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转接座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236281发布日期:2020-03-31 17:31阅读:290来源:国知局
一种转接座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转接座。



背景技术:

随着新能源电池的发展,电池包的使用越来越广泛,一般电池包都包括箱体、盖板,通过箱体和盖板配套合并形成电池包的整体外壳。而随着应用领域的不断拓宽,由于使用电池包的空间有限,对电池包的体积、结构的要求越来越多,对于一些体积小、布局较为紧凑的电池包,其内部电池模组组合后,在空间布局紧凑、操作空间有限的情况下,电池模组的总正、总负端与箱体上的正极引出端子、负极引出端子连接时操作不方便,导致连接安装困难甚至完全无法安装,费时费力,生产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体积小、重量轻、使用方便、可提高生产效率的转接座。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方案实现:

一种转接座,包括基板,所述基板为中间部分厚度较大、两端厚度较小结构,所述基板中间部分的顶部设置有两个相距一定距离的螺纹盲孔,所述基板中间部分的顶部位于两个螺纹盲孔之间的位置上开设有至少一个通槽,所述基板的两端顶部分别设置有朝外一端未封闭的凹槽,所述凹槽俯视呈朝内一端为半圆、朝外一端为方形结构,所述凹槽的底部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与凹槽的半圆部分同圆心。螺纹盲孔,用于固定需要转接的元气部件如连接铜排、连接端子等的一端;通槽的数量和深度,可根据需要进行设计,通槽的设置,可增加两个螺纹盲孔中间的爬电距离,提高安全性。

进一步地,所述基板中间部分的底部为挖空结构,该结构的设计,可降低整个转接座的重量,使得转接座更为轻便。

进一步地,所述基板中间部分的两端面与基板两端顶部之间设置有加强斜筋。加强斜筋的设置,可增加转接座的整体强度。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转接座,结构简单,体积小,重量轻,使用方便,只要将需要转接的元气部件如连接铜排、连接端子等的一端分别固定在螺纹盲孔上,即可实现元气部件之间的连接,使用本实用新型的转接座,可提高部件之间连接的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中转接座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2为实施例1中转接座的结构示意图二。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只是为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现方式,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性说明。

实施例1

一种转接座,如图1、图2所示,包括基板1,基板1为中间部分厚度较大、两端厚度较小结构,基板1中间部分的顶部设置有两个相距一定距离的螺纹盲孔2,基板1中间部分的顶部位于两个螺纹盲孔2之间的位置上开设有一个通槽3,基板1中间部分的两端面与基板1两端顶部之间设置有加强斜筋6,基板1的两端顶部分别设置有朝外一端未封闭的凹槽4,凹槽4俯视呈朝内一端为半圆、朝外一端为方形结构,凹槽4的底部开设有通孔5,通孔5与凹槽4的半圆部分同圆心,基板1中间部分的底部为挖空结构。

使用时,例如将转接座用于电池包内,先将基板的两端通过通孔安装螺栓的方式固定在电池模组的固定支架上,将连接铜排的一端与电池模组的总正端或总负端相连接,将连接铜排的另一端固定在转接座的螺纹盲孔上,同时将电池包箱体上的正极引出端子或负极引出端子的朝内一端固定在转接座的螺纹盲孔上,从而实现电池模组的总正端或负极端与电池包箱体上的正极引出端子或负极引出端子之间的连接。

实施例2

一种转接座,其结构与实施例1中的一种转接座的结构相类似,其不同之处在于:基板中间部分的顶部位于两个螺纹盲孔之间的位置上开设有两个通槽。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