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公开涉及电抗器。
本申请基于2018年11月14日申请的日本专利特愿2018-213781主张优先权,并引用所述日本申请所记载的所有记载内容。
背景技术:
专利文献1的电抗器具备线圈、磁芯、壳体、密封树脂部以及两个支承部。壳体在内部收纳线圈和磁芯的组合体。壳体具有底板部、侧壁部以及安装座。底板部载置组合体。侧壁部将组合体的外周包围。安装座设置于侧壁部的四个角部。在安装座安装支承部。线圈具有一对卷绕部。一对卷绕部以相互的轴成为平行的方式并排地配置于底板部的同一平面上。即,一对卷绕部平置于底板部的同一平面上。磁芯具有一对内侧芯部和一对外侧芯部。各内侧芯部配置于各卷绕部的内部。各外侧芯部配置于各卷绕部的外部。密封树脂部填充于壳体的内部,将组合体密封。各支承部借助密封树脂部支承各外侧芯部的上表面。各支承部具有一对固定部和重叠区域。一对固定部设置于支承部的长度方向的两端,利用螺栓固定于壳体的安装座。重叠区域设置于支承部的长度方向的中央,与外侧芯部的上表面重叠。在该重叠区域的下表面与外侧芯部的上表面之间夹设有密封树脂部的一部分。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6-207701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本公开的第一电抗器,
具备:线圈和磁芯的组合体;壳体,在内部收纳所述组合体;以及密封树脂部,填充到所述壳体的内部而将所述组合体的至少一部分密封,
所述电抗器具备以悬臂状固定于所述壳体的支承部,
所述壳体具有:
底板部,载置所述组合体;和
矩形框状的侧壁部,将所述组合体的外周包围,
所述侧壁部具有沿着所述壳体的周向的长度不同的一对短边部和一对长边部,
所述线圈具备一对卷绕部,
所述一对卷绕部在与所述底板部正交的方向层叠,具有相互平行的轴,
所述磁芯具有配置于所述线圈的外部的一对外侧芯部,
所述支承部具有:
固定端,固定于所述侧壁部的所述短边部的端面;
重叠区域,与所述外侧芯部的上方重叠;以及
自由端,不固定于所述壳体,
所述重叠区域沿着所述侧壁部的所述长边部延伸,
所述自由端设置于与所述固定端相反的一侧。
本公开的第二电抗器,
具备:线圈和磁芯的组合体;壳体,在内部收纳所述组合体;以及密封树脂部,填充到所述壳体的内部而将所述组合体的至少一部分密封,
所述电抗器具备以悬臂状固定于所述壳体的支承部,
所述壳体具有:
底板部,载置所述组合体;和
矩形框状的侧壁部,将所述组合体的外周包围,
所述侧壁部具有沿着所述壳体的周向的长度不同的一对短边部和一对长边部,
所述线圈具备一对卷绕部,
所述一对卷绕部具有与所述底板部正交且相互平行的轴,
所述磁芯具有配置于所述线圈的外部的一对外侧芯部,
所述支承部具有:
固定端,固定于所述侧壁部的所述短边部的端面;
重叠区域,与所述外侧芯部的上方重叠;以及
自由端,不固定于所述壳体,
所述重叠区域沿着所述侧壁部的所述长边部延伸,
所述自由端设置于与所述固定端相反的一侧。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实施方式1的电抗器的概要的侧视图。
图2是示出实施方式1的电抗器的概要的俯视图。
图3是示出实施方式2的电抗器的概要的侧视图。
图4是示出实施方式3的电抗器的概要的侧视图。
图5是示出实施方式3的电抗器的概要的俯视图。
图6是示出实施方式4的电抗器的概要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公开要解决的课题]
期望如下:减小电抗器的设置面积,防止组合体从壳体脱落,并且对伴随组合体动作时的振动的噪声进行抑制。这是因为:根据电抗器的设置对象,有时电抗器的设置空间减小而不能将一对卷绕部平置。另外是因为:当组合体从壳体脱落时,不能进行组合体的保护、经由壳体将组合体冷却等。进一步是因为:通过支承部的两端固定于壳体,从而当组合体的振动经由支承部向壳体传递时,噪声变大。
因此,本公开以提供如下电抗器作为目的之一:设置面积小,容易抑制组合体从壳体脱落,容易对伴随组合体动作时的振动的噪声进行抑制。
[本公开的效果]
在本公开的第一电抗器及第二电抗器中,设置面积小,容易抑制组合体从壳体脱落,容易对伴随组合体动作时的振动的噪声进行抑制。
《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说明》
首先列举本公开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在以下说明中,有时将并排地配置于壳体的底板部的同一平面上且具有相互平行的轴的一对卷绕部称为“平置型”。另外,有时将在与壳体的底板部正交的方向层叠且具有相互平行的轴的一对卷绕部称为“纵层叠型”。有时还将与壳体的底板部正交且具有相互平行的轴的一对卷绕部称为“直立型”。
(1)本公开的一方式的第一电抗器,
具备:线圈和磁芯的组合体;壳体,在内部收纳所述组合体;以及密封树脂部,填充到所述壳体的内部而将所述组合体的至少一部分密封,
所述电抗器具备以悬臂状固定于所述壳体的支承部,
所述壳体具有:
底板部,载置所述组合体;和
矩形框状的侧壁部,将所述组合体的外周包围,
所述侧壁部具有沿着所述壳体的周向的长度不同的一对短边部和一对长边部,
所述线圈具备一对卷绕部,
所述一对卷绕部在与所述底板部正交的方向层叠,具有相互平行的轴,
所述磁芯具有配置于所述线圈的外部的一对外侧芯部,
所述支承部具有:
固定端,固定于所述侧壁部的所述短边部的端面;
重叠区域,与所述外侧芯部的上方重叠;以及
自由端,不固定于所述壳体,
所述重叠区域沿着所述侧壁部的所述长边部延伸,
所述自由端设置于与所述固定端相反的一侧。
上述第一电抗器由于是纵层叠型的一对卷绕部,从而与平置型的一对卷绕部比较,设置面积较小。一般来说,是因为沿着与线圈的轴方向和一对卷绕部的排列方向两个方向正交的方向的组合体的长度满足小于沿着一对卷绕部的排列方向的组合体的长度的关系。以下,有时将该关系称为长度的大小关系。
另外,上述第一电抗器容易抑制组合体从壳体脱落。是因为:如上所述,为了满足上述长度的大小关系,与将平置型的一对卷绕部收纳的壳体的深度比较,将纵层叠型的一对卷绕部收纳的壳体的深度容易变深。而且是因为:通过具备支承部,能够限制组合体从壳体跳出。特别是,即使该支承部的固定形态为悬臂支承于壳体的形态,也容易抑制组合体从壳体脱落。其理由是因为:除了如上所述壳体的深度较深之外,还将支承部的固定部位设置于短边部的端面而不是长边部。将支承部的宽度设为一定,对支承部固定于短边部的端面的情况和支承部固定于长边部的端面的情况进行比较。“(支承部的宽度)/(短边部的长度)”大于“(支承部的宽度)/(长边部的长度)”。因此,利用支承部容易支承组合体。支承部的宽度是指沿着一对长边部的对置方向的长度。短边部的长度是指沿着一对长边部的内表面彼此的最短距离。长边部的长度是指一对短边部的内表面彼此的最短距离。
而且,上述第一电抗器容易对伴随组合体动作时的振动的噪声进行抑制。通过支承部悬臂支承于壳体,从而支承部作为板簧发挥作用。因此,组合体动作时的振动容易被支承部吸收。因此,组合体动作时的振动难以经由支承部传递到壳体。另外,将纵层叠型的一对卷绕部收纳的壳体的开口部与将平置型的一对卷绕部收纳的壳体的开口部比较较小。即,组合体中的从壳体露出的露出区域小,由壳体包覆的包覆区域大。因此,组合体自身难以振动。而且,短边部与长边部比较刚性较高。因此,通过将支承部的固定部位设置于短边部,与将支承部的固定部位设置于长边部的情况比较,能够将防止组合体脱落的支承部牢固地固定于壳体。
并且,上述第一电抗器能够减少部件数量。在一对卷绕部为平置型的情况下,为了抑制组合体从壳体脱落和噪声,需要两个支承部,各支承部各需要两个螺栓,合计需要四个螺栓。与此相对,上述第一电抗器只需要一个支承部和一个螺栓即可。
上述第一电抗器在沿着线圈的轴方向的组合体的长度比沿着一对卷绕部的排列方向的组合体的长度长的情况下,由于一对卷绕部为纵层叠型,从而与一对卷绕部为直立型的情况比较,能够降低高度。
另一方面,上述第一电抗器在沿着一对卷绕部的排列方向的组合体的长度比沿着线圈的轴方向的组合体的长度长的情况下,由于一对卷绕部为纵层叠型,从而与一对卷绕部为直立型的情况比较,能够减小电抗器的设置面积。而且,上述第一电抗器进一步容易抑制组合体从壳体脱落。其理由是因为:与将直立型的一对卷绕部收纳的壳体的深度比较,将纵层叠型的一对卷绕部收纳的壳体的深度深。
(2)本公开的一方式的第二电抗器,
具备:线圈和磁芯的组合体;壳体,在内部收纳所述组合体;以及密封树脂部,填充到所述壳体的内部而将所述组合体的至少一部分密封,
所述电抗器具备以悬臂状固定于所述壳体的支承部,
所述壳体具有:
底板部,载置所述组合体;和
矩形框状的侧壁部,将所述组合体的外周包围,
所述侧壁部具有沿着所述壳体的周向的长度不同的一对短边部和一对长边部,
所述线圈具备一对卷绕部,
所述一对卷绕部具有与所述底板部正交且相互平行的轴,
所述磁芯具有配置于所述线圈的外部的一对外侧芯部,
所述支承部具有:
固定端,固定于所述侧壁部的所述短边部的端面;
重叠区域,与所述外侧芯部的上方重叠;以及
自由端,不固定于所述壳体,
所述重叠区域沿着所述侧壁部的所述长边部延伸,
所述自由端设置于与所述固定端相反的一侧。
上述第二电抗器与上述第一电抗器同样,设置面积小,容易抑制组合体从壳体脱落,容易抑制噪声。而且,上述第二电抗器能够减少部件数量。
特别是,上述第二电抗器与一对卷绕部为纵层叠型的情况比较,容易抑制噪声。组合体在线圈的轴方向容易振动。上述第二电抗器通过将一对卷绕部设为直立型,能够将支承部以与线圈的轴方向正交的方式配置。因此,支承部能够从控制组合体的振幅的方向支承组合体。因此,组合体的振动容易由支承部吸收。
上述第二电抗器在沿着线圈的轴方向的组合体的长度比沿着一对卷绕部的排列方向的组合体的长度长的情况下,与一对卷绕部为纵层叠型的情况比较,容易减小电抗器的设置面积。而且,上述第二电抗器更进一步容易抑制组合体从壳体脱落。其理由是因为:与将纵层叠型的一对卷绕部收纳的壳体的深度比较,将直立型的一对卷绕部收纳的壳体的深度深。
另一方面,上述第二电抗器在沿着一对卷绕部的排列方向的组合体的长度比沿着线圈的轴方向的组合体的长度长的情况下,与一对卷绕部为纵层叠型的情况比较,能够降低高度。
(3)作为具有纵层叠型的一对卷绕部的上述第一电抗器的一方式,可列举如下:
所述线圈具有将所述一对卷绕部彼此电连接的连接部,
所述连接部设置于所述线圈的轴方向的一端侧,
所述支承部的所述固定端固定于所述壳体中的位于所述线圈的所述连接部侧的所述短边部的端面。
上述第一电抗器能够防止一对卷绕部中的各绕组的两端部和支承部相互干扰。一对卷绕部中的各绕组的两端部在线圈的轴方向设置于与连接部相反的一侧。即,是因为:一对卷绕部中的各绕组的两端部和设置于连接部侧的支承部相互隔开距离。
另外,上述第一电抗器可有效抑制噪声。这是因为:线圈的连接部侧与一对卷绕部中的各绕组的两端部侧比较容易振动。两端部详细如后所述,经由端子构件连接电源等外部装置,因此难以振动。
(4)作为上述第一电抗器或者上述第二电抗器的一方式,可列举如下:
所述密封树脂部介于所述支承部的所述重叠区域与所述外侧芯部之间。
上述电抗器容易抑制噪声。这是因为:与使支承部与外侧芯部直接接触而将外侧芯部向壳体的底板部侧按压的情况比较,容易抑制磁芯的振动向支承部传递。即,这是因为:支承部难以成为磁芯的振动向壳体传递的传递路径。
(5)作为上述第一电抗器或者上述第二电抗器的一方式,可列举如下:
具有粘接层,所述粘接层介于所述组合体与所述壳体的所述底板部之间,将所述组合体和所述壳体的所述底板部固定。
上述电抗器能够将组合体牢固地固定于底板部。因此,容易抑制组合体的移动。因此,容易抑制组合体从壳体脱落。
(6)作为上述第一电抗器或者上述第二电抗器的一方式,可列举如下:
所述组合体具备将所述外侧芯部覆盖的模制树脂部,
所述模制树脂部达到所述一对卷绕部的内部。
上述电抗器能够将外侧芯部和线圈一体化。因此,在电抗器的制造过程中,容易将组合体收纳于壳体。其理由是因为容易处理组合体。
《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详情》
以下一边参照附图一边说明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详情。图中的相同符号表示相同名称物。
《实施方式1》
〔电抗器〕
参照图1、图2说明实施方式1的电抗器1a。电抗器1a具备将线圈2和磁芯3组合而成的组合体10、壳体5以及密封树脂部6。壳体5具备载置组合体10的底板部51和将组合体10的外周包围的侧壁部52。线圈2具有一对卷绕部21、22(图1)。磁芯3具有一对外侧芯部33,一对外侧芯部33配置于各卷绕部21、22的外部。密封树脂部6填充到壳体5的内部而将组合体10的至少一部分密封。电抗器1a的特征之一在于如下方面:一对卷绕部21、22的配置方式不是设为平置型而是设为纵层叠型或者直立型的方面;和具有特定的支承部7的方面,支承部7固定于壳体5,防止组合体10从壳体5脱落。以下说明按电抗器1a的主要的特征部分、与特征部分关联的部分的结构、主要效果及各结构的详情的顺序进行。另外,以下说明是将壳体5的底板部51侧作为下、将与底板部51侧相反的一侧即开口部55侧作为上进行的。沿着该上下方向的方向是壳体5的深度方向。上下方向在图1中沿着纸面上下方向。将沿着该上下方向的方向作为高度方向。
[主要的特征部分及关联的部分的结构]
(壳体)
壳体5在内部收纳组合体10。壳体5能够实现组合体10的机械保护及从外部环境的保护。通过从外部环境的保护,组合体10的防蚀性提高。而且,壳体5能够使组合体10散热。有代表性的是,壳体5通过模铸等模具铸造、注射成形来制造。壳体5是有底筒状的容器。壳体5具备底板部51和侧壁部52。底板部51和侧壁部52在本例中一体成形。另外,底板部51和侧壁部52也可以单独地成形。在该情况下,可列举的是,底板部51和侧壁部52相互通过螺钉固定等而一体化。在侧壁部52的上端侧形成有开口部55。侧壁部52的上端侧为与底板部51侧相反的一侧。由底板部51和侧壁部52包围的内部空间具有能收纳组合体10整体的形状及大小。
<底板部>
底板部51具有内底面和外底面。内底面载置组合体10。外底面设置于冷却底座等设置对象。设置对象的图示省略。底板部51是矩形平板状。内底面及外底面在本例中由平面构成。
<侧壁部>
侧壁部52将组合体10的外周包围。侧壁部52立设于底板部51的周缘。侧壁部52的高度高于组合体10的高度。侧壁部52的形状在本例中为矩形框状。即,侧壁部52具有四个壁部。侧壁部52具有一对短边部521和一对长边部522。一对短边部521和一对长边部522的沿着壳体5的周向的长度不同。一对短边部521的沿着壳体5的周向的长度比一对长边部522的沿着壳体5的周向的长度短。短边部521和长边部522在壳体5的周向上交替地配置。一对短边部521相互对置。一对长边部522相互对置。一对短边部521的对置方向和一对长边部522的对置方向相互正交。说明便利起见,图1省略纸面外方的长边部的图示。
一对短边部521中、线圈2的后述的连接部23侧(图1的纸面右侧)的短边部521中的端面由平面构成。在该连接部23侧的短边部521的端面形成有螺纹孔。螺纹孔的图示省略。在该螺纹孔中可紧固将支承部7固定的螺栓70。短边部521与长边部522比较刚性高。因此,通过将支承部7的固定部位设置于短边部521,与将支承部7的固定部位设置于长边部522的情况比较,能够将防止组合体10脱落的支承部7牢固地固定于壳体5。假设在为了设置螺纹孔而将侧壁部52的厚度增厚的情况下,将短边部521的厚度增厚与将长边部522的厚度增厚的情况比较,壳体5的大小及重量难以增大。
<材质>
壳体5的材质可列举非磁性金属、非金属。
作为非磁性金属,可举出铝或其合金、镁或其合金、铜或其合金、银或其合金、奥氏体系不锈钢等。这些非磁性金属的热导率比较高。因此,壳体5能够作为散热路径利用。因此,壳体5能够将组合体10产生的热效率良好地向冷却底座等设置对象散热。因此,电抗器1a提高散热性。在用金属形成壳体5的情况下,作为壳体5的形成方法,模铸合适。
作为非金属,可列举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树脂、氨基甲酸酯树脂、聚苯硫醚(pps)树脂、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abs)树脂等树脂。这些非金属一般来说多数电绝缘性优良。因此,线圈2与壳体5之间的绝缘性升高。这些非金属比上述的金属轻,能够使电抗器1a轻量。
上述树脂也可以含有陶瓷填料。陶瓷填料例如可列举氧化铝、二氧化硅等。含有这些陶瓷填料的树脂的散热性及电绝缘性优良。在由树脂形成壳体5的情况下,作为壳体5的形成方法,注射成形合适。在将底板部51和侧壁部52单独地成形的情况下,底板部51和侧壁部52也可以由相互不同的材质构成。
(线圈)
线圈2具备的一对卷绕部21、22在本例中是没有接合部的将一根绕组卷绕成螺旋状而成的中空的筒状体。更具体地讲,一对卷绕部21、22是方筒状体。一对卷绕部21、22在线圈2的轴方向的一端侧(图1的纸面右侧)经由连接部23相互电连接。连接部23通过将绕组的一部分折弯成u字状而构成。
另外,一对卷绕部21、22也可以通过将各自分开的绕组卷绕成螺旋状而形成。将一对卷绕部21、22彼此电连接的连接部例如能够按如下形成。将一对卷绕部21、22中的绕组的导体彼此直接连接。或者,将与一对卷绕部21、22独立的连结构件与一对卷绕部21、22中的绕组的导体连接。在将导体彼此直接连接的情况下,可列举使一方卷绕部21中的绕组的端部侧弯曲,并向另一方卷绕部22中的绕组的端部侧拉长。连结构件例如与绕组用同一构件构成。导体彼此的连接、连结构件和导体的连接能够用焊接、压接进行。
线圈2的轴方向的另一端侧(图1的纸面左侧)的各绕组的两端部从壳体5的开口部55向上方拉长。各绕组的两端部的图示省略。各绕组的两端部被剥掉绝缘包覆部而露出导体。在露出的导体连接端子构件。线圈2经由该端子构件连接电源等外部装置。电源向线圈2进行电力供给。端子构件和外部装置的图示省略。
构成一对卷绕部21、22的各绕组能够利用包覆线。包覆线具备导体线和将导体线的外周覆盖的绝缘包覆部。导体线的材质可列举铜、铝、镁或者其合金。导体线的种类可列举扁平线、圆线。绝缘包覆部可列举瓷漆等。作为瓷漆,代表性的可列举聚酰胺酰亚胺。本例的各绕组可使用导体线由铜制的扁平线构成、绝缘包覆部由瓷漆构成的包覆扁平线。各卷绕部21、22由将该包覆扁平线扁立绕而成的扁绕线圈构成。一对卷绕部21、22的绕组的截面积在本例中相互相同。一对卷绕部21、22的卷绕方向是相互相同的方向。一对卷绕部21、22的匝数为相互相同的数量。另外,一对卷绕部21、22的绕组的截面积、匝数也可以相互不同。
一对卷绕部21、22的端面形状相互形成为矩形框状。在此所说的矩形框状包括正方形框状。各卷绕部21、22的角部圆滑化。另外,一对卷绕部21、22的端面形状也可以为梯形框状等。作为梯形框状,可列举等腰梯形框状、直角梯形框状。梯形框状的图示省略。
一对卷绕部21、22的高度及宽度在本例中相互相同。该宽度在本例中是沿着与高度方向和线圈2的轴方向两方向正交的方向(图2的纸面上下方向)的长度。另外,一对卷绕部21、22的高度也可以相互不同。
作为一对卷绕部21、22的配置方式,不是平置型,可列举纵层叠型(图1)或者直立型(图4)。平置型是指将一对卷绕部21、22以相互的轴成为平行的方式并排地配置于底板部51的同一平面上。纵层叠型是指将一对卷绕部21、22以相互的轴成为平行的方式在与底板部51正交的方向层叠。直立型是指将一对卷绕部21、22以相互的轴平行、且与底板部51正交的方式配置。该轴平行不包括同一直线状。电抗器1a通过一对卷绕部21、22的配置方式为纵层叠型或者直立型,从而与一对卷绕部21、22的配置方式为平置型的情况比较,能够减小电抗器1a的设置面积。
在本例中,一对卷绕部21、22的配置方式为纵层叠型。一方卷绕部21配置于底板部51侧。另一方卷绕部22配置于一方卷绕部21的上方侧即开口部55侧。下方侧的卷绕部21的四个外周面中除了与上方侧的卷绕部22对置的对置面之外的三个外周面与壳体5对置。具体地讲,上述三个外周面与底板部51及一对长边部522对置。上方侧的卷绕部22的四个外周面中除了与下方侧的卷绕部21对置的对置面和上表面之外的两个外周面与壳体5对置。具体地讲,上述两个外周面与一对长边部522对置。一对卷绕部21、22中的合计八个外周面中与壳体5对置的对置面合计是五个外周面,因此线圈2容易经由壳体5散热。
(磁芯)
磁芯3具备一对内侧芯部31、32和一对外侧芯部33(图1)。一对内侧芯部31、32分别配置于一对卷绕部21、22的内部。一对内侧芯部31、32分开地配置。一对外侧芯部33配置于一对卷绕部21、22的外部。即,外侧芯部33未配置线圈2,而从线圈2突出,且从线圈2露出。磁芯3以夹着分开地配置的一对内侧芯部31、32的方式配置有一对外侧芯部33。磁芯3使各内侧芯部31、32的端面和外侧芯部33的内端面接触而形成为环状。通过这一对内侧芯部31、32和一对外侧芯部33,在对线圈2进行励磁时形成闭磁路。另外,一对内侧芯部31、32是指磁芯3中沿着一对卷绕部21、22的轴方向的部分。在本例中,磁芯3中沿着各卷绕部21、22的轴方向的部分的两端部向各卷绕部21、22的外侧突出。该突出的部分也是各内侧芯部31、32的一部分。
<内侧芯部>
各内侧芯部31、32以其轴相对于底板部51及侧壁部52的长边部522成为平行的方式配置。即,各内侧芯部31、32以其轴相对于侧壁部52的短边部521正交的方式配置。各内侧芯部31、32的形状优选形成为沿着各卷绕部21、22的内周形状的形状。其理由是因为,容易使各卷绕部21、22的内周面与各内侧芯部31、32的外周面之间的间隔遍及各内侧芯部31、32的周向均匀地形成。在本例中,各内侧芯部31、32的形状是长方体状。各内侧芯部31、32的角部以沿着各卷绕部21、22的角部的内周面的方式圆滑化。
一对内侧芯部31、32的高度及宽度在本例中设为相互相同的高度及宽度。即,各卷绕部21、22的内周面与各内侧芯部31、32的外周面之间的间隔的大小相互相同。该宽度是沿着一对卷绕部21、22的宽度方向(图2的纸面上下方向)的长度。
各内侧芯部31、32由一个柱状的芯片构成。芯片没有隔着间隙,而具有各卷绕部21、22的轴方向的大致全长的长度。另外,各内侧芯部31、32也可以由层叠体构成,该层叠体通过多个柱状的芯片和间隙沿着线圈2的轴方向层叠配置而成。
<外侧芯部>
各外侧芯部33以其外端面与壳体5的侧壁部52中的各短边部521对置的方式配置。外侧芯部33的外端面是指外侧芯部33中的与一对内侧芯部31、32侧相反的一侧的面。外侧芯部33的形状例如可列举长方体状等。
外侧芯部33的上表面在本例中与上方侧的内侧芯部32的上表面大致齐平。外侧芯部33的下表面在本例中与下方侧的内侧芯部31的下表面大致齐平。另外,外侧芯部33的上表面也可以位于比上方侧的内侧芯部32的上表面靠上方。外侧芯部33的下表面也可以位于比下方侧的内侧芯部31的下表面靠下方。各外侧芯部33由一个柱状的芯片构成。
(密封树脂部)
密封树脂部6填充到壳体5内,将组合体10的至少一部分覆盖。密封树脂部6具有以下的(a)~(d)所示的各种功能。(a)将组合体10的热向壳体5传递。(b)机械保护及从外部环境保护组合体10。通过从外部环境的保护,组合体10的防蚀性提高。(c)将组合体10与壳体5之间的电绝缘性提高。(d)通过组合体10和壳体5的一体化而将电抗器1a的强度、刚性提高。
本例的密封树脂部6实质上填充到壳体5的开口端为止。即,密封树脂部6的上表面与壳体5的侧壁部52的端面实质上齐平。密封树脂部6将组合体10的整体埋设。该密封树脂部6具有介于组合体10与支承部7之间的部分、介于线圈2与壳体5之间的部分、以及介于卷绕部21、22彼此之间的部分。具体地讲,密封树脂部6介于外侧芯部33的上表面与支承部7的下表面之间、和后述的第二端面构件42的上表面与支承部7的下表面之间的整个区域。另外,密封树脂部6介于下方侧的卷绕部21的下表面与底板部51的内底面之间、下方侧的卷绕部21的侧面与侧壁部52的长边部522之间、以及上方侧的卷绕部22的侧面与长边部522之间。而且,密封树脂部6介于下方侧的卷绕部21的上表面与上方侧的卷绕部22的下表面之间。
密封树脂部6的热导率越高越优选。其理由是因为容易使各卷绕部21、22的热向壳体5传递。密封树脂部6的热导率例如优选为0.3w/m·k以上,更优选为1w/m·k以上,特别优选2w/m·k以上。密封树脂部6的材质可列举热固化性树脂、热塑性树脂。热固化性树脂例如可列举环氧树脂、氨基甲酸酯树脂、硅酮树脂、不饱和聚酯树脂等。热塑性树脂例如可列举pps树脂等。这些树脂也可以含有上述的陶瓷填料等。
(支承部)
支承部7固定于壳体5,支承组合体10的上方。通过支承部7对组合体10的支承,可防止组合体10从壳体5脱落。支承部7对组合体10的支承形态可以是使支承部7与组合体10直接接触而进行的直接支承,但是优选在支承部7与组合体10之间隔着固化的密封树脂部6间接进行的间接支承。其理由是因为:通过夹在支承部7与组合体10之间的密封树脂部6,容易抑制组合体10的振动向支承部7传递。在本例中,支承部7隔着密封树脂部6间接地支承组合体10。即,在支承部7与组合体10之间夹设有密封树脂部6。支承部7以其长度方向沿着长边部522的方式设置。支承部7构成为悬臂状,具有固定端71、重叠区域72以及自由端73。
<固定端>
固定端71固定于壳体5的侧壁部52中的短边部521的端面。通过固定端71固定于短边部521,与固定端71固定于长边部522的情况比较,支承部7自身的振动难以传递到短边部521。其理由是因为短边部521的刚性比长边部522的刚性高。固定端71的固定部位优选设为一对短边部521中、线圈2的连接部23侧的短边部521的端面。其理由是因为从壳体5的开口部55向上方拉长的线圈2的另一端侧的两端部和支承部7相互不干涉。另外,噪声有效地被抑制。其理由是因为:线圈2的连接部23侧与一对卷绕部21、22中的各绕组的两端部侧比较容易振动。两端部如上所述经由端子构件连接电源等外部装置,因此难以振动。固定端71的固定能够利用螺栓70。在固定端71形成有供螺栓70插通的插通孔。插通孔的图示省略。
<重叠区域>
重叠区域72与外侧芯部33的上方重叠。重叠区域72沿着侧壁部52的长边部522的长度方向延伸。该重叠区域72设置于固定端71与自由端73之间。自由端73后述。在本例中,重叠区域72与将外侧芯部33的上表面覆盖的第二端面构件42的上方重叠。第二端面构件42后述。在重叠区域72的下表面与第二端面构件42的上表面之间、和重叠区域72的下表面与外侧芯部33的上表面之间夹设有固化的密封树脂部6。因此,重叠区域72的下表面和第二端面构件42的上表面不直接相接。另外,重叠区域72的下表面和外侧芯部33的上表面不直接相接。重叠区域72的下表面与密封树脂部6的上表面相接。即,重叠区域72没有埋设于密封树脂部6。另外,重叠区域72也可以埋设于密封树脂部6。重叠区域72的下表面和第二端面构件42的上表面也可以直接相接。重叠区域72的下表面和外侧芯部33的上表面也可以直接相接。
<自由端>
自由端73不固定于壳体5。自由端73与固定端71设置于支承部7的长度方向的相反侧。自由端73在本例中与第二端面构件42的上方重叠。另外,自由端73也可以利用重叠区域72的重叠部位与线圈2的上方重叠。在自由端73的下表面与第二端面构件42的上表面之间夹设有固化的密封树脂部6。因此,自由端73的下表面和第二端面构件42的上表面不直接相接。自由端73的下表面与密封树脂部6的上表面相接。即,自由端73没有埋设于密封树脂部6。另外,自由端73也可以埋设于密封树脂部6。
<宽度>
支承部7的宽度越大越优选。其理由是因为:能够使“(支承部7的宽度)/(短边部521的长度)”增大,容易抑制组合体10从壳体5脱落。支承部7的宽度是指沿着一对长边部522的对置方向(图2的纸面上下方向)的长度。短边部521的长度是指一对长边部522的内表面彼此的最短距离。将支承部7的宽度设为一定,对支承部7固定于短边部521的端面的情况和支承部7固定于长边部522的端面的情况进行比较。“(支承部7的宽度)/(短边部521的长度)”比“(支承部7的宽度)/(长边部522的长度)”大。因此,即使支承部7悬臂支承,支承部7也容易支承组合体10。因此,可有效地抑制组合体10的脱落。长边部522的长度是指一对短边部521的内表面彼此的最短距离。在本例中,支承部7的宽度比内侧芯部32的宽度大,且比外侧芯部33的宽度小。另外,支承部7的宽度也可以比外侧芯部33的宽度大。
<形状>
支承部7的形状由固定端71、重叠区域72以及自由端73与短边部521的端面大致平行且没有折弯部的平板构成。通过由平板构成支承部7,从而在将组合体10收纳于壳体5而将支承部7的固定端71安装于短边部521的端面时,在外侧芯部33的上表面与支承部7的重叠区域72的下表面之间容易形成使密封树脂部6夹设的预定间隔的间隙。其理由是因为:如上所述,侧壁部52的高度比组合体10的高度高。在此,支承部7的下表面位于比第二端面构件42的上表面、外侧芯部33的上表面靠上方侧。另外,在侧壁部52的上表面比密封树脂部6的上表面充分高的情况下,支承部7的形状也能够由以重叠区域72及自由端73与固定端71相比降低的方式折弯成台阶状的z字状平板构成。
<材质>
支承部7的材质也可以设为非金属,但是优选设为金属。其理由是因为:当支承部7由金属构成时,能够将支承部7的固定端71向金属制的壳体5牢固地固定。因此,支承部7容易抑制组合体10从壳体5脱落。而且,支承部7容易吸收组合体10动作时的振动。因此,组合体10动作时的振动难以经由支承部7传递到壳体5。因此,容易抑制伴随组合体10振动的噪声。非金属可列举在壳体5的材质的栏中说明的非金属。金属也可以设为在壳体5的材质的栏中说明的非磁性金属。金属特别优选弹簧钢。
[尺寸]
电抗器1a的体积可列举250cm3以上1450cm3以下。电抗器1a的高度例如可列举80mm以上150mm以下。电抗器1a的宽度例如可列举80mm以上120mm以下。电抗器1a的宽度是沿着长边部522的长度。电抗器1a的进深例如可列举40mm以上80mm以下。电抗器1a的进深是沿着短边部521的长度。本例满足“(电抗器1a的进深)<(电抗器1a的宽度)<(电抗器1a的高度)”。即,本例满足“(沿着上述进深方向的组合体10的长度)<(沿着上述宽度方向的组合体10的长度)<(沿着上述高度方向的组合体10的长度)”。
[电抗器的主要的特征部分的作用效果]
实施方式1的电抗器1a能够起到以下效果。
(1)因为一对卷绕部21、22为纵层叠型,所以与一对卷绕部21、22为平置型的情况比较,能够减小电抗器1a的设置面积。其理由是因为沿着上述进深方向的组合体10的长度比沿着上述高度方向的组合体10的长度小。
特别是,与一对卷绕部21、22是直立型的后述的实施方式3的电抗器1c(图4)比较,能够减小电抗器1a的设置面积。其理由是因为:沿着上述宽度方向的组合体10的长度比沿着上述高度方向的组合体10的长度短。
(2)能够抑制组合体10从壳体5脱落。其理由如下。沿着上述进深方向的组合体10的长度比沿着上述高度方向的组合体10的长度小。因此,与将平置型的一对卷绕部收纳的壳体的深度比较,将纵层叠型的一对卷绕部21、22收纳的壳体5的深度容易变深。而且,通过具备支承部7,能够限制组合体10从壳体5跳出。特别是,即使该支承部7的固定形态是悬臂支承于壳体5的形态,也容易抑制组合体10从壳体5脱落。其理由是因为:如上所述,除了壳体5的深度深之外,还将支承部7的固定部位设置于短边部521的端面而不是长边部522。将支承部7的宽度设为一定,当对支承部7固定于短边部521的端面的情况和支承部7固定于长边部522的端面的情况进行比较时,“(支承部7的宽度)/(短边部521的长度)”比“(支承部7的宽度)/(长边部522的长度)”大。因此,支承部7容易支承组合体10。
特别是,与后述的实施方式3的电抗器1c比较,容易抑制组合体10从壳体5脱落。其理由如下。沿着上述宽度方向的组合体10的长度比沿着上述高度方向的组合体10的长度短。因此,与将直立型的一对卷绕部21、22收纳的实施方式3的电抗器1c的壳体5(图4)的深度比较,将纵层叠型的一对卷绕部21、22收纳的壳体5(图1)的深度深。
(3)容易抑制伴随组合体10振动的噪声。其理由如下。通过将支承部7悬臂支承于壳体5,从而支承部7作为板簧发挥作用。因此,组合体10动作时的振动容易由支承部7吸收。另外,支承部7的固定部位不是长边部522而是短边部521。短边部521与长边部522比较刚性高。因此,通过将支承部7的固定部位设置于短边部521,与将支承部7的固定部位设置于长边部522的情况比较,能够将支承部7牢固地固定于壳体5。而且,通过将密封树脂部6介于支承部7与组合体10之间,与使支承部7与组合体10直接接触而将组合体10向壳体5的底板部51侧按压的情况比较,容易抑制组合体10的振动传递到支承部7。因此,支承部7不易成为组合体10动作时的振动向壳体5传递的传递路径。并且,沿着上述进深方向的组合体10的长度比沿着上述高度方向的组合体10的长度小。因此,壳体5的开口面积比将平置型的一对卷绕部收纳的壳体的开口面积小。即,组合体10中的从壳体5露出的露出区域小,由壳体5包覆的包覆区域大。因此,组合体10自身难以振动。
特别是,与实施方式3的电抗器1c比较,组合体10自身不易振动。其理由如下。沿着上述宽度方向的组合体10的长度比沿着上述高度方向的组合体10的长度短。因此,壳体5的开口面积比实施方式3的电抗器1c的壳体5(图4)的开口面积小。因此,容易抑制噪声。
(4)能够减少部件数量。其理由是因为:为了抑制组合体10从壳体5脱落和噪声,只需要一个支承部7和一个螺栓70即可。
(5)与平置型的一对卷绕部21、22比较,散热性优良。其理由是因为:一对卷绕部21、22的外周面中的与壳体5对置的对置面多。在平置型的一对卷绕部21、22中,各卷绕部21、22的四个外周面中的与壳体5对置的对置面是与相互的对置面相反的一侧的面和与底板部51对置的对置面这两个面。即,一对卷绕部21、22的外周面(合计8个面)中与壳体5对置的对置面合计是四个面。与此相对,在纵层叠型的一对卷绕部21、22中,与壳体5对置的对置面如上所述合计是五个面。
[包括其他的特征部分在内的各结构的说明]
(线圈)
各卷绕部21、22也可以利用一体化树脂单独地一体化。一体化树脂的图示省略。一体化树脂将各卷绕部21、22的外周面、内周面及端面覆盖,并且将相邻的线圈彼此接合。通过将具有在绕组的外周即绝缘包覆部的更外周形成的热熔敷树脂包覆层的结构卷绕后加热使包覆层熔融,能够形成一体化树脂。热熔敷树脂的种类例如可列举环氧树脂、硅酮树脂、不饱和聚酯等热固化性树脂。
(磁芯)
<材质>
一对内侧芯部31、32和一对外侧芯部33由压粉成形体、复合材料构成。压粉成形体通过对软磁性粉末进行压缩成形而构成。压粉成形体与复合材料比较,能够提高芯片中占据的软磁性粉末的比例。因此,压粉成形体容易提高磁特性。磁特性可列举相对磁导率、饱和磁通密度。复合材料通过在树脂中分散软磁性粉末而构成。复合材料通过将在未固化的树脂中分散有软磁性粉末的流动性原材料填充到模具并使树脂硬化而得到。复合材料能够容易调整树脂中的软磁性粉末的含量。因此,复合材料容易调整磁特性。而且,复合材料与压粉成形体比较,即使是复杂的形状也容易形成。另外,一对内侧芯部31、32和一对外侧芯部33也能够形成为压粉成形体的外周由复合材料覆盖的混合芯。在本例中,一对内侧芯部31、32由复合材料构成。另外,一对外侧芯部33由压粉成形体构成。
作为构成软磁性粉末的粒子可列举软磁性金属的粒子、在软磁性金属的粒子的外周具备绝缘包覆部的包覆粒子、软磁性非金属的粒子等。作为软磁性金属可列举纯铁、铁基合金等。作为铁基合金例如可列举fe-si合金、fe-ni合金等。作为绝缘包覆部可列举磷酸盐等。作为软磁性非金属可列举铁氧体等。复合材料的树脂例如能够利用热固化性树脂、热塑性树脂。作为热固化性树脂例如可列举环氧树脂、酚醛树脂、硅酮树脂、氨基甲酸酯树脂等。作为热塑性树脂例如可列举pps树脂、聚酰胺(pa)树脂、液晶聚合物(lcp)、聚酰亚胺树脂、氟树脂等。作为pa树脂例如可列举尼龙6、尼龙66、尼龙9t等。这些树脂也可以含有上述的陶瓷填料。间隙由相对磁导率比一对内侧芯部31、32和一对外侧芯部33小的材料构成。
(保持构件)
组合体10也可以进一步具备保持构件4(图1)。保持构件4确保线圈2与磁芯3之间的绝缘。本例的保持构件4具有第一端面构件41(图1的纸面左侧)和第二端面构件42(图1的纸面右侧)。
<第一端面构件·第二端面构件>
第一端面构件41和第二端面构件42确保线圈2的端面与外侧芯部33之间的绝缘。第一端面构件41配置于线圈2中的各绕组的两端部侧即与连接部23相反的一侧。第二端面构件42配置于线圈2的连接部23侧。第一端面构件41和第二端面构件42分别是沿着一对卷绕部21、22的层叠方向设置有两个贯穿孔43的框状板材。在各贯穿孔43中嵌入各内侧芯部31、32。
在第一端面构件41和第二端面构件42中的线圈2侧的面形成有倾斜面,该倾斜面沿着各卷绕部21、22的端面的倾斜。各倾斜面与各卷绕部21、22的端面面接触。第一端面构件41的上述倾斜面以将贯穿孔43的周围在全周包围的方式形成为矩形环状。第二端面构件42的上述倾斜面以将贯穿孔43的周围三方包围的方式形成为u字状。在第一端面构件41和第二端面构件42中的外侧芯部33侧的面形成有用于将外侧芯部33嵌入的一个凹部44。在第二端面构件42的上表面形成有收纳部45,在收纳部45收纳线圈2的连接部23。
<内侧构件>
保持构件4也可以进一步具有内侧构件。内侧构件的图示省略。内侧构件确保各卷绕部21、22的内周面与各内侧芯部31、32的外周面之间的绝缘。
<材质>
保持构件4的材质可列举各种树脂等绝缘材料。作为树脂,例如可列举与上述的复合材料的树脂同样的树脂。作为其他的热塑性树脂,例如可列举聚四氟乙烯(ptfe)树脂、pbt树脂、abs树脂等。作为其他的热固化性树脂,例如可列举不饱和聚酯树脂等。特别是,优选保持构件4的材质设为与密封树脂部6相同的材质。其理由是因为:能够将保持构件4和密封树脂部6的线膨胀系数设为相同,能够抑制伴随热膨胀·收缩的各构件的损伤。
(模制树脂部)
组合体10也可以进一步具备模制树脂部8(图1)。模制树脂部8将各外侧芯部33的外周面中除了与各内侧芯部31、32连结的连结面之外的区域覆盖。模制树脂部8达到一对卷绕部21、22的内部。该模制树脂部8夹设于各外侧芯部33与第一端面构件41及第二端面构件42的凹部44之间、各内侧芯部31、32的外周面与第一端面构件41及第二端面构件42的贯穿孔43之间、以及各卷绕部21、22的内周面与各内侧芯部31、32的外周面之间。通过该模制树脂部8,各外侧芯部33、第一端面构件41及第二端面构件42、各内侧芯部以及各卷绕部21、22一体化。
模制树脂部8的材质例如能够利用与上述的复合材料的树脂同样的热固化性树脂、热塑性树脂。这些树脂也可以含有上述的陶瓷填料。当含有陶瓷填料时,模制树脂部8的散热性提高。
[使用方式]
电抗器1a能够利用于进行电压的升压动作、降压动作的电路的部件。电抗器1a例如能够利用于各种转换器、电力变换装置的构成部件等。作为转换器的一例,可列举搭载于混合动力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电动汽车、燃料电池汽车等车辆的车载用转换器、空调机的转换器等。作为车载用转换器,代表性的可列举dc-dc转换器。
[制造]
电抗器1a例如能够按如下制造。在壳体5内收纳将线圈2、磁芯3以及保持构件4用模制树脂部8组合成一体的组合体10。接着,将支承部7用螺栓70固定于壳体5的侧壁部52中的短边部521的端面。接着,将密封树脂部6的构成树脂填充到壳体5内。在本例中,密封树脂部6的构成树脂的填充进行到构成树脂与支承部7的下表面接触的高度为止。并且,将填充到壳体5内的密封树脂部6的构成树脂硬化。
《实施方式2》
〔电抗器〕
参照图3说明实施方式3的电抗器1b。实施方式3的电抗器1b在具有将组合体10固定于壳体5的底板部51的粘接层9的方面与实施方式1的电抗器1a不同。以下说明以不同点为中心进行。同样结构的说明省略。
(粘接层)
粘接层9介于组合体10与底板部51之间。通过粘接层9,组合体10牢固地固定于底板部51。因此,可容易限制组合体10的移动。因此,容易有效地抑制组合体10从壳体5脱落。另外,根据粘接层9的材质,组合体10的散热性容易提高。
粘接层9的形成区域也可以仅设为遍及下方侧的卷绕部21与壳体5的底板部51之间的整个区域的区域,而且也可以如本例那样仅设为从第一端面构件41横跨下方侧的卷绕部21到第二端面构件42为止的区域。在本例的情况下,利用粘接层9,除了将下方侧的卷绕部21和底板部51固定之外,还将第一端面构件41及第二端面构件42和底板部51固定。
粘接层9的材质可列举绝缘性树脂。由绝缘性树脂构成的粘接层将下方侧的卷绕部221和壳体5的绝缘性9提高。绝缘性树脂可列举热固化性树脂、热塑性树脂。作为热固化性树脂例如可列举环氧树脂、硅酮树脂、不饱和聚酯等。作为热塑性树脂例如可列举pps树脂、lcp等。绝缘性树脂优选含有上述的陶瓷填料等。其理由是因为容易提高粘接层9的散热性。粘接层9的热导率越高越优选。其理由是因为容易使下方侧的卷绕部21的热向壳体5传递。粘接层9的热导率例如优选为0.3w/m·k以上,进一步优选为1w/m·k以上,特别优选为2w/m·k以上。
〔作用效果〕
实施方式2的电抗器1b能够起到与实施方式1的电抗器1a同样的效果。而且,实施方式2的电抗器1b与实施方式1的电抗器1a比较,容易更进一步抑制组合体10从壳体5脱落。其理由是因为:通过具有粘接层9,能够将第一端面构件41及第二端面构件42和下方侧的卷绕部21牢固地固定于壳体5的底板部51。
《实施方式3》
〔电抗器〕
参照图4、图5说明实施方式3的电抗器1c。实施方式3的电抗器1c在一对卷绕部21、22的配置方式为直立型的方面与实施方式1的电抗器1a不同。以下说明以不同点为中心进行。同样的结构的说明省略。
(线圈)
一对卷绕部21、22以相互的轴平行、且轴与底板部51正交的方式配置。各卷绕部21、22的四个外周面中除相互对置的面之外的三个面与壳体5的侧壁部52对置。即,一对卷绕部21、22的合计八个外周面中六个外周面与壳体5的侧壁部52对置。一对卷绕部21、22的合计八个外周面中与壳体5对置的对置面是合计六个外周面,因此线圈2容易经由侧壁部52散热。
(磁芯)
一对内侧芯部31、32以其轴与底板部51正交的方式配置。一对外侧芯部33中的一方外侧芯部33配置于底板部51侧。另外,一对外侧芯部33中的另一方外侧芯部33配置于开口部55侧。
(支承部)
支承部7以其长度方向沿着长边部522的方式设置。因此,支承部7与线圈2的轴方向正交。支承部7的重叠区域72与上方侧的外侧芯部33的上表面重叠(图5)。自由端73与上方侧的外侧芯部33的上表面重叠。在重叠区域72的下表面及自由端73的下表面与外侧芯部33的上表面之间夹设有固化的密封树脂部6(图4)。因此,重叠区域72的下表面及自由端73的下表面和外侧芯部33的上表面不直接相接。重叠区域72的下表面及自由端73的下表面与密封树脂部6的上表面相接。即,重叠区域72及自由端73没有埋设于密封树脂部6。
[尺寸]
作为电抗器1c的高度例如可列举80mm以上150mm以下。作为电抗器1c的宽度例如可列举80mm以上120mm以下。作为电抗器1c的宽度是沿着长边部522的长度。作为电抗器1c的进深例如可列举40mm以上80mm以下。电抗器1c的进深是沿着短边部521的长度。本例满足“(电抗器1c的进深)<(电抗器1c的高度)<(电抗器1c的宽度)”。即,本例满足“(沿着上述进深方向的组合体10的长度)<(沿着上述高度方向的组合体10的长度)<(沿着上述宽度方向的组合体10的长度)”。
〔作用效果〕
实施方式3的电抗器1c能够起到与实施方式1的电抗器1a同样的效果。而且,实施方式3的电抗器1c与实施方式1的电抗器1a比较能够起到以下效果。
(1)能够降低电抗器1c的高度。其理由是因为:沿着上述宽度方向的组合体10的长度比沿着上述高度方向的组合体10的长度长。
(2)容易抑制噪声。其理由如下。组合体10容易在线圈2的轴方向振动。电抗器1c通过将一对卷绕部21、22设为直立型,能够将支承部7以与线圈2的轴方向正交的方式配置。因此,支承部7能够从控制组合体10的振幅的方向支承组合体10。因此,组合体10的振动容易由支承部7吸收。
(3)散热性优良。其理由是因为一对卷绕部21、22的外周面中的与壳体5对置的对置面多。在直立型的一对卷绕部21、22中,一对卷绕部21、22的外周面中的与壳体5对置的对置面如上所述合计为六个面。与此相对,在如实施方式1的电抗器1a那样一对卷绕部21、22为纵层叠型的情况下(图1),一对卷绕部21、22的外周面中的与壳体5对置的对置面如上所述合计为五个面。
《实施方式4》
〔电抗器〕
参照图6说明实施方式4的电抗器1d。实施方式4的电抗器1d在一对卷绕部21、22的配置方式为直立型的方面和将组合体10固定于壳体5的底板部51的粘接层9的方面与实施方式1的电抗器1a不同。即,实施方式4的电抗器1d具有粘接层9的方面与实施方式3的电抗器1c不同。以下说明以与实施方式3的不同点为中心进行。与实施方式3同样的结构的说明省略。
(粘接层)
粘接层9介于下方侧的外侧芯部33与底板部51之间。粘接层9的形成区域在本例中设为遍及下方侧的外侧芯部33与底板部51之间的整个区域的区域。利用该粘接层9,在本例中通过将模制树脂部8和底板部51粘接,从而下方侧的外侧芯部33和壳体5的底板部51被固定。粘接层9的材质在实施方式3中如上述。
〔作用效果〕
实施方式4的电抗器1d能够起到与实施方式3的电抗器1c同样的效果。而且,实施方式4的电抗器1d与实施方式3的电抗器1c比较,容易更进一步抑制组合体10从壳体5脱落。其理由是因为,通过具有粘接层9,能够将下方侧的外侧芯部33牢固地固定于壳体5。
本发明并不限定于这些例示,而通过权利要求示出,意图包括与权利要求等同的意思及范围内的所有变更。
符号说明
1a、1b、1c、1d电抗器
10组合体
2线圈
21、22卷绕部
23连接部
3磁芯
31、32内侧芯部
33外侧芯部
4保持构件
41第一端面构件
42第二端面构件
43贯穿孔
44凹部
45收纳部
5壳体
51底板部
52侧壁部
521短边部
522长边部
55开口部
6密封树脂部
7支承部
70螺栓
71固定端
72重叠区域
73自由端
8模制树脂部
9粘接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