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阻引脚绝缘保护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158301发布日期:2020-06-20 15:08阅读:759来源:国知局
电阻引脚绝缘保护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元器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阻引脚绝缘保护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的带引脚自插电阻体积较大,负载能力强,电阻性能稳定,被广泛应用于控制器电路板上,然而,由于现有的家用电器设计主要以小型化为主,布局均比较紧凑,为了满足带引脚自插电阻的使用要求,自插电阻悬空在控制器电路板的上方。

通常的,电阻引脚由铁或者钴或者镍等导电材料制成,当整机运行产生振动时,电阻本体或者电阻引脚受力容易出现倒伏现象,导致外露引脚能够与其它部件相碰打火,导致部件烧坏或者功能失常,影响控制器电路板的使用寿命,影响其长期工作的可靠性。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电阻引脚绝缘保护结构。

一种电阻引脚绝缘保护结构,所述电阻引脚绝缘保护结构安装在控制器电路板上,所述电阻引脚绝缘保护结构包括电阻本体和设于所述电阻本体上的电阻引脚,所述电阻引脚上设有隔离部,所述隔离部用于防止所述电阻引脚和所述控制器电路板上的导电部件直接接触。

进一步地,所述隔离部由绝缘材料制成。

进一步地,所述隔离部设于所述电阻引脚的外表面上,所述隔离部为绝缘层。

进一步地,所述隔离部和所述电阻引脚为两个独立的元件,所述隔离部和所述电阻引脚可拆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电阻引脚的设置数量为两个,其中一个所述电阻引脚设于所述电阻本体的一端,其中另一个所述电阻引脚设于所述电阻本体的另一端。

进一步地,两个所述电阻引脚和所述电阻本体可拆卸连接。

进一步地,两个所述电阻引脚和所述电阻本体一体成型。

进一步地,所述电阻本体上设有第一色环、第二色环、第三色环以及第四色环,所述第一色环、所述第二色环,所述第三色环以及所述第四色环沿所述电阻本体的轴向从上至下依次设置。

本实用新型的电阻引脚绝缘保护结构中,由于电阻引脚上设有隔离部,隔离部用于防止电阻引脚和控制器电路板上的导电部件直接接触,可防止电阻引脚在受外力出现倒伏后,电阻引脚与控制器电路板上的导电部件相碰,导致打火烧坏或者功能失常,提高了控制器电路板的使用寿命和长期工作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电阻引脚绝缘保护结构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标记为:

电阻引脚绝缘保护结构100电阻本体10电阻引脚20隔离部30

第一色环11第二色环12第三色环13第四色环14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阻引脚绝缘保护结构100,电阻引脚绝缘保护结构100安装在控制器电路板上,电阻引脚绝缘保护结构100包括电阻本体10和设于电阻本体10上的电阻引脚20,电阻引脚20上设有隔离部30,隔离部30用于防止电阻引脚20和所述控制器电路板上的导电部件直接接触。

其中,所述隔离部由绝缘材料制成。例如,在本实施方式中,隔离部30设于电阻引脚20的外表面上,隔离部30为绝缘层。

具体地,隔离部30设置于电阻引脚20的外表面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涂设或者粘结等,隔离部30为绝缘漆。所述绝缘漆是以高分子聚合物为基础,能在一定的条件下固化成绝缘膜或绝缘整体的绝缘材料,所述绝缘漆具有良好的电化性能、热性能、机械性能以及化学性能,所述绝缘漆可以为清漆,也可以为色漆。所述绝缘漆由基料、阻燃剂、固化剂、颜填料、和溶剂等组成。

可以理解地,在另一个未示出的实施方式中,隔离部30还可以为醇酸漆或者环氧绝缘漆或者有机硅漆等其他绝缘材料。当隔离部30为环氧绝缘漆时,隔离部30具有更好的耐潮性、耐霉性、内干性以及附着力,此外,漆膜的硬度较高。

综上所述,由于在电阻引脚20的外表面上设有隔离部30,隔离部30不与引脚发生化学反应,并且,可以有效保护电阻引脚20,使得电阻外露引脚绝缘,杜绝电阻引脚20在受外力出现倒伏后,电阻引脚20与所述控制器电路板上的导电部件相碰,导致打火烧坏或者功能失常,提高了所述控制器电路板的使用寿命和长期工作的可靠性。

可以理解地,在另一个未示出的实施方式中,隔离部30和电阻引脚20为两个独立的元件,隔离部30和电阻引脚20采用卡接或者插接等方式可拆卸连接。

例如,隔离部30由硅胶或者橡胶等绝缘材料制成,隔离部30大致呈两端开口的中空筒状结构,隔离部30套设于电阻引脚20上,使得隔离部30的内表面和电阻引脚20的外表面抵持,以防止电阻引脚20和所述控制器电路板上的导电部件直接接触。

例如,当隔离部30采用卡接的方式和电阻引脚20连接时,电阻引脚20的外表面上设有卡接凸起和卡接凹槽中的一个,隔离部30的内表面上设有所述卡接凸起和所述卡接凹槽中的另一个,通过所述卡接凸起和所述卡接凹槽配合,以使隔离部30和电阻引脚20保持固定。

例如,当隔离部30通过螺纹和电阻引脚20连接时,隔离部30的内表面上设置有内螺纹,电阻引脚20的外表面上设置有外螺纹,通过所述外螺纹和所述内螺纹配合,以使隔离部30和电阻引脚20保持固定。

在本实施方式中,电阻引脚20的设置数量为两个,其中一个电阻引脚20设于电阻本体10的一端,其中另一个电阻引脚20设于电阻本体10的另一端。

其中,电阻引脚20可以和电阻本体10的连接方式不作限定。例如,两个电阻引脚20可以和电阻本体10采用卡接或者插接或者螺纹连接等方式可拆卸连接。例如,两个电阻引脚20还可以和电阻本体10一体成型。

电阻本体10上设有第一色环11、第二色环12、第三色环13以及第四色环14,第一色环11、第二色环12、第三色环13以及第四色环14沿电阻本体10的轴向从上至下依次设置。

本实用新型的电阻引脚绝缘保护结构100中,由于电阻引脚20上设有隔离部30,隔离部30用于防止电阻引脚20和所述控制器电路板上的导电部件直接接触,可防止电阻引脚20在受外力出现倒伏后,电阻引脚20与控制器电路板上的导电部件相碰,导致打火烧坏或者功能失常,提高了控制器电路板的使用寿命和长期工作的可靠性。

上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