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灭弧开关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194842发布日期:2020-09-11 22:20阅读:357来源:国知局
一种灭弧开关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开关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灭弧开关。



背景技术:

在电力开关领域,当开关的动静触头彼此分开时,会在动静触头之间形成电弧,而电弧是具有危害性的。

随着我国城市电网的建设和改造,电力负荷开关大量应用于12~40.5kv的开关柜、环网供电单元和箱式变电站中。负荷开关是介于断路器和隔离开关之间的一种开关电器,具有简单的灭弧装置,能切断额定负荷电流和一定的过载电流,但不能切断短路电流。

负荷开关多种多样,在设计之时都会考虑到其灭弧性能。从灭弧原理来看,分为灭弧栅片式、永磁旋弧式或压气式等,但现有的负荷开关都只包含其中一种灭弧原理,功能较单一,在电力负荷过大时,单一的灭弧功能有可能不足以达到良好的灭弧效果,因此需要提高负荷开关的灭弧功能来满足各种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灭弧开关,其灭弧效果显著,并且实用性强,安全性好,使用寿命长。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灭弧开关,包括外壳、静触头、动触头、接地触头、导气片和灭弧栅,所述外壳内设有密封的腔体,所述腔体内充满绝缘气体,所述接地触头设置在所述腔体的一侧,所述静触头固定在所述腔体的上侧,所述动触头通过摆臂可转动地与所述腔体的下侧连接并能所述静触头接触,所述导气片上设有导风口,所述导气片的四周与所述外壳的内壁紧密贴合,所述灭弧栅固定设置在所述导气片上,且位于所述动触头的运动方向的左右两侧,所述灭弧栅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异极性相对设置的第一磁铁和第二磁铁。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方案,所述导气片的四周与所述外壳的内壁之间设有硅胶层。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方案,所述导气片的边缘设有多个第一孔槽,所述硅胶层上设有多个第二孔槽。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方案,所述动触头连接有驱动所述动触头转动的驱动机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方案,灭弧栅包括第一灭弧栅片组和第二灭弧栅片组,所述第一灭弧栅片组设置在所述导气片上且位于所述动触头的运动方向的左侧,所述第二灭弧栅片组设置在所述导气片上且位于所述动触头的运动方向的右侧,所述第一磁铁设置在所述第一灭弧栅片组的左侧,所述第二磁铁设置在所述第二灭弧栅片组的右侧。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方案,所述第一灭弧栅片组和所述第二灭弧栅片组均包括多个间隔叠置的灭弧栅片。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方案,所述灭弧栅片上设有通孔和斜舌,所述斜舌的一端与所述通孔远离电弧入口端的一侧连接,所述斜舌的另一端朝电弧入口端方向延伸。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方案,所述灭弧栅片上沿电弧的传播方向设置有多个通孔和多个斜舌。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方案,所述斜舌与所述灭弧栅片所在平面呈锐角。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方案,所述绝缘气体为六氟化硫气体。

实施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灭弧开关,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使用时,动触头和导气片同时转动,当动触头转动并与静触头分离时,动触头与静触头之间产生电弧,灭弧栅上的第一磁铁和第二磁铁构成电流环路并在灭弧栅上产生自生磁场,动触头与静触头之间产生的电弧在磁场力的作用下引至灭弧栅,灭弧栅将长电弧分隔成多条短电弧来实现灭弧效果,与此同时,由于导气片将腔体分为两个独立的腔室,并且导气片与外壳的内壁之间紧密贴合,导气片转动使得静触头所在的腔室比另一腔室的气压小,而另一腔室内被压缩的绝缘气体从导气片上的导风口吹向静触头所在的腔室,并能快速有效地将静触头和动触头分离时产生的电弧吹细吹长,实现高效灭弧。

因此,本实用新型能够同时通过磁吹方式、分隔弧方式和气体吹弧方式来进行灭弧,大大提高了灭弧开关的灭弧功效,即使应用在负荷过大的电力时,也能确保良好的灭弧效果,并且,就算其中一种方式失效了,也能保证灭弧开关能够正常有效地进行灭弧,可见,本实用新型的灭弧效果显著,并且实用性强,安全性好,使用寿命长。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灭弧开关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于图1中a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灭弧栅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灭弧栅片的剖面图。

图中:1、外壳,2、静触头,3、动触头,4、接地触头,5、导气片,6、灭弧栅,61、第一灭弧栅片组,62、第二灭弧栅片组,63、通孔,64、斜舌,7、腔体,8、第一磁铁,9、第二磁铁,10、摆臂,11、驱动机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参见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一种灭弧开关,包括外壳1、静触头2、动触头3、接地触头4、导气片5和灭弧栅6,所述外壳1内设有密封的腔体7,所述腔体7内充满绝缘气体,所述接地触头4设置在所述腔体7的一侧,所述静触头2固定在所述腔体7的上侧,所述动触头3通过摆臂10可转动地与所述腔体7的下侧连接并能所述静触头2接触,所述导气片5固定在所述动触头3上,所述导气片5上设有导风口,所述导气片5的四周与所述外壳1的内壁紧密贴合,所述灭弧栅6固定设置在所述导气片5上,且位于所述动触头3的运动方向的左右两侧,所述灭弧栅6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异极性相对设置的第一磁铁8和第二磁铁9。具体的,所述绝缘气体为六氟化硫气体。

使用时,动触头3和导气片5同时转动,当动触头3转动并与静触头2分离时,动触头3与静触头2之间产生电弧,灭弧栅6上的第一磁铁8和第二磁铁9构成电流环路并在灭弧栅6上产生自生磁场,动触头3与静触头2之间产生的电弧在磁场力的作用下引至灭弧栅6,灭弧栅6将长电弧分隔成多条短电弧来实现灭弧效果,与此同时,由于导气片5将腔体7分为两个独立的腔室,并且导气片5与外壳1的内壁之间紧密贴合,导气片5转动使得静触头2所在的腔室比另一腔室的气压小,而另一腔室内被压缩的绝缘气体从导气片5上的导风口吹向静触头2所在的腔室,并能快速有效地将静触头2和动触头3分离时产生的电弧吹细吹长,实现高效灭弧。

因此,本实用新型能够同时通过磁吹方式、分隔弧方式和气体吹弧方式来进行灭弧,大大提高了灭弧开关的灭弧功效,即使应用在负荷过大的电力时,也能确保良好的灭弧效果,并且,就算其中一种方式失效了,也能保证灭弧开关能够正常有效地进行灭弧,可见,本实用新型的灭弧效果显著,并且实用性强,安全性好,使用寿命长。

示例性的,所述导气片5的四周与所述外壳1的内壁之间设有硅胶层。这样的设计,由于硅胶层的自润滑性和弹性,在导气片5转动过程中,能够有效减少导气片5的振动和降低导气片5与外壳1内壁之间的摩擦,从而避免导气片5和外壳1内壁发生磨损,大大延长了使用寿命。

示例性的,为了使硅胶层与导气片5之间的连接更紧密,所述导气片5的边缘设有多个第一孔槽,所述硅胶层上设有多个第二孔槽。

示例性的,所述动触头3连接有驱动所述动触头3转动的驱动机构11,能够更好地控制动触头3的转动,即更好地控制灭弧开关的开启与关闭。

示例性的,如图3和图4所示,灭弧栅6包括第一灭弧栅片组61和第二灭弧栅片组62,所述第一灭弧栅片组61设置在所述导气片5上且位于所述动触头3的运动方向的左侧,所述第二灭弧栅片组62设置在所述导气片5上且位于所述动触头3的运动方向的右侧,所述第一磁铁8设置在所述第一灭弧栅片组61的左侧,所述第二磁铁9设置在所述第二灭弧栅片组61的右侧,所述第一灭弧栅片组61和所述第二灭弧栅片组62均包括多个间隔叠置的灭弧栅片;所述灭弧栅片上设有通孔63和斜舌64,所述斜舌64的一端与所述通孔63远离电弧入口端的一侧连接,所述斜舌64的另一端朝电弧入口端方向延伸,所述灭弧栅片上沿电弧的传播方向设置有多个通孔63和多个斜舌64,所述斜舌64与所述灭弧栅片所在平面呈锐角。电弧产生后从电弧入口端进入后在灭弧栅片移动,使得电弧先接触到斜舌64,进而被分割,最后进入通孔63,从而实现灭弧效果。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本实用新型所涵盖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