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动器和阀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059569发布日期:2020-11-25 17:40阅读:104来源:国知局
致动器和阀体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致动器、具有至少一个致动器的阀体,以及用于制造致动器的方法,所述致动器尤其用于电磁阀。



背景技术:

致动器,尤其是电磁阀的致动器,在现有技术中是充分已知的。

由de102015102066a1已知例如中央致动器,尤其是用于悬摆马达凸轮轴相位调节器的电磁阀的中央致动器,所述中央致动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包围中央致动器。此外中央致动器包括致动挺杆,所述致动挺杆布置在电枢上,所述电枢在电枢室中实施为轴向方向上可移动的。

众所周知,这样的致动器被壳体包围或被封闭的壳体围绕。那么,在使致动器能够例如在阀体中装配之前,必须单独适配地构造并且布置在壳体内部的部件。这以耗费的、单独的并且因此是成本密集的计划为前提。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任务是,从结构上和功能上改进开始时提及的致动器。

根据一方面,所述任务通过致动器,尤其是用于电磁阀的致动器解决。致动器包括具有带有开口的端壁的壳体,和电枢,所述电枢布置在壳体中并且构造成在第一终端位置与第二终端位置之间可线性地移动。

在此,端壁的开口借助端盖构造成封闭的,其中端盖具有朝电枢的方向突出的至少一个轮廓,所述轮廓具有至少一个第一部段,所述第一部段限定电枢的第二终端位置。

有优势的实施方式在实施例中给出。

具有端盖的改进了的致动器本身带有的优点是,借助端盖并且仅当安装所述端盖后才限定电枢的第二终端位置布置在哪。在此仅仅端盖具有独特适配于应用场合的轮廓,例如适配于在致动器中的一定的力作用,而在其它情况下能够应用相同的或标准化的部件。这导致节省成本。与之相关联的另外的优点是,鉴于电枢的第二终端位置的结构上的调节在非常晚的制造阶段仍然能够进行,例如即使当致动器已经连接到阀体上了或者在阀体中被装配了之后仍然能够进行。因此能够简单地并且快速地对产品上的改变的要求做出反应,产品例如阀体。

根据本发明的致动器的另外的优点是,借助突出的轮廓,尤其借助轮廓的第一部段,在电枢止挡区域的区域中使止挡面最小化并且因此阻碍电枢液压地粘贴在基位中,确切讲在第二终端位置中。

根据有优势的实施方式,第一部段借助被装入在端盖的背离电枢的侧面上的第一凹部来构造。第一凹部优选地构造成环形的。借助装入第一凹部,优选地装入环形凹部,能够以简单的方式在第一部段中产生朝电枢方向突出的轮廓或部分轮廓。同时第一凹部具有使端盖稳定的作用。

在另外的有优势的实施方式中,端盖替代第一凹部或除第一凹部之外具有至少一个冲压部,所述冲压部构成第一部段或协同构造第一部段。因此所述冲压部同样防止电枢液压地粘贴在端盖上而起作用。

此外第一部段优选地构造成刚性的。由此确保电枢在端盖上的固定止挡并且保证电枢的明确限定的第二终端位置。

在特别有优势的实施方式中,第一部段以预定的深度并且在轴向方向上突出到壳体中。因而第一部段的深度确定电枢在壳体内部的止挡位置。因此借助选择具有预定的深度的端盖能够独特地调节电枢的第二终端位置。

对于迄今为止的实施方式可以概括地讲的是,在这里实现确保电枢,优选地磁电枢在基位或第二终端位置中的限定的止挡位置。在组合部件方案中能够通过先前提及的沟槽和/或冲压部的不同的深度简单地实现电枢的不同的基位,例如借助在应用于产生沟槽和/或冲压部的深冲工具中的替换嵌件。为了简单地区分变体方案可以通过相应的结构设计的实施方案或冲压部的轮廓在防错(poka-yoke)原理的意思上相应地不同地实施端盖的止挡变体方案。poka-yoke原理是由多个元素组成的原理,所述原理包括技术的准备或用于即刻地揭示错误和妨碍错误的设置。

根据优选的实施方式,轮廓具有第二部段,所述第二部段在外部靠置到端壁上。第二部段也优选地借助被装入到端盖的背离电枢的侧面中的第二凹部来构造。借助被靠置的第二部段来封闭在端壁中的开口。

端盖在端壁上优选地借助在第二部段的外部的焊接固定。在此,轮廓的第一部段确保在焊接时端盖的准确的定位,所述轮廓突出到壳体中去。

第二部段优选地构造成可弹性变形的。同时端盖优选密封地靠置到壳体或端壁上。当端盖借助压力靠置到端壁上时,借助可弹性变形的第二部段确保密封地靠置在端壁上。根据另外的有优势的实施方式,端盖与壳体的端壁焊接,而可弹性变形的第二部段借助压力靠置到端壁上。因此端壁的开口被持久性密封地封闭。

端盖根据本发明有优势地由非磁性的、可焊接的材料制成,优选地由不锈钢制成。由此确保的是,在致动器内部的磁场不被影响或不被干扰,并且在端盖和端壁之间的焊接连接是可行的,致动器尤其是被构造作为电磁阀的致动器。不锈钢满足所述两个要求并且还十分耐抗的。除此之外借助使用不可磁化或可微小磁化的、优选为薄壁的、如同不锈钢的钢材料阻碍电枢磁性地粘贴在第二终端位置或基位中。

此外,端盖优选地借助激光焊接与壳体连接。激光焊接通过激光焊接的高的焊接速度、狭窄且细长的焊缝形状和微小的热学扭曲来表征,激光焊接也称为激光束焊接或简单称为激光焊接。这种焊接方法通常不带有添加剂而实施。

在此,借助激光的焊接优选地借助端侧的焊接或从外部通过端盖直到壳体上或壳体的端壁上的连续焊实现。由此实现了密封电枢室。通过端侧的焊接使定位用于焊接的构件的要求以及在切边区域中或在外部轮廓的区域中的这样的构件的定性的要求与在盖边缘上环绕地焊接相比十分微小并且因此是能够成本合适地实现的,端部的焊接尤其借助激光。

在另外的有优势的实施方式中,端盖具有带有不同大小的直径的多个环状的轮廓。在此,至少在面向电枢的侧面上的、端盖的轮廓布置成围绕共同的轴线对称。在此,优选地涉及在电枢的区域中柱筒状地构造的壳体部件的轴线。轮廓尤其有优势地具有不同的深度或者不同距离地突出于端盖。由此使端盖十分好地适配到端壁上的不规则的靠置面上是可行的。

根据另外的优选的实施方式,在壳体中布置极管,其中极管布置成靠置在端盖上。

极管布置在致动器中,使得电枢在极管的内部在轴向上在所述极管的两个终端位置之间是可运动的。

接着端盖的轮廓优选地具有第三部段,所述第三部段靠置在极管上。第三部段也优选地借助被装入到端盖的背离电枢的侧面中的凹部来构造。借助被靠置的第三部段来封闭突出到端壁的开口中的极管。在这里端盖也在端壁上固定,优选地借助在第三部段外部的焊接固定。

在此,第三部段优选地构造成可弹性变形的。同时端盖优选地密封地靠置到极管上。当端盖利用压力靠置到极管上时,借助可弹性变形的第三部段确保了密封地靠置在极管上。

在有优势的实施方式中,端盖与壳体的端壁焊接,而可弹性变形的第三部段利用压力靠置在极管上。因此极管在端壁上或在朝向端盖的侧面上被持久性密封地封闭。

借助端盖的在先前的实施方式中描述的和由所述实施方式的组合产生的形状设计确保在下压区域中的高的弹性和灵活性,由此能够补偿零件公差和装配公差。例如因此避免端盖由于杠杆作用而突然的剥落,杠杆作用也称作“响蛙”。

组合的实施方式的例子包括借助由凹部构造的轮廓区域在止挡区域中的加固,同时借助由另外的凹部构造的另外的轮廓区域与极管去耦。

根据另外的方面,所述任务通过具有根据前述实施方式中任一实施方式的至少一个致动器的阀体来解决。阀体本身带有与根据本发明的致动器相似的优点。

在阀体的有优势的进一步扩展方案中提供多个致动器,其中相应的端盖中的至少一个端盖具有轮廓或轮廓的部段,所述轮廓或部段与另一个端盖的至少一个轮廓或轮廓的部段相比更深地突出到所属的壳体中去。

根据另外的方面,所述任务通过用于制造根据前述提及的实施方式中的任一实施方式的致动器的方法来解决。

所述方法本身带有与根据本发明的致动器相似的优点并且包括的步骤是,限定电枢的第一和第二终端位置,选择具有朝向电枢的、突出的轮廓的端盖,其中轮廓的至少一个部段的深度与先前限定的第二终端位置对应,以及在壳体上布置和固定端盖。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另外的优点由说明书和附图产生。

以下根据在附图中展示的实施例进一步解释本发明,示出:

图1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一阀体的立体视图;

图2示出图1中的细节ii;

图3示出根据本发明的致动器的立体的分解视图;和

图4示出图3中的致动器的纵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示出具有前侧2和背侧3的根据本发明的阀体1。核心件构成中央的块状元件4,其中在前侧2和背侧3上分别连接有多个致动器5,在这里尤其是用于压力控制阀的致动器。致动器5在前侧2上利用第一固定机构6并且在背侧3上利用第二固定机构7被固定。

致动器5大部分包含标准构造元件并且在致动器的组装上彼此十分相似。然而致动器5由于不同的要求,例如鉴于内部的力作用,在细节中能够区分。在以下的图2至图4中确切地描述致动器5的可行性的实施方式。概念前侧2和背侧3在下文中也应用于描述致动器5。

图2中展示出图1中的阀体1的部分部段。由图1中列举出的部件在图2中这里能够识别出中央块状元件4的局部和在阀体1的前侧2上的致动器5。在此从阀体1分开地展示出致动器5,以及额外的滑体8和弹簧元件9。滑体8和弹簧元件9功能上配设给分开被展示的致动器5,其他的描述涉及所述致动器5。

致动器5包括(在这里为了描述目的被带入的)具有壳体11和端盖12的壳体装置10,以及其他的元件,所述元件在对于图3和/或图4的说明中才被提及。在展示的实施方式中,壳体11构造成柱筒状的并且端盖12构造成圆形的或盘子状的。除此之外致动器5包含第一电流接头13和第二电流接头14,所述电流接头从保护机构15延伸出来,以及包含端盘16。在图3中展示出致动器5的另外细节。

图3在分解视图中示出在图2中分开展示的致动器5。从已经在图2中展示的部件中也在这里列举出的是壳体11、端盖12、电流接头13、14和所属的保护机构15,以及端盘16。从前侧2开始清点,除此之外图3示出与电流接头13、14连接的线圈17、极管18、电枢19、阻尼嵌件20、挺杆21和插入式连接体22。

在图4中作为纵剖面图展示出来自图3的致动器5。在这里示出的所有的部件已经在对于图3的描述中被列举并且在这里只是部分地配有附图标记。在图4中这里首次明显的是,壳体11在前侧2上与端盖12共同构造端壁23,并且电枢19在壳体11的内部,在这里确切地是在极管18的内部,布置成在第一终端位置24与第二终端位置25之间可运动的或可移动的。

端盖12具有内壁26和外壁27,其中内壁26朝向背侧3并且外壁27朝向前侧2。在此端盖12借助焊接连接28与壳体11的前侧3连接。焊接连接28在这里从外壁27通过端盖12贯穿到内壁26并且以继续被引导到壳体11上的方式被构造成环状并且借助激光焊接实施。

此外端盖12在所述实施方式中具有轮廓的两个环状的、突出于内壁26的部段29、30,确切地讲具有第一部段29和第三部段30。在此第一部段29比第三部段30具有更小的环半径。当所述第一部段29(如同在这里展示的)位于所述第一部段的第二终端位置25中时,第一部段29布置到电枢19上。

电枢19的另外的可行的终端位置是第一终端位置24,所述终端位置在这里用虚线表示。确切地说,当电枢19布置在第一终端位置24中时,电枢19的朝向端盖12的侧面与虚线对应。在此第三部段30靠置到极管18上。

为了预防误解,在这里应该解释的是,为什么部段30涉及“第三”而不涉及“第二”部段。在另外的(在这里未示出)实施方式中,壳体11的前侧2布置成靠近到电枢19(如果所述电枢位于电枢的第二终端位置25中)上,使得端盖的轮廓的部段不是靠置在极管18上,而是靠置在壳体11上。所述靠置在壳体上的部段已经在实施例中和前述的说明中被限定为第二部段。为了在整个说明书中保持一致,所述概念在这里的附图描述中也应该被保留。

轮廓的部段29、30借助装入两个凹部31、32而构造在端盖12的外壁27上。在此第一凹部31构成轮廓的第一部段29并且第二凹部32构成轮廓的第三部段30。第一凹部31构造成刚性的,所以轮廓的由此被构造的第一部段29构成电枢19的固定的止挡部。轮廓的第二凹部32构造成软的或可弹性变形的,所以轮廓的由此被构造的第三部段30能够密封地靠置在极管18(或者在另外的在这里未示出的实施方式中靠置在壳体11上)上。

所有的在与本发明的单个的实施方式的联系中被解释和示出的特征能够以不同的组合在根据本发明的主题中被设置,以便同时实现所述特征的有优势的效果。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被在说明书中被解释的或在附图中被示出的特征限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