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模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819065发布日期:2020-08-11 21:33阅读:245来源:国知局
电池模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池模组。



背景技术:

动力电池模组一般包括外包围板以及设置在外包围板内部的电芯,外包围板由侧板、顶板以及端板围设形成,为了保证端板与电芯之间的绝缘性,需要在端板与电芯之间设置绝缘片。现有技术中,在绝缘片相对两侧面涂满粘胶剂,使得绝缘片通过粘胶剂分别与电芯和端板粘接。但是此种设计方式存在以下不足:由于需要分别在绝缘片的两侧面涂胶,一方面,造成粘胶剂的浪费,另一方面,需要分步对绝缘片进行涂胶,增加涂胶的工作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池模组,其能克服上述的不足。

为达到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提供一种电池模组,包括外包围板以及电芯,所述外包围板包括两个相对的侧板以及设置在两个所述侧板之间的端板,两个所述端板沿着所述侧板长度方向间隔分布,所述侧板和所述端板共同围设形成容纳腔,所述电芯设置在所述容纳腔中,所述端板与所述电芯之间设置有第一绝缘片,所述第一绝缘片贯穿开设有至少一个粘接孔,所述粘接孔内填充绝缘胶,所述第一绝缘片通过所述绝缘胶分别与所述端板和所述电芯粘接。

作为所述的电池模组的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绝缘片上间隔设置有四个所述粘接孔。

作为所述的电池模组的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有的所述粘接孔的面积之和与所述第一绝缘片正对所述端板一侧面的面积之比为:1/2~3/4。

作为所述的电池模组的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粘接孔的孔壁呈波浪结构;

或,

所述粘接孔的孔壁呈锯齿结构。

作为所述的电池模组的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绝缘片的上端朝向背离所述端板的方向凸设有定位钩,所述定位钩与所述电芯的顶部连接。

作为所述的电池模组的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端板靠近所述第一绝缘片的一侧间隔凹设有两个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沿所述端板高度方向延伸,所述粘接孔位于两个所述第一凹槽之间。

作为所述的电池模组的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凹槽分别连通所述端板的上端和下端。

作为所述的电池模组的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端板靠近所述第一绝缘片的一侧面间隔设置有两个第二凹槽,所述第一凹槽位于所述粘接孔与所述第二凹槽之间,所述侧板与所述电芯之间设置有第二绝缘片,所述第二绝缘片端部插至所述第二凹槽内。

作为所述的电池模组的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绝缘片靠近所述侧板的两端分别所述第二绝缘片靠近所述电芯的一侧面抵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中,利用粘接孔可以存储绝缘胶,通过粘接孔内部的绝缘胶将第一绝缘片牢固地粘接在端板与电芯之间。由于粘接孔贯穿第一绝缘片,一方面,可以在粘接孔内存储较多的绝缘胶,增大绝缘胶的厚度,增强第一绝缘片与端板和电芯之间的粘接力,降低第一绝缘片从端板和电芯上脱离的风险;另一方面,在实际涂胶时,不需要在第一绝缘片相对的两侧面涂满粘胶剂,仅仅是在粘接孔内填充绝缘胶,节省了绝缘胶的使用量以及缩短涂胶的时间,提升第一绝缘片的组装效率。

附图说明

下面根据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为实施例所述电池模组的分解图。

图2为图1中a处的放大图。

图3为实施例所述电池模组的部分剖视图。

图4为另一实施例所述第一绝缘片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未示出定位钩)。

图5为再一实施例所述第一绝缘片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未示出定位钩)。

图中:

1、端板;2、第一绝缘片;21、粘接孔;22、定位钩;3、侧板;4、第二绝缘片;5、第一凹槽;6、第二凹槽;7、电芯;8、顶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和达到的技术效果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如图1至图5所示,其中,图1中,x方向表示电池模组长度方向,y方向表示电池模组宽度方向,z方向表示电池模组高度方向。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池模组,包括外包围板以及电芯7,所述外包围板包括两个相对的侧板3、设置在两个所述侧板3之间的端板1以及设置端板1上端的顶板9,两个端板1沿着所述侧板3长度方向(即电池模组长度方向)间隔分布,所述侧板3和所述端板1共同围设形成容纳腔,所述电芯7设置在所述容纳腔中,所述端板1与所述电芯7之间设置有第一绝缘片2,所述第一绝缘片2贯穿开设有至少一个粘接孔21,所述粘接孔21内填充绝缘胶,所述第一绝缘片2通过所述绝缘胶分别与所述端板1和所述电芯7粘接。利用粘接孔21可以存储绝缘胶,通过粘接孔21内部的绝缘胶将第一绝缘片2牢固地粘接在端板1与电芯7之间。由于粘接孔21贯穿第一绝缘片2,一方面,可以在粘接孔21内存储较多的绝缘胶,增大绝缘胶的厚度,增强第一绝缘片2与端板1和电芯7之间的粘接力,降低第一绝缘片2从端板1和电芯7上脱离的风险;另一方面,在实际涂胶时,不需要在第一绝缘片2相对的两侧面涂满粘胶剂,仅仅是在粘接孔21内填充绝缘胶,节省了绝缘胶的使用量,以及缩短涂胶的时间,提升第一绝缘片2的组装效率。

本实施例中,第一绝缘片2上间隔设置有四个所述粘接孔21。具体地,各所有的所述粘接孔21的面积之和与所述第一绝缘片2正对所述端板1一侧面的面积之比为:1/2~3/4。此种设计,在保证第一绝缘片2具有足够结构强度的基础上,也保证粘接孔21中可以填充足够量的绝缘胶,为第一绝缘片2与端板1以及电芯7之间提供足够的粘接力。在实际设计时,可以根据需要灵活设置粘接孔21的数量。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例,参照图4,所述粘接孔21的孔壁呈波浪结构。或者,参照图5,所述粘接孔21的孔壁呈锯齿结构。将粘接孔21的孔壁设置为上述的结构,可以增加绝缘胶与粘接孔21的孔壁接触面积,使绝缘胶与对粘接孔21孔壁牢固粘接,降低绝缘胶从粘接孔21内溢胶的可能性。

当然在其他的实施例中,也可以将粘接孔21的孔壁设置为直边结构,在此并不对粘接孔21的孔壁作具体限制。

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绝缘片2的上端朝向背离所述端板1的方向凸设有定位钩22,所述定位钩22与所述电芯7的顶部连接。定位钩22的设置,可将整个第一绝缘片2勾紧在电芯7的顶部,使第一绝缘片2被定位在电芯7上,实现对第一绝缘片2的定位,在组装第一绝缘片2时,可以先将第一绝缘片2的勾接在电芯7上,调整后好第一绝缘片2的具体位置时,在粘接孔21内填充绝缘胶,此设计,方便调整第一绝缘片2的位置以及提升了粘接第一绝缘片2的便捷性。

在对第一绝缘片2定位的过程中,为了防止定位钩22从电芯7上脱离,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定位钩22靠近所述电芯7的侧面设置有双面胶,所述定位钩22通过所述双面胶与所述电芯7连接。双面胶层的设置,可以将定位钩22与电芯7的上表面定位,在粘接孔21内填充绝缘胶时不需要手扶第一绝缘片2。此外,由于定位钩22通过双面胶层电芯粘接,需要调整第一绝缘片2在电芯7上的位置时,可将定位钩22从电芯7的顶部撕下,使双面胶层从电芯的顶部脱离,然后再将定位钩22在电芯7上移动,方便调整第一绝缘片2在电芯7上的位置。

通常端板1和侧板3是通过焊接连接,在粘接孔21内填充绝缘胶的过程中,难以避免绝缘胶从粘接孔21中溢出到第一绝缘片2的表面,所述端板1靠近所述第一绝缘片2的一侧间隔凹设有两个第一凹槽5,所述第一凹槽5沿所述端板1高度方向(即电池模组高度方向)延伸,所述粘接孔21位于两个所述第一凹槽5之间,所述端板1靠近所述第一绝缘片2的一侧分别凹设有两个第一凹槽5,所述第一凹槽5沿所述端板高度方向(即电池模组高度方向)延伸,所述粘接孔21位于两个所述第一凹槽5之间。通过设置第一凹槽5,粘接可以存储从粘接孔21中溢出的绝缘胶,避免绝缘胶流至端板1与侧板3的焊接区域。

具体地,所述第一凹槽5分别连通所述端板1的上端和下端。此种结构的第一凹槽5,在重力的作用下会使得第一凹槽5内的绝缘胶沿着第一凹槽5向下流动,进而将进而流至外包围板的外壁,减少绝缘胶在第一凹槽5内部的积累量。

当然,在另外的实施例中,也可以将第一凹槽5未贯穿端板1的上端和下端设置。

本实施例中,所述端板1靠近第一绝缘片2一侧面间隔设置有两个第二凹槽6,所述第一凹槽5位于所述粘接孔21与所述第二凹槽6之间,所述侧板3与所述电芯7之间设置有第二绝缘片4,所述第二绝缘片4端部插至所述第二凹槽6内。第二凹槽6可以容纳第二绝缘片4超出电芯7端面的部分,方便对第二绝缘片4的定位,此外,第二凹槽6也可以存储第一绝缘片2的溢胶,杜绝第一绝缘片2上的绝缘胶溢流至端板1与侧板3焊接区域。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绝缘片2靠近所述侧板3的两端分别所述第二绝缘片4靠近所述电芯7的一侧面抵接。

于本文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左”、“右”、等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和简化操作,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仅用于在描述上加以区分,并没有特殊的含义。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实施例”、“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以上结合具体实施例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原理。这些描述只是为了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而不能以任何方式解释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基于此处的解释,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的劳动即可联想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具体实施方式,这些方式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