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心对称的圆形接插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301052发布日期:2020-06-30 20:04阅读:752来源:国知局
一种中心对称的圆形接插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具有中心对称的圆形接插件,属于接插件设计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电动自行车新国标的实行,电动车电源逐渐由锂电池代替传统的铅酸电池,由于锂电池充放电安全问题逐暴露,集中充电和租赁形式的锂电池随之出现。传统插座有普通品字头、带辅助触点插头,目前现有带辅助触点插头存在如下问题:只能在一个方向达到通讯要求,不能防坏防错;传统插头设计是应对不频繁的插接设计,实际接触面较小,寿命短;无防打火设计,容易引起触点的损耗,还容易误触发锂离子电池的短路保护。

因此,需要一种具有中心对称的圆形接插件。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中心对称的圆形接插件,其具体技术方案如下:包括接插件本体,所述接插件本体的中间位置设置有主功率触点结构,所述主功率触点结构的四周环绕辅助通讯结构,所述通讯结构轴对称且中心对称。

进一步的,接插件本体包括公头和母头,主功率触点结构正极柱、负极槽、正极槽和负极圆环柱,辅助触点结构包括辅助触点杆和辅助触点孔。

进一步的,公头包括公头盘,公头盘嵌设有一圈同心的固定环,固定环的两个端面均突出于公头盘对应的端面。固定环沿轴向开设若干个固定孔,辅助触点杆的设置于该固定孔内,两端均伸出固定孔外。正极柱和负极槽位于公头盘用于插接一侧的中心。正极柱位于正中心,负极槽环绕正极柱。辅助触点杆环绕均布于负极槽周围。

进一步的,母头包括母头盘,母头盘嵌设有环形同心的圆台,辅助触点孔沿轴向设置于圆台。正极槽和负极圆环柱位于母头盘用于接插的一侧的中心,每组辅助触点孔均有4个等距分布的辅助触点孔,每组辅助触点孔围绕负极圆环柱圆周均匀分布。

进一步的,辅助触点杆和辅助触点孔相互适配且对应,它们各自的数量均为16个,每4个辅助触点柱和4个辅助触点孔作为一组,共计四组。

进一步的,四组辅助触点柱和4个辅助触点孔之间并联,且每组都能够单独通讯,

进一步的,主功率触点结构内置功率型ntc。功率型ntc设置于圆柱内部。

进一步的,主功率触点结构和辅助功率触点结构结合ntc,形成两点式触点设计。

进一步的,辅助触点孔内壁设置有一组相对弹性片,弹性片之间的间距小于辅助触点孔的内径,辅助触点杆插入后,将弹性片撑开,弹性片压紧辅助触点杆。增加接触面积,电流输入平稳,减少发热量,接触灵敏。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

设置了四组环形对称分布的用于辅助通讯的辅助触点柱和辅助触点孔,使得在四个角度的人一个角度均能正常充放电及通讯。

母头辅助正负极分别采用弹性铜卡夹结构,公头采用插入式结构。增加接触面积,电流输入平稳,减少发热量,接触灵敏。

内置功率型ntc,防止接插瞬间电源对负载电容短路产生强烈火花,极大延长触点寿命.

两段式触点设计,使得主要触点闭合之前,电源通过ntc对负载电容进行预充电,ntc初期电阻较大,限制初始电流,能够有效抑制火花产生,毫秒级时间后ntc电阻变小,加速电容充电。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满足四个方向的通讯需求,当其中一个发生故障时候,依然能够实现通讯;增加了防打火设计,减少触点的损耗,降低锂离子电池短路的隐患;增加了辅助触电感和触点孔的实际接触面积,电流输入平稳,减少发热量,接触灵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公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母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公头的结构示意俯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公头的结构示意侧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母头的结构示意俯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母头的结构示意侧视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四组辅助触点柱和辅助触点孔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主功率触点结构和辅助功率触点结构结合ntc,形成的两点式触点设计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公头,2-母头,101-正极柱,102-负极槽,103-辅助触点杆,104-公头盘,105-固定环,106-固定孔,201-正极槽,202-负极圆环柱,203-辅助触点孔,204-母头盘,205-台面。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明本实用新型,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在阅读了本实用新型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各种等价形式的修改均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

如图1所示,本中心对称的圆形接插件,包括公头1和母头2,公头1和母头2相互适配,其设置的结构是相互契合的。具体如下:公头1包括圆形的公头盘104,公头盘104内嵌设一个固定环105,固定环105的两个端面均凸出于工头盘104表面。固定环105开设有16个固定孔106,固定孔106每4个一组,分成四组,对称且均匀环布。固定孔106内安装辅助触点杆6,辅助触点柱6的一端伸入固定孔106内,一端露在固定孔106外。固定环105的内部设置有环形的负极环形槽102和正极柱101。

母头2包括圆形的母头盘104,母头盘104上设有凸出的圆形的圆台205,圆台205设有16个触点孔206,触点孔206的位置分布与公头1上的固定孔106及辅助触点杆103相对应,每个触点孔206均安装了触点。圆台205的中心设置了环形的负极柱102,负极柱102内设置正极槽101.

所述辅助触点柱103和辅助触点孔103相互适配且对应,它们各自的数量均为16个,每4个辅助触点柱103和4个辅助触点孔103作为一组,共计四组。满足四个方向的通讯需求,当其中一个发生故障时候,依然能够实现通讯。改善了现有技术中无法防错防坏的不足。

四组辅助触点柱103和4个辅助触点孔103之间并联,且每组都能够单独通讯。如图7所示。

所述公头盘104和母头盘104均为圆盘状。所述辅助触点杆103的高度与正极柱101的高度一致;所述辅助触点孔203开设在圆环的台面205上,所述台面205嵌入母头盘204中并保持同圆心,所述台面205的高度与负极圆环柱202的高度一致。保证了公头和母头插合时候能够契合,没有缝隙。

触点孔206内壁设置有一组相对弹性片207,弹性片207之间的间距小于辅助触点孔206的内径,辅助触点杆插入后,将弹性片撑开,弹性片207压紧辅助触点杆。

或者,在触控点孔206内设置冠簧片,同样也可以增加实际接触面积,电流输入平稳,减少发热量,接触灵敏。

所述主功率触点结构内置功率型ntc。所述功率型ntc设置于圆柱402内部。主功率触点结构和辅助功率触点结构结合ntc,形成两点式触点设计。使得主要触点闭合之前,电源通过ntc对负载电容进行预充电,ntc初期电阻较大,限制初始电流,能够有效抑制火花产生,毫秒级时间后ntc电阻变小,加速电容充电。如图8所示。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