户内真空断路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386367发布日期:2020-07-07 14:17阅读:363来源:国知局
户内真空断路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真空断路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户内真空断路器。



背景技术:

现有的户内真空断路器的结构是:包括驱动盒、固封极柱组、灭弧室、拉杆和软连接片;所述固封极柱组包括三个固定安装于所述驱动盒的固封极柱,每个固封极柱的内部均设有所述灭弧室并且驱动盒内的操作机构通过所述拉杆与灭弧室的动触杆下端对应连接;固封极柱侧面均设有上导电杆和下导电杆,每个所述灭弧室的静触杆均设有向上伸出的上连接端,上连接端与上导电杆连接,下导电杆均通过软连接片分别与灭弧室的动触杆连接。上述现有户内真空断路器存在有不足之处:灭弧室的动触杆与下导电杆之间是通过软连接片导电连接的,在动触杆上下移动过程中,软连接片也会随之发生形变。由于软连接片发生的是不定向的形变(正常情况是发生均匀弯曲),因此软连接片容易随机出现固定弯折点,一旦形成固定的弯折点后,软连接片每次发生形变均是在固定弯折点位发生弯折形变,长此以往容易导致软连接在固定弯折点位处疲劳过度而折断(全部折断或部分折断)的风险,进而无法保证户内真空断路器正常工作。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户内真空断路器,以减小软连接片出现固定弯折点的可能性,延长软连接片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户内真空断路器,包括驱动盒、固封极柱组、灭弧室、拉杆和软连接片;所述固封极柱组包括三个固定安装于所述驱动盒的固封极柱,每个固封极柱的内部均设有所述灭弧室并且驱动盒内的操作机构通过所述拉杆与灭弧室的动触杆下端对应连接;固封极柱侧面均设有上导电杆和下导电杆,固封极柱侧面均设有上导电杆和下导电杆,每个所述灭弧室的静触杆均设有向上伸出的上连接端,并且下导电杆通过软连接片分别与灭弧室的动触杆连接;

每个所述软连接片均设有形变辅助机构,用于辅助软连接片均匀变形;

所述形变辅助机构均包括固定筒、伸缩筒和弹簧;所述固定筒固定于下导电杆,所述伸缩筒插入固定筒且与固定筒滑动连接,所述软连接片的一端贯穿固定筒和伸缩筒后与对应的下导电杆固定连接;所述弹簧安装于固定筒内用于推动伸缩筒伸出。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体现在:

本断路器在安装使用时,在断路器接通状态时,灭弧室的动触杆和静触杆接触,当需要断开时,驱动盒内的操作机构带动拉杆下移便能实现动触杆下移并与静触杆分开,由于伸缩筒的下端始终与软连接片接触,下移过程中软连接片对伸缩筒的压力减小,这个过程中伸缩筒在弹簧的弹力作用下往下伸出,同时伸缩筒的下边对软连接片具有限位的作用,使软连接片发生均匀形变。反之,当操作机构带动拉杆上移,上移过程中软连接片将挤压伸缩筒缩回,同理伸缩筒的下边对软连接片也具有限位的作用,也使软连接片发生均匀形变。上移和下移过程均能大大减小了软连接片出现固定弯折点的可能性,有利于延长软连接片的使用寿命。

优选地,所述软连接片均贯穿固定筒和伸缩筒的中心孔。

优选地,所述伸缩筒的下端部分往下延伸进而形成用于与软连接片接触的凸起。

优选地,所述凸起位于软连接片弯曲的一侧且凸起与软连接片的接触面为弧面。

优选地,所述弧面往对应的软连接片弯曲的一侧弯曲。

整个软连接片的中部为形变部分,而其两端部分则处于竖直状态不弯曲,伸缩筒的凸起部分的弧面始终与软连接片的中部接触,弧面形状是用于辅助软连接片的中部在形状过程中产生均匀圆弧形变。不管是上移或者下移过程,弧面均能引导软连接片均匀形变,同时弹簧的设置也避免了弧面对软连接片的形变产生太大的阻碍。

优选地,还包括电流互感器模块,所述电流互感器模块套设于下导电杆的外部。

电流互感器模块通过可拆分的方式包裹在下导电杆的外部,电流互感器模块用于测量电流,方便与外部与监控装置连接而实现远程监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图1为本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的放大图;

图3为本实施例中形变辅助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的左视图。

附图中,驱动盒1、固封极柱2、灭弧室3、电流互感器模块4、拉杆5、软连接片6、动触杆7、静触杆8、下导电杆9、导体10、上连接端11、固定筒12、伸缩筒13、弹簧14、限位环15、凸起16、弧面17。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需要注意的是,除非另有说明,本申请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技术人员所理解的通常意义。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户内真空断路器,包括驱动盒1、固封极柱组、灭弧室3、电流互感器模块4、拉杆5和软连接片6。所述固封极柱组包括三个固定安装于所述驱动盒1的固封极柱2,每个固封极柱2的内部均设有所述灭弧室3并且驱动盒1内的操作机构通过所述拉杆5与灭弧室3的动触杆7下端对应连接。驱动盒1内设有用于驱动拉杆5的所述操作机构,操作机构为现有结构,故此不做赘述。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固封极柱2侧面均设有上导电杆10和下导电杆9,并且下导电杆9均通过软连接片6分别与对应灭弧室3的动触杆7连接。电流互感器模块4套设于下导电杆9的外部,电流互感器模块4通过可拆分的方式包裹在下导电杆9的外部,电流互感器模块4用于测量电流,方便与外部与监控装置连接而实现远程监控。具体可拆分连接可以采用抱箍等可拆分零件实现。另外,每个所述灭弧室3的静触杆8均设有上连接端11,所述上连接端11与上导电杆10连接。

本设备的的工作原理:在断路器接通状态时,灭弧室3的动触杆7和静触杆8接触,当需要断开时,驱动盒1内的操作机构带动拉杆5下移便能实现动触杆7下移并与静触杆8分开切断电路。反之,操作机构带动拉杆5上移实现动触杆7和静触杆8接触。不管是上移或者下移过程中均能实现软连接片6的均匀形变,本实施例中是发生均匀圆弧形变,本实施例还包括形变辅助机构,每个所述软连接片6均设有形变辅助机构,用于辅助软连接片6均匀变形。形变辅助机构的具体结构和连接关系如下:

如图3和图4所示,所述形变辅助机构均包括固定筒12、伸缩筒13和弹簧14,固定筒12和伸缩筒13均为空心柱状,伸缩筒13插入固定筒12且与固定筒12滑动连接,而固定筒12和伸缩筒13均设有用于放置伸缩筒13完全滑出的限位环15。固定筒12固定于下导电杆9,软连接片6的一端均贯穿固定筒12和伸缩筒13的中心孔后与对应的下导电杆9固定连接,而弹簧14安装于固定筒12内用于推动伸缩筒13伸出,具体地,弹簧14压缩于下导电杆9和伸缩筒13之间。本设备中伸缩筒13的下端始终与软连接片6接触,起到了引导软连接片6均匀形变的作用,因此本实施例对伸缩筒13的下端进行了进一步优化,以提高引导均匀形变的效果,伸缩筒13的具体结构如下:

伸缩筒13的下端部分往下延伸进而形成用于与软连接片6接触的凸起16,凸起16是由伸缩筒13下端的四分之一部分延伸形成,且凸起16位于软连接片6弯曲的一侧,从而保证了凸起16始终与软连接片6接触。进一步地,凸起16与软连接片6的接触面为弧面17,即凸起16的下端面为弧面17,整个软连接片6的中部为形变部分,而其两端部分则处于竖直状态不弯曲,伸缩筒13的凸起16部分的弧面17始终与软连接片6的中部接触,弧面17形状是用于辅助软连接片6的中部在形状过程中产生均匀圆弧形变。不管是上移或者下移过程,弧面17均能引导软连接片6均匀形变,同时弹簧14的设置也避免了弧面17对软连接片6的形变产生太大的阻碍。引导软连接片6均匀形变的具体原理:由于伸缩筒13的下端始终与软连接片6接触,下移过程中软连接片6对伸缩筒13的压力减小,这个过程中伸缩筒13在弹簧14的弹力作用下往下伸出,同时伸缩筒13的下边对软连接片6具有限位的作用,使软连接片6发生均匀形变。反之,当驱动盒1带动拉杆5上移,上移过程中软连接片6将挤压伸缩筒13缩回,同理伸缩筒13的下边对软连接片6也具有限位的作用,也使软连接片6发生均匀形变。上移和下移过程均能大大减小了软连接片6出现固定弯折点的可能性,有利于延长软连接片6的使用寿命。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和说明书的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