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模组以及电池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074999发布日期:2020-03-10 09:37阅读:476来源:国知局
电池模组以及电池包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池模组以及电池包。



背景技术:

目前,为了减轻电池模组的整体重量,电池模组的上盖通常采用吸塑上盖;当电池模组组装成电池包时,电池模组的端板上预设有沿高度方向贯通的多个通孔,然后通过长螺栓穿过对应的通孔而将电池模组固定于电池包的箱体上,此时,由于端板的通孔的位置限制以及力学性能的影响,将导致无法在端板上再加工固定上盖的孔位,由此使得上盖无法直接固定于端板上,导致电池模组的吸塑上盖固定困难。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池模组以及电池包,其无需在端板额外加工孔位便能够将上盖固定于端板上,从而实现上盖的固定。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在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池模组,其包括上盖、端板、固定架以及多个电池。多个电池沿长度方向并排布置;端板设置于多个电池沿长度方向的端部;上盖设置于多个电池沿高度方向的上方;固定架包括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第二固定部与第一固定部连接,第二固定部固定于端板上,第一固定部与上盖配合并将上盖固定。

在一实施例中,第一固定部的下表面抵压于上盖的上表面。

在一实施例中,上盖设有凹槽,凹槽从上盖的邻近固定架一侧的上表面向下凹入;固定架的第一固定部包括主体部和定位部,主体部连接于第二固定部并沿长度方向朝向上盖延伸,定位部固定于主体部的端部并沿高度方向向下突出,定位部插入上盖的凹槽内,以将上盖固定。

在一实施例中,端板的第一表面沿高度方向低于上盖的上表面;固定架还包括连接部,连接部沿高度方向延伸并直接连接于第一固定部与第二固定部之间,第二固定部固定于端板的第一表面上。

在一实施例中,固定架经由绝缘材料制成。

在一实施例中,固定架的第二固定部包括沿高度方向贯通的通孔,端板设有第一锁定孔,第一锁定孔与第二固定部的通孔相对应,电池模组还包括第一锁定件,第一锁定件穿过第二固定部的通孔、端板的第一锁定孔以将固定架固定于端板上。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在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池包,其包括下箱体以及根据第一方面所述的电池模组,电池模组经由端板固定于下箱体。

在一实施例中,电池包还包括第二锁定件;电池模组的端板设有第二锁定孔,第二锁定孔位于端板的宽度方向的端部并沿高度方向贯通端板;下箱体设有第二开孔,第二开孔与第二锁定孔相对应;第二锁定件穿过端板上的第二锁定孔、下箱体的第二开孔以将电池模组固定于下箱体上。

在一实施例中,固定架的第二固定部包括沿高度方向贯通的通孔,端板还设有第一锁定孔,第一锁定孔与第二固定部的通孔相对应;电池包还包括第一锁定件,第一锁定件穿过第二固定部的通孔、端板的第一锁定孔以将固定架固定于端板上。

在一实施例中,端板的第一锁定孔为沿高度方向贯通端板的通孔;下箱体还设有第一开孔,第一开孔与第一锁定孔相对应;第一锁定件穿过第二固定部的通孔、端板的第一锁定孔以及下箱体的第一开孔,以将固定架经由端板固定于下箱体。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电池模组中,固定架的第一固定部与上盖配合,且第二固定部固定于端板,使得上盖被固定架固定,避免了在端板上需额外加工出用于固定上盖的孔位,实现了电池模组的上盖的固定。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电池包的分解示意图,其中,为了清楚起见,仅示出了下箱体和一个电池模组。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电池模组的一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3是与图2类似的局部放大图,其中示出了固定架与上盖固定的另一实施例。

图4是图2的部分组成构件的分解图。

图5是图4中的固定架的立体图。

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m电池模组321通孔

1上盖33连接部

11凹槽4电池

2端板s1第一锁定件

21第一锁定孔s2第二锁定件

22第一表面c下箱体

23第二锁定孔c1第一开孔

3固定架c2第二开孔

31第一固定部l长度方向

311主体部h高度方向

312定位部w宽度方向

32第二固定部

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示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且将理解的是,所公开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本实用新型可以以各种形式实施,因此,本文公开的具体细节不应被解释为限制,而是仅作为权利要求的基础且作为表示性的基础用于教导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以各种方式实施本实用新型。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的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除非另有规定或说明,术语“连接”、“固定”等均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或电连接,或信号连接;“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如图1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电池包包括下箱体c和固定于下箱体c中的电池模组m。电池包还包括第一锁定件s1和第二锁定件s2。

电池模组m包括上盖1、端板2、固定架3以及多个电池4。

多个电池4沿长度方向l并排布置。

上盖1设置于多个电池4沿高度方向h的上方。上盖1经由绝缘材料吸塑成型。在一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4所示,上盖1设有凹槽11,凹槽11从上盖1的邻近固定架3一侧的上表面向下凹入。

端板2设置于多个电池4沿长度方向l的端部。端板2包括第一表面22。端板2设有第一锁定孔21和第二锁定孔23。端板2的第一表面22沿高度方向h低于上盖1的上表面。第一锁定孔21位于端板2沿宽度方向w的中部位置,第一锁定孔21可以是沿高度方向h贯通端板2的通孔,也可以是沿高度方向h非贯通端板2的盲孔。第二锁定孔23位于端板2的宽度方向w的端部并沿高度方向h贯通端板2。如图3和图4所示,第二锁定孔23位于端板2的宽度方向w的两端。需要说明的是,第一锁定孔21和第二锁定孔23均为端板2的原有结构,无需后续加工,在已知技术中,当第一锁定孔21和第二锁定孔23均为沿高度方向h贯通端板2的通孔时,长螺栓可穿过第一锁定孔21和第二锁定孔23以将电池模组m锁定于下箱体c。

固定架3经由绝缘材料一体成型。固定架3包括第一固定部31和第二固定部32。固定架3还包括连接部33。

如图2和图3所示,固定架3的第二固定部32与第一固定部31连接,第二固定部32固定于端板2上,第一固定部31与上盖1配合并将上盖1固定。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电池模组m中,固定架3的第一固定部31与上盖1配合,且第二固定部32固定于端板2,使得上盖1被固定架3固定,避免了在端板2上需额外加工出用于固定上盖1的孔位,实现了电池模组m的上盖1的固定。

固定架3的第一固定部31有多种设计形式,在一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固定架3的第一固定部31的下表面为平面,第一固定部31的下表面直接抵压于上盖1的上表面,第一固定部31抵压于上盖1上,限制了上盖1沿各个方向的运动,对上盖1进行了有效地固定。在另一实施例中,如图2、图4和图5所示,固定架3的第一固定部31包括主体部311和定位部312,主体部311经由连接部33连接于第二固定部32并沿长度方向l朝向上盖1延伸,定位部312固定于主体部311的端部并沿高度方向h向下突出;对应地,上盖1设有上文所述的凹槽11,定位部312插入上盖1的凹槽11内,以将上盖1固定。在该实施例中,通过定位部312插入上盖1的凹槽11内来限制上盖1沿各个方向的运动,对上盖1进行了有效地固定,且这种固定方式更加牢靠、稳定。

第二固定部32固定于端板2的第一表面22上。具体地,固定架3的第二固定部32包括沿高度方向h贯通的通孔321,通孔321与上文所述的端板2的第一锁定孔21相对应。第二固定部32经由第一锁定件s1穿过对应的通孔321和第一锁定孔21而固定于端板2上。第一锁定件s1将第二固定部32固定于端板2上,充分利用了端板2的原有的孔位(原有的孔位是指上文所述的第一锁定孔21)来将固定架3固定于端板2上,进而实现上盖1的固定,避免了在端板2上额外加工多余的固定孔来固定上盖1。

如图5所示,连接部33沿高度方向h延伸并直接连接于第一固定部31与第二固定部32之间。

电池包的下箱体c设有第二开孔c2,第二开孔c2与端板2的第二锁定孔23相对应。在一实施例中,下箱体c还设有第一开孔c1,第一开孔c1与端板2的第一锁定孔21相对应。

第一锁定件s1穿过第二固定部32的通孔321、端板2的第一锁定孔21以将固定架3固定于端板2上。在一实施例中,第一锁定孔21为沿高度方向h非贯通端板2的盲孔,第一锁定件s1为普通的短螺栓,即,下箱体c未设有与端板2的第一锁定孔21相对应的第一开孔c1,第一锁定件s1仅穿过通孔321并穿入第一锁定孔21中以将固定架3固定于端板2上,进而通过固定架3将上盖1进行固定,在该实施例中,电池模组m可以通过第二锁定件s2穿过位于端板2的宽度方向w两端的第二锁定孔23、下箱体c的第二开孔c2锁定于下箱体c上。在另一实施例中,第一锁定孔21为沿高度方向h贯通端板2的通孔,第一锁定件s1为长螺栓,此时下箱体c设有上文所述的第一开孔c1,第一锁定件s1穿过通孔321、第一锁定孔21、下箱体c的第一开孔c1以将固定架3、端板2固定于下箱体c上,且将固定架3固定于端板2。在该实施例中,固定架3、端板2通过第一锁定件s1固定于下箱体c,进而实现上盖1的固定,充分利用了端板2的原有的孔位来将上盖1固定,避免了在端板2上额外加工多余的固定孔来固定上盖1。

第二锁定件s2穿过端板2上的第二锁定孔23、下箱体c的第二开孔c2以将电池模组m固定于下箱体c上。第二锁定件s2为长螺栓,长螺栓包括帽体和杆部,杆部连接于帽体并沿高度方向h向下延伸,第二锁定件s2的帽体抵压于端板2的表面,杆部的下端用于连接第二开孔c2。

上面详细的说明描述多个示范性实施例,但本文不意欲限制到明确公开的组合。因此,除非另有说明,本文所公开的各种特征可以组合在一起而形成出于简明目的而未示出的多个另外组合。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