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公开的实施例涉及一种电连接器,特别是涉及一种能够使可移动端子与导电壳体保持良好接触的电连接器,以及包含上述电连接器的电连接器组件。
背景技术:
现有的一些电连接器通常采用可移动端子的结构,可移动端子置于圆筒状的导电壳体的容纳部中,可移动端子的一端位于容纳部内,并对抗弹簧的弹性从容纳部可移动地伸出,以便与连接端子电连接。可移动端子通常通过位于其一端的弹簧与导电壳体保持接触,然而这种接触不够稳定,尤其是在有震动或外力施加给可移动端子时,会导致可移动端子和导电壳体之间接触不良,并因此产生高频谐振和电流瞬断现象。
技术实现要素:
本公开的目的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和缺陷的至少一个方面。
根据本公开一个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一种电连接器,包括:
一个导电壳体,所述导电壳体内形成有一个第一容纳部,所述第一容纳部具有开口端;
至少一个可移动端子,所述可移动端子的第一端经由所述开口端插入所述第一容纳部中,所述可移动端子的第一端形成有第二容纳部;
一个第一弹性件,所述第一弹性件位于由所述第一容纳部和所述第二容纳部限定的空间内,每个所述可移动端子的与所述第一端相反的第二端对抗所述第一弹性件的弹性从所述第一容纳部可移动地伸出;
其中,所述可移动端子的第一端还形成有至少一个第一弹性臂,所述第一弹性臂被构造成弹性地抵靠在所述第一容纳部的内侧壁上;所述可移动端子分别通过所述第一弹性件和所述第一弹性臂与所述导电壳体电连接。
根据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的电连接器,每个所述第一弹性臂从所述可移动端子的第一端沿所述可移动端子的轴向方向延伸。
根据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的电连接器,每个所述第一弹性臂的自由端设置有径向向外突出的突出部,以与所述导电壳体弹性地接触。
根据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的电连接器,多个所述第一弹性臂沿所述可移动端子的周向等间隔分布。
根据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的电连接器,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导电壳体的内侧壁和所述可移动端子之间的第二弹性件,所述可移动端子还通过所述第二弹性件与所述导电壳体电连接。
根据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的电连接器,所述第二弹性件为管簧,所述管簧位于所述可移动端子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一容纳部的开口端之间。
根据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的电连接器,所述管簧包括至少一个弹片,每个所述弹片分别从所述管簧的两个相反的端部相向地轴向延伸,并形成为朝向所述可移动端子突出的弧形结构或v形结构。
根据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的电连接器,所述管簧设置有一个开口槽,所述开口槽轴向贯穿所述管簧的所述端部。
根据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的电连接器,所述第一容纳部的开口端设置有径向向内突出的凸缘,以防止所述管簧从所述第一容纳部滑出,所述第一容纳部还形成有防止所述管簧远离所述第一容纳部的开口端移动的至少一个止挡部。
根据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的电连接器,所述止挡部为形成在所述第一容纳部的侧壁上的凹入部。
根据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的电连接器,所述第一容纳部的外侧壁上形成有径向向外突出的第一突出部。
根据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的电连接器,所述第一容纳部的与所述开口端相反的一端形成有远离所述开口端延伸的延伸部。
根据本公开另一方面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连接器,包括:
一个导电壳体,所述导电壳体内形成有一个第一容纳部,所述第一容纳部具有开口端;
至少一个可移动端子,所述可移动端子的第一端经由所述开口端插入所述第一容纳部中,所述可移动端子的第一端形成有第二容纳部;
一个第一弹性件,所述第一弹性件位于由所述第一容纳部和所述第二容纳部限定的空间内,每个所述可移动端子的与所述第一端相反的第二端对抗所述第一弹性件的弹性从所述第一容纳部可移动地伸出;以及
一个第二弹性件,设置在所述导电壳体的内侧壁和所述可移动端子之间,所述可移动端子通过所述第二弹性件与所述导电壳体电连接。
根据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的电连接器,所述第二弹性件为管簧,所述管簧位于所述可移动端子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一容纳部的开口端之间。
根据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的电连接器,所述管簧包括至少一个弹片,每个所述弹片分别从所述管簧的两个相反的端部相向地轴向延伸,并形成为朝向所述可移动端子突出的弧形结构或v形结构。
根据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的电连接器,所述管簧设置有一个开口槽,所述开口槽轴向贯穿所述管簧的所述端部。
根据本公开再一方面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连接器组件,包括:
如上所述的电连接器;以及
筒体,所述筒体包括:
外导电筒体,
内绝缘筒体,所述内绝缘筒体设置在所述外导电筒体内,所述电连接器安装在所述内绝缘筒体内,并通过所述内绝缘筒体与所述外导电筒体隔离开。
根据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的电连接器组件,还包括配合连接器,所述配合连接器包括绝缘基座以及与所述绝缘基座连接的连接端子,所述连接端子部分地延伸至所述外导电筒体内,并与所述外导电筒体电连接。
根据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的电连接器组件,所述连接端子的延伸至所述外导电筒体内的一端形成有第二弹性臂,所述第二弹性臂被构造成弹性地抵靠在所述外导电筒体的内侧壁上。
根据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的电连接器组件,每个所述第二弹性臂从所述外导电筒体沿所述外导电筒体的轴向方向延伸。
根据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的电连接器组件,每个所述第二弹性臂的自由端设置有朝向所述外导电筒体突出的第二突出部,以与所述外导电筒体弹性地接触。
根据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的电连接器组件,所述内绝缘筒体的外侧壁上形成有第一台阶,所述外导电筒体的内侧壁形成有第二台阶,所述第一台阶抵靠在所述第二台阶处,以限制所述内绝缘筒体朝向所述配合连接器的轴向运动;和/或
所述内绝缘筒体的内侧壁形成有第三台阶,所述导电壳体的第一突出部抵靠在所述第三台阶处,以限制所述内绝缘筒体朝向所述配合连接器的轴向运动。
根据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的电连接器组件,还包括第三弹性件,所述第三弹性件的两端分别弹性地抵靠在所述绝缘基座和所述外导电筒体之间。
根据本公开上述实施例所述的电连接器和电连接器组件通过在可移动端子的第一端形成有至少一个第一弹性臂,以弹性地抵靠在第一容纳部的内侧壁上,这样可移动端子分别通过第一弹性臂和位于可移动端子一端的第一弹性件与导电壳体电连接,从而提高了电接触的可靠性,即使在发生震动或施加外力给可移动端子的情况下,可移动端子能够始终通过第一弹性件和第一弹性臂与导电壳体保持良好及稳定的电接触,从而避免了高频谐振和电流瞬断的情况发生。
附图说明
本公开将参照附图来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
图1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的电连接器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的电连接器的剖视示意图;
图3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的导电壳体的立体示意图;
图4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的可移动端子的立体示意图;
图5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的第一弹性件的立体示意图;
图6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的管簧的立体示意图;
图7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的电连接器组件的立体示意图;
图8是图7所示的电连接器组件的剖视示意图;
图9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的包含有电连接器组件的电气组件的剖视示意图;以及
图10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另一种示例性实施例的包含有电连接器组件的电气组件的剖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虽然将参照含有本公开的较佳实施例的附图充分描述本公开,但在此描述之前应了解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修改本文中所描述的实用新型,同时获得本公开的技术效果。因此,须了解以上的描述对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为一广泛的揭示,且其内容不在于限制本公开所描述的示例性实施例。
另外,在下面的详细描述中,为便于解释,阐述了许多具体的细节以提供对本披露实施例的全面理解。然而明显地,一个或多个实施例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情况下也可以被实施。在其他情况下,公知的结构和装置以图示的方式体现以简化附图。
根据本公开的总体上的发明构思,提供一种电连接器,包括:一个导电壳体,所述导电壳体内形成有一个第一容纳部,所述第一容纳部具有开口端;至少一个可移动端子,所述可移动端子的第一端经由所述开口端插入所述第一容纳部中,所述可移动端子的第一端形成有第二容纳部;一个第一弹性件,所述第一弹性件位于由所述第一容纳部和所述第二容纳部限定的空间内,每个所述可移动端子的与所述第一端相反的第二端对抗所述第一弹性件的弹性从所述第一容纳部可移动地伸出;其中,所述可移动端子的第一端还形成有至少一个第一弹性臂,所述第一弹性臂被构造成弹性地抵靠在所述第一容纳部的内侧壁上;所述可移动端子分别通过所述第一弹性件和所述第一弹性臂与所述导电壳体电连接。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总体上的发明构思,提供一种电连接器,包括:一个导电壳体,所述导电壳体内形成有一个第一容纳部,所述第一容纳部具有开口端;至少一个可移动端子,所述可移动端子的第一端经由所述开口端插入所述第一容纳部中,所述可移动端子的第一端形成有第二容纳部;一个第一弹性件,所述第一弹性件位于由所述第一容纳部和所述第二容纳部限定的空间内,每个所述可移动端子的与所述第一端相反的第二端对抗所述第一弹性件的弹性从所述第一容纳部可移动地伸出;以及一个第二弹性件,设置在所述导电壳体的内侧壁和所述可移动端子之间,所述可移动端子通过所述第二弹性件与所述导电壳体电连接。
根据本公开的再一总体上的发明构思,提供一种电连接器组件,包括如上所述的电连接器;以及筒体,所述筒体包括:外导电筒体,内绝缘筒体,所述内绝缘筒体设置在所述外导电筒体内,所述电连接器安装在所述内绝缘筒体内,并通过所述内绝缘筒体与所述外导电筒体隔离开。
图1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的电连接器的立体示意图;图2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的电连接器的剖视示意图;图3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的导电壳体的立体示意图;图4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的可移动端子的立体示意图;图5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的第一弹性件的立体示意图;以及图6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的管簧的立体示意图。
如图1和图2所示,根据本公开的一种实施例的电连接器10,包括:一个圆筒状的导电壳体2,一个可移动端子1和一个第一弹性件3,导电壳体2内形成有一个圆柱形的第一容纳部2.1,第一容纳部2.1具有开口端,该第一容纳部2.1的与该开口端相反的一端是封闭的。可移动端子1的第一端经由第一容纳部2.1的开口端插入第一容纳部2.1中,可移动端子1的第一端形成有第二容纳部1.1,第一弹性件3位于由第一容纳部2.1和第二容纳部1.1限定的空间内,可移动端子1的与第一端相反的第二端对抗第一弹性件3的弹性从第一容纳部2.1可移动地伸出,以与电子部件(例如pcb板)电连接。可移动端子1的第一端还形成有多个第一弹性臂1.2,相邻的两个第一弹性臂1.2之间设置有槽口1.4,该第一弹性臂1.2被构造成弹性地抵靠在第一容纳部2.1的内侧壁上;可移动端子1分别通过第一弹性件3和第一弹性臂1.2与导电壳体2电连接,以提高可移动端子1与导电壳体2之间的连接可靠性。
在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4所示,每个第一弹性臂1.2从可移动端子1的第一端沿可移动端子1的轴向方向延伸。这样,可便于将可移动端子1插入到导电壳体2的第一容纳部2.1中。需要说明的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在本公开的其它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弹性臂1.2例如也可以在与可移动端子1的轴向呈一角度的方向上延伸,以与第一容纳部2.1的内侧壁电接触。
在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4所示,每个第一弹性臂1.2的自由端设置有径向向外突出的突出部1.3,以与导电壳体2的内侧壁弹性地接触,这样可以使得可移动端子1能够与导电壳体2可靠地电接触。
在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多个第一弹性臂1.2沿可移动端子1的周向等间隔分布。这样可使得可移动端子1在多个第一弹性臂1.2的弹力作用下易于在第一容纳部2.1的中心定位,也就是说,可移动端子1的轴线与第一容纳部2.1的轴线重合。
在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该电连接器10还可选地包括设置在导电壳体2的内侧壁和可移动端子1之间的第二弹性件(例如管簧4)可移动端子1还可以通过第二弹性件与导电壳体2电连接,以进一步提高可移动端子1与导电壳体2的电连接的可靠性。根据本公开的另一种示例性实施例,第二弹性件可以替代所述第一弹性臂1.2,即,可移动端子1的第一端可以没有第一弹性臂,而只依靠所述第二弹性件与导电壳体2电连接。
在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管簧4位于可移动端子1的第一端和第一容纳部2.1的开口端之间。该管簧4被构造成弹性地抵靠在可移动端子1的外圆周面和导电壳体2的内侧壁上,以与导电壳体2电连接。
在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管簧4包括多个沿管簧4的周向等间隔分布的弹片4.3,每个弹片4.3分别从管簧4的两个相反的端部4.1、4.2相向地轴向延伸,并形成为朝向可移动端子1突出的v形结构,以便弹性地抵靠在可移动端子1的外圆周面上,而管簧4的两个相反的端部4.1、4.2与导电壳体2的内侧壁电接触,这样使得可移动端子1能够通过管簧4与导电壳体2电连接。需要说明的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在本公开的其他一些实施例中,弹片4.3例如也可以采用朝向可移动端子1突出的弧形结构。此外,弹片4.3的数量也可以为一个。
再次参照图6,管簧4设置有一个开口槽4.4,该开口槽4.4轴向贯穿管簧4的端部4.1、4.2。通过设置开口槽4.4,可以使得管簧4的变形范围更大,以尽可能适用于不同尺寸(即,内径)规格的第一容纳部2.1。
在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第一容纳部2.1的开口端设置有径向向内突出的凸缘2.3,以防止管簧4从第一容纳部2.1滑出,第一容纳部2.1还形成有防止管簧4远离第一容纳部2.1的开口端移动的至少一个止挡部2,5。这样,通过凸缘2.3和止挡部2.5可以限定管簧4在导电壳体2的轴向方向上的位置。
在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3所示,止挡部2.5为形成在第一容纳部2.1的侧壁上的凹入部。需要说明的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在本公开的其它一些实施例中,止挡部也可以为从第一容纳部2的内侧壁径向向内突出的凸起。
在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如图1、图2和图3所示,第一容纳部2.1的外侧壁上形成有径向向外突出的第一突出部2.2,以便固定电连接器组件100的绝缘筒体32(如图8所示)。
在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如图1、图2和图3所示,第一容纳部2.1具有开口端,第一容纳部2.1的与开口端相反的一端(即封闭端)形成有远离开口端延伸的延伸部2.4。在这种情况下,电连接器100包括一个可移动端子1,该可移动端子1的第一端从第一容纳部2.1的开口端伸出,以与电子部件300(如图9所示)电接触。
然而,需要说明的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在本公开的其他一些实施例中,该第一容纳部2.1的两端都可以是开口的。在这种情况下,电连接器100可以包括两个可移动端子1,这两个可移动端子1的第一端分别从第一容纳部2.1的相反的两端伸出,以分别与相应的电子部件电接触,此时,第一弹性件3位于由两个可移动端子1的第一容纳部1.2和第二容纳部2.1限定的空间内。
需要说明的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在本公开的其他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弹性臂1.2的数量也可以为一个。此外,第二弹性件也可以采用其它的形式,例如与导电壳体2一体连接的多个弹性臂的形式,该弹性臂形成为从导电壳体2的内侧表面朝向可移动端子1突出的弧形结构,以与可移动端子1弹性地接触。
图7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的电连接器组件的立体示意图;以及图8是图7所示的电连接器组件的剖视示意图。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连接器组件100。如图7和图8所示,该电连接器组件100包括如上所述的电连接器10和筒体30,其中,筒体30包括外导电筒体31和内绝缘筒体32,内绝缘筒体32设置在外导电筒体31内,电连接器10安装在内绝缘筒体32内,并通过内绝缘筒体32与外导电筒体31隔离开。
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如图7和图8所示,该电连接器组件还包括配合连接器20,配合连接器20包括绝缘基座21以及与绝缘基座21连接的连接端子22,连接端子22部分地延伸至外导电筒体31内,并与外导电筒体31电连接。
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如图8所示,连接端子22的延伸至外导电筒体31内的一端形成有第二弹性臂22.1,该第二弹性臂22.1被构造成弹性地抵靠在外导电筒体31的内侧壁上,以与外导电筒体31电连接。
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如图8所示,每个第二弹性臂22.1从外导电筒体31沿外导电筒体31的轴向方向延伸。这样,可便于将配合连接器20插入到外导电筒体31内。需要说明的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在本公开的其它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弹性臂22.1例如也可以在与外导电筒体31的轴向呈一角度的方向上延伸,以便弹性地抵靠在外导电筒体31的内侧壁上。
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如图8所示,每个第二弹性臂22.1的自由端设置有朝向外导电筒体31突出的第二突出部22.2,以与外导电筒体31弹性地接触,这样可以使得配合连接器20能够与外导电筒体31可靠地电接触。
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如图8所示,内绝缘筒体32的外侧壁上形成有第一台阶32.1,外导电筒体31的内侧壁形成有第二台阶31.1,第一台阶32.1抵靠在第二台阶31.1处,以限制内绝缘筒体32朝向配合连接器20的轴向运动;和/或,内绝缘筒体32的内侧壁形成有第三台阶32.2,导电壳体2的第一突出部2.3抵靠在第三台阶32.2处,以限制内绝缘筒体32朝向配合连接器20的轴向运动。
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如图7和图8所示,该电连接器组件100还包括第三弹性件40,例如弹簧,该第三弹性件40的两端分别弹性地抵靠在绝缘基座21和外导电筒体31之间,这样可以通过第三弹性件40提供压力保证分别与电连接器组件100上端的第一电子部件300(例如pcb板)和下端的第二电子部件200(例如pcb板、滤波器)电连接。
图9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的包含有电连接器组件的电气组件的剖视示意图;以及图10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另一种示例性实施例的包含有电连接器组件的电气组件的剖视示意图。
如图9和图10所示,该电气组件包括如上所述的电连接器组件100;以及电子部件200,电连接器组件100的外导电筒体31与电子部件200电连接。
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如图9所示,电子部件200上设置有安装孔201,外导电筒体31的远离电连接器10的第一容纳部2.1的一端例如可以通过压入或拧入的方式安装在安装孔201内,以与安装孔201的内侧壁电接触。
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如图10所示,外导电筒体31的远离电连接器10的第一容纳部2.1的一侧焊接在电子部件200上,以与电子部件200电接触。
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如图10所示,电子部件200上设置有供电连接器10的导电壳体2的延伸部2.4插入的通孔202。
根据本公开上述实施例所述的电连接器和电连接器组件通过在可移动端子的第一端形成有至少一个第一弹性臂,以弹性地抵靠在第一容纳部的内侧壁上,这样可移动端子分别通过第一弹性臂和位于可移动端子一端的第一弹性件与导电壳体电连接,从而提高了电接触的可靠性,即使在发生震动或施加外力给可移动端子的情况下,可移动端子在不改变整体外形的情况下,能够始终通过第一弹性件和第一弹性臂与导电壳体保持良好及稳定的电接触,从而避免了高频谐振和电流瞬断的情况发生,并能够提高更大的工作范围。此外,该导电壳体和管簧可以采用冲压工艺形成,因此降低了制造成本。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面所描述的实施例都是示例性的,并且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其进行改进,各种实施例中所描述的结构在不发生结构或者原理方面的冲突的情况下可以进行自由组合。
在详细说明本公开的较佳实施例之后,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清楚的了解,在不脱离随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与精神下可进行各种变化与改变,且本公开亦不受限于说明书中所举示例性实施例的实施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