且方向朝向所述触片座的外侧。

更进一步的说明,所述静触片包括左触片和右触片,所述左触片和右触片均为弧形结构,所述左触片和右触片镜像对称的设置在所述动触片的外侧,围成环形结构;所述左触片和右触片之间留有间隙;所述静触片卡扣镜像对称的设置在所述触片座上,所述左触片和右触片分别设置在静触片卡扣中。

更进一步的说明,所述左触片和右触片的顶部均设有向外侧延伸的呈l型的间隔部,所述触片座上设有间隔板,所述左触片和右触片的间隔部设置在所述间隔板的两侧。

更进一步的说明,所述开关组还包括密封圈托架和密封圈;所述密封圈和密封圈托架顺次套在所述转动凸轮的底部的外侧。

更进一步的说明,所述开关组还包括壳体和防尘盖;所述壳体为环形的腔体,所述定位销、转动凸轮、触片座、动触片和静触片均设置在所述壳体内;所述防尘盖设置在所述壳体朝向所述侧支架的一面,且将所述壳体朝向所述侧支架的一面扣合;台阶螺栓顺次穿过并固定所述侧支架、侧支架安装板、防尘盖、转动凸轮、触片座和螺母。

更进一步的说明,所述开关组还包括前盖、衬套和密封盖;所述前盖与所述壳体扣合,且设置在所述壳体朝向所述侧支架的一侧,所述衬套和密封盖设置在所述壳体的另一侧,且所述密封盖和衬套将该侧密封。

更进一步的说明,所述防尘盖为台阶状结构,所述侧支架靠近所述防尘盖的一侧为与所述防尘盖形状大小相适应的台阶状结构。

更进一步的说明,所述触片座上对称的设有定位孔,所述壳体上设有定位柱;所述定位柱穿过所述定位孔对所述触片座进行定位;所述动触片设置在所述定位柱的内侧,且所述定位孔和定位柱均设置在所述动触片的最大形变的位置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借助停车和用车时侧支架的不同旋转状态带动熄火开关中的动触片复原或形变,从而实现熄火开关断路控制熄火或通路可以打火,结构简单,体积小安装方便,不受结构空间的限制,且由于动触片和静触片通过接触导通,磨损损耗小,使用寿命更久。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的爆炸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熄火开关的爆炸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熄火开关的局部示意图。

其中:侧支架安装板1、侧支架2、侧支架弹簧3、熄火开关4、导线块组41、开关组42、定位销421、转动凸轮422、触片座423、定位孔4231、静触片卡扣4232、动触片卡扣4233、间隔板4134、动触片424、凸轮容纳部4241、触点部4242、静触片425、间隔部4250、左触片4251、右触片4252、壳体426、定位柱4261、防尘盖427、密封圈托架428、密封圈429、前盖430、衬套431、密封盖432、台阶螺栓01和螺母0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如图1-图4所示,一种偏心式侧支架防尘熄火开关,包括侧支架安装板1、侧支架2、侧支架弹簧3和熄火开关4;所述侧支架2与所述侧支架安装板1铰接,所述侧支架弹簧3连接所述侧支架2和侧支架安装板1,所述熄火开关4设置在所述侧支架2一侧;

所述熄火开关4包括导线块组41和开关组42,所述开关组42和导线块组41相互扣合;所述导线块组41为筒状结构;所述开关组42包括定位销421、转动凸轮422、触片座423、动触片424和静触片425;所述定位销421的一端与所述转动凸轮422相连,另一端与所述侧支架2相连;所述动触片424和静触片425均设置在所述触片座423上,所述触片座423、静触片425和动触片424均为环形结构;所述静触片425的中心和动触片424的中心相重合,所述静触片425和动触片424之间留有间隙;所述转动凸轮422设置在所述动触片424的内部;所述转动凸轮422转动时,挤压所述动触片424形变,所述动触片424与所述静触片425接触。

在停车时,将侧支架2放下,侧支架2通过定位销421带动转动凸轮422旋转,转动凸轮422不与动触片424接触,动触片424与静触片425之间存有间隙,动触片424和静触片425之间断路,从而控制摩托车熄火。在用车时,将侧支架2收起,侧支架2通过定位销421带动转动凸轮422旋转,转动凸轮422挤压动触片424发生形变,动触片424与静触片425接触导通,此时可以打火用车。开关组42与摩托车之间通过导线传递电信号,其中导线从导线块组41中穿过,导线块组41用于固定并保护导线。本实用新型借助停车和用车时侧支架2的不同旋转状态带动熄火开关4中的动触片424复原或形变,从而实现熄火开关4断路控制熄火或通路可以打火,结构简单,体积小安装方便,不受结构空间的限制,且由于动触片424和静触片425通过接触导通,磨损损耗小,使用寿命更久。

更进一步的说明,所述动触片424包括凸轮容纳部4241和触点部4242;所述凸轮容纳部4241围成容纳所述转动凸轮422的区域,且该区域与所述转动凸轮422的形状一致;两个所述触点部4242对称设置在所述动触片424上,且两个所述触点部4242之间彼此分隔;所述触点部4242的中部均向所述动触片424的圆心方向弯折。

转动凸轮422转动时,会撑开凸轮容纳部4241,由于触点部4242彼此分离,因此当凸轮容纳部4241撑开后,触点部4242可以与静触片425接触,从而实现熄火开关4的导通。触点部4242的中部均向所述动触片424的圆心方向弯折,在凸轮转动时,更容易推动凸轮容纳部4241发生形变。

更进一步的说明,所述触片座423上设有静触片卡扣4232和动触片卡扣4233,所述静触片卡扣4232和动触片卡扣4233均为凹槽结构,且方向朝向所述触片座423的外侧。

静触片卡扣4232和动触片卡扣4233分别将静触片425和动触片424固定到触片座423上,防止在摩托车行驶时颠簸导致静触片425或动触片424松动,出现接触不良的情况。

更进一步的说明,所述静触片425包括左触片4251和右触片4252,所述左触片4251和右触片4252均为弧形结构,所述左触片4251和右触片4252镜像对称的设置在所述动触片424的外侧,围成环形结构;所述左触片4251和右触片4252之间留有间隙;所述静触片卡扣4232镜像对称的设置在所述触片座423上,所述左触片4251和右触片4252分别设置在静触片卡扣4232中。

熄火开关4内部有3根线,三根导线分别接到左触片4251、右触片4252和动触片424,在转动凸轮422转动达到不同角度时,动触片424与不同的静触片425接触,实现不同的功能,左触片4251和右触片4252中的一路控制点火,另一路控制仪表上的侧支架2符号显示。在侧支架2放下时,控制点火的一路断路,控制仪表上的侧支架2符号显示的一路导通,此时摩托车熄火,同时仪表上的侧支架2符号亮起,显示侧支架2已经放下;侧支架2收起时,控制点火的一路导通,控制仪表上的侧支架符号显示的一路断路,此时摩托车可以发动,同时仪表上的侧支架符号灭,显示侧支架2已经收起。通过间隔设置的左触片4251和右触片4252分别控制不同的两种功能,不仅通过熄火开关4控制摩托车熄火,更能控制仪表盘的侧支架符号关闭以达到显示的作用,帮助使用者清晰的了解当前的状态。

更进一步的说明,所述左触片4251和右触片4252的顶部均设有向外侧延伸的呈l型的间隔部4250,所述触片座423上设有间隔板4134,所述左触片4251和右触片4252的间隔部4250设置在所述间隔板4134的两侧。

由于左触片4251和右触片4252控制不同的功能,因此左触片4251和右触片4252之间不能导通,所以通过l型的间隔部4250增大左触片4251和右触片4252之间的空间,避免二者彼此接触,同时通过触片座423上的间隔板4134将二者隔开,防止二者导通。

更进一步的说明,所述开关组42还包括密封圈托架428和密封圈429;所述密封圈429和密封圈托架428顺次套在所述转动凸轮422的底部的外侧。

由于动触片424和静触片425均为金属片,对防水防潮的要求比较高,因此在转动凸轮422的外侧套上密封圈429,并由密封圈托架428固定,防止灰尘雨水从转动凸轮422与触碰座之间的缝隙进入。

更进一步的说明,所述开关组42还包括壳体426和防尘盖427;所述壳体426为环形的腔体,所述定位销421、转动凸轮422、触片座423、动触片424和静触片425均设置在所述壳体426内;所述防尘盖427设置在所述壳体426朝向所述侧支架2的一面,且将所述壳体426朝向所述侧支架2的一面扣合;台阶螺栓01顺次穿过并固定所述侧支架2、侧支架安装板1、防尘盖427、转动凸轮422、触片座423和螺母02。

由于摩托车在行驶过程中,会有沙尘雨水进入熄火开关4中,影响熄火开关4的正常工作,所以将开关组42的各组件均放置到壳体426中,由环形腔状的壳体426对各组件进行保护,同时设置防尘盖427,将壳体426的一端密封,放置灰尘雨水进入熄火开关4。

更进一步的说明,所述开关组42还包括前盖430、衬套431和密封盖432;所述前盖430与所述壳体426扣合,且设置在所述壳体426朝向所述侧支架2的一侧,所述衬套431和密封盖432设置在所述壳体426的另一侧,且所述密封盖432和衬套431将该侧密封。

衬套431可以填补台阶螺栓01与各组件之间的缝隙,密封盖432进一步加强台阶螺栓01连接处的密封效果。

更进一步的说明,所述防尘盖427为台阶状结构,所述侧支架2靠近所述防尘盖427的一侧为与所述防尘盖427形状大小相适应的台阶状结构。

侧支架2与防尘盖427之间通过台阶状进行定位,既可以提升侧支架2和防尘盖427之间的密封效果,也可以提升防尘盖427的牢固程度。

更进一步的说明,所述触片座423上对称的设有定位孔4231,所述壳体426上设有定位柱4261;所述定位柱4261穿过所述定位孔4231对所述触片座423进行定位;所述动触片424设置在所述定位柱4261的内侧,且所述定位孔4231和定位柱4261均设置在所述动触片424的最大形变的位置处。

壳体426的定位柱4261穿过触片座423的定位孔4231对触片座423进行固定,同时定位柱4261设置在动触片424的最大形变的位置处,防止动触片424形变过大导致动触片424发生非弹性形变。

以上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