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255232发布日期:2020-06-26 21:56阅读:146来源:国知局
电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连接器,尤指一种具有可双向压缩的导电端子的电连接器。



背景技术:

习知的一种电连接器,用于电性连接一芯片模块和一电路板,其包括本体和组装于本体的多个导电端子,导电端子具有一基部,基部设有与本体干涉配合的突刺,用以将导电端子固定于本体,自基部的上端向上弯折延伸一上弹臂,所述上弹臂能够弹性变形用以向上抵接所述芯片模块,自基部下端向下弯折延伸一下弹臂,下弹臂能够弹性变形用以向下抵接电路板。但是为了保证所述上弹臂和所述下弹臂的弹性使所述上弹臂与所述芯片模块良好接触及所述下弹臂与所述电路板良好接触,所述上弹臂和所述下弹臂的长度需设置得较长,这样导致导电端子高度较高,不利于所述电连接器超薄化。

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改良的电连接器,以克服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背景技术所面临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降低端子高度的电连接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手段:

一种电连接器,用以电性连接一第一电子元件和一第二电子元件,包括:

一本体,所述本体具有上下贯穿的多个收容孔,所述收容孔设有一上限位面和一下限位面;

多个导电端子,可上下活动地收容于所述收容孔,所述导电端子包括一平板部,所述平板部凸设一上限位部和一下限位部,所述上限位部位于所述上限位面上方且两者之间具有间隙,所述下限位部位于所述下限位面的下方且两者之间具有间隙,以限制导电端子上下移动;自所述平板部向后且向上弯折延伸形成一上弹臂,所述上弹臂具有一上接触部,用以向上抵接所述第一电子元件;自所述平板部向后且向下弯折延伸形成一下弹臂,所述下弹臂具有一下接触部,用以向下抵接所述第二电子元件,所述上弹臂和所述下弹臂均位于所述平板部的后侧;一通槽自所述上弹臂延伸经过所述平板部直至所述下弹臂。

进一步地,所述上限位部和所述下限位部自所述平板部的内侧凸伸且进入所述通槽中,所述收容孔设有一限位凸块收容于所述通槽中,所述上限位面设于所述限位凸块的上表面,所述下限位面设于所述限位凸块的下表面。

进一步地,自所述限位凸块向上延伸一上凸部,自所述限位凸块向下延伸一下凸部,所述上凸部位于所述上限位部的后方,所述下凸部位于所述下限位部的后方,以限制所述平板部向后移动。

进一步地,所述导电端子具有两个所述下限位部自所述通槽的相对两侧延伸,且两个所述下限位部的间距小于所述限位凸块的宽度。

进一步地,所述平板部的外侧凸伸一连料部,用以连接一料带,所述本体具有自其上表面向下凹陷的一定位槽,用以收容所述连料部,所述定位槽具有一内壁位于所述连料部的后方,以限制所述导电端子向后移动。

进一步地,所述上弹臂于所述通槽的相对两侧形成两个上分支,一上连接部连接两个上分支,所述上接触部向上凸出于所述上连接部的上表面,所述上接触部的宽度小于所述上连接部的宽度且所述上接触部与所述上连接部的左右侧缘之间具有间隔;所述下弹臂于所述通槽的相对两侧形成两个下分支,一下连接部连接两个下分支,所述下接触部向下凸出于所述下弹臂的下表面,所述下接触部的宽度小于所述下连接部的宽度且所述下接触部与所述下连接部的左右侧缘之间具有间隔。

进一步地,所述上弹臂于所述通槽的相对两侧形成两个上分支,一上连接部连接两个上分支,所述上接触部自所述上连接部向后延伸形成,所述上接触部的宽度小于所述通槽的宽度;所述下弹臂于所述通槽的相对两侧形成两个下分支,一下连接部连接两个下分支,所述下接触部自所述下连接部向后延伸形成,所述下接触部的宽度小于所述通槽的宽度。

进一步地,所述上限位部和所述下限位部自所述平板部的外侧凸设,所述通槽的宽度大于所述下限位面与所述下限位部在上下方向上相互重合的宽度。

进一步地,所述上弹臂包括自所述平板部向后弯折再水平延伸的一上基部及自所述上基部向上且向后倾斜延伸的一上倾斜部,所述上接触部设于所述上倾斜部的自由末端,所述通槽延伸至所述上基部但未延伸至所述上倾斜部。

进一步地,所述导电端子还具有一连料部用于连接一料带,所述连料部位于所述上限位部的上方,所述连料部高于所述上基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所述平板部是可上下活动的限位于所述收容孔,且所述通槽自所述上弹臂延伸经过所述平板部直至所述下弹臂,从而使得所述平板部具有弹性,也就是说所述导电端子从头到尾都具有弹性,因此相对于背景技术,在提供相同弹力的前提条件下,可减少所述上弹臂和所述下弹臂的长度,从而可降低端子高度,有利于所述电连接器超薄化。并且,所述通槽自所述上弹臂延伸经过所述平板部直至所述下弹臂,使得所述平板部的宽度更接近所述上弹臂的宽度和所述下弹臂的宽度(相对于所述通槽贯穿所述上弹臂和所述下弹臂但不贯穿所述平板部而言),从而使得所述导电端子从上弹臂经过所述平板部到所述下弹臂的阻抗较平稳,利于改善高频;另外,由于所述通槽可增强所述平板部的弹性,故在所述导电端子向下插入所述收容孔的过程中,设于所述平板部的所述下限位部不易破坏所述本体。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电连接器的第一实施例的分解图;

图2为图1中电连接器本体的局部剖视图;

图3为图1的组合图;

图4为将图1中的导电端子组装于本体的组装过程示意图;

图5为图3中的电连接器沿线a-a的剖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电连接器的第二实施例的分解图;

图7为图6的组合图;

图8为将图6中的导电端子组装于本体的组装过程示意图;

图9为图6中的电连接器沿线b-b的剖视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的电连接器的第三实施例的局部分解图;

图11为图10的组合图;

图12为图11中的电连接器沿线c-c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的附图标号说明:

电连接器100导电端子1平板部11内侧边缘111

外侧边缘112上限位部113下限位部114连料部115

上弹臂12上分支121上连接部122上接触部123

上基部12a上倾斜部12b下弹臂13下分支131

下连接部132下接触部133下基部13a下倾斜部13b

通槽14本体2收容孔21前侧壁211

后侧壁212左右侧壁213限位凸块214上限位面214a

下限位面214b上凸部215上狭槽216下凸部217

下狭槽218让位槽22定位槽23内壁230

间隙g第一电子元件200第二电子元件300料带400

【具体实施方式】

为便于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结构、特征以及功效等,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述,为本实用新型的电连接器100的第一实施例,用以连接一第一电子元件200和一第二电子元件300(辅助参阅图5),其包括多个导电端子1(为清楚简洁图中只画出1个)以及收容所述导电端子1的一本体2,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电子元件200为一芯片模块,所述第二电子元件300为一电路板。

如图1所示,所述导电端子1由金属板材冲压成型,所述导电端子1包括上下延伸的一平板部11,连接于所述平板部11的上端的一上弹臂12,连接于所述平板部11的下端的一下弹臂13,以及贯穿所述导电端子1厚度的一通槽14,所述通槽14自所述上弹臂12延伸经过所述平板部11直至所述下弹臂13。

如图1所示,在左右方向上,即在所述平板部11的宽度方向上,所述平板部11被所述通槽14分隔为位于所述通槽14两侧的相互平行的两部分,每一部分具有面向所述通槽14的一内侧边缘111和相对于所述内侧边缘111的一外侧边缘112。所述内侧边缘111设有向所述通槽14凸出的一上限位部113和一下限位部114。所述下限位部114的边缘轮廓圆滑。所述外侧边缘112设有向外凸出的一连料部115,用以连接一料带400(辅助参阅图4),且所述连料部115的高度与所述上限位部113的高度大致相同。

如图1所示,以所述平板部11的厚度方向作为前后方向,所述上弹臂12自所述平板部11的上端弯折并向后且向上倾斜延伸形成,呈u形,即所述上弹臂12包括连接所述平板部11且位于所述通槽14两侧的两个上分支121,以及在所述上弹臂12的自由末端连接两个所述上分支121的一上连接部122,所述上连接部122设有一上接触部123,用以向上抵接所述第一电子元件200,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上接触部123凸出于所述上连接部122的上表面,呈半球形,所述上接触部123的宽度小于所述上连接部122的宽度,且所述上接触部123与所述上连接部122的左右侧缘之间具有间隔。所述下弹臂13自所述平板部11的下端弯折并向后且向下倾斜延伸形成,呈u形,即所述下弹臂13包括连接所述平板部11且位于所述通槽14两侧的两个下分支131,以及在所述下弹臂13的自由末端连接两个所述下分支131的一下连接部132,所述下连接部132设有一下接触部133,用以抵接所述第二电子元件300,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下弹臂13与所述上弹臂12对称设置,所述下接触部133凸出于所述下连接部132的下表面,也呈半球形,所述下接触部133的宽度小于所述下连接部132的宽度,且所述下接触部133与所述下连接部132的左右侧缘之间具有间隔。所述上接触部123和所述下接触部133均位于所述平板部11的后侧。

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本体2由绝缘材料制成,其具有上下贯通的多个收容孔21(图中也只画出1个),用以对应收容所述导电端子1,所述收容孔21的前侧壁211具有向后凸伸的一限位凸块214收容于所述通槽14中,所述限位凸块214的上表面作为一上限位面214a,下表面则作为一下限位面214b,所述限位凸块214的宽度大于两个所述上限位部113之间的间距以及两个所述下限位部114之间的间距。一上凸部215自所述上限位面214a向上凸伸,所述上凸部215位于所述上限位部113的后方,在前后方向上所述上凸部215与所述前侧壁211之间形成一上狭槽216,用以收容两个所述上限位部113,一下凸部217自所述下限位面214b向下凸伸,所述下凸部217位于所述下限位部114的后方,在前后方向上所述下凸部217与所述前侧壁211之间形成一下狭槽218,用以收容两个所述下限位部114,以限制所述平板部11前后移动。

如图2和图3所示,所述本体2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均分别具有凹陷形成的一让位槽22,在前后方向上,所述让位槽22设于所述收容孔21的后侧壁212,用以在所述导电端子1对接所述第一电子元件200和所述第二电子元件300后,为所述上弹臂12和所述下弹臂13的变形提供让位空间。

如图1和图4所示,所述本体2具有自其上表面向下凹陷的两个定位槽23,所述定位槽23连通所述收容孔21,两个所述定位槽23位于所述收容孔21的左右侧壁213,所述定位槽23具有一内壁230位于所述连料部115的后方,以限制所述导电端子1向后移动。

如图4和图5所示,所述导电端子1通过所述料带400从上向下地插入所述收容孔21。在此过程中,所述上凸部215进入到两个所述下分支131之间,所述下限位部114进入所述上狭槽216,当所述下限位部114接触于所述限位凸块214的所述上限位面214a后,两个所述下限位部114沿其自身的边缘向下滑动,并向所述限位凸块214的两侧相互远离,且由于所述平板部11与左右侧壁213之间设有间隙g,进而两个所述下限位部114带动所述平板部11沿宽度方向扩张,两个所述下限位部114通过所述限位凸块214后,所述下限位部114进入所述下狭槽218,所述上限位部113进入所述上狭槽216,所述平板部11则在自身的弹性作用下恢复使得两个所述下限位部114的间距重新小于所述限位凸块214的宽度。最后折断所述料带400,结束所述导电端子1的组装过程,此时所述上限位部113位于所述限位凸块214上方,并与所述上限位面214a之间具有间隙,限制所述导电端子1向下移动,所述下限位部114位于所述限位凸块214的下方,并与所述下限位面214b之间具有间隙,限制所述导电端子1向上移动。另外所述上限位部113收容在所述上狭槽216,所述下限位部114收容于所述下狭槽218,限制了所述导电端子1前后移动。

如图6至图9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电连接器100的第二实施例。

该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的主要区别在于:所述上限位部113和所述下限位部114设置于所述平板部11的所述外侧边缘112而非所述内侧边缘111。对应地,所述收容孔21的左右侧壁213分别设有所述限位凸块214。

如图8所示,所述导电端子1通过所述料带400从上向下地插入所述收容孔21。在此过程中,两个所述下限位部114经过两个所述限位凸块214,带动所述平板部11的两侧向所述通槽14中间靠拢。

如图9所示,当所述下限位部114经过所述限位凸块214后,所述平板部11凭借自身弹性恢复,使所述下限位部114伸入所述限位凸块214的下方,令所述限位凸块214卡止于所述上限位部113和所述下限位部114之间,以限制所述导电端子1上移和下移。最后折断所述料带400,结束所述导电端子1的组装过程。

如图6和图8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连料部115设置于所述上限位部113的上方,且所述连料部115高出所述平板部11一定高度,以避免在折断所述料带400的过程,所述料带400触碰到所述上弹臂12。另外,所述上接触部123自所述上连接部122向后弯曲延伸形成,所述上接触部123的宽度小于所述通槽14的宽度,所述下接触部133自所述下连接部132向后弯曲延伸形成,所述下接触部123的宽度小于所述通槽14的宽度,相比于第一实施例,第二实施例中所述上接触部123和所述下接触部133的结构所对应的导电端子阻抗更大。也就是说,第一实施例和第二实施例可用于适配阻抗要求不同的使用场合。

如图8和图9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由于所述平板部11的两侧均设置有所述上限位部113和所述下限位部114,为避免两个所述内侧边缘111在组装过程中相互碰触,所述通槽14的宽度大于所述限位凸块214与所述下限位部114在上下方向上相互重合的宽度的两倍。然而,对应仅在所述导电端子1的一侧设置所述上限位部113、所述下限位部114和所述限位凸块214的实施例(未图示),则所述通槽14的宽度大于所述限位凸块214与所述下限位部114在上下方向上相互重合的宽度即可避免两个所述内侧边缘111相互碰触。本实施例其余结构与第一实施例基本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如图10至图1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电连接器100的第三实施例,其与第二实施例的主要区别在于:所述上弹臂12包括自所述平板部11上端向后弯折再水平延伸的一上基部12a以及自所述上基部12a向上且向后倾斜延伸的一上倾斜部12b,所述上基部12a具有两个所述上分支121和所述上连接部122,所述上接触部123设于所述上倾斜部12b的自由末端。所述下弹臂13包括自所述平板部11下端向后弯折再水平延伸的一下基部13a以及自所述下基部13a向下且向后倾斜延伸的一下倾斜部13b,下基部13a具有两个所述下分支131和所述下连接部132,所述下接触部133设于所述下倾斜部13b的末端。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下弹臂13与所述上弹臂12也对称设置,所述连料部115也设置在所述上限位部113的上方,并高于所述上基部12a,以避免在折断料带的过程中所述料带400干涉所述弹臂。所述下限位部114向下延伸超过所述下基部13a。本实施例其余结构与第二实施例基本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本实用新型的电连接器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所述平板部11是可上下活动的限位于所述收容孔21,且所述通槽14自所述上弹臂12延伸经过所述平板部11直至所述下弹臂13,从而使得所述平板部11具有弹性,也就是说所述导电端子1从头到尾都具有弹性,因此相对于背景技术,在提供相同弹力的前提条件下,可减少所述上弹臂12和所述下弹臂13的长度,从而可降低端子高度,有利于所述电连接器100超薄化。并且,所述通槽14自所述上弹臂12延伸经过所述平板部11直至所述下弹臂13,使得所述平板部11的宽度更接近所述上弹臂12的宽度和所述下弹臂13的宽度(相对于所述通槽贯穿所述上弹臂和所述下弹臂但不贯穿所述平板部而言),从而使得所述导电端子1从上弹臂12经过所述平板部11到所述下弹臂13的阻抗较平稳,利于改善高频;另外,由于所述通槽14可增强所述平板部11的弹性,故在所述导电端子1向下插入所述收容孔21的过程中,设于所述平板部11的所述下限位部114不易破坏所述本体2。

以下详细说明仅为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的说明,非因此局限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所以,凡运用本创作说明书及图示内容所为的等效技术变化,均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