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脱线充电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097774发布日期:2020-06-16 20:29阅读:235来源:国知局
一种自动脱线充电桩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充电桩领域,特别是指一种自动脱线充电桩。



背景技术:

充电桩其功能类似于加油站里面的加油机,可以固定在地面或墙壁,安装于公共建筑(公共楼宇、商场、公共停车场等)和居民小区停车场或充电站内,可以根据不同的电压等级为各种型号的电动汽车充电。本发明人发现存在一种问题:车主在汽车完成充电后,忘记拔下充电插头,直接启动汽车,导致汽车将充电线缆拉断,电缆断口的中高压电线暴露出来极易发生短路,易引发火灾且造成安全事故。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以致力于解决背景技术中的车主忘记拔下充电插头,导致汽车将充电线缆拉断的问题。

基于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自动脱线充电桩,包括:

充电桩本体、电缆和充电插头,所述充电桩本体与所述充电插头之间通过电缆连接,所述充电桩本体装设有测力模块,所述充电插头内装设有信号处理模块,所述线缆通过自动脱线组件与所述充电插头连接,当所述电缆受力超出设定值后,所述自动脱线组件动作使所述电缆与所述充电插头脱离;

所述自动脱线组件包括固定套装于所述电缆外侧壁上的第一卡套和固定装设于所述充电插头上的第二卡套,所述第一卡套与所述第二卡套具有匹配的连接部,所述第一卡套的外侧壁上开设有卡槽,所述第二卡套的外侧壁上装设有活动的卡爪,所述卡爪沿所述第二卡套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第二卡套的内部装设有触发模块,所述触发模块可触发所述卡爪与所述卡槽脱离连接。

可选的,所述第一卡套包括套管与第一连接部,所述套管的内径与所述电缆的直径相等,所述第一连接部具有筒体结构,所述第一连接部装设于所述套管的端面上,所述第一连接部远离所述电缆设置,所述第一连接部的内径与所述套管内径相等,外径小于所述套管外径。

可选的,所述第二卡套固定装设于所述充电插头的尾端,所述第二卡套包括基座与第二连接部,所述基座为筒状壳体,所述壳体的内部装设有与所述电缆连接的接口,所述壳体的外壁上装设有转动部,所述卡爪可绕所述转动部转动,所述卡爪的一端与所述壳体的外壁间装设有抵触模块,所述抵触模块可使所述卡爪与所述卡槽相卡接,所述第二连接部装设于所述基座的端面上,所述第二连接部具有筒体结构,所述第二连接部的内径与所述第一连接部的外径相等。

可选的,所述卡爪包括横杆部和卡接部,所述横杆部与所述转动部铰接,所述卡接部靠近所述第二连接部设置,所述抵触模块为弹簧,所述弹簧设置于所述横杆部上远离卡接部的一端。

可选的,所述触发模块为气动推杆,所述气动推杆装设于所述第二卡套的外壁上,所述气动推杆靠近所述卡接部设置,所述气动推杆与所述信号处理模块电性连接。

可选的,所述第一连接部的外壁上装设有沿所述第一连接部长度方向的凸起,所述第二连接部的内壁上开设有与所述凸起相匹配的滑槽。

可选的,所述第一连接部的端面上固定装设有压缩弹簧,所述压缩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卡套的基座端面相抵触。

可选的,所述第二卡套的外壁上装设有截面为l形的环形防护罩。

有益效果:

1.完成充电后,车主忘记将充电插头拔出并放归原位,将造成电缆拉扯受力,扯断电缆会引发失电火灾,设置有自动脱线组件,当电缆受力超出限定值后,电缆与充电插头脱离,从而避免造成电缆破坏,使充电桩的安全性得到提升。

2.设置有可活动的卡爪,保证充电枪头与电缆之间可拆卸连接,避免充电枪头一次脱离后就破坏,保证充电枪头的持续利用。

3.第一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具有相匹配的凸起和滑槽,凸起和滑槽不仅起到定位作用,使电缆与充电枪头之间更容易安装,也起到限位作用,电缆与充电枪头之间不发生相对转动,从而保护卡爪部位不受到扭矩力作用,保护了卡爪。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自动脱线充电桩的整体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自动脱线充电桩的自动脱线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自动脱线充电桩的第一卡套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自动脱线充电桩的第二卡套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3中a方向的侧视图;

图6为图4中b方向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并参照附图,对本发明进一步详细说明。

作为一个实施例,本发明提供一种自动脱线充电桩,包括:充电桩本体、电缆和充电插头,充电桩本体与充电插头之间通过电缆连接,充电桩本体装设有测力模块,充电插头内装设有信号处理模块,线缆通过自动脱线组件与充电插头连接,当电缆受力超出设定值后,自动脱线组件动作使电缆与充电插头脱离;

自动脱线组件包括固定套装于电缆外侧壁上的第一卡套和固定装设于充电插头上的第二卡套,第一卡套与第二卡套具有匹配的连接部,第一卡套的外侧壁上开设有卡槽,第二卡套的外侧壁上装设有活动卡爪,卡爪沿第二卡套的长度方向设置,第二卡套的内部装设有触发模块,触发模块可触发卡爪与卡槽脱离连接。

如图1至图6所示,作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一种自动脱线充电桩,包括:充电桩本体1、电缆2和充电插头3,充电桩本体1与充电插头3之间通过电缆2连接,充电桩本体1的内部装设有测力模块4,测力模块4用以测量电缆2在使用过程中,与充电桩本体1之间的拉力;充电插头3内装设有信号处理模块5,信号处理模块5可预先设定一拉力值的上限,测力模块4与信号处理模块5之间通过无线连接方式,信号处理模块5能够接受测力模块4传出的信号;线缆2通过自动脱线组件6与充电插头3连接,在使用时,电缆2与充电桩本体1连接,测力模块4可测量电缆2与充电桩本体1之间的拉力值,测力模块4实时将拉力值传输给信号处理模块5,当电缆2受力超出信号处理模块5中预先设定的值后,信号处理模块5控制自动脱线组件6工作,自动脱线组件6动作使电缆2与充电插头3脱离;

自动脱线组件6包括固定套装于电缆2外侧壁上的第一卡套610和固定装设于充电插头上的第二卡套620,第一卡套610与第二卡套620具有匹配的连接部630,能够使电缆2与充电插头3之间紧密配合,避免因连接间隙导致爬电现象;第一卡套610的外侧壁上开设有卡槽611,第二卡套620的外侧壁上装设有活动的卡爪621,卡爪621沿第二卡套620的长度方向设置,在正常连接状态下,卡爪621与卡槽611紧密卡接,第二卡套620的内部装设有触发模块622,触发模块622与信号处理模块5之间电性连接,当信号处理模块5接收到超出预先设定的拉力值后,能够控制触发模块622做出响应,触发模块622立即触发卡爪621从卡槽611中脱离,当卡爪621与卡槽611脱离后,第一卡套610与第二卡套620之间因失去连接而分离。

概括来说,电缆2与充电插头3之间通过卡爪621与卡槽611的卡接配合来实现连接,设置有自动脱线组件6能够保证当车主忘记拔下充电插头3时,电缆2与充电插头3之间自动脱线分离,从而避免电缆2被拉断,保证充电桩本体1的安全性。

在一种实施例中,第一卡套610包括套管612与第一连接部613,套管612的内径与电缆3的外径相等,套管612与电缆2的外皮之间通过涂胶处理,起到固定作用,同时避免雨水从套管612与电缆2外皮之间的缝隙中渗入;第一连接部613具有筒体结构,第一连接部613装设于套管612的端面上,第一连接部613的内径与套管612内径相等,外径小于套管612外径。第二卡套620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与充电插头3的尾端固定连接,第二卡套620包括基座623与第二连接部624,基座623为筒状壳体,壳体的内部装设有与电缆2连接的接口7,当第一卡套610与第二卡套620紧密连接时,电缆2能够紧密插接装入接口7中;壳体的外壁上装设有转动部,转动部优选采用转动支架625,卡爪621铰接安装于转动支架625上,卡爪621可绕铰接点转动;卡爪621的一端与壳体的外壁间装设有抵触模块626,抵触模块626可使卡爪621与卡槽611相卡接,抵触模块626的一端固定安装在壳体的外侧壁上,另一端与卡爪621相抵触,通过抵触模块626的弹力,使卡爪621朝向第二卡套620的中心方向收缩;第二连接部624装设于基座623的端面上,第二连接部624具有筒体结构,第二连接部624的内径与第一连接部613的外径相等,在连接时,第一连接部613能够插接装入第二连接部624中,起到定位作用,使电缆2与接口7更易定位安装。

进一步,卡爪621包括横杆部621a和卡接部621b,横杆部621a与转动部铰接,卡接部621b靠近第二连接部624设置,抵触模块626为弹簧,弹簧设置于横杆部621a上远离卡接部621b的一端;在使用时,弹簧通过抵触横杆部621a的一端,使横杆部621a以铰接点为支点转动,弹簧所在的一端在弹力作用下,朝向远离基座623的方向移动,卡接部621b朝向靠近基座623中心的方向移动,在没有外力作用下,卡爪621始终保持当前状态;当第一卡套610与第二卡套620连接时,卡接部621b能够与第一卡套610外壁上的卡槽611相卡接,从而实现固定。

进一步,触发模块622为气动推杆,气动推杆装设于第二卡套620的外壁上,气动推杆靠近卡接部621b设置,气动推杆与信号处理模块5电性连接,当信号处理模块5接收到超过预定值的拉力信号后,产生动作信号并将信号传输至气动推杆,气动推杆接受到指令后产生推力,推力作用在卡爪横杆部621a上,由于气动推杆的推力大于弹簧的弹力,使卡爪621的横杆部621a克服扭矩转动,从而带动卡接部621b离开卡槽611,实现第一卡套610与第二卡套620的分离。

进一步,第一连接部613的外壁上装设有沿第一连接部613长度方向的凸起614,第二连接部624的内壁上开设有与凸起相匹配的滑槽627,通过设置有凸起614与滑槽627,能够对第一卡套610与第二卡套620起到限位作用,避免第一卡套610和第二卡套620连接后仍可相对转动,由第一卡套610与第二卡套620相对转动产生的扭力如果过大,会对卡爪621造成破坏,通过凸起614和滑槽627相匹配,能够限制第一卡套610与第二卡套620相对转动,进一步保证连接的稳定性。

进一步,第一连接部613的端面上固定装设有压缩弹簧8,压缩弹簧8的另一端与第二卡套620的基座623端面相抵触,当卡爪621与卡槽611分离时,压缩弹簧8的弹力能够瞬间使第一卡套610与第二卡套620分离。

进一步,第二卡套的外壁上装设有截面为l形的环形防护罩9,防护罩9用以保护卡爪621,避免灰尘或雨水侵蚀铰接点,造成卡爪621转动失效。

具体来说,在使用过程中,车主由于忘记拔下充电插头3直接发动汽车,随着汽车远离充电桩本体1,导致电缆2受到的拉力值不断增大,电缆2与充电桩本体1之间的拉力被测力模块4检测,并通过无线信号发射给信号处理模块5,信号处理模块5控制触发模块622工作,触发模块622的气动推杆推动横杆部621a,使横杆部621a克服抵触模块626的弹力做功,横杆部621a绕转动支架625转动,从而使卡接部621b与卡槽611分离,从而实现自动脱线功能。

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以上任何实施例的讨论仅为示例性的,并非旨在暗示本公开的范围(包括权利要求)被限于这些例子;在本发明的思路下,以上实施例或者不同实施例中的技术特征之间也可以进行组合,步骤可以以任意顺序实现,并存在如上所述的本发明的不同方面的许多其它变化,为了简明它们没有在细节中提供。

尽管已经结合了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描述,但是根据前面的描述,这些实施例的很多替换、修改和变型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

本发明的实施例旨在涵盖落入所附权利要求的宽泛范围之内的所有这样的替换、修改和变型。因此,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省略、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