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浸式电流互感器真空补油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809564发布日期:2020-05-20 01:55阅读:746来源:国知局
油浸式电流互感器真空补油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互感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油浸式电流互感器真空补油装置。



背景技术:

油浸式电流互感器现阶段的补油方式是将油浸式电流互感器中的膨胀器撑起,取下与膨胀器的注油口螺接的堵头,将绝缘油注入膨胀器中,注油结束将堵头堵住注油口,待膨胀器静置一段时间后,对膨胀器进行排气处理,即完成补油工作。

目前的补油过程是在常温常压下进行的,空气会溶解在绝缘油中,在排气处理时需要较长的时间空气才能完全排出;一旦绝缘油中存有空气在后期油浸式电流互感器运行时,随着膨胀器内温度的升高,空气从绝缘油中析出,绝缘油长期与空气接触会导致老化速度加快,严重影响油浸式电流互感器的安全运行。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减少排气时间、避免绝缘油与空气接触的油浸式电流互感器真空补油装置。

本实用新型由如下技术方案实施:油浸式电流互感器真空补油装置,包括有螺杆、连接套筒、一端敞口的壳体,在所述壳体的侧壁上固定设有真空管道、绝缘油管道,在所述真空管道上设有真空泵阀门,在所述绝缘油管道上设有注油泵阀门,所述真空管道、所述绝缘油管道与所述壳体内部连通,在壳体敞口端的侧壁上套设有所述连接套筒,所述连接套筒的一端与所述壳体敞口端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套筒的另一端内壁设有与注油口外壁相匹配的螺纹口;所述螺杆的一端置于所述壳体的内部,所述螺杆的另一端穿过与所述壳体敞口端相对的所述壳体的侧壁,并向外延伸至所述壳体外部,置于所述壳体外部的所述螺杆上套设有环形套筒,所述环形套筒的一端与所述壳体固定连接;所述环形套筒内壁与所述螺杆之间设有所述螺母,所述螺母与所述螺杆螺接,所述螺母外壁与所述环形套筒内壁固定连接;所述螺杆置于所述壳体内部的一端固定设有与堵头配合连接的挡块。

进一步的,所述壳体外壁与所述螺母之间的所述螺杆上套设有第一密封圈,所述第一密封圈的外壁与所述环形套筒内壁紧密贴合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螺杆的顶部固定设有把手。

进一步的,在所述壳体内部的所述螺杆上套设有第二密封圈。

进一步的,所述壳体敞口端的外壁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处套设有所述连接套筒,所述连接套筒与所述凹槽通过定位销固定连接,所述凹槽上紧密套设有第三密封圈,所述第三密封圈的一端与所述连接套筒端面抵接,所述第三密封圈的另一端与所述凹槽侧壁抵接。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1、将连接套筒的一端与壳体连接,另一端与注油口连接后,通过螺杆将堵头向上提升后露出导油槽,即可对壳体及膨胀器进行抽真空、注油操作,保证整个注油过程中绝缘油与空气完全隔离,避免空气进入绝缘油中造成绝缘油的老化,减少了排气时间,提高了注油的工作效率;2、在注油的过程中,堵头始终在壳体内,避免注油结束后单独安装堵头时空气进入膨胀器中与绝缘油接触;3、根据注油口的不同外径选择不同内径的连接套筒,使壳体的通用性广。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该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堵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壳体1、螺杆2、把手3、连接套筒4、真空管道5、绝缘油管道6、真空泵阀门7、注油泵阀门8、定位销9、注油口10、第一密封圈11、螺母12、第二密封圈13、堵头14、导油槽15、第三密封圈16、膨胀器17、挡块18、环形套筒19、壳体敞口端20、凹槽21。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至图2所示,油浸式电流互感器真空补油装置,包括有螺杆2、连接套筒4、一端敞口的壳体1,在壳体1的侧壁上固定设有真空管道5、绝缘油管道6,在真空管道5上设有真空泵阀门7,真空泵阀门7的另一端与真空泵的出口管线连接,在绝缘油管道6上设有注油泵阀门8,注油泵阀门8的另一端通过注油泵与绝缘油油箱管线连接,真空管道5、绝缘油管道6与壳体1内部连通,在壳体敞口端20的侧壁上套设有连接套筒4,连接套筒4的一端与壳体敞口端20固定连接,连接套筒4的另一端内壁设有与注油口10外壁相匹配的螺纹口,为了匹配不同外径尺寸的注油口10可设计几套不同内径的连接套筒4。

螺杆2的一端置于壳体1的内部,螺杆2的另一端穿过与壳体敞口端20相对的壳体1的侧壁,并向外延伸至壳体1外部,螺杆2的顶部固定设有把手3;置于壳体1外部的螺杆2上套设有环形套筒19,环形套筒19的一端与壳体1固定连接,环形套筒19可与壳体1一体成型;环形套筒19内壁与螺杆2之间设有螺母12,螺母12与螺杆2螺接,螺母12外壁与环形套筒19内壁固定连接;在壳体1内部的螺杆2上套设有第二密封圈13,螺杆2置于壳体1内部的一端固定设有与堵头14配合连接的挡块18,堵头14的侧壁上沿轴向开设且延伸至堵头14底端的至少一个导油槽15,只需要通过螺杆2带动堵头14向上移动直到堵头14上的导油槽15露出注油口10且堵头14不脱离注油口10,再通过注油泵将绝缘油油箱中的绝缘油通入壳体1内部后顺着堵头14上的导油槽15流入膨胀器17内部,既能保证注油的平稳顺畅又能使整个注油过程包括堵头14的拆装都在真空状态下完成,避免注油结束后单独安装堵头14时绝缘油与空气接触。

壳体1外壁与螺母12之间的螺杆2上套设有第一密封圈11,第一密封圈11的外壁与环形套筒19内壁紧密贴合连接,第一密封圈11、第二密封圈13将壳体1内部与外界进行隔离,防止在注油的过程中空气进入壳体1内部与绝缘油混合。

壳体敞口端20的外壁设有凹槽21,凹槽21处套设有连接套筒4,连接套筒4与凹槽21通过定位销9固定连接,定位销9的连接方式操作简单,方便快捷,凹槽21上紧密套设有第三密封圈16,第三密封圈16的一端与连接套筒4端面抵接,第三密封圈16的另一端与凹槽21侧壁抵接,第三密封圈16避免空气从壳体1的侧壁和连接套筒4之间的缝隙进入膨胀器17内部。

该实施例具体的操作过程:

1、根据注油口10的外径尺寸,选择合适的连接套筒4,将连接套筒4的一端与壳体1紧密连接,另一端与注油口10紧密连接;

2、通过旋转把手3使螺杆2向下移动,直到挡块18与堵头14键连接后,在向上旋转螺杆2,同时螺杆2会带动堵头14沿注油口10的内壁向上移动,直到堵头14上的导油槽15露出注油口10且挡块18的顶端通过第二密封圈13抵住壳体1内壁,所以在设计堵头14长度及导油槽15的长度时需要考虑挡块18的顶端通过第二密封圈13抵住壳体1内部的顶端时,导油槽15恰好露出注油口10一定高度,且堵头14没有完全离开注油口10;

3、壳体1上的真空管道5与真空泵管线连接,打开真空泵阀门7,真空泵可对壳体1及膨胀器17抽真空处理,壳体1及膨胀器17抽真空结束后将真空泵阀门7关闭;

4、绝缘油管道6与绝缘油油箱中的注油泵管线连接,打开注油泵阀门8,绝缘油进入壳体1内部后再通过导油槽15进入注油口10中,向膨胀器17内部注油,当注油结束后,将注油泵阀门8关闭,使壳体1及膨胀器17均处于密封隔离状态;

5、通过旋转把手3向下旋转螺杆2,带动堵头14向下移动,直到堵头14上的导油槽15全部进入注油口10中,将壳体1从连接套筒4中取下,再将螺杆2与堵头14分离,然后将连接套筒4从注油口10的外壁取下,即完成整个注油操作。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