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号继电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811147发布日期:2020-05-20 02:04阅读:153来源:国知局
信号继电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铁路信号设备领域,属于一种信号继电连接器。



背景技术:

铁路信号继电连接器是用于闭合和断开信号控制电路的专用多路开关。它是铁路信号设备中的主要器件之一。它在运用中的可靠性与安全性是确保各种自动控制、远程控制信号设备正常工作的必须要求。因此铁路对信号继电连接器提出了严格的要求;接点系统必须动作一致、可靠、准确;使用寿命长;有足够的闭合和断开电路的功能;在外界温度和湿度变化很大的情况下,保持高的电气绝缘强度;有稳定的时间特性和电气参数特性。

如附图1为现有设计的信号继电连接器,需要技术工人手工将电线焊接于连接器上,易产生虚焊、漏焊等隐患,焊接接线的可靠性非常不理想,对安装人员要求极高,没有防手指触摸保护机构,操作的安全性得不到保证,另外原型的壳体材料是酚醛树脂,相对于采用的新型尼龙材料,有重量大,撞击易碎裂等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接线可靠,防手指触摸,接线安装安全,外观简洁大方的信号继电连接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信号继电连接器,所述信号继电连接器与继电器连接,能够实现多路输入信号与继电器的一路的信号的传输,信号继电连接器包括公端插座,公端插座上插接有母端插头,其中公端插座的一端与继电器相连接,公端插座的另一端与母端插头相连接,母端插头上设置有多路信号连接端,其中至少每两个信号连接端对应公端插座的一个信号连接端。

进一步地,前述母端插头包括母端基座、金属插片、压线弹簧、盖板,其中所述母端基座内设置有金属插片,金属插片的底部与公端插座上设置的连接端相连接,金属插片的上端设置有容纳腔,所述容纳腔内设置有压线弹簧,所述压线弹簧、金属插片通过盖板与母端基座连接,所述盖板内设置有按压开关容纳腔,所述容纳腔内设置有按压开关,按压开关的数量与母端插头上设置的多路信号连接端的数量相对应。

进一步地,前述母端基座上设置有非对称设置的两个固定耳。

进一步地,前述继电器设置于防尘盖内。

进一步地,前述母端基座上设置有非对称设置的两个固定耳。

进一步地,前述防尘盖上设置有金属机构,金属机构跨接于防尘盖的外壳上,金属机构上设置有螺钉,螺钉用于实现防尘盖和公端插座的连接。

进一步地,前述金属机构与防尘盖之间设置有泡棉。

进一步地,前述压线弹簧包括有固定端,其中固定端安装于金属插片上,其中压线弹簧固定端的两条腿上分别对称延伸有按压开关接触区,按压开关接触区的一端与固定端的延伸腿相连接,按压开关接触区的另一端分别与导线连接端的一端相连接,导线连接端的另一端与导线呈接触或分离状态。

进一步地,前述金属插片的两侧边向外延伸有卡接边,卡接边用于限制压线弹簧的导线连接端的位置,当母端插头内未接入导线时,压线弹簧的导线连接端与卡接边呈接触状态;当母端插头内接入有导线时,压线弹簧的导线连接端与卡接边呈分离状态。

进一步地,前述卡接边上设置有多个凸起。

由以上技术内容可知,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盖板内设置有盖板内设置有按压开关容纳腔,所述容纳腔内设置有按压开关,按压开关的数量与母端插头上设置的多路信号连接端的数量相对应,采用了按压按压开关的方式实现接入导线的快速连接。

至少每两个信号连接端对应公端插座的一个信号连接端,采用这种方式能够实现单针双通道接线,避免了现有技术中需要将在一个触脚上焊接两根导线的情况,不需要焊接,避免了传统技术中采用焊接造成的虚焊、漏焊等情况的发生,且由于采用焊接技术使得接线需要全部裸露在外,对于安装接线人员具有较大的安全的隐患,现有的技术采用全封闭的机构,防止手指触摸。

防尘盖上设置有金属机构,金属机构跨接于防尘盖的外壳上,金属机构上设置有螺钉,螺钉用于实现防尘盖和公端插座的连接,螺钉与母端基座上设置的固定耳相连接,金属结构增加了公母端的组卡紧力,由于固定耳为非对称设置,在锁紧的同时,实现了模块密集排布互不影响。

金属机构内表面与防尘盖的外表面之间设置有泡棉,缓冲了在震动情况下盖板的冲击力,保证震动实验的顺利通过。

应当理解,前述构思以及在下面更加详细地描述的额外构思的所有组合只要在这样的构思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都可以被视为本公开的实用新型主题的一部分。另外,所要求保护的主题的所有组合都被视为本公开的实用新型主题的一部分。

结合附图从下面的描述中可以更加全面地理解本实用新型教导的前述和其他方面、实施例和特征。本实用新型的其他附加方面例如示例性实施方式的特征和/或有益效果将在下面的描述中显见,或通过根据本实用新型教导的具体实施方式的实践中得知。

附图说明

附图不意在按比例绘制。在附图中,在各个图中示出的每个相同或近似相同的组成部分可以用相同的标号表示。为了清晰起见,在每个图中,并非每个组成部分均被标记。现在,将通过例子并参考附图来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各个方面的实施例,其中:

图1为现有技术的信号继电连接器的接线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信号继电连接器的结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信号继电连接器的爆炸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母端插头的爆炸图。

图5为压线弹簧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将压线弹簧安装于金属插片中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母端基座的主视图。

图8为图7中a-a向的导线与母端插头在不同状态时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特举具体实施例并配合所附图式说明如下。

在本公开中参照附图来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各方面,附图中示出了许多说明的实施例。本公开的实施例不必定意在包括本实用新型的所有方面。应当理解,上面介绍的多种构思和实施例,以及下面更加详细地描述的那些构思和实施方式可以以很多方式中任意一种来实施,这是因为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构思和实施例并不限于任何实施方式。另外,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些方面可以单独使用,或者与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其他方面的任何适当组合来使用。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将认识到可在没有一个或多个特定细节的情况下或者与其它替换和/或附加方法、材料或组件一起实施各实施例。在其它情形中,未示出或未详细描述公知的结构、材料或操作以免使本实用新型的各实施例的诸方面晦涩。类似地,为了解释的目的,阐述了特定数量、材料和配置,以便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全面理解。然而,本实用新型可在没有特定细节的情况下实施。此外,应理解附图中示出的各实施例是说明性表示且不一定按比例绘制。

如图1所示为现有技术的信号继电连接器的母端插头的导线连接端的结构示意图,当需要将导线与连接器连接时,需要在母端插头的接线端11焊接两根导线,这种情况对焊接人员的焊接技术要求很高,且由于其暴露在空气中,没有防手指触摸保护机构,操作的安全性得不到保证,且现有技术的壳体材料为酚醛树脂,相对于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新型尼龙材料,有重量大,撞击易碎裂的缺陷。

如图2至图8所示,一种信号继电连接器,所述信号继电连接器与继电器连接,能够实现多路输入信号与继电器的一路的信号的传输,信号继电连接器包括公端插座5,公端插座5上插接有母端插头6,其中公端插座5的一端与继电器相连接,公端插座5的另一端与母端插头6相连接,母端插头6上设置有多路信号连接端,其中至少每两个信号连接端对应公端插座5的一个信号连接端。本实施例中主要采用两路信号连接端对应公端插座5的一路信号连接端的方式进行说明,但是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可以采用三路或四路或其他方式的母端插头6与一路信号连接端相连接,本实用新型可连接56位接线。

母端插头6包括母端基座66、金属插片64、压线弹簧63、盖板62,其中所述母端基座66内设置有金属插片64,金属插片64的底部与公端插座5上设置的连接端相连接,金属插片64的上端设置有容纳腔,所述容纳腔内设置有压线弹簧63,所述压线弹簧63、金属插片64通过盖板62与母端基座66连接,所述盖板62内设置有按压开关61容纳腔,所述容纳腔内设置有按压开关61,按压开关61的数量与母端插头6上设置的多路信号连接端的数量相对应。母端基座66上设置有非对称设置的两个固定耳661。其中两个固定耳661与母端插头6所在平面相垂直的两条中心轴线不在同一条线上。该固定耳661内设置有螺母65,该螺母65用于与金属机构2上设置的螺钉3相配合,螺母65可以通过将之和母端基座66灌胶在一起的方式实现,也可通过其他方式使之与母端基座66紧固。

母端基座66上设置有固定孔,固定孔内容纳有紧固螺钉7,所述紧固螺钉7穿过母端基座66和安装面板8与位于安装面板8另一侧的紧固螺母9紧固。

继电器设置于防尘盖1内,防尘盖1上设置有金属机构2,金属机构2跨接于防尘盖1的外壳上,金属机构2上设置有螺钉3,螺钉3用于实现防尘盖1和公端插座5的连接。金属机构2与防尘盖1之间可以有选择的设置有泡棉4,当信号继电器用于震动较小的环境时,可以不添加泡棉4。

压线弹簧63包括有固定端631,其中固定端631安装于金属插片64上,其中压线弹簧63固定端631的两条腿上分别对称延伸有按压开关接触区632,按压开关接触区632的一端与固定端631的延伸腿相连接,按压开关接触区632的另一端分别与导线连接端633的一端相连接,导线连接端633的另一端与导线10呈接触或分离状态。

金属插片64的两侧边向外延伸有卡接边642,卡接边642用于限制压线弹簧63的导线连接端633的位置,当母端插头6内未接入导线10时,压线弹簧63的导线连接端633与卡接边642呈接触状态,卡接边642用于作为压线弹簧63的限位边;当母端插头6内接入有导线10时,压线弹簧63的导线连接端633与卡接边642呈分离状态。

卡接边642上设置有多个凸起641,该凸起641用于对导线10进行止位作用,同时增加了导线10与卡接边642之间的摩擦力。

在安装过程中,盖板62穿过安装面板8,通过紧固螺钉7和紧固螺母9相连接的方式,将母端插头6与安装面板8相固定,母端插头6与公端插座5相连接,将公端插座5与防尘盖1内设置的继电器相连接,盖上防尘盖1,将金属机构2设置于防尘盖1上,在防尘盖1与金属机构2内表面内设置有泡棉4,将螺钉3穿过金属机构2上设置的通孔,通过拧紧螺钉3,使螺钉3与母端基座66上设置的螺母65相连接,从而实现防尘盖1与信号继电连接器的连接。

如图8所示,当需要接入导线10时,将导线10通过按压开关61旁设置的通孔内插入,压线弹簧63受到导线10的挤压力变形,使导线连接端633与导线10贴合,从而实现导线10的连接;当需要将导线10从连接器中拔出时,使用工具向下按压按压开关61,按压开关61相下运动,从而使压线弹簧63变形,使压线弹簧63与导线10之间存在间隙,即可快速拔出导线10。

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先前描述是为使得本领域任何技术人员能够实践或使用本公开。对本实用新型的各种修改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都将是显而易见的,且本文中所定义的普适原理可被应用到其他变体而不会脱离本公开的精神或范围。由此,本实用新型并非旨在被限定于说明书中所描述的示例和设计,而是应被授予与本文中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性特征相一致的最广范围。

由以上技术方案可知,盖板62内设置有盖板62内设置有按压开关61容纳腔,所述容纳腔内设置有按压开关61,按压开关61的数量与母端插头6上设置的多路信号连接端的数量相对应,采用了按压按压开关61的方式实现接入导线10的快速连接。

至少每两个信号连接端对应公端插座5的一个信号连接端,采用这种方式能够实现单针双通道接线,避免了现有技术中需要将在一个触脚上焊接两根导线10的情况,不需要焊接,避免了传统技术中采用焊接造成的虚焊、漏焊等情况的发生,且由于采用焊接技术使得接线需要全部裸露在外,对于安装接线人员具有较大的安全的隐患,现有的技术采用全封闭的机构,防止手指触摸。

防尘盖1上设置有金属机构2,金属机构2跨接于防尘盖1的外壳上,金属机构2上设置有螺钉3,螺钉3用于实现防尘盖1和公端插座5的连接,螺钉3与母端基座66上设置的固定耳661相连接,金属结构增加了公母端的组卡紧力,由于固定耳661为非对称设置,在锁紧的同时,实现了模块密集排布互不影响。

金属机构2内表面与防尘盖1的外表面之间设置有泡棉4,缓冲了在震动情况下盖板62的冲击力,保证震动实验的顺利通过。

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各种的更动与润饰。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当视权利要求书所界定者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