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合式耦合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430044发布日期:2020-07-10 15:59阅读:208来源:国知局
组合式耦合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组合式耦合器。



背景技术:

耦合器是家用白色小家电上常见的组成部件之一,其一般用于电路中电流及信号的通断。常见的耦合器一般包括有两个配合插接的第一耦合构件和第二耦合构件,第一耦合构件上设置有若干插针,第二耦合构件上设置有在耦合时与若干插针一一接触连接的导电夹片。在这些插针和导电夹片中,一些是用于连接强电,一些则是用于连接弱电,用于连接强电的插针和导电夹片可以承载更高的大流,可用于白色小家电的供电用途,用于连接弱电的插针和导电夹片则可用于传输电信号,从而能够实现白色小家电的智能化控制。

由于市面上的白色小家电种类繁多,对于一些不具备智能化控制功能的小家电而言,耦合器的弱电流传输功能显然是多余的,反而需要额外占用一部分空间,传统的耦合器对不同类型的白色小家电的适配性较差,为了解决这种问题通常需要配置专门适用于强电流或弱电流传输的耦合器,导致了生产制造成本的提升。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单独作为强电流或弱电流通断使用,也可通过拼接组合同时作为强弱电流通断使用的耦合器,适用性较广。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组合式耦合器,包括有专门用于强电流通断的第一耦合构件和专门用于弱电流通断的第二耦合构件,所述第一耦合构件包括相互配合插拔通断的第一上耦合部分和第一下耦合部分,所述第二耦合构件包括相互配合插拔通断的第二上耦合部分和第二下耦合部分,所述第一上耦合部分和第二上耦合部分之间以及第一下耦合部分和第二下耦合部分之间可拆卸连接,当第一上耦合部分和第二上耦合部分之间以及第一下耦合部分和第二下耦合部分之间相连接时,第一耦合构件和第二耦合构件能够同步插拔通断。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第一耦合构件和第二耦合构件可分别单独使用,单独使用时第一耦合构件专门用于强电流的通断,第二耦合构件则专门用于弱电流的通断。另外,当需要能够同时对强电流和弱电流进行通断的需求时,第一耦合构件和第二耦合构件还可连接配合使用,具体为对第一上耦合部分和第二上耦合部分之间以及第一下耦合部分和第二下耦合部分之间分别进行连接,使得第一耦合构件和第二耦合构件能够同步插拔通断。本实用新型适用性较广,能够运用在豆浆机、破壁机、电热水壶、养生壶等白色小家电上,能够降低厂家的生产制造成本。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上耦合部分和第二上耦合部分之间设置有第一卡接机构,所述第一卡接机构包括有设置在第一上耦合部分和第二上耦合部分之间的第一卡块和第一卡槽,所述第一卡块和第一卡槽构成可拆卸的卡接配合,所述第一下耦合部分和第二下耦合部分之间设置有第二卡接机构,所述第二卡接机构包括有设置在第一下耦合部分和第二下耦合部分之间的第二卡块和第二卡槽,所述第二卡块和第二卡槽构成可拆卸的卡接配合。

进一步设置的优点是:通过卡块和卡槽构成卡接配合,结构简单,方便拆卸。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卡槽和第二卡槽的延伸方向与第一耦合构件/第二耦合构件的插拔方向相同,第一卡槽/第二卡槽具有可供第一卡块/第二卡块插入的插入端以及供第一卡块/第二卡块插入后卡接定位的卡接端,所述第一卡槽的插入端和第二卡槽的插入端分别朝相反方向设置。

进一步设置的优点是:第一卡块/第二卡块沿第一卡槽/第二卡槽的插入端插入至卡接端处能够形成卡接定位配合,由于第一卡槽和第二卡槽的延伸方向与第一耦合构件/第二耦合构件的插拔方向相同,且第一卡槽的插入端和第二卡槽的插入端分别朝相反方向设置,使得其中一个耦合构件在插接偶合的同时,第一卡块和第二卡块能够对另一个耦合构件形成夹紧,使其保持在插接耦合状态,使插接更牢固,不容易松脱。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卡块和第二卡块均包括有卡接部和连接部,所述第一卡槽和第二卡槽可供第一卡块和第二卡块的卡接部分别插入卡接,第一卡槽和第二卡槽的一侧具有可供第一卡块和第二卡块的连接部沿卡接方向滑动的通槽,所述第一卡块和第二卡块与通槽内侧构成限位配合以防止第一卡块和第二卡块沿通槽脱出。

进一步设置的优点是:使得第一卡块、第二卡块在卡接于第一卡槽和第二卡槽中后不会沿着通槽脱出,保证其卡接的稳定性。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上耦合部分包括有扁平状的插入部,插入部的两个朝向相反设置的侧端面当中至少其中一个侧端面上均布有若干第一插槽,所述第一插槽中嵌装定位有第一导电片,所述第二下耦合部分包括有与插入部配合插接的插孔部,插孔部其对应第一插槽的内壁处均布有若干与第一插槽对应设置的第二插槽,所述第二插槽中嵌装定位有第二导电片,所述第一导电片和第二导电片能够在第二上耦合部分和第二下耦合部分插接时接触电连。

进一步设置的优点是:分别将第一导电片和第二导电片设置在插入部的侧端面以及插孔部内壁处,插入部与插孔部配合插接时,第一导电片和第二导电片之间接触时不容易发生弯曲损坏,而且在保持体积大小不变的情况下能够承载更多的第一导电片和第二导电片,能够传输更多类型的电流信号。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上耦合部分其与插入部相反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一凹口,所述第一插槽一端设置有与第一导电片一端配合卡接限位的第一卡口,第一插槽另一端于第一凹口中设置有可供第一导电片插入安装的第一插入口,第二导电片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一电连接柱,所述第一凹口中嵌装定位有第一线路板,第一线路板与所述第一电连接柱配合插接电连。

进一步设置的优点是:第一导电片沿第一插入口插入后,其一端与第一卡口构成卡接限位配合,其另一端的第一电连接柱与第一线路板构成插接配合,能够对第一导电片形成稳定的定位,不容易晃动,通过第一线路板上的集成线路还能够与第一导电片相电连,方便接线。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卡口具有一倾斜设置的限位内壁,所述第一导电片一端具有与所述限位内壁配合导向的倒角。

进一步设置的优点是:通过第一导电片一端的倒角与第一卡口的限位内壁的限位配合,方便将第一导电片一端导向至插入至与第一卡口相卡接限位的位置。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下耦合部分其与插孔部相反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二凹口,所述第二插槽一端设置有与第二导电片一端配合卡接限位的第二卡口,第二插槽另一端于第二凹口中设置有可供第二导电片插入安装的第二插入口,第二导电片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二电连接柱,所述第二凹口中嵌装定位有第二线路板,第二线路板与所述第二电连接柱配合插接电连。

进一步设置的优点是:第二导电片沿第二插入口插入后,其一端与第二卡口构成卡接限位配合,其另一端的第二电连接柱与第二线路板构成插接配合,能够对第二导电片形成稳定的定位,不容易晃动,通过第二线路板上的集成线路还能够与第二导电片相电连,方便接线。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导电片靠近其一端处弯折形成有能够在第二上耦合部分和第二下耦合部分插接时弹性压紧在第一导电片上的弹性抵触部。

进一步设置的优点是:弹性抵触部的设置能够提高第一导电片和第二导电片之间的接触导电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爆炸图1;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爆炸图2;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一上耦合部分和第二上耦合部分的装配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一下耦合部分和第二下耦合部分的装配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一耦合构件和第二耦合构件的装配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一卡槽和第二卡槽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二上耦合部分的爆炸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二下耦合部分的爆炸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二下耦合部分的插孔部的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二上耦合部分和第二下耦合部分在插接耦合状态时的剖视图;

图12为图11中a部分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组合式耦合器的实施例如图1-11所示:包括有专门用于强电流通断的第一耦合构件1和专门用于弱电流通断的第二耦合构件2,所述第一耦合构件1包括相互配合插拔通断的第一上耦合部分11和第一下耦合部分12,第一上耦合部分11上的插接处设置有若干插入孔13,第一下耦合部分12的插接处则对应设置有若干能够沿插入孔13插入的导电柱121,每个插入孔13中均设置有导电夹片14,各导电柱121和导电夹片14均能够承载较高的电流,第一第一耦合构件1可单独用于实现白色小家电的供电电路的通断,所述第二耦合构件2包括相互配合插拔通断的第二上耦合部分21和第二下耦合部分22,第二耦合构件2可单独用于实现白色小家电的信号传输电路的通断,所述第一上耦合部分11和第二上耦合部分21之间以及第一下耦合部分12和第二下耦合部分22之间可拆卸连接,当第一上耦合部分11和第二上耦合部分21之间以及第一下耦合部分12和第二下耦合部分22之间相连接时,第一耦合构件1和第二耦合构件2能够实现同步的插拔通断,能够同时对供电电路以及信号传输电路进行通断。

所述第一上耦合部分11和第二上耦合部分21之间设置有第一卡接机构,所述第一卡接机构包括有设置在第一上耦合部分11和第二上耦合部分21之间的第一卡块31和第一卡槽32,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卡块31设置在第二上耦合部分21上,第一卡槽32则设置在第一上耦合部分11上,当然在其他实施方式中也可以相反。所述第一卡块31和第一卡槽32构成可拆卸的卡接配合,所述第一下耦合部分12和第二下耦合部分22之间设置有第二卡接机构,所述第二卡接机构包括有设置在第一下耦合部分12和第二下耦合部分22之间的第二卡块41和第二卡槽42,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卡块41设置在第二下耦合部分22上,第二卡槽42则设置在第一下耦合部分12上,在其他实施方式中也可以相反。所述第二卡块41和第二卡槽42构成可拆卸的卡接配合。

由图4、5、7可见,所述第一卡槽32和第二卡槽42的延伸方向与第一耦合构件1/第二耦合构件2的插拔方向相同,第一卡槽32/第二卡槽42具有可供第一卡块31/第二卡块41插入的插入端(321/421)以及供第一卡块31/第二卡块41插入后卡接定位的卡接端(322/422),所述第一卡槽32的插入端321和第二卡槽42的插入端421分别朝相反方向设置,第一卡块31和第二卡块41最终形成卡接配合时处在卡接端处。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卡块31和第二卡槽32之间以及第二卡块41和第二卡槽42之间主要以过盈紧配的方式实现卡接后的定位,当然在其他实施方式中也可以通过在卡块和卡槽之间设置凸点和凹槽的方式实现卡接。本实施例中的第二耦合构件2在插接耦合的同时,其第一卡块31和第二卡块41通过与卡接端相抵触的方式能够将第一耦合构件1压紧在耦合位置,因此能够使耦合器的插接更为稳定。

所述第一卡块31和第二卡块41均包括有卡接部51和连接部52,所述第一卡槽32和第二卡槽42可供第一卡块31和第二卡块41的卡接部51分别插入卡接,第一卡槽32和第二卡槽42的一侧具有可供第一卡块31和第二卡块41的连接部52沿卡接方向滑动的通槽53,所述卡接部51的宽度较连接部52更宽,因此所述第一卡块31和第二卡块41与通槽53内侧能够构成限位配合以防止第一卡块31和第二卡块41沿通槽53脱出。

所述第二上耦合部分21包括有扁平状的插入部211,插入部211的两个朝向相反设置的侧端面当中至少其中一个侧端面上均布有若干第一插槽212,所述第一插槽212中嵌装定位有第一导电片213,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插槽212优选的设置在插入部211的两个较宽的侧端面211a上,所述第二下耦合部分22包括有与插入部211配合插接的插孔部221,插孔部221其与第一插槽212对应的内壁处均布有若干与第一插槽212对应设置的第二插槽223,所述第二插槽223中嵌装定位有第二导电片224,所述第一导电片213和第二导电片224能够在第二上耦合部分21和第二下耦合部分22插接时接触电连。

所述第二上耦合部分21其与插入部211相反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一凹口214,所述第一插槽212一端设置有与第一导电片213一端配合卡接限位的第一卡口2121,第一插槽212另一端于第一凹口214中设置有可供第一导电片213插入安装的第一插入口2122,第一导电片213可沿第一插入口2122插入安装到第一插槽212中,插入时第一导电片213一端能够与第一卡口2121构成卡接限位配合,以防止第一导电片213侧向脱落。所述第一卡口2121具有一倾斜设置的限位内壁,所述第一导电片213一端具有与所述限位内壁配合导向的倒角(如图12所示),第二导电片224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一电连接柱,所述第一凹口214中嵌装定位有第一线路板215,第一线路板215优选为印制有集成线路的pcb板,第一线路板215与所述第一电连接柱配合插接电连,第一线路板215上可通过线束连接电连接插头,方便接线,第一线路板215嵌装在第一凹口214中时可通过胶水固定或者通过密封胶封装。

所述第二下耦合部分22其与插孔部221相反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二凹口222,所述第二插槽223一端设置有与第二导电片224一端配合卡接限位的第二卡口2231,第二插槽223另一端于第二凹口222中设置有可供第二导电片224插入安装的第二插入口2232,第二导电片224可沿第二插入口2232插入安装到第二插槽223中,插入时第二导电片224一端能够与第二卡口2231构成卡接限位配合,以防止第二导电片224侧向脱落,第二导电片224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二电连接柱,所述第二凹口222中嵌装定位有第二线路板225,第二线路板225优选为印制有集成线路的pcb板,第二线路板225与所述第二电连接柱配合插接电连,第二线路板225上可通过线束连接电连接插头,方便接线,第二线路板225嵌装在第二凹口222中时可通过胶水固定或者通过密封胶封装。

所述第二导电片224靠近其一端处弯折形成有能够在第二上耦合部分21和第二下耦合部分22插接时弹性压紧在第一导电片213上的弹性抵触部2241。

以上实施例,只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地具体实施例的一种,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进行的通常变化和替换都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