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薄型键盘按键。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各种电子设备大量涌现。按键和键盘是很多电子设备常见的器件,用于输入文字信息和实现部分鼠标功能等,常见的有笔记本电脑等。按键和键盘是上述电脑的元器件,现趋于轻薄设计、灵活及成本低的方向发展,且具有体积小、重量轻、操作简单等优点,已广泛用于智能化电子仪器、医疗仪器、数控机床、通讯设备、办公用品、家电、电脑键盘等各类产品中。常规的按键和键盘结构主要包括键帽、支撑装置、底座以及电路板。现有的按键和键盘总体高度无法达到轻薄的设计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保证按键强度的同时还能降低按键高度的薄型键盘按键。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薄型键盘按键,其包括底座、安装于所述底座上的电路板、键帽以及连接于所述键帽和所述底座之间的支撑装置,所述支撑装置带动所述键帽朝向或背离所述底座移动,所述键帽包括键帽本体以及设置在键帽本体上的加强片。
优化的,所述加强片由金属片制成。
优化的,所述加强片为长方体形、圆柱形或异形。
优化的,所述键帽本体朝向所述底座的面为其下端面,所述加强片通过热熔固定连接在所述底座的下端面上。
优化的,所述键帽本体朝向所述底座的面为其下端面,所述加强片通过注塑嵌设于所述键帽本体内。
优化的,所述支撑装置包括连接键帽本体与所述底座的剪刀脚以及提供键帽本体回弹力的弹性件。
优化的,所述键帽本体的下端面上设有第一卡块和第一插接块,所述底座的上端面上设有第二卡块和第二插接块,所述第一卡块和所述第一插接块上分别设有第一卡槽和第一插槽,所述第二卡块和所述第二插接块上分别设有第二卡槽和第二插槽,所述第一卡槽和第二卡槽的槽口朝下和斜向上设置,所述第一插槽和第二插槽的槽口同向设置,所述剪刀脚的上端两侧分别设有与所述第一卡槽和第一插槽对应的第一卡轴和第一插接板,所述剪刀脚的下端两侧分别设有与所述第二卡槽和第二插槽对应的第二卡轴和第三卡轴,所述第一插接板可活动的插设于所述第一插槽内,所述第一卡轴、第二卡轴以及第三卡轴分别可转动的卡设于与所述第一卡槽、第二卡槽和第二插槽内。
进一步的,所述剪刀脚包括相枢轴连接的第一板和第二板,两者的转轴为第一转轴,所述第一插槽和第二插槽的槽口开口方向背向所述剪刀脚的第一转轴。
更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卡槽和第二卡槽都呈肚大口小状,所述第二卡槽的槽口向背离第一转轴的方向倾斜。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本实用新型通过在键帽本体上加设加强片,可以在保证键帽本体强度的前提下降低键帽本体的厚度,进而降低整个按键以及键盘的高度,达到轻薄的设计要求。
附图说明
附图1为实施例一中键盘按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实施例一中键盘按键的爆炸视图;
附图3为实施例二中键盘按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4为实施例二中键盘按键的爆炸视图;
附图5为实施例一中加强片的俯视图;
附图6为实施例二中加强片的俯视图;
附图7为实施例三中加强片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所示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一
如图1-2所示,薄型键盘按键包括底座4、安装于底座4上的电路板3、键帽1以及连接于键帽1和底座4之间的支撑装置2,支撑装置2带动键帽1朝向或背离底座4移动,键帽1包括键帽本体11以及设置在键帽本体11上的加强片12。
加强片12由金属片制成,具体的:加强片12由铁片、不锈钢片或铝片制成,最优为不锈钢片制成;如图5所示,加强片为长方体形。键帽本体11朝向底座4的面为其下端面,加强片12通过热熔固定连接在底座4的下端面上。
支撑装置2包括连接键帽本体11与底座4的剪刀脚21以及提供键帽本体11回弹力的弹性件22。键帽本体11的下端面上设有第一卡块111和第一插接块112,底座4的上端面上设有第二卡块41和第二插接块42,第一卡块111和第一插接块112上分别设有第一卡槽1111和第一插槽1121,第二卡块41和第二插接块42上分别设有第二卡槽411和第二插槽421,第一卡槽1111和第二卡槽411的槽口朝下和斜向上设置,第一插槽1121和第二插槽421的槽口同向设置,剪刀脚21的上端两侧分别设有与第一卡槽1111和第一插槽1121对应的第一卡轴211和第一插接板214,剪刀脚21的下端两侧分别设有与第二卡槽411和第二插槽421对应的第二卡轴212和第三卡轴213,第一插接板214可活动的插设于第一插槽1121内,第一卡轴211、第二卡轴212以及第三卡轴213分别可转动的卡设于与第一卡槽1111、第二卡槽411和第二插槽421内。剪刀脚21包括相枢轴连接的第一板23和第二板24,两者的转轴为第一转轴25,所述第二卡轴212和第一插接板214形成于第一板23上,第一卡轴211和第三卡轴形成于第二板24上,第一插槽1121和第二插槽421的槽口开口方向背向剪刀脚21的第一转轴25。第一卡槽1111和第二卡槽411都呈肚大口小状,第二卡槽411的槽口向背离第一转轴25的方向倾斜。
上述薄型键盘按键的制作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a).通过成型射出键帽本体11,热熔加强片12至键帽本体11下端面上,形成键帽1,或在注塑成型模具内放入加强片12,射出键帽本体11直接成型于加强片12上形成键帽1;步骤(b).将电路板3安装于底座4上;步骤(c).将支撑装置2安装于底座4上;步骤(d).将键帽1安装于支撑装置2上。
实施例二
如图3-4所示,薄型键盘按键包括底座4、安装于底座4上的电路板3、键帽1以及连接于键帽1和底座4之间的支撑装置2,支撑装置2带动键帽1朝向或背离底座4移动,键帽1包括键帽本体11以及设置在键帽本体11上的加强片12。
加强片12由金属片制成具体的:加强片12由铁片、不锈钢片或铝片制成,最优为不锈钢片制成;如图6所示,加强片为圆柱形。键帽本体11朝向底座4的面为其下端面,加强片12通过注塑嵌设于键帽本体11内。
支撑装置2包括连接键帽本体11与底座4的剪刀脚21以及提供键帽本体11回弹力的弹性件22。键帽本体11的下端面上设有第一卡块111和第一插接块112,底座4的上端面上设有第二卡块41和第二插接块42,第一卡块111和第一插接块112上分别设有第一卡槽1111和第一插槽1121,第二卡块41和第二插接块42上分别设有第二卡槽411和第二插槽421,第一卡槽1111和第二卡槽411的槽口朝下和斜向上设置,第一插槽1121和第二插槽421的槽口同向设置,剪刀脚21的上端两侧分别设有与第一卡槽1111和第一插槽1121对应的第一卡轴211和第一插接板214,剪刀脚21的下端两侧分别设有与第二卡槽411和第二插槽421对应的第二卡轴212和第三卡轴213,第一插接板214可活动的插设于第一插槽1121内,第一卡轴211、第二卡轴212以及第三卡轴213分别可转动的卡设于与第一卡槽1111、第二卡槽411和第二插槽421内。剪刀脚21包括相枢轴连接的第一板23和第二板24,两者的转轴为第一转轴25,所述第二卡轴212和第一插接板214形成于第一板23上,第一卡轴211和第三卡轴形成于第二板24上,第一插槽1121和第二插槽421的槽口开口方向背向剪刀脚21的第一转轴25。第一卡槽1111和第二卡槽411都呈肚大口小状,第二卡槽411的槽口向背离第一转轴25的方向倾斜。
上述薄型键盘按键的制作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a).在注塑成型模具内放入加强片12,射出键帽本体11直接成型于加强片12上形成键帽1;
步骤(b).将电路板3安装于底座4上;
步骤(c).将支撑装置2安装于底座4上;
步骤(d).将键帽1安装于支撑装置2上,
在本实施例中加强片12与键帽本体11形状对应,具有弧形状的主片121和沿主片边缘向下延伸的翼部122,不仅能保证键帽本体11的强度,而且注塑时有利于提高键帽本体11的成型速度。
实施例三
如图7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点在于:加强片为由长方体和弧形柱拼接成腰型柱状。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