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导线端头拧线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374730发布日期:2020-04-14 13:46阅读:363来源:国知局
一种导线端头拧线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拧线器,尤其涉及一种导线端头拧线器。



背景技术:

导线,指的是用作电线电缆的材料,工业上也指电线。一般由铜或铝制成,也有用银线所制(导电、热性好),用来疏导电流或者是导热,现在的电子产品都会涉及到电子元器件与电路板之间的导线连接,导线进行连接之前,需要将导线端头的皮去除,再将去皮后裸露的线拧紧,才方便导线进行后续的连接使用。

目前,导线端头的线基本都是通过人工进行拧紧,由于人需要不断的拧动才能将线拧紧,时间一长,人的手指容易酸痛,导致后续工作效率低,并且对导线进行拧线时,需要一只手拿着导线,另一只手进行拧动,如此操作比较麻烦,且每根导线拧线的程度不一致。

因此,特别需要一种能够代替人工对导线进行拧线,工作效率高,操作简便的导线端头拧线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人需要不断的拧动才能将线拧紧,时间一长,人的手指容易酸痛,导致后续工作效率低,操作比较麻烦的缺点,因此,本发明的技术问题为:提供一种能够代替人工对导线进行拧线,工作效率高,操作简便的导线端头拧线器。

技术方案:一种导线端头拧线器,包括有底板和支架,底板顶部设有支架,还包括有第一滑套、滑杆、第一弹簧、斜板、搓动机构、踏板、推动机构和驱动机构,所述支架顶部设有推动机构,推动机构靠近底板的一部设有第一滑套,第一滑套内滑动式的设有滑杆,滑杆靠近底板的一部与第一滑套之间绕接有第一弹簧,滑杆顶端固接有斜板,第一滑套外侧固接有踏板,所述框架顶部远离斜板的一侧设有搓动机构,搓动机构与推动机构配合,且框架顶部设有驱动机构,驱动机构与斜板和搓动机构配合。

此外,特别优选的是,搓动机构包括有框架、导套、第一导杆、竖板、活动接触杆、第二弹簧、第三弹簧、搓板、滑动杆和复位弹簧,所述支架上部远离斜板的一侧安装有框架,框架的两侧都开有滑槽,滑槽内滑动式的设有两个滑动杆,两个滑动杆内端之间固接有搓板,两个搓板相互配合,框架顶部两侧与底部两侧都滑动式的设有活动接触杆,活动接触杆与滑动杆滑动式连接,其中两根活动接触杆内端与框架内壁之间绕接有第二弹簧,搓板外侧面与活动接触杆之间连接有复位弹簧,所述框架上部靠近框架的位置上都安装有导套,导套内设有第一导杆,第一导杆与推动机构配合,第一导杆内端固接有与滑动杆配合的竖板,竖板与滑动杆接触,竖板外侧面与导套之间连接有第三弹簧,第三弹簧套在第一导杆上。

此外,特别优选的是,推动机构包括有竖杆、u型杆、固定杆、第四弹簧和楔形块,所述支架顶部两侧都固接有竖杆,两个竖杆之间滑动式的设有u型杆,所述u型杆靠近框架的两端都固接有楔形块,楔形块与第一导杆外端接触配合,u型杆内靠近斜板的一侧滑动式的设有固定杆,固定杆下部与第一滑套固定连接,固定杆顶部与u型杆顶部之间绕接有第四弹簧。

此外,特别优选的是,驱动机构包括有活动杆、第五弹簧和异形板,所述支架顶部滑动式的设有活动杆,活动杆其中一端与斜板接触配合,活动杆另一端固接有异形板,活动杆靠近斜板的一侧与支架之间绕接有第五弹簧,异形板内壁与活动接触杆接触配合。

此外,特别优选的是,还包括有推出机构,推出机构包括有滑动架、弧形杆、第六弹簧、摆动杆、铰接杆、导向杆、第二滑套、第七弹簧、第一挂钩、滚套、第二挂钩、异形杆、放置板、第八弹簧、套筒、异形接触杆、挡杆和第九弹簧,所述支架上部远离滑杆的一侧安装有放置板,放置板靠近于框架,且放置板顶部靠近框架的位置开有可使导线放置的放置槽,放置板远离框架的一侧开有起导向作用的通槽,通槽与放置槽内连通,通槽内滑动式的设有套筒,套筒内滑动式的设有异形杆,异形杆其中一端与套筒内壁之间连接有第八弹簧,异形杆另一端固接有滚套,滚套朝向踏板的一侧固接有第二挂钩,滚套内滑动式的设有摆动杆,摆动杆顶端铰接有铰接杆,第一滑套远离固定杆的一侧固接有滑动架,摆动杆底端穿过滑动架,所述滑动架内上部靠近滑杆的一侧固接有弧形杆,摆动杆与弧形杆滑动连接,摆动杆与滑动架内壁之间连接有第六弹簧,所述支架上固接有导向杆,导向杆上滑动式的设有第二滑套,第二滑套底部与导向杆靠近滑动架的一侧之间绕接有第七弹簧,第二滑套远离导向杆的一侧固接有第一挂钩,第一挂钩与第二挂钩配合,第一挂钩向后延伸的部分与铰接杆接触配合,所述放置板靠近放置槽的位置滑动式的设有可对套筒挡住的挡杆,挡杆位于放置槽内,两个挡杆底端之间固接有异形接触杆,异形接触杆远离放置板的一端与楔形块接触配合,异形接触杆远离楔形块的一侧与放置板底部之间连接有第九弹簧。

此外,特别优选的是,还包括有固定板、第二导杆、第十弹簧和压块,远离踏板的楔形块顶部固接有固定板,固定板靠近放置板的位置滑动式的设有第二导杆,第二导杆内顶部与固定板顶部之间绕接有第十弹簧,可将导线压紧固定的压块安装于第二导杆底端。

此外,特别优选的是,还包括有挡板和扭力弹簧,所述框架靠近活动杆的一侧上部铰接有可对导线挡住的挡板,挡板呈倾斜设置,挡板与框架的铰接处设有扭力弹簧。

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通过将导线移动至搓板之间,踩动踏板,即可使得搓板向内移动将导线压紧固定,继续踩动踏板,即可使得两个搓板向相反的方向移动对线进行拧紧,无需人手不断的转动将线拧紧,比较省力,工作效率还高,操作还简便,通过推出机构的作用,能供导线进行放置,且在导线端头的线拧紧后,能将导线推出被收集,无需人一直拿着导线,方便快捷。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第一种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第二种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第一种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第二种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第三种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a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b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c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1、底板,2、支架,3、第一滑套,4、滑杆,5、第一弹簧,6、斜板,7、框架,8、导套,9、第一导杆,91、竖板,10、活动接触杆,11、第二弹簧,12、滑槽,13、第三弹簧,14、搓板,141、滑动杆,142、复位弹簧,15、踏板,16、推动机构,161、竖杆,162、u型杆,163、固定杆,164、第四弹簧,165、楔形块,17、驱动机构,171、活动杆,172、第五弹簧,173、异形板,18、推出机构,181、滑动架,182、弧形杆,183、第六弹簧,184、摆动杆,185、铰接杆,186、导向杆,187、第二滑套,188、第七弹簧,189、第一挂钩,1810、滚套,1811、第二挂钩,1812、异形杆,1813、放置板,1814、放置槽,1815、第八弹簧,1816、套筒,1817、异形接触杆,1818、挡杆,1819、第九弹簧,1820、通槽,19、固定板,20、第二导杆,21、第十弹簧,22、压块,23、挡板,24、扭力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并参照附图,对本发明进一步详细说明。应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发明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发明的概念。

实施例1

请参阅图1、图2、图4、图5和图6,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导线端头拧线器,包括有底板1、支架2、第一滑套3、滑杆4、第一弹簧5、斜板6、框架7、导套8、第一导杆9、竖板91、活动接触杆10、第二弹簧11、第三弹簧13、搓板14、滑动杆141、复位弹簧142、踏板15、推动机构16和驱动机构17,底板1顶部安装有支架2,支架2顶部设有推动机构16,推动机构16下部设有第一滑套3,第一滑套3内滑动式的设有滑杆4,滑杆4内底部与第一滑套3底部之间绕接有第一弹簧5,滑杆4顶端固接有斜板6,第一滑套3前侧面固接有踏板15,支架2右侧上部安装有框架7,框架7前后两侧都开有起导向作用的滑槽12,滑槽12内滑动式的设有两个滑动杆141,两个滑动杆141内端之间固接有搓板14,上下两侧搓板14相互配合,框架7顶部前后两侧与底部前后两侧都滑动式的设有活动接触杆10,上方活动接触杆10与上方滑动杆141滑动式连接,下方活动接触杆10与下方滑动杆141滑动式连接,后侧下方活动接触杆10内端与框架7内壁之间绕接有第二弹簧11,前侧上方活动杆171接触杆内端与框架7内壁之间也绕接有第二弹簧11,搓板14外侧面与活动接触杆10之间连接有复位弹簧142,框架7右侧上部前后两侧都安装有导套8,导套8内设有第一导杆9,第一导杆9与推动机构16配合,第一导杆9内端固接有与滑动杆141配合的竖板91,竖板91与滑动杆141接触,竖板91外侧面与导套8之间连接有第三弹簧13,第三弹簧13套在第一导杆9上,支架2顶部中间设有可使搓板14移动的驱动机构17,驱动机构17与斜板6和活动接触杆10配合。

推动机构16包括有竖杆161、u型杆162、固定杆163、第四弹簧164和楔形块165,支架2顶部前后两侧都固接有竖杆161,前后两侧竖杆161之间滑动式的设有u型杆162,u型杆162右部两端都固接有楔形块165,楔形块165与第一导杆9外端接触配合,u型杆162内左侧面中部滑动式的设有固定杆163,固定杆163下部与第一滑套3左侧固定连接,固定杆163顶部与u型杆162顶部之间绕接有第四弹簧164。

驱动机构17包括有活动杆171、第五弹簧172和异形板173,支架2顶部中间滑动式的设有活动杆171,活动杆171左端与斜板6右侧面接触配合,活动杆171左部与支架2之间绕接有第五弹簧172,活动杆171右端固接有异形板173,异形板173内壁与活动接触杆10接触配合。

首先操作人员将导线去皮后的端头移动至搓板14之间,再踩动踏板15向下移动,踏板15向下移动带动第一滑套3向下移动,第一弹簧5压缩,第一滑套3向下移动带动推动机构16运作,推动机构16运作带动第一导杆9向内移动,第一导杆9向内移动带动竖板91向内移动,第三弹簧13拉伸,竖板91向内移动推动滑动杆141向内移动,滑动杆141向内移动带动搓板14向内移动,复位弹簧142拉伸,搓板14向内移动与导线头端接触,推动机构16停止运作,继续踩动踏板15向下移动,第一滑套3带动滑杆4向下移动,滑杆4向下移动带动斜板6向下移动,斜板6向下移动带动驱动机构17运作,驱动机构17运作带动活动接触杆10向内移动,第二弹簧11压缩,活动接触杆10向内移动带动滑动杆141向内移动,滑动杆141向内移动带动前侧搓板14向上移动和后侧搓板14向下移动,前侧搓板14向上移动和后侧搓板14向下移动将导线头端松散的线拧紧。当搓板14向内移动至最大行程时,停止踩动踏板15,松开踏板15,因第一弹簧5的作用,第一滑套3向上移动带动踏板15向上移动复位,同时,斜板6还向上移动复位,驱动机构17则运作复位,因第二弹簧11的作用,活动接触杆10向外移动带动滑动杆141向外移动,滑动杆141向外移动带动搓板14向外移动复位,第一滑套3复位还带动推动机构16复位,因第三弹簧13的作用,第一导杆9向外移动带动竖板91向外移动复位,因复位弹簧142的作用,滑动杆141带动搓板14移动复位将导线松开,导线则向下掉落,如此反复,即可不断的对导线进行拧线。

当操作人员踩动踏板15向下移动时,第一滑套3带动固定杆163向下移动,固定杆163向下移动带动u型杆162向下移动,u型杆162向下移动带动楔形块165向下移动,楔形块165向下移动带动第一导杆9向内移动,进而搓板14向内移动至最大行程时,楔形块165停止向下移动,第一滑套3向下移动继续带动固定杆163向下移动,第四弹簧164压缩,当导线头端拧线完成后,松开踏板15,第一滑套3向上移动复位,因第四弹簧164的作用,固定杆163向上移动带动u型杆162向上移动,u型杆162向上移动带动楔形块165向上移动复位,第一导杆9则向外移动复位。

当导线被夹紧固定后,操作人员继续踩动踏板15向下移动,斜板6向下移动带动活动杆171向右移动,第五弹簧172压缩,活动杆171向右移动带动异形板173向右移动,异形板173向右移动带动活动接触杆10向内移动,进而使得搓板14向内移动对导线头端进行拧线。当导线头端拧线完成后,松开踏板15,斜板6向上移动复位,因第五弹簧172的作用,活动杆171向左移动带动异形板173向左移动复位,活动接触杆10则向外移动使得搓板14复位。

实施例2

请参阅图1、图2、图3、图4和图7,本实施例相对于实施例1,主要区别在于本实施例中,还包括有推出机构18,推出机构18包括有滑动架181、弧形杆182、第六弹簧183、摆动杆184、铰接杆185、导向杆186、第二滑套187、第七弹簧188、第一挂钩189、滚套1810、第二挂钩1811、异形杆1812、放置板1813、第八弹簧1815、套筒1816、异形接触杆1817、挡杆1818和第九弹簧1819,支架2右侧上部安装有放置板1813,放置板1813位于框架7右侧,放置板1813顶部左侧开有可使导线放置的放置槽1814,放置板1813右侧面中部开有起导向作用的通槽1820,通槽1820与放置槽1814内连通,通槽1820内滑动式的设有套筒1816,套筒1816内滑动式的设有异形杆1812,异形杆1812上部左端与套筒1816内左侧面之间连接有第八弹簧1815,异形杆1812下部左端固接有滚套1810,滚套1810前侧面左侧固接有第二挂钩1811,滚套1810内滑动式的设有摆动杆184,摆动杆184顶端铰接有铰接杆185,第一滑套3右侧面固接有滑动架181,摆动杆184下部穿过滑动架181,滑动架181内左侧面上部固接有弧形杆182,摆动杆184下部与弧形杆182滑动连接,摆动杆184左侧面下部与滑动架181内左侧面之间连接有第六弹簧183,支架2前部左侧固接有导向杆186,导向杆186上滑动式的设有第二滑套187,第二滑套187底部与导向杆186下部之间绕接有第七弹簧188,第二滑套187后侧面固接有第一挂钩189,第一挂钩189与第二挂钩1811配合,第一挂钩189上部位于铰接杆185上方与其配合,放置板1813中间滑动式的设有可对套筒1816挡住的挡杆1818,挡杆1818位于放置槽1814内,前后两侧挡杆1818底端之间固接有异形接触杆1817,异形接触杆1817上部与楔形块165接触配合,异形接触杆1817后部与放置板1813底部之间连接有第九弹簧1819。

初始时,第七弹簧188为拉伸状态,第九弹簧1819为压缩状态,首先操作人员将适量的导线放在放置板1813上,且使一根导线移动至放置槽1814内,按住导线,操作人员即可踩动踏板15,楔形块165向下移动时,因第九弹簧1819的作用,异形接触杆1817向下移动带动挡杆1818向下移动,楔形块165停止向下移动时,挡杆1818也就停止向下移动,进而第一滑套3向下移动还带动滑动架181向下移动,滑动架181向下移动通过弧形杆182带动摆动杆184向下移动,摆动杆184向下移动带动铰接杆185向下移动,因第七弹簧188的作用,第二滑套187向下移动带动第一挂钩189向下移动,摆动杆184向下移动带动滚套1810向左移动,滚套1810向左移动带动异形杆1812向左移动,异形杆1812向左移动通过第八弹簧1815带动套筒1816向左移动,套筒1816向左移动与挡杆1818接触被挡住,进而异形杆1812继续向左移动时,第八弹簧1815压缩,滚套1810向左移动还带动第二挂钩1811向左移动,第二挂钩1811向左移动与第一挂钩189配合时,滚套1810停止移动,摆动杆184也就呈竖直状态,第六弹簧183压缩,当导线头端拧线完成后,松开导线,第一滑套3向上移动使得楔形块165向上移动,楔形块165带动异形接触杆1817向上移动,异形接触杆1817向上移动带动挡杆1818向上移动,第九弹簧1819压缩,挡杆1818也就不将套筒1816挡住,因第八弹簧1815的作用,套筒1816向左移动将拧线完成的导线从放置槽1814内推出,同时,第一滑套3还带动滑动架181向上移动,滑动架181向上移动带动摆动杆184向上移动,摆动杆184带动铰接杆185向上移动,进而带动第一挂钩189向上移动与第二挂钩1811脱离,因第六弹簧183的作用,摆动杆184下部向右摆动带动滚套1810向右移动,进而异形杆1812带动套筒1816向右移动复位。如此,则无需操作人员手一直拿着导线,省时省力。

实施例3

请参阅图1、图2、图4、图6和图8,本实施例相对于实施例1和实施例2,主要区别在于本实施例中,还包括有固定板19、第二导杆20、第十弹簧21和压块22,后侧楔形块165顶部固接有固定板19,固定板19右部滑动式的设有第二导杆20,第二导杆20内顶部与固定板19顶部之间绕接有第十弹簧21,可将导线压紧固定的压块22安装于第二导杆20底端,压块22位于放置槽1814正上方。

还包括有挡板23和扭力弹簧24,框架7左侧上部铰接有可对导线挡住的挡板23,挡板23呈倾斜设置,挡板23与框架7的铰接处设有扭力弹簧24。

当楔形块165向下移动时,楔形块165还带动固定板19向下移动,固定板19向下移动带动第二导杆20向下移动,第二导杆20向下移动带动压块22向下移动,压块22向下移动至放置槽1814内与导线接触,进而压块22将导线压紧固定,第十弹簧21拉伸。当导线头端拧线完成后,楔形块165向上移动带动固定板19向上移动,进而带动压块22向上移动复位,导线被松开,进而被套筒1816推出。如此,无需人一直压着导线,比较省力。

当套筒1816向左移动将导线推出时,导线向左移动与挡板23接触,进而被挡板23挡住掉落,因扭力弹簧24的作用,挡板23一直处于倾斜状态。如此,可避免导线向左移动的距离较远难以收集。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宗旨的前提下做出各种变化。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