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间冷式易拆装X射线管模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235332发布日期:2020-03-31 17:26阅读:140来源:国知局
一种间冷式易拆装X射线管模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x射线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间冷式易拆装x射线管模组。



背景技术:

x射线管用以产生x射线,在医学诊断、安全检查和无损探伤等各个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x射线管的基本原理是:其阴极灯丝加热激发出来的热电子,在阴阳极加速电场作用下撞击到靶盘。其中1%的能量转化为x射线,而剩余约99%的能量转化为热能,耗散在靶盘上。

固定阳极x射线管中,电子持续撞击在同一位置,局部温升很快,可连续加载功率很低。而固定阳极x射线管模组将多个x射线管直线排布或者等角度圆弧式排布,通过栅控、灯丝温控或者高压控制等方式使得x射线管依次曝光,这样实现了多焦点x射线源;同时热能分散到多个x射线管,可以获得较高的总加载功率。固定阳极x射线管模组作为多焦点x射线源,可应用于静态ct等多种应用。

固定阳极x射线管模组通常采用对多个x射线管配备一套散热系统的方式,这样避免了多套散热系统的噪音叠加,同时也节省空间使得x射线管排列紧凑从而得到足够小的焦点间距。现有的x射线管为保证其冷却性能,通常采取冷却液对阳极直冷的方式进行散热。当多个x射线管公用一套散热系统时由于冷却液导通的问题会导致单个x射线管的拆装困难,这会影响在整个模组使用过程中单个损坏的x射线管的更换。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间冷式易拆装x射线管模组,以解决现有装置排列不够紧凑且拆装不方便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间冷式易拆装x射线管模组,包括x射线管、冷却块、循环泵、散热器和冷却管;

所述冷却管依次连接所述冷却块、所述循环泵和所述散热器,并形成循环;

所述x射线管阴极套有阴极管壳,所述阴极管壳末端设有阳极管壳;

所述x射线管上设有散热机构固定连接在阳极上,并从所述阳极管壳中穿出;

所述x射线管通过所述散热机构与所述冷却块固定连接。

可选的,所述散热机构包括热端固定块、冷端固定块和若干条热管,所述热管两端分别穿过所述热端固定块和所述冷端固定块。

可选的,所述散热机构包括热端固定块、冷端固定块和均热板,所述均热板两端分别穿过所述热端固定块和所述冷端固定块。

可选的,所述热端固定块通过螺栓连接于所述阳极管壳的侧面或底部。

可选的,所述阴极管壳和所述阳极管壳的内表面均覆盖有铅层,所述铅层能够防止x射线泄漏。

可选的,所述x射线管设有若干个,交错分布于所述冷却块的两侧;所述x射线管通过所述冷端固定块上的螺栓与所述冷却块固定连接。

可选的,所述阴极管壳和所述阳极管壳分别用于放置x射线管的阴极和阳极。

可选的,所述阴极管壳顶端开有高压电缆接口,用于插入阴极与外部高压发生器的连接电缆。

可选的,所述阳极管壳上开有窗口,用于发射x射线。

可选的,所述冷却块中开有冷却通道与冷却管相连,并通过冷却液进行循环流动。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间冷式易拆装x射线管模组中,包括x射线管、冷却块、循环泵、散热器和冷却管;所述冷却管依次连接所述冷却块、所述循环泵和所述散热器,并形成循环;所述x射线管阴极套有阴极管壳,所述阴极管壳末端设有阳极管壳;所述x射线管上设有散热机构固定连接在阳极上,并从所述阳极管壳中穿出;所述x射线管交错分布于所述冷却块的两侧,并通过所述散热机构与所述冷却块固定连接;所述x射线管模组结构紧凑,相同空间可以排布较多的x射线管,实现密集的多焦点x射线源,并且每个所述x射线管均连接有散热机构,冷却效果好;所述阴极管壳和所述阳极管壳的内表面均覆盖有铅层,能够有效防止x射线泄露,避免对设备或人员造成伤害。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的一种间冷式易拆装x射线管模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的一种间冷式易拆装x射线管模组散热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间冷式易拆装x射线管模组散热机构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间冷式易拆装x射线管模组热端固定块的位置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间冷式易拆装x射线管模组其他接口的位置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间冷式易拆装x射线管模组均热板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间冷式易拆装x射线管模组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根据下面说明和权利要求书,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将更清楚。需说明的是,附图均采用非常简化的形式且均使用非精准的比例,仅用以方便、明晰地辅助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

实施例一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间冷式易拆装x射线管模组,其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x射线管1、冷却块2、循环泵3、散热器4和冷却管5;所述冷却管5依次连接所述冷却块2、所述循环泵3和所述散热器4,并形成循环;所述冷却块2中开有冷却通道与所述冷却管5相连,所述冷却管5中充满循环流动的冷却介质,所述冷却介质可以为冷却水也可以为冷却油,通过循环流动能够快速对所述x射线管1进行散热冷却;进一步的,如图2所示,所述x射线管1阴极套有阴极管壳15,所述阴极管壳15末端设有阳极管壳11,所述阴极管壳15和所述阳极管壳11分别用于放置x射线管的阴极和阳极;所述x射线管1上设有散热机构固定连接在阳极111上,并从所述阳极管壳11中穿出,所述x射线管1通过所述散热机构与所述冷却块2固定连接。

具体的,如图2、图3和图4所示,所述散热机构包括热端固定块18、冷端固定块13和若干条热管12,所述热管12两端分别穿过所述热端固定块18和所述冷端固定块13,所述热端固定块18通过螺栓连接于所述阳极111的侧面或底部,如图3、图4所示。进一步的,所述阴极管壳15和所述阳极管壳11的内表面均覆盖有铅层14,所述铅层14能够防止x射线泄漏。

具体的,请继续参阅图1,所述x射线管1设有若干个,交错分布于所述冷却块2的两侧;所述x射线管1通过所述冷端固定块13上的螺栓与所述冷却块2固定连接,每个所述x射线管1阳极产生的热量经由所述热管12传递给所述冷却块2进行降温散热,相较于传统每个所述x射线管1均配备一个冷却系统的方式,该间冷式易拆装x射线管模组结构更加紧凑,噪音更小。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多焦点x射线源在静态ct等应用中通常要求焦点间距尽量小,而本实用新型的x射线管模组结构紧凑,可以在有限空间尽可能排布更多的x射线管。另外,所述冷却块2中优选为直圆管冷却通道,这样压力损失较小,对循环泵2的扬程等性能参数要求较小,也可以延伸较长并在所述冷却块2上接入更多的所述x射线管1。

进一步的,如图5所示,所述阴极管壳15顶端开有高压电缆接口16,用于插入阴极与外部高压发生器的连接电缆;所述阳极管壳11上开有窗口17,用于发射x射线;所述间冷式易拆装x射线管模组中的x射线管采用所述热管12间冷式冷却,只需将其与所述冷却块2连接即可散热。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x射线管模组中使用了多个x射线管,出现x射线管失效的概率会大大增加。举例说明,假设单个x射线管的失效概率为3%,由20个x射线管组成的模组中,出现x射线管失效的概率为1-(1-3%)20≈46%,相比单个x射线管失效概率大大提升。本实用新型中的所述x射线管1只需将所述热管12固定在所述冷却块2上,高压电缆线插入所述高压电缆接口16即可完成安装。这样能够实现所述x射线管1的快速装卸,在所述x射线管1失效后可以及时快速更换。

实施例二

如图6所示,与实施例一相比不同点在于将热管12替换为均热板19,所述均热板19同样可以达到相同的冷却散热效果。

上述描述仅是对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范围的任何限定,本实用新型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根据上述揭示内容做的任何变更、修饰,均属于权利要求书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