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815858发布日期:2020-05-20 02:30阅读:175来源:国知局
电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连接器。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行业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电子产品的体积更是沿着越来越轻薄、短小的趋势发展,这也就要求电子产品的零组件尺寸越来越小,而连接器行业更是首当其冲。

由于要求新一代usbtype-c连接器的尺寸更小,这导致对机械性能要求更好,产品设计难度更高。为了面向更轻薄、更纤细的设备,并保证产品结构的可靠性,各大厂家纷纷推出相应的结构设计。

现有的usbtype-c插座连接器通常包括塑胶座体、设置于塑胶座体上的上、下两排导电端子及包覆于所述塑胶座体外的金属壳体,金属壳体与塑胶座体之间需要良好的定位以保证电连接器的结构强度,于是有些金属壳体采用后侧向下弯折延伸形成的后盖来加强其与塑胶座体之间的结合力,然而这种做法结构复杂,且需要较多的金属材料而导致成本较高。

有鉴于此,有必要对现有的电连接器予以改进,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稳定性高且成本较低的电连接器。

为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连接器,其具有绝缘本体、若干导电端子、遮盖于所述绝缘本体外围的遮蔽壳体,所述绝缘本体具有基部及自所述基部向前突伸的舌板,所述导电端子沿高度方向呈两排设置,两排所述导电端子的接触部分别暴露于所述舌板的上、下表面,且两排所述导电端子相对应且反向排布设置;所述遮蔽壳体具有顶壁及相对设置于所述顶壁在横向方向两侧的一对侧壁,所述基部具有凹设于其横向方向上两侧表面上的一对卡扣槽,每一所述侧壁具有卡持于相应卡扣槽内的卡持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卡持部具有朝向所述遮蔽壳体内部突伸以收容并抵持于所述卡扣槽内的末端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每一所述卡扣槽沿横向方向向外侧开放设置的同时也向下开放设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每一所述侧壁还具有向下延伸以安装于外部电路板上的一对固定脚,所述一对固定脚沿前后方向间隔排列,在前后方向上,所述卡持部位于其同侧的一对固定脚之间。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每一所述侧壁还具有自其后端面向前凹陷形成的定位槽,所述基部具有位于其横向方向上两侧且向外突出形成的一对定位块,所述定位块向前插入并限位于相应的定位槽内。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一对固定脚中位于后侧的那个在前后方向上位于所述卡持部与所述定位槽之间。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基部还具有突设于其上侧的一对突出部,所述一对突出部沿横向方向间隔设置且分别靠近所述基部的两侧表面设置,所述遮蔽壳体的侧壁向后延伸超出所述顶壁后侧的止挡面以形成一对抵挡部,所述一对突出部被所述止挡面及相应的抵挡部同时限位。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每一所述卡持部自对应的侧壁向下延伸形成,且所述卡持部和位于后侧的所述固定脚之间间隔形成有缺槽。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每一所述卡持部自位于后侧的所述固定脚弯曲向前延伸形成,每一所述侧壁还具有位于其卡持部上侧的缺槽,所述末端部位于所述卡持部的前端。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每一所述卡持部自所述侧壁朝向所述遮蔽壳体内部撕破形成,且撕破终止于位于后侧的所述固定脚前端。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的结构简单、稳定性高且成本较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第一实施例的立体组装图。

图2是图1所示电连接器另一视角的视图。

图3是图1所示电连接器的部分分解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第二实施例的立体组装图。

图5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第三实施例的立体组装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所示的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但该实施方式并不限制本实用新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根据该实施方式所做出的结构、方法、或功能上的变换均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请参图1至图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电连接器100的第一实施例,所述电连接器100用以安装于外部电路板(未图示)上,其包括绝缘本体1、若干导电端子2、遮盖于所述绝缘本体1外围的遮蔽壳体3。

请参图3所示,所述绝缘本体1具有基部11及自所述基部11向前突伸的舌板12,所述舌板12具有沿高度方向相对设置的上、下表面。

所述基部11具有凹设于其横向方向上两侧表面上的一对卡扣槽112,具体地,在实用新型中,每一所述卡扣槽112沿横向方向向外侧开放设置的同时也向下开放设置。

所述基部11还具有位于其横向方向上两侧且向外突出形成的一对定位块113,所述定位块113靠近所述基部11的后端面设置,且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定位块113自所述基部11的后端面向前延伸形成。

同时,所述基部11还具有突设于其上侧的一对突出部114,所述一对突出部114沿横向方向间隔设置且分别靠近所述基部11的两侧表面设置。

所述绝缘本体1还具有位于所述舌板12和所述基部11之间的中间部13,于横向方向及高度方向上,所述基部11均向外延伸突出于所述中间部13,且所述中间部13在高度方向上向外突出于所述舌板12,在横向方向上向外突出于所述舌板12的连接部位。

所述导电端子2沿高度方向呈两排设置,且两排导电端子分别为第一端子21和第二端子22,所述导电端子2的排布符合usbtypec协会标准,所述第一、第二端子21、22的接触部201分别暴露于所述舌板12的上、下表面,所述第一端子21与第二端子22相对应且反向排布。

每一所述导电端子2还具有突露出所述绝缘本体1的焊接部202,所述第一、第二端子21、22的焊接部202沿前后方向排成至少两排;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第二端子21、22的焊接部202沿前后方向排成两排,且两排导电端子2的焊接部202均沿垂直于对接方向的方向延伸,以供插入外部电路板。

请参图1至图3所示,所述遮蔽壳体3具有顶壁31及相对设置于所述顶壁31在横向方向两侧的一对侧壁32,每一所述侧壁32具有卡持于相应卡扣槽112内的卡持部321。

所述卡持部321具有朝向所述遮蔽壳体3内部突伸以收容并抵持于所述卡扣槽112内的末端部3210。

每一所述侧壁32还具有向下延伸以安装于外部电路板上的一对固定脚323,所述一对固定脚323沿前后方向间隔排列,在前后方向上,所述卡持部321位于其同侧的一对固定脚323之间。

每一所述侧壁32还具有自其后端面向前凹陷形成的定位槽324,所述绝缘本体1两侧的所述定位块113向前插入并限位于相应的定位槽324内。另外,所述一对固定脚323中位于后侧的那个在前后方向上位于所述卡持部321与所述定位槽324之间。

所述遮蔽壳体3的侧壁32向后延伸超出所述顶壁31后侧的止挡面311以形成一对抵挡部325,所述一对突出部114被所述止挡面311及相应的抵挡部325同时限位。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每一所述卡持部321自对应的侧壁32向下延伸形成,且所述卡持部321和位于后侧的所述固定脚323之间间隔形成有缺槽326。

请参图4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电连接器100’的第二实施例,所述电连接器100’的绝缘本体1’、导电端子及遮蔽壳体3’均与第一实施例中基本相同,在此不再赘述,以下主要以两个实施例的区别之处加以说明。

在本实施例中,与第一实施例不同的是,每一卡持部321’自位于后侧的固定脚323’弯曲向前延伸形成,所述遮蔽壳体3’的每一侧壁32’还具有位于其卡持部321’上侧的缺槽326’,所述卡持部321’的末端部3210’位于其前端。

请参图5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电连接器100”的第三实施例,所述电连接器100”的绝缘本体1”、导电端子、遮蔽壳体3”均与第一实施例中基本相同,在此不再赘述,以下主要以两个实施例的区别之处加以说明。

在本实施例中,与第一实施例不同的是,每一卡持部321”自所述遮蔽壳体3”的侧壁32”朝向所述遮蔽壳体3”内部撕破形成,且撕破终止于位于后侧的固定脚323”前端。

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100、100’、100”通过遮蔽壳体3、3’、3”两侧的卡持部来与绝缘本体1、1’、1”的两侧表面相固持,如此,遮蔽壳体后端无需设置向下弯折延伸的翻盖,从而使得电连接器100、100’、100”的结构简单、稳定性高且成本较低。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