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091066发布日期:2020-03-13 06:56阅读:417来源:国知局
电缆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线电缆制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缆。



背景技术:

由于施工需要,部分电缆需长期敷设在水中。因此若电缆阻水效果不好,电缆长时间运行过程中,水汽易对绝缘产生水树,继而绝缘造成击穿,水分的存在大大减少了电缆的寿命,因此针对此敷设环境,电缆必须具有极高的阻水性能。普通的三芯阻水电缆,只能对导体以及各层进行纵向阻水,无法进行径向阻水。同时由于成缆缝隙大,使用的填充无法有效阻止水纵向侵入,同时使用的护套材料也无法有效地阻止水径向进入。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电缆,能够有效防止水分侵入。

一种电缆,包括至少三个缆芯以及依次包覆在所述至少三个缆芯外侧的填充层、阻水层、复合层以及外护套,每一个所述缆芯包括由内而外依次包覆设置的阻水导体、导体屏蔽层、绝缘层、绝缘屏蔽层、第一阻水带、屏蔽层、第二阻水带、第一复合带及第一护套,所述第一护套与所述填充层相切,所述至少三个缆芯的外侧相切设置以形成一容置空间,所述容置空间内填充有阻水填充绳。

进一步的,所述阻水导体包括中心导体以及以所述中心导体为轴心依次绞合的多个外导体层,每一所述外导体层都由若干导体以所述中心导体为轴心绞合而成。

进一步的,所述中心导体以及每一个所述外导体层之间设有半导电阻水带以防止水分纵向侵入所述阻水导体。

进一步的,所述导体屏蔽层采用半导电材料挤包在阻水导体上。

进一步的,所述绝缘层采用交联聚乙烯材料均匀挤包在导体屏蔽层上。

进一步的,所述绝缘屏蔽层包含绝缘线芯,然后采用直接挤包在每根绝缘线芯外表面,并与绝缘线芯紧密结合或可剥离的半导电层。

进一步的,所述阻水层采用双面绝缘阻水带绕包在所述填充层外层。

进一步的,所述填充层以及所述缆芯形成的间隙处设置有填充物。

进一步的,所述填充层与所述填充物一体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阻水带外侧绕包有第一复合带。

与现有技术相比,上述电缆包括至少三个缆芯以及依次包覆在所述至少三个缆芯外侧的填充层、阻水层、复合层以及外护套,从外部外护套到内部阻水导体,每层均可进行阻水,具有更好的阻水性能,能够多重、高效地阻止水分纵向、径向侵入电缆,保证了电缆的运行安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中的电缆的结构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仅仅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当组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组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设置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设置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同时存在居中组件。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或/及”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请参阅图1,图1所示电缆100用于电能的传输,所述电缆100包括至少三个缆芯10以及依次包覆在所述至少三个缆芯10外侧的填充层20、阻水层30、复合层40以及外护套50。

每一个所述缆芯10包括阻水导体11和套设在所述阻水导体11外侧的导体屏蔽层12,所述阻水导体11包括中心导体(图未示)以及以所述中心导体为轴心依次绞合的多个外导体层(图未示)。每一所述外导体层由若干导体以中心导体为轴心绞合而成,所述中心导体以及各所述外导体层之间设有半导电阻水带,从而有效防止水分纵向侵入所述阻水导体11。所述导体屏蔽层12采用半导电材料挤包在所述阻水导体上,以防止所述阻水导体11产生局部放电。所述导体屏蔽层12外侧套设有绝缘层13,所述绝缘层13起到绝缘效果,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绝缘层13采用交联聚乙烯材料均匀地挤包于所述导体屏蔽层12上。所述绝缘层13外侧套设有绝缘屏蔽层14,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绝缘屏蔽层14包含绝缘线芯,然后采用直接挤包在每根绝缘线芯外表面,并与绝缘线芯紧密结合或可剥离的半导电层。所述绝缘屏蔽层14外侧套绕包有第一阻水带15,所述第一阻水带15外侧套设有屏蔽层16,所述屏蔽层16外侧套绕包有第二阻水带17,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屏蔽层16为铜丝屏蔽层,所述第一阻水带15和所述第二阻水带17为双面半导电阻水带。所述第一阻水带15和所述第二阻水带17遇水膨胀,从而有效阻止水分沿铜丝缝隙纵向侵入所述电缆100内部。所述第二阻水带17外侧绕包有第一复合带18,所述第一复合带18可协助所述屏蔽层16,承载部分短路电流,并且可以有效阻止水分从所述电缆100的径向侵入。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复合带18可为铝塑复合带或铅套。所述第一复合带18外侧套设有第一护套19,所述第一护套19与所述填充层20相切,用于阻水。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护套19采用聚乙烯材料制成,聚乙烯材料具有较强的阻水性能,有效防止水分径向侵入。

所述缆芯10还包括阻水填充绳101,所述至少三个所述缆芯的外侧相切设置以形成一容置空间(未标号),所述阻水填充绳填充在所述容置空间内。所述阻水填充绳101遇水快速膨胀,防止水分纵向侵入所述缆芯10。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缆芯10的数量为三个,且三个所述缆芯10横截面相切设置,三个所述缆芯10相切形成的间隙内填充有阻水填充绳101。

所述填充层20套设在所缆芯10外侧,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填充层20使用聚乙烯材料,通过模具挤压生产。所述填充层20以及所述缆芯10形成的间隙处设置有填充物21,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填充物21与所述填充层20一体设置,为聚乙烯材料。聚乙烯材料本身致密性高,具有较强的阻水性能,可防止水分纵向、径向侵入。

所述阻水层30套设在所述填充层20外侧,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阻水层30采用双面绝缘阻水带绕包在所述填充层20外层,所述阻水层30遇水膨胀,有效阻止水分纵向侵入所述电缆100。

所述复合层40套设在所述阻水层30外侧,所述电缆100受到外力破坏时,所述复合层40可防止外部水分径向侵入电缆。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复合层40为铅套,铅套致密性较高,可有效阻水分径向侵入,同时也可承载部分短路电流。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所述复合层40还可以为铝塑复合带。

所述外护套50套设在复合层40外侧,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外护套50采用聚乙烯材料制成,聚乙烯材料较硬,施工过程中不易被破,同时本身阻水效果较好,有效防止水分径向侵入所述电缆100。

所述电缆100在使用时,所述阻水导体11、第一阻水带15、第二阻水带17、第一复合带18、第一护套19、填充层20、阻水填充绳101、阻水层30、复合层40、外护套50均具有阻水性能,从外层外护套50到内部阻水导体11均具有多重阻水,对所述电缆100起到了多重保护。同时多个所述缆芯10缝隙间使用挤压工艺填充有阻水填充绳101,解决了成缆缝隙大、阻水效果差的问题。

上述电缆100,从外部外护套50到内部阻水导体11,每层均可进行阻水,具有更好的阻水性能,能够多重、高效地阻止水分纵向、径向侵入电缆,保证了电缆的运行安全。

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认识到,以上的实施方式仅是用来说明本实用新型,而并非用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精神范围内,对以上实施方式所作的适当改变和变化都落在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