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花塞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228590发布日期:2020-09-15 19:28阅读:109来源:国知局
火花塞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形成副室的盖部件与主体配件接合在一起的火花塞。



背景技术:

已知一种火花塞,其在安装于发动机的主体配件经由熔融部而接合有形成副室的盖部件(例如,专利文献1)。这种火花塞对从盖部件的贯通孔流入副室的可燃混合气点火而在副室内产生火焰,并将含有火焰的气流从贯通孔喷射到燃烧室,通过该喷流使燃烧室内的可燃混合气急速燃烧。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2-199236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但是,在专利文献1的技术中,与盖部件或主体配件相比导热率较低的熔融部露出于副室,所以存在熔融部过热而引起流入副室的可燃混合气的过早点火(早燃)的问题。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该问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抑制流入副室的可燃混合气的早燃的火花塞。

用于解决课题的技术方案

为了实现该目的,本发明的火花塞具备:筒状的主体配件,从前端侧向后端侧沿轴线延伸;中心电极,绝缘保持于主体配件的内周侧;接地电极,该接地电极的一端部与主体配件接合,另一端部与中心电极的前端部之间形成火花间隙;及盖部件,与主体配件的前端部接合,覆盖中心电极的前端部和接地电极的另一端部而形成副室,并形成有连接副室和燃烧室的贯通孔,将主体配件和盖部件接合的第一熔融部位于比火花间隙靠前端侧处,火花塞具备主体配件和盖部件相互对置的第一对置部,第一对置部的至少一部分位于比第一熔融部靠副室侧处,在主体配件的内周面及盖部件的内周面没有形成第一熔融部。

另外,本发明的火花塞具备:筒状的主体配件,从前端侧向后端侧沿轴线延伸;中心电极,绝缘保持于主体配件的内周侧;接地电极,该接地电极的一端部与主体配件接合,另一端部与中心电极的前端部之间形成火花间隙;及盖部件,与主体配件的前端部接合,覆盖中心电极的前端部和接地电极的另一端部而形成副室,并形成有连接副室和燃烧室的贯通孔,接地电极经由第二熔融部与主体配件接合,火花塞具备主体配件和接地电极相互对置的第二对置部,第二对置部的至少一部分位于比第二熔融部靠副室侧处,在主体配件的内周面及接地电极的配置于副室内的区域没有形成第二熔融部。

发明效果

根据技术方案1所述的火花塞,将主体配件和盖部件接合的第一熔融部位于比火花间隙靠前端侧处。主体配件与盖部件相互对置的第一对置部的至少一部分位于比第一熔融部靠副室侧处。由于在主体配件的内周面及盖部件的内周面没有形成第一熔融部,所以能够抑制第一熔融部的过热。因此,能够抑制流入副室的可燃混合气的由第一熔融部的过热引起的早燃。

根据技术方案2所述的火花塞,能够通过弯曲的第一对置部来确保从副室到第一熔融部的距离。由于能够使第一熔融部的热影响不易波及到副室,所以除了技术方案1的效果之外,还能够进一步抑制流入副室的可燃混合气的早燃。

根据技术方案3所述的火花塞,盖部件的内周面与主体配件的内周面对齐,第一对置部的径向内侧的端部位于比第一对置部的径向外侧的端部靠轴线方向后端侧处。由此,能够容易地将通过第一对置部而形成在主体配件与盖部件之间的台阶配置在副室的后端侧。由于从贯通孔向燃烧室喷射的副室内的气流的速度在副室的后端侧比在副室的前端侧慢,所以通过在副室的后端侧设置台阶,除了技术方案2的效果之外,还能够使由台阶产生的紊流的影响不易波及到喷流。

根据技术方案4所述的火花塞,在第一对置部,第一部分位于径向的最内侧,在与第一部分的径向外侧衔接的第二部分,主体配件和盖部件沿着与第一部分不同的方向相互对置。在第二部分,由于盖部件在整周上与主体配件相接,所以除了技术方案2或3的效果之外,还能够进一步抑制第一熔融部对早燃的影响。

根据技术方案5所述的火花塞,由于第一熔融部与第二部分相接,所以除了技术方案2至4中任一方案的效果之外,与第一熔融部不与第二部分相接的情况相比,还能够提高接合强度。

根据技术方案6所述的火花塞,在包含轴线的截面中,从在盖部件的外周面露出的第一熔融部的外周面到第一对置部的第一熔融部的最短距离为沿着第一对置部的第一对置部的最短距离以上。由此,除了技术方案1至5中任一方案的效果之外,还能够提高接合强度。

根据技术方案7所述的火花塞,接地电极经由第二熔融部与主体配件接合,主体配件与接地电极相互对置的第二对置部的至少一部分位于比第二熔融部靠副室侧处。由于在主体配件的内周面及接地电极的配置于副室内的区域没有形成第二熔融部,所以能够抑制第二熔融部的过热。因此,能够抑制流入副室的可燃混合气的由第二熔融部的过热引起的早燃。

根据技术方案8所述的火花塞,由于第二对置部弯曲,所以能够通过第二对置部来确保从副室到第二熔融部的距离。因此,除了技术方案7的效果之外,还能够进一步抑制流入副室的可燃混合气的早燃。

根据技术方案9所述的火花塞,在第二对置部,第三部分位于径向的最内侧,在与第三部分的径向外侧衔接的第四部分,主体配件与接地电极沿着与第三部分不同的方向相互对置。由于第二熔融部与第四部分相接,所以除了技术方案8的效果之外,与第二熔融部不与第四部分相接的情况相比,还能够提高接合强度。

附图说明

图1是第一实施方式中的火花塞的局部剖视图。

图2是将图1的以ii所示的部分放大后的火花塞的剖视图。

图3是第二实施方式中的火花塞的剖视图。

图4是第三实施方式中的火花塞的剖视图。

图5是第四实施方式中的火花塞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图1是第一实施方式中的火花塞10的局部剖视图。在图1中,将图下侧称为火花塞10的前端侧,将图上侧称为火花塞10的后端侧(在图2至图5中也相同)。图1中图示了火花塞10的前端侧的部位的包含轴线o的截面。如图1所示,火花塞10具备绝缘体11、中心电极13、主体配件20、接地电极30和盖部件40。

绝缘体11是形成有沿着轴线o的轴孔12的大致圆筒状的部件,由机械特性、高温下的绝缘性优异的氧化铝等陶瓷形成。在绝缘体11的轴孔12的前端侧配置有中心电极13。中心电极13在轴孔12内与端子配件14电连接。端子配件14是连接高压电缆(未示出)的棒状的部件,由具有导电性的金属材料(例如低碳钢等)形成。端子配件14固定于绝缘体11的后端。

主体配件20是由具有导电性的金属材料(例如低碳钢等)形成的大致圆筒状的部件。主体配件20包围绝缘体11的前端侧,并将绝缘体11保持在内侧。在主体配件20的前端侧的主体部21的外周面形成有外螺纹22。外螺纹22是与发动机1的螺纹孔2螺纹接合的部位。主体配件20在主体部21接合有接地电极30。

接地电极30是以镍等为主成分的棒状的部件。在本实施方式中,接地电极30配置在外螺纹22的位置,并贯通主体部21,与中心电极13对置。在主体配件20的前端部接合有盖部件40。盖部件40是以镍等为主成分的部件,并形成副室42。在本实施方式中,盖部件40为半球状。在火花塞10通过外螺纹22而安装于发动机1的螺纹孔2的状态下,盖部件40露出于发动机1的燃烧室3。在盖部件40,在多个部位形成有连接燃烧室3和副室42的贯通孔43。

图2是将图1的以ii所示的部分放大后的火花塞10的包含轴线o的剖视图。在主体配件20的主体部21,在外螺纹22的部位形成有朝向径向的内侧凹陷的凹部23。在主体部21,在凹部23的径向的内侧形成有比凹部23细的孔24。孔24贯通主体部21,在主体配件20的内周面25及凹部23分别形成开口。

接地电极30的一端部31插入到孔24中,接地电极30的另一端部32与中心电极13的前端部之间形成火花间隙33。接地电极30的一端部31通过第二熔融部60与主体配件20的外螺纹22的部位接合,因此接地电极30的热量从外螺纹22经由螺纹孔2传递到发动机1。接地电极30的另一端部32设置在中心电极13的前端侧的轴线o上。接地电极30被压入到孔24中,接地电极30与孔24的整周接触。

盖部件40覆盖中心电极13的前端部及接地电极30的另一端部32,形成副室42。为了在盖部件40的球冠状的内周面41与主体配件20的圆筒状的内周面25之间的边界不易产生台阶,而将盖部件40配置成盖部件40的内周面41与主体配件20的内周面25对齐。连接副室42与燃烧室3的盖部件40的贯通孔43随着接近盖部件40的外周面44而下降倾斜。

将主体配件20和盖部件40接合的第一熔融部50位于比火花间隙33靠前端侧处,并遍及主体配件20和盖部件40的绕轴线o的整周而形成。第一熔融部50是主体配件20及盖部件40的母材熔融所得的部位。第一熔融部50的导热率比主体配件20的母材和盖部件40的母材的导热率低。

主体配件20与盖部件40相互对置的第一对置部52具有:位于盖部件40的径向的最内侧的第一部分53;以及与第一部分53的径向的外侧衔接的第二部分54。第一部分53为圆环状的部位,第二部分54为圆筒状的部位。第二部分54相对于第一部分53向轴线方向的前端侧弯曲。第二部分54为所谓的过盈配合,在第二部分54,盖部件40在整周上与主体配件20相接。

第一熔融部50与第二部分54相接。第一对置部52中的第一部分53的一部分(第一部分53的径向内侧的部位)位于比第一熔融部50靠副室42侧处。第一熔融部50没有形成在主体配件20的内周面25及盖部件40的内周面41。

盖部件40以使盖部件40的内周面41与主体配件20的内周面25对齐的方式,经由第一熔融部50与主体配件20接合。第一对置部52的径向内侧的端部55位于比第一对置部52的径向外侧的端部56靠轴线方向的后端侧处。第一对置部52的端部55位于比贯通孔43靠后端侧处。

距离d1是对在盖部件40的外周面44及主体配件20的外周面29露出的第一熔融部50的外周面51和第一熔融部50与第一对置部52的交点(端部56)进行连结的线段当中的最短的线段的长度(最短距离)。将距离d2与距离d3相加所得的第一对置部52的距离(沿面距离)是沿着第一对置部52的从第一对置部52的端部55到端部56的最短距离。火花塞10设定成距离d1为将距离d2和距离d3相加所得的距离以上。

对接地电极30进行说明。将主体配件20和接地电极30接合的第二熔融部60遍及接地电极30的一端部31的整周而形成。第二熔融部60是主体配件20与接地电极30的母材熔融所得的部位。第二熔融部60的导热率比主体配件20的母材和接地电极30的母材的导热率低。

主体配件20与接地电极30相互对置的第二对置部62整体位于比第二熔融部60靠副室42侧处。第二熔融部60没有形成在主体配件20的内周面25及接地电极30的配置于副室42内的部位。

距离d4是对在主体配件20的凹部23露出的第二熔融部60的外表面61和第二熔融部60与第二对置部62的交点进行连结的线段当中的最短的线段的长度(最短距离)。距离d5是沿着第二对置部62的从第二熔融部60到主体配件20的内周面25的第二对置部62的最短距离。火花塞10设定成距离d4为距离d5以上。

火花塞10通过中心电极13与接地电极30之间的火花放电而在火花间隙33生成火焰核,并对从盖部件40的贯通孔43流入副室42的可燃混合气进行点火。包含在副室42内所产生的火焰的气流从盖部件40的贯通孔43喷射到燃烧室3,通过该喷流而使燃烧室3内的可燃混合气急速燃烧。

在火花塞10,与主体配件20和盖部件40相比导热率较低的第一熔融部50没有形成在主体配件20的内周面25和盖部件40的内周面41,因此能够抑制第一熔融部50的过热。由此,能够抑制流入副室42的可燃混合气的以第一熔融部50为点火源的早燃。

由于第一对置部52弯曲,所以能够通过第一对置部52来确保从内周面25、41到第一熔融部50的距离。由此,能够使第一熔融部50的热影响不易波及到内周面25、41,因此能够进一步抑制副室42内的可燃混合气的早燃。

在第一对置部52的第二部分54,盖部件40与主体配件20遍及整周地相接,以使盖部件40与主体配件20之间不形成间隙,所以能够防止第一熔融部50向副室42内的辐射。因此,能够进一步抑制第一熔融部50对早燃的影响。另外,在主体配件20与盖部件40相接的情况下,第一部分53中的传热的方式为热传导,在主体配件20与盖部件40分离的情况下,第一部分53中的传热的方式为辐射。

由于盖部件40的内周面41与主体配件20的内周面25对齐,并且第一对置部52的径向内侧的端部55位于比径向外侧的端部56靠后端侧处,所以能够容易地将通过第一对置部52而形成在主体配件20和盖部件40的内周面25、41的台阶配置在副室42的后端侧。从贯通孔43向燃烧室3喷射的副室42内的气流的速度在副室42的后端侧比在副室42的前端侧慢,所以通过在副室42的后端侧配置台阶,能够不易对燃烧室3内的喷流施加由台阶产生的副室42内的紊流的影响。

从第一熔融部50的外周面51到第一对置部52的第一熔融部50的最短距离d1为沿着第一对置部52的第一对置部52的最短距离(d2+d3)以上。因此,通过第一熔融部50的熔深,能够提高接合强度。另外,由于第一熔融部50与第二部分54相接,所以与第一熔融部50不与第二部分54接触的情况相比,能够提高接合强度。

由于在主体配件20的内周面25及接地电极30的配置于副室42内的区域没有形成第二熔融部60,所以能够抑制导热率低的第二熔融部60的过热。由此,能够抑制流入副室42的可燃混合气的以第二熔融部60为点火源的早燃。另外,从第二熔融部60的外周面61到第二对置部62的第二熔融部60的最短距离d4为沿着第二对置部62的第二对置部62的最短距离d5以上。由此,能够提高接合强度。

参照图3对第二实施方式进行说明。第二实施方式与第一实施方式相比,比火花间隙33靠前端侧的部位的形状不同,但其他相同,所以对于与在第一实施方式中所说明的部分相同的部分标注相同的符号,并省略以下的说明。图3是第二实施方式中的火花塞70的包含轴线o的剖视图。图3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地,是火花塞70的以ii(参照图1)所示的部分的放大图(在图4和图5中也相同)。

在主体配件20的主体部21,在外螺纹22的部位形成有朝向径向的内侧凹陷的凹部71。在主体部21,在凹部71的径向的内侧形成有比凹部71细的孔72。孔72贯通主体部21,在主体配件20的内周面25及凹部71分别形成开口。孔72在凹部71的附近(主体配件20的外周面29侧)较宽,在内周面25的附近较窄。插入到孔72中的接地电极30的一端部73形成为比接地电极30的另一端部32粗的凸缘状。

将主体配件20和盖部件40接合的第一熔融部74位于比火花间隙33靠前端侧处,并遍及主体配件20和盖部件40的绕轴线o的整周而形成。第一熔融部74是主体配件20及盖部件40的母材熔融所得的部位。第一熔融部74的导热率比主体配件20的母材和盖部件40的母材的导热率低。

主体配件20与盖部件40相互对置的第一对置部76具备:位于盖部件40的径向的最内侧的第一部分77;与第一部分77的径向的外侧衔接的第二部分78;及与第二部分78的径向的外侧衔接的外缘部79。第一部分77和外缘部79相对于第二部分78向与轴线o交叉的方向弯曲。第二部分78为所谓的过盈配合,在第二部分78,盖部件40在整周上与主体配件20相接。第一部分77位于比外缘部79靠前端侧处。第一对置部76整体位于比第一熔融部74靠副室42侧处。第一熔融部74没有形成在主体配件20的内周面25及盖部件40的内周面41。

将主体配件20和接地电极30接合的第二熔融部80遍及接地电极30的一端部73的整周而形成。第二熔融部80是主体配件20与接地电极30的母材熔融所得的部位。第二熔融部80的导热率比主体配件20的母材和接地电极30的母材的导热率低。

主体配件20与接地电极30相互对置的第二对置部82具备:位于主体配件20的径向的最内侧的第三部分83;及与第三部分83的径向的外侧衔接的第四部分84。第四部分84相对于第三部分83弯曲。在第三部分83,接地电极30为所谓的过盈配合,接地电极30的外周面在整周上与主体配件20相接。

第二熔融部80与第四部分84相接。第二对置部82中的第三部分83的一部分(第三部分83的径向内侧的部位)位于比第二熔融部80靠副室42侧处。第二熔融部80没有形成在主体配件20的内周面25及接地电极30的配置于副室42内的区域。

火花塞70由于在主体配件20的内周面25及盖部件40的内周面41没有形成第一熔融部74,所以能够抑制第一熔融部74的过热,由此抑制流入副室42的可燃混合气的早燃。

由于第一对置部76弯曲,所以确保了从内周面25、41到第一熔融部74的距离,由此能够进一步抑制由第一熔融部74引起的副室42内的可燃混合气的早燃。另外,由于在第二部分78盖部件40在整周上与主体配件20相接,所以能够进一步抑制第一熔融部74对早燃的影响。

由于在主体配件20的内周面25及接地电极30的配置于副室42内的区域没有形成第二熔融部80,所以能够抑制流入副室42的可燃混合气的由第二熔融部80的过热引起的早燃。另外,由于第二对置部82弯曲,所以确保了从主体配件20的内周面25到第二熔融部80的距离,由此能够进一步抑制副室42内的可燃混合气的早燃。

在第二对置部82的第三部分83,由于接地电极30在整周上与主体配件20相接,所以能够进一步抑制第二熔融部80对早燃的影响。另外,由于第二熔融部80与第四部分84相接,所以能够提高第二熔融部80的接合强度。

参照图4对第三实施方式进行说明。第三实施方式与第一实施方式相比,比火花间隙33靠前端侧的部位的形状不同,但其他相同,所以对于与在第一实施方式中所说明的部分相同的部分标注相同的符号,并省略以下的说明。图4是第三实施方式中的火花塞90的包含轴线o的剖视图。

在主体配件20的主体部21,在外螺纹22的部位形成有朝向径向的内侧凹陷的凹部91。在主体部21,在凹部91的径向的内侧形成有比凹部91细的孔92。孔92贯通主体部21,在主体配件20的内周面25及凹部91分别形成开口。孔92在凹部91的附近(主体配件20的外周面29侧)较窄,在内周面25的附近较宽。插入到孔92中的接地电极30的一端部93比接地电极30的另一端部32细。

将主体配件20和盖部件40接合的第一熔融部94位于比火花间隙33靠前端侧处,并遍及主体配件20和盖部件40的绕轴线o的整周而形成。第一熔融部94是主体配件20及盖部件40的母材熔融所得的部位。第一熔融部94的导热率比主体配件20的母材和盖部件40的母材的导热率低。

主体配件20与接地电极30相互对置的第一对置部96整体位于比第一熔融部94靠副室42侧处。在第一对置部96,盖部件40与主体配件20相接。第一熔融部94没有形成在主体配件20的内周面25及盖部件40的内周面41。

距离d1是对在盖部件40的外周面44及主体配件20的外周面29露出的第一熔融部94的外周面95和第一熔融部94与第一对置部96的交点进行连结的线段当中的最短的线段的长度(最短距离)。距离d2是沿着第一对置部96的第一对置部96的长度。火花塞90设定成距离d1为距离d2以上。

将主体配件20和接地电极30接合的第二熔融部100遍及接地电极30的一端部93的整周而形成。第二熔融部100是主体配件20与接地电极30的母材熔融所得的部位。第二熔融部100的导热率比主体配件20的母材和接地电极30的母材的导热率低。

主体配件20与接地电极30相互对置的第二对置部102具备:位于径向的最内侧的第三部分103;及与第三部分103的径向的外侧衔接的第四部分104。第四部分104相对于第三部分103弯曲。在第三部分103,接地电极30为所谓的过盈配合,接地电极30的外周面在整周上与主体配件20相接。

第二熔融部100与第四部分104相接。第二对置部102中的第三部分103的一部分(第三部分103的径向内侧的部位)位于比第二熔融部100靠副室42侧处。第二熔融部100没有形成在主体配件20的内周面25及接地电极30的配置于副室42内的区域。

距离d4是对在主体配件20的凹部91露出的第二熔融部100的外表面101和第二熔融部100与第二对置部102的交点进行连结的线段当中的最短的线段的长度(最短距离)。距离d5为第四部分104的长度,距离d6为第三部分103的长度。火花塞90设定成距离d4为将距离d5和距离d6相加所得的长度以上。

火花塞90由于在主体配件20的内周面25及盖部件40的内周面41没有形成第一熔融部94,所以能够抑制第一熔融部94的过热,由此抑制流入副室42的可燃混合气的早燃。另外,第一熔融部94的距离d1为第一对置部96的距离d2以上,因此能够提高第一熔融部94的接合强度。

由于在主体配件20的内周面25及接地电极30的配置于副室42内的区域没有形成第二熔融部100,所以能够抑制流入副室42的可燃混合气的由第二熔融部100的过热引起的早燃。另外,由于第二对置部102弯曲,所以能够确保从主体配件20的内周面25到第二熔融部100的距离。其结果,能够进一步抑制副室42内的可燃混合气的早燃。而且,在第三部分103,由于接地电极30在整周上与主体配件20相接,所以能够进一步抑制第二熔融部100对早燃的影响。

由于第二熔融部100与第四部分104相接,所以能够提高接地电极30的接合强度。另外,由于距离d4被设定为将距离d5和距离d6相加所得的长度以上,所以能够提高接地电极30的接合强度。

参照图5对第四实施方式进行说明。第四实施方式相对于第一实施方式,比火花间隙33靠前端侧的部位的形状不同,但其他相同,所以对于与在第一实施方式中所说明的部分相同的部分标注相同的符号,并省略以下的说明。图5是第四实施方式中的火花塞110的包含轴线o的剖视图。

形成副室42的盖部件111具有球冠状的内周面112。为了在盖部件111的内周面112与主体配件20的内周面25之间的边界不易产生台阶,而将盖部件111配置成盖部件111的内周面112与主体配件20的内周面25对齐。盖部件111以使盖部件111的外周面113位于比主体配件20的外周面114靠径向内侧的方式,与主体配件20接合。

将主体配件20和盖部件111接合的第一熔融部120位于比火花间隙33靠前端侧处,并遍及主体配件20和盖部件111的绕轴线o的整周而形成。第一熔融部120是主体配件20及盖部件111的母材熔融所得的部位。第一熔融部120的导热率比主体配件20的母材和盖部件111的母材的导热率低。

主体配件20与盖部件111相互对置的第一对置部122具有:位于盖部件111的径向的最内侧的第一部分123;及与第一部分123的径向的外侧衔接的第二部分124。第二部分124相对于第一部分123弯曲。第二部分124为所谓的过盈配合,在第二部分124,盖部件111在整周上与主体配件20相接。第一熔融部120与第二部分124相接。

第一对置部122的径向内侧的端部125位于比第一对置部122的径向外侧的端部126靠轴线方向的后端侧处。第一对置部122的端部125位于比贯通孔43靠后端侧处。第一对置部122的第一部分123的一部分(第一部分123的径向内侧的部位)位于比第一熔融部120靠副室42侧处。第一熔融部120没有形成在主体配件20的内周面25及盖部件111的内周面112。

距离d1是对在主体配件20的外周面114露出的第一熔融部120的外周面121和第一熔融部120与第一对置部122的交点(端部126)进行连结的线段当中的最短的线段的长度(最短距离)。将距离d2与距离d3相加所得的距离是沿着第一对置部122的第一对置部122的最短距离。火花塞110设定成距离d1为将距离d2和距离d3相加所得的距离以上。

火花塞110由于在主体配件20的内周面25及盖部件111的内周面112没有形成第一熔融部120,所以能够抑制第一熔融部120的过热,由此抑制流入副室42的可燃混合气的早燃。另外,由于第一对置部122弯曲,所以能够确保从主体配件20的内周面25及盖部件111的内周面112到第一熔融部120的距离。其结果,能够进一步抑制副室42内的可燃混合气的早燃。另外,由于在第二部分124,盖部件111在整周上与主体配件20相接,所以能够进一步抑制第一熔融部120对早燃的影响。而且,由于第一熔融部120的距离d1为将距离d2和距离d3相加所得的距离以上,所以能够提高接合强度。

以上,基于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方式的任何限定,不难推测,在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能够进行各种改良变形。

在实施方式中,对将具有球冠状的内周面41、112的盖部件40、111接合于主体配件20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并不一定限于此。盖部件的形状可以适当设定。例如,当然也可以采用有底圆筒状或圆板状的盖部件。

在实施方式中,对第一对置部52、76、122的第二部分54、78、124为所谓的过盈配合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并不一定限定于此。当然也可以将第二部分54、78、124形成为间隙配合或过渡配合。

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对第一熔融部50的距离d1被设定为第一对置部52的距离d2+d3以上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并不一定限定于此。当然可以将距离d1设为小于距离d2+d3。在该情况下,如果第一熔融部50与第二部分54相接,则也能够提高接合强度。

在第二实施方式中,对第一熔融部74与第二部分78分离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为了提高接合强度,当然也可以使第一熔融部74与第二部分78相接。另外,即使在第一熔融部74与第二部分78分离的情况下,通过将从第一熔融部74的外周面75到第一对置部76的第一熔融部74的最短距离形成为沿着第一对置部76的第一对置部76的最短距离以上,也能够提高接合强度。

在第四实施方式中,对在第一熔融部120的后端侧形成第二部分124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并不一定限于此。当然也可以调节第一熔融部120的熔深,使第一熔融部120与第一部分123相接,而省略第二部分124。

在实施方式中,对第一对置部52、76、122的第一部分53、77、123和第一对置部96与轴线o垂直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并不一定限于此。当然也可以形成为使它们相对于轴线o交叉的形态。另外,在实施方式中,对第一对置部52、76、122的第二部分54、78、124形成为以轴线o为中心的圆筒状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并不一定限定于此。当然,也可以将第二部分54、78、124形成为以轴线o为中心的圆锥台状或球带状的形态。

在实施方式中,对在第一对置部52、76、122,第一部分53、77、123与第二部分54、78、124直接连接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并不一定限于此。当然,也可以将第一部分53、77、123与第二部分54、78、124之间用圆锥台状或球带状的部位进行连接。同样,在第二对置部82、102中,当然也可以将第三部分83、103与第四部分84、104之间用圆锥台状或球带状的部位进行连接。

另外,各实施方式也可以分别如下构成:通过将其他实施方式所具有的结构的一部分或多个部分追加于该实施方式,或者与该实施方式的结构的一部分或多个部分进行替换等,来对该实施方式进行变形。

例如,当然也可以代替第一实施方式中的接地电极30与主体配件20的接合方式,而在第一实施方式中采用第二实施方式中的接地电极30与主体配件20的接合方式或第三实施方式中的接地电极30与主体配件20的接合方式。另外,当然也可以代替第一实施方式中的盖部件40与主体配件20的接合方式,而在第一实施方式中采用第二实施方式中的盖部件40与主体配件20的接合方式或第三实施方式中的盖部件40与主体配件20的接合方式。

标号说明

3燃烧室

10、70、90、110火花塞

13中心电极

20主体配件

25主体配件的内周面

30接地电极

31、73、93接地电极的一端部

32接地电极的另一端部

33火花间隙

40、111盖部件

41、112盖部件的内周面

42副室

43贯通孔

44、113盖部件的外周面

50、74、94、120第一熔融部

51、75、95、121第一熔融部的外周面

52、76、96、122第一对置部

53、77、123第一部分

54、78、124第二部分

55、125端部

56、126端部

60、80、100第二熔融部

62、82、102第二对置部

83、103第三部分

84、104第四部分

o轴线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