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柔性电缆的焊接杯衬套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069768发布日期:2020-06-12 14:43阅读:411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柔性电缆的焊接杯衬套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用于柔性电缆的焊接结构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柔性电缆的焊接杯衬套结构。



背景技术:

如图1-4所示,现有技术中柔性电缆02通常包括依次连接在一起的电缆内芯02-1、外导体02-2、以及电缆护套02-3,连接器壳体01与柔性电缆02焊接连接时,柔性电缆02的电缆内芯02-1、外导体02-2伸入连接器壳体01的连接端部01-1内部,并通过绝缘垫片03实现轴向定位作用,然后在柔性电缆02的外导体02-2的外壁以及连接器壳体01的连接端部01-1的内壁之间涂覆有焊锡填充材料x。

该类型的电缆焊接结构具有的优点为容易加工、柔性好、衰减低、驻波小、三阶互调指标好等。目前主要应用于天线、基站等通信领域;该电缆焊接结构最显著特点是电缆的外导体为浸锡铜丝,实际生产工艺中电缆的浸锡铜丝外导体与连接器壳体内孔焊接工艺实现两者外导体之间连接成一体,实现电气信号连续传输的同时,保证稳定的机械强度。

其缺点在于,为满足耐盐雾的使用需求,连接器壳体01可以通过涂覆含锡sn元素的三元合金或者二元合金材料,而涂覆含锡sn元素的三元合金或者二元合金材料的传热性、流动性并不是最佳的,焊接渗透、流动效果远不如银,银ag是已知导电性能最佳的批量化工业金属,但是银金属又是一种活跃金属,很容易与空气中氧发生氧化反应,耐盐雾较差。

因此这种传统结构的产品互调合格率较低,对于-163dbc以上的产品无法实现大批量生产。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和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柔性电缆的焊接杯衬套结构。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用于柔性电缆的焊接杯衬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焊接杯衬套结构位于连接器壳体的连接端部的内壁与柔性电缆的外壁之间,所述柔性电缆包括外径尺寸逐渐增大的电缆内芯、中间连接件、以及外导体,且所述中间连接件设置于所述电缆内芯与所述外导体之间,所述焊接杯衬套结构包括组装在一起的绝缘垫片和焊接杯衬套,所述绝缘垫片位于靠近所述连接器壳体的一侧,所述焊接杯衬套位于靠近所述柔性电缆的一侧,所述焊接杯衬套靠近所述柔性电缆的一侧端部形成有分流台,所述分流台的径向外壁形成有外卸流面,所述分流台的径向内壁形成有内卸流面,所述分流台的内壁靠近所述连接器壳体的端部与所述焊接杯衬套的内壁底部形成有内阻流台,所述绝缘垫片的径向外壁尺寸大于所述焊接杯衬套的径向外壁尺寸,且在所述绝缘垫片靠近所述柔性电缆一侧的端面与所述柔性电缆靠近所述连接器壳体一侧的端面之间形成有外阻流台,所述焊接杯衬套的内外壁表面电镀银。

进一步地,在焊接时,所述焊接杯衬套靠近所述柔性电缆的一侧端部涂覆有焊锡填充材料,且所述焊锡填充材料沿所述焊接杯衬套的内壁与所述柔性电缆的外导体的外壁之间的内空隙轴向延伸形成焊锡填充内层,所述焊锡填充材料沿所述焊接杯衬套的外壁与所述连接器壳体的内壁之间的外空隙轴向延伸形成焊锡填充外层。

进一步地,所述焊锡填充外层的径向尺寸大于所述焊锡填充内层的径向尺寸。

进一步地,所述外卸流面与所述焊接杯衬套结构的中轴线形成外夹角∠a,所述内卸流面与所述焊接杯衬套结构的中轴线形成内夹角∠b,且满足所述外夹角∠a小于所述内夹角∠b。

进一步地,所述焊接杯衬套靠近所述连接器壳体一侧的径向中心开设有衬套通孔,且所述衬套通孔的孔径与所述柔性电缆的中间连接件的外径相互匹配;所述焊接杯衬套靠近所述柔性电缆一侧的径向中心开设有衬套通槽,且所述衬套通槽的孔径与所述柔性电缆的外导体的外径相互匹配,且所述衬套通槽的孔径大于所述衬套通孔的孔径。

进一步地,所述绝缘垫片的径向中心开设有垫片通孔,所述垫片通孔的孔径与所述柔性电缆的电缆内芯的外径相互匹配,所述垫片通孔的孔径小于所述衬套通孔的孔径。

进一步地,所述柔性电缆的外导体选用浸锡后的电缆经编织形成筒状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器壳体外壁上涂覆有包含铜、锡、锌的三元合金材料的涂层或者包含锡、镍的二元合金材料的涂层。

进一步地,位于所述焊接杯衬套靠近所述连接器壳体的一侧且与所述外阻流台抵接的端面设置有阻流斜角。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中间设置有焊接杯衬套,将现有技术中单一层的焊锡填充材料,替换为本实用新型中的焊锡填充材料沿焊接杯衬套的内壁与柔性电缆的外导体的外壁之间的内空隙轴向延伸形成焊锡填充内层,以及焊锡填充材料沿焊接杯衬套的外壁与连接器壳体的内壁之间的外空隙轴向延伸形成焊锡填充外层,从而同时通过焊锡填充内层、焊锡填充外层的两层焊锡填充材料的设置,保证连接器壳体与柔性电缆之间稳定的机械连接。

2)通过在焊接杯衬套的内外壁表面电镀银,充分利用了银金属的导电性、传热性最优的特性,实现了相邻部件的锡焊连接总有银金属的存在,通过焊锡填充内层与柔性电缆外导体的焊接实现锡、银元素的混合,通过焊锡填充外层与连接器壳体的焊接,实现锡、银元素的混合,焊接效果优良,三阶互调pim3数值和合格率大幅度提高。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中连接器壳体与柔性电缆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2是现有技术中柔性电缆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a位置的结构放大图;

图4是现有技术中连接器壳体与柔性电缆的焊接位置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一种用于柔性电缆的焊接杯衬套结构的连接器壳体与柔性电缆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中柔性电缆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5中b位置的结构放大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中连接器壳体与柔性电缆的焊接位置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中连接器壳体与柔性电缆的焊接杯衬套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

如图5-9所示,一种用于柔性电缆的焊接杯衬套结构,焊接杯衬套结构位于连接器壳体1的连接端部1-1的内壁与柔性电缆2的外壁之间,柔性电缆2包括外径尺寸逐渐增大的电缆内芯2-1、中间连接件2-2、以及外导体2-3,且中间连接件2-2设置于电缆内芯2-1与外导体2-3之间,焊接杯衬套结构包括组装在一起的绝缘垫片3和焊接杯衬套4,绝缘垫片3位于靠近连接器壳体1的一侧,焊接杯衬套4位于靠近柔性电缆2的一侧,焊接杯衬套4靠近柔性电缆2的一侧端部形成有分流台4-1,分流台4-1的径向外壁形成有外卸流面4-2,分流台4-1的径向内壁形成有内卸流面4-3,分流台4-1的内壁靠近连接器壳体1的端部与焊接杯衬套4的内壁底部形成有内阻流台4-4,绝缘垫片3的径向外壁尺寸大于焊接杯衬套4的径向外壁尺寸,且在绝缘垫片3靠近柔性电缆2一侧的端面与柔性电缆2靠近连接器壳体1一侧的端面之间形成有外阻流台3-1,焊接杯衬套4的内外壁表面电镀银。

具体地,在焊接时,焊接杯衬套4靠近柔性电缆2的一侧端部涂覆有焊锡填充材料x,且焊锡填充材料x沿焊接杯衬套4的内壁与柔性电缆2的外导体2-3的外壁之间的内空隙轴向延伸形成焊锡填充内层x1,焊锡填充材料x沿焊接杯衬套4的外壁与连接器壳体1的内壁之间的外空隙轴向延伸形成焊锡填充外层x2。

通过中间设置有焊接杯衬套,将现有技术中单一层的焊锡填充材料,替换为本实用新型中的焊锡填充材料沿焊接杯衬套的内壁与柔性电缆的外导体的外壁之间的内空隙轴向延伸形成焊锡填充内层,以及焊锡填充材料沿焊接杯衬套的外壁与连接器壳体的内壁之间的外空隙轴向延伸形成焊锡填充外层,从而同时通过焊锡填充内层、焊锡填充外层的两层焊锡填充材料的设置,保证连接器壳体与柔性电缆之间稳定的机械连接;通过在焊接杯衬套的内外壁表面电镀银,充分利用了银金属的导电性、传热性最优的特性,实现了相邻部件的锡焊连接总有银金属的存在,通过焊锡填充内层与柔性电缆外导体的焊接实现锡、银元素的混合,通过焊锡填充外层与连接器壳体的焊接,实现锡、银元素的混合,焊接效果优良,三阶互调pim3数值和合格率大幅度提高。

具体地,焊锡填充外层x2的径向尺寸大于焊锡填充内层x1的径向尺寸,经由焊接杯衬套4的内壁与柔性电缆2的外导体2-3的外壁之间的内空隙轴向延伸形成焊锡填充内层x1当径向尺寸过大时,在遇到内阻流台4-4的阻挡后,大部分会被阻挡住,但是依然会有小部分经过内阻流台4-4流至衬套通孔4-5的风险,因而需要将焊锡填充内层x1的径向尺寸设置的相对较小,而焊锡填充外层x2由于轴向延伸长度较长,因而需要更长更厚的焊锡材料以保证足够的焊接连接稳定性,因而具体设置焊锡填充外层x2的径向尺寸大于焊锡填充内层x1的径向尺寸。

具体地,外卸流面4-2与焊接杯衬套结构的中轴线形成外夹角∠a,内卸流面4-3与焊接杯衬套结构的中轴线形成内夹角∠b,且满足外夹角∠a小于内夹角∠b,由于经由外卸流面4-2流至外阻流台3-1的焊锡填充外层x2所经过的流道相对较长,而经由内卸流面4-3流至内阻流台4-4的焊锡填充内层x1所经过的流道相对较短,因而需要将外卸流面4-2延伸长度设置的相对较长,而将内卸流面4-3延伸长度设置的相对较短,因而在大致相等的轴向长度的条件下,外卸流面4-2与焊接杯衬套结构的中轴线形成外夹角∠a要小于内卸流面4-3与焊接杯衬套结构的中轴线形成内夹角∠b,作为优选,外夹角∠a<30°,内夹角∠b<45°。

具体地,焊接杯衬套4靠近连接器壳体1一侧的径向中心开设有衬套通孔4-5,且衬套通孔4-5的孔径与柔性电缆2的中间连接件2-2的外径相互匹配;焊接杯衬套4靠近柔性电缆2一侧的径向中心开设有衬套通槽4-6,且衬套通槽4-6的孔径与柔性电缆2的外导体2-3的外径相互匹配,且衬套通槽4-6的孔径大于衬套通孔4-5的孔径,从而实现外导体2-3容纳于衬套通槽4-6中,中间连接件2-2容纳于衬套通孔4-5中,保证内部连接牢固和信号传输稳定的同时,通过衬套通孔4-5与衬套通槽4-6的孔径的阶梯结构实现柔性电缆2的轴向定位作用。

具体地,绝缘垫片3的径向中心开设有垫片通孔3-2,垫片通孔3-2的孔径与柔性电缆2的电缆内芯2-2的外径相互匹配,垫片通孔3-2的孔径小于衬套通孔4-5的孔径,从而便于电缆内芯2-2穿过垫片通孔3-2,在实现焊接牢固的同时,保证内部连接牢固和信号传输稳定。

具体地,柔性电缆2的外导体2-3选用浸锡后的电缆经编织形成筒状结构,从而在保证包含有锡元素的同时通过稳定的筒状结构实现焊接连接的稳定性。

具体地,连接器壳体1外壁上涂覆有包含铜、锡、锌的三元合金材料的涂层或者包含锡、镍的二元合金材料的涂层,比较容易实现较好的耐盐雾性能。

具体地,位于焊接杯衬套4靠近连接器壳体1的一侧且与外阻流台3-1抵接的端面设置有阻流斜角4-7,从而通过阻流斜角4-7与外阻流台3-1之间围成的空隙,便于焊锡填充材料x经2焊锡填充外层x2进入该空隙中,进而便于焊锡填充材料x的堆积,从而进一步保证焊接后的机械连接效果。

以上述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实用新型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实用新型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