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气化铁路干式变压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393142发布日期:2020-04-14 20:22阅读:434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气化铁路干式变压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变压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气化铁路干式变压器。



背景技术:

干式变压器广泛用于局部照明、高层建筑、机场,码头cnc机械设备等场所,简单的说干式变压器就是指铁芯和绕组不浸渍在绝缘油中的变压器,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上干式变产销量最大的国家之一,无论在工厂规模、产品的容量、电压等方面均已处于世界领先水平,干式变压器结构主要由硅钢片组成的铁芯和环氧树脂浇注的线圈组成,高低压线圈之间放置绝缘筒增加电气绝缘,并由垫块支撑和约束线圈,其零部件搭接的紧固件均有防松性能,由于干式变压器具有抗短路能力强、维护工作量小、运行效率高、体积小、噪音低等优点,常用于防火、防爆等性能要求高的场所,电气化铁路线路是将三相的110kv(或220kv)高压交流电变换为两个单相27.5kv的交流电,然后向铁路接触网输送电力,因此需要通过变压器对其进行变压处理。

目前,电气化铁路干式变压器在使用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变压器持续工作较长,使得变压器内部温度过高,对变压器工作造成一定影响,现有变压器多通过物导散热、风冷散热或液冷散热等,单种散热方式,散热效果速度较慢、散热效果较差,不利于变压器的持续工作;受铁路外部恶劣环境影响,使得变压器常要开箱检修,或拆下送检,变压器外部多为金属结构,其体积和质量相对较大,使得变压器搬运移动不便,虽部分变压器设有滑动结构,但滑动结构收放不便,影响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气化铁路干式变压器,具有使用简单和散热快捷的特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气化铁路干式变压器,包括变压器本体,变压器本体的内部设置有若干个铁芯,铁芯的外部四周缠绕有线圈,变压器本体的外表面一侧设置有若干个散热组件,散热组件的中心位置处设置有散热罩,散热罩的内部设置有马达和散热扇,散热罩的上下两端分别设置有一号连通管和二号连通管,一号连通管和二号连通管的外部四周均设置有脉动热管,变压器本体的两侧分别固定有一号握把和二号握把,二号握把的上下两端均设置有滑动组件,滑动组件的中心位置处设置有转筒,转筒的一侧设置有滚轮,转筒的另一侧位于二号握把的外表面设置有限位杆。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电气化铁路干式变压器优选技术方案,散热罩为圆形结构,马达与散热罩固定相连接,散热扇与马达的输出端通过传动轴传动相连接,散热罩的上端固定有挡雨板,一号连通管与二号连通管均为散热罩固定相连接,一号连通管和二号连通管均与脉动热管固定相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电气化铁路干式变压器优选技术方案一号握把与二号握把呈对称设置,转筒与二号握把活动相连接,滚轮与转筒通过转轴转动相连接,限位杆为l形结构且呈对称设置,限位杆与二号握把固定相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电气化铁路干式变压器优选技术方案,变压器本体为方形结构,铁芯与变压器本体相互垂直。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电气化铁路干式变压器优选技术方案,一号连通管与二号连通管均与散热罩相互垂直。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电气化铁路干式变压器优选技术方案,挡雨板为弧形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变压器本体外部一侧设置有三处散热组件,通过散热罩内部马达传动带动散热扇工作,聚风吸流带动变压器内部热量排出,通过一号连通管和二号连通管能够对变压器本体内部上下两端进行均匀吸热,通过一号连通管和二号连通管外部四周的脉动热管能够对其进行进一步散热,散热组件使得变压器本体内部散热均匀,散热速度更快,散热效果更好;变压器本体两侧分别设置有一号握把和二号握把,二号握把上设置有滑动组件,变压器本体在搬运移动,通过转筒将滚轮转至一侧,并通过限位杆对其进行限位,将滚轮及变压器本体平放于地面,通过一号握把对其进行拉动,便于变压器本体搬运移动,便于变压器本体检修,且收放简单便捷。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的正视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的散热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的滑动组件自然状态与二号握把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的滑动组件使用状态与二号握把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中:1、变压器本体;2、散热组件;3、滑动组件;4、一号握把;5、二号握把;6、铁芯;7、线圈;8、一号连通管;9、二号连通管;10、脉动热管;11、散热罩;12、挡雨板;13、马达;14、散热扇;15、转筒;16、滚轮;17、限位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

请参阅图1-5,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电气化铁路干式变压器,包括变压器本体1,变压器本体1的内部设置有若干个铁芯6,铁芯6的外部四周缠绕有线圈7,变压器本体1的外表面一侧设置有若干个散热组件2,散热组件2的中心位置处设置有散热罩11,散热罩11的内部设置有马达13和散热扇14,散热罩11的上下两端分别设置有一号连通管8和二号连通管9,一号连通管8和二号连通管9的外部四周均设置有脉动热管10,变压器本体1的两侧分别固定有一号握把4和二号握把5,二号握把5的上下两端均设置有滑动组件3,滑动组件3的中心位置处设置有转筒15,转筒15的一侧设置有滚轮16,转筒15的另一侧位于二号握把5的外表面设置有限位杆17,本实施例中变压器本体1、铁芯6和线圈7的使用,可参考scb101干式变压器,铁芯6为铁质柱形结构,线圈7为铜制线圈7,且呈螺旋状缠绕固定于铁芯6外部四周,散热组件2使得变压器本体1内部散热均匀,散热速度更快,散热效果更好,滑动组件3便于变压器本体1搬运移动,便于变压器本体1检修,且收放简单便捷。

具体的,散热罩11为圆形结构,马达13与散热罩11固定相连接,散热扇14与马达13的输出端通过传动轴传动相连接,散热罩11的上端固定有挡雨板12,一号连通管8与二号连通管9均为散热罩11固定相连接,一号连通管8和二号连通管9均与脉动热管10固定相连接,本实施例中散热组件2设有三处,且与变压器本体1通过一号连通管8和二号连通管9进行连通,散热罩11为金属圆形结构且内部中空,外侧开有圆形风口用于通风换气,散热罩11用于马达13和散热扇14的设置,散热罩11、马达13和散热扇14用于风冷散热,马达13使用的是oli喜小型马达13,散热扇14使用的是1225小型散热扇14,一号连通管8和二号连通管9均为金属管,用于变压器本体1与散热罩11的内部连通,能够对变压器本体1内部上下两端进行均匀吸热,脉动热管10为一体式铜制管且内部中空,同时内部充注有工质液体(水),经热处理后呈螺旋状,缠绕固定于一号连通管8和和二号连通管9外部四周,一号连通管8、二号连通管9和脉动热管10用于物导传热,挡雨板12为金属弧形结构,固定并罩于散热罩11外部上端,用于挡雨。

具体的,一号握把4与二号握把5呈对称设置,转筒15与二号握把5活动相连接,滚轮16与转筒15通过转轴转动相连接,限位杆17为l形结构且呈对称设置,限位杆17与二号握把5固定相连接,本实施例中滑动组件3设有两处,一号握把4和二号握把5均为金属柱形结构,且分别固定于变压器本体1背部两侧,一号握把4便于变压器本体1的拎抬,二号握把5便于滑动组件3的安装与使用,转筒15为金属柱形结构且内部中空,与二号握把5套合活动相连接,用于滚轮16的翻转,滚轮16为聚氨酯材质,便于变压器本体1的推拉移动,限位杆17为金属l形杆,用于滚轮16使用时的限位固定,便于滚轮16支撑受力。

具体的,变压器本体1为方形结构,铁芯6与变压器本体1相互垂直。

具体的,一号连通管8与二号连通管9均与散热罩11相互垂直。

具体的,挡雨板12为弧形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通过螺栓将变压器本体1固定于铁路两侧专用金属支架上,然后对变压器本体1进行接线,从变压器本体1的上端接入输入线,从变压器本体1的底端接入输出线,且输入线与输出线均与铁芯6和线圈7电性连接,通过铁芯6与线圈7发生电磁反应,将高压电转化为低压电,并向铁路电网输送电力,在使用散热组件2时,外接电源启动马达13,通过马达13传动带动散热扇14进行转动,聚风吸流,并通过一号连通管8和二号连通管9将变压器本体1内部上下两端的热量吸出,热量通过一号连通管8和二号连通管9时,通过一号连通管8和二号连通管9外部的脉动热管10以及脉动热管10内部的工质液体进行进一步散热,热量通过一号连通管8、二号连通管9和脉动热管10物导散出,通过散热罩11、马达13和散热扇14风冷散出,在使用滑动组件3时,通过一号握把4和二号握把5对变压器本体1进行搬动,并将变压器本体1平放于地面上,通过转筒15将滚轮16转至二号握把5的外侧,滚轮16的上端与限位杆17的底端相互卡合,从而对滚轮16进行限位固定,通过一号握把4抬起变压器本体1并拉动变压器本体1,将变压器本体1拉去送检,使用完毕后,通过转筒15将滚轮16转至二号握把5的内侧,滚轮16与限位杆17相互分离,滚轮16与变压器本体1的外表面相互挤压贴合,从而对滚轮16进行固定。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