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硅钢片铁芯自动叠装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092081发布日期:2020-06-12 17:17阅读:442来源:国知局
一种硅钢片铁芯自动叠装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硅钢片加工设备,特别涉及一种硅钢片铁芯自动叠装机。



背景技术:

变压器硅钢片铁芯现有的生产技术大致有以下方式:

一、硅钢片经横剪线剪切码堆,硅钢片横剪线一般由放料装置、送料装置、送料通道、冲孔装置、v剪装置、剪切装置、集料装置和控制中心组成,其中送料装置、冲孔装置、v剪装置和剪切装置依次设置在送料通道上,硅钢片横剪线剪切后由人工搬运至叠装工作场所,经人工叠装成铁芯;

硅钢片经横剪线剪切码堆,由人工搬运至叠装工作场所,经人工理料(将硅钢片料堆理整齐)后,装入自动叠装设备预定工位,再经自动叠装设备叠装成铁芯。

例如,在专利cn110415961a中就提到了变压器硅钢片叠装系统,它涉及变压器硅钢片制造设备技术领域。它包括叠装装置本体,叠装装置本体上具有一叠装支架,叠装支架上具有至少2组初定位装置、至少2组精定位装置、至少1个叠装台装置,以及至少2组吸盘搬运装置,所述吸盘搬运装置包括向外搬运装置和叠装搬运装置,初定位装置、精定位装置上方设置吸盘搬运装置,精定位装置之间设置叠装台装置,所述叠装搬运装置设在相对应的精定位装置和叠装台装置的上方。在硅钢片进行叠装时,可以根据不同规格的硅钢片铁芯进行相应的间距调整和位置精定位,利用率高,不需要进行预先的硅钢片的整理,叠装效率高。

上述的叠装系统其在对硅钢片进行叠装的过程中,硅钢片铁芯为由三片横向分布的硅钢片与两片纵向分布的硅钢片共同形成的日字型结构,在进行叠装时,其需要先移动三片横向分布的硅钢片至叠装位置,然后再移动两片纵向分布的硅钢片至叠装位置(或是先移动两片纵向的硅钢片,再移动三片横向的硅钢片),即每次完成硅钢片铁芯的叠装都需要花费两步动作的时间,叠装效率不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叠装效率高的硅钢片铁芯自动叠装机。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硅钢片铁芯自动叠装机,硅钢片铁芯为由三个纵向分布的一号硅钢片、二号硅钢片、三号硅钢片及两个横向分布的四号硅钢片、五号硅钢片共同形成的日字形结构,其创新点在于:自动叠装机包括

至少一个料堆工位、至少一个精定位工位、至少一个叠装工位,所述料堆工位处具有与硅钢片铁芯相对应的五个不同位置的硅钢片料堆,精定位工位处安装有对五个不同位置的硅钢片同时进行定位的精定位组件,在料堆工位与精定位工位之间设置有一同时抓取五个不同号的硅钢片进行移动的第一移动单元,在精定位工位与叠装工位之间设置有一同时抓取五个不同号的硅钢片进行移动并在移动过程中对五个硅钢片的位置进行二次定准的第二移动单元。

进一步的,所述料堆工位、精定位工位均有两个,叠装工位有一个,料堆工位、精定位工位、叠装工位呈一字型排布,且由两侧向中间方向依次为料堆工位、精定位工位、叠装工位。

进一步的,所述料堆工位、叠装工位均有两个,精定位工位有四个,料堆工位、叠装工位、精定位工位呈口字型排布,四个精定位工位分别位于口字型的四个棱角处,相邻的两个精定位工位之间具有一料堆工位或叠装工位,且料堆工位与叠装工位间隔分布,从而形成精定位工位、料堆工位、精定位工位、叠装工位的循环排布。

进一步的,所述料堆工位包括料堆底座以及安装在料堆底座上的料堆支撑座;

所述料堆底座包括上下分布的料堆活动座、料堆固定座,料堆活动座与料堆固定座之间设置有第一升降机构,且料堆活动座在第一升降机构的带动下进行上下升降;

所述第一升降机构包括四个呈矩形状分布的升降螺杆,升降螺杆包括升降外螺杆、升降内螺杆,升降内螺杆内置于升降外螺杆内,并与升降外螺杆螺纹配合,且升降内螺杆的外螺纹结构与升降外螺杆的外螺纹结构的螺纹旋向相反,所述升降内螺杆的顶端从升降外螺杆的顶端伸出并与料堆活动座的底端连接固定,所述升降外螺杆的外壁与料堆固定座之间螺纹配合,在升降外螺杆的外壁上还螺纹固定有一旋转套,各个旋转套之间通过第一联动机构实现同步同向转动,并带动升降外螺杆、升降内螺杆进行上下升降,所述旋转套通过一旋转套安装座安装在料堆固定座上,旋转套安装座的底端固定在料堆固定座的上端面上,旋转套安装座的顶端具有一环形安装凸起,同时在旋转套的底端面上开有一容安装凸起的顶端嵌入的环形安装凹槽;

所述第一联动机构为:在各个旋转套的外壁上均固定套装有第一联动链轮,各个第一联动链轮之间通过第一联动链条联结实现同步转动,在料堆固定座上还设置有至少一个与第一联动链条相配合的第一链条涨紧轮,所述第一链条涨紧轮由第一联动电机驱动进行转动,并带动所有的旋转套进行转动;

所述料堆支撑座一共有五个,呈日字型排布在料堆活动座的上端面上,且相邻的料堆支撑座之间留有间隙;

所述料堆支撑座包括一u形料堆支撑板,在料堆支撑板内沿着料堆支撑板的长轴方向安装有数个料堆支撑杆,在每个料堆支撑杆的两侧均活动套装有一料堆支撑滚轮,且同一个料堆支撑杆上的两个料堆支撑滚轮之间通过一同步转动套连接进行同步转动,各个料堆支撑杆上的料堆支撑滚轮由第二联动机构带动实现同步同向转动;

所述第二联动机构为:在同步转动套的外侧套装有第二联动链轮,各个第二联动链轮之间通过第二联动链条联结实现联动,在料堆支撑板内安装有至少一个与第二联动链条相配合的第二链条涨紧轮。

进一步的,所述精定位工位包括一精定位支架,在精定位支架的上端面上安装有精定位组件,所述精定位组件包括横向硅钢片精定位单元与纵向硅钢片精定位单元;

所述横向硅钢片精定位单元包括一对沿着一号硅钢片、二号硅钢片、三号硅钢片的分布方向延伸的第一纵向导轨,沿着第一纵向导轨的延伸方向依次分布有对一号硅钢片、二号硅钢片、三号硅钢片进行一一对应精定位的一号精定位机构、二号精定位机构、三号精定位机构;

一号精定位机构包括一号托架、一号辅助支撑板、一号基准块,一号托架有一对,对称分布在一号辅助支撑板的两侧,在两个一号托架靠近一号辅助支撑板的一侧均具开有一容一号硅钢片嵌入的凹槽,且两个一号托架共同配合实现对一号硅钢片的定位支撑,所述一号托架的底端通过一对一号活动滑块分别与两个第一纵向导轨滑动配合,所述一号辅助支撑板的底端通过一对一号升降螺杆与精定位支架之间活动固定,在一号辅助支撑板上安装有一号检测开关,在一号辅助支撑板的侧端还设置有一与一号硅钢片的侧边相贴合的一号基准块,该一号基准块安装在一号基准座上,所述一号基准座由一号电机、一号丝杠、一号丝杠螺母、一号导轨、一号滑块之间的配合靠近或远离一号辅助支撑板,在一号基准座与一号辅助支撑板之间还设置有一号导向杆;

二号精定位机构包括二号托架、二号辅助支撑板、二号基准块,二号托架有一对,对称分布在二号辅助支撑板的两侧,在两个二号托架靠近二号辅助支撑板的二侧均具开有一容二号硅钢片嵌入的凹槽,且两个二号托架共同配合实现对二号硅钢片的定位支撑,所述二号托架的底端通过一对二号活动滑块分别与两个第一纵向导轨滑动配合,所述二号辅助支撑板的底端通过一对二号升降螺杆与精定位支架之间活动固定,在二号辅助支撑板上安装有二号检测开关,在二号辅助支撑板的侧端还设置有一与二号硅钢片的侧边相贴合的二号基准块,该二号基准块安装在二号基准座上,所述二号基准块由安装在二号基准座上的二号定准电机、二号定准丝杠、二号定准丝杠螺母之间的配合实现向一号精定位机构或三号精定位机构方向的水平移动调节,所述二号基准座由二号电机、二号丝杠、二号丝杠螺母、二号导轨、二号滑块之间的配合靠近或远离二号辅助支撑板,在二号基准座与二号辅助支撑板之间还设置有二号导向杆;

三号精定位机构包括三号托架、三号辅助支撑板、三号基准块,三号托架有一对,对称分布在三号辅助支撑板的两侧,在两个三号托架靠近三号辅助支撑板的一侧均具开有一容三号硅钢片嵌入的凹槽,且两个三号托架共同配合实现对三号硅钢片的定位支撑,所述三号托架的底端通过一对三号活动滑块分别与两个第一纵向导轨滑动配合,所述三号辅助支撑板的底端通过一对三号升降螺杆与精定位支架之间活动固定,在三号辅助支撑板上安装有三号检测开关,在三号辅助支撑板的侧端还设置有一与三号硅钢片的侧边相贴合的三号基准块,该三号基准块安装在三号基准座上,所述三号基准座由三号电机、三号丝杠、三号丝杠螺母、三号导轨、三号滑块之间的配合靠近或远离三号辅助支撑板,在三号基准座与三号辅助支撑板之间还设置有三号导向杆;

一号托架、二号托架、三号托架由第三联动机构带动进行同步移动从而实现一号托架、二号托架、三号托架的调节,所述第三联动机构包括上联动杆、下联动杆、联动螺杆;

所述上联动杆有两对,其中一对中的两个上联动杆的一侧均与靠近一号托架的二号托架通过锁母的配合螺纹固定,另一侧均穿过靠近二号托架的一号托架后与远离二号托架的一号托架通过锁母的配合螺纹固定,另一对中的两个上联动杆的一侧也均与靠近一号托架的二号托架通过锁母的配合螺纹固定,另一侧均穿过远离一号托架的二号托架后与靠近二号托架的三号托架通过锁母的配合螺纹固定,从而实现远离二号托架的一号托架、靠近一号托架的二号托架、靠近二号托架的三号托架三者之间的联动;

所述下联动杆有两对,其中一对中的两下联动杆的一侧均与靠近三号托架的二号托架通过锁母的配合螺纹固定,另一侧均穿过远离三号托架的二号托架后与靠近二号托架的一号托架通过锁母的配合螺纹固定,另一对中的两个下联动杆的一侧也均与靠近三号托架的二号托架通过锁母的配合螺纹固定,另一侧均穿过靠近二号托架的三号托架后与远离二号托架的三号托架通过锁母的配合螺纹固定,从而实现靠近二号托架的一号托架、远离一号托架的二号托架、远离二号托架的三号托架三者之间的联动;

所述联动螺杆有两对,其中一对中的两个联动螺杆均水平穿过靠近一号托架的二号托架后与该二号托架螺纹固定,另一对中的两个联动螺杆均水平穿过靠近三号托架的二号托架后与该二号托架螺纹固定,四个联动螺杆两两相对设置,且相对设置的两个联动螺杆的螺纹旋向相反,并且两个联动螺杆之间通过一联轴器相固定,并由联轴器带动进行同步反旋向转动,在联轴器的外侧固定套装有第三联动链轮,两个第三联动链轮之间通过第三联动链条联结实现联动;

所述纵向硅钢片精定位单元包括分布于横向硅钢片精定位单元两侧并对四号硅钢片、五号硅钢片进行一一对应精定位的四号精定位机构、五号精定位机构;

四号精定位机构包括四号托架、四号辅助支撑板、四号基准块,所述四号托架有一对,对称分布在四号辅助支撑板的两侧,在两个四号托架靠近四号辅助支撑板的一侧均具开有一容四号硅钢片嵌入的凹槽,且两个四号托架共同配合实现对四号硅钢片的定位支撑,所述四号辅助支撑板的底端通过一对四号升降螺杆与精定位支架之间活动固定,在四号辅助支撑板上安装有四号检测开关,在四号辅助支撑板的侧端还设置有一与四号硅钢片的侧边相贴合的四号基准块,该四号基准块安装在四号基准座上,所述四号基准座由四号电机、四号丝杠、四号丝杠螺母、四号导轨、四号滑块之间的配合靠近或远离四号辅助支撑板,在四号基准座与四号辅助支撑板之间还设置有四号导向杆;

两个四号托架之间通过四号调节机构驱动相互靠近或远离,所述四号调节机构包括一对并列分布的四号调节导轨,四号调节导轨的延伸方向与第一纵向导轨的延伸方向相垂直,在两个四号托架的底端还安装有分别与两个四号调节导轨相配合的四号调节滑块,在两个四号托架之间设置有两对四号调节螺杆,其中一对中的两个四号调节螺杆均与同一个四号托架螺纹相连,另一对中的两个四号调节螺杆均与另一个四号托架螺纹相连,四个四号调节螺杆两两相对分布,且相对分布的两个四号调节螺杆的螺纹旋向相反,并且两个联动螺杆之间通过一联轴器相固定,并由联轴器带动进行同步反旋向转动,从而实现两个四号托架的相互靠近或远离,在联轴器的外侧固定套装第四联动链轮,两个第四联动链轮之间通过第四联动链条联结实现联动;

五号精定位机构包括五号托架、五号辅助支撑板、五号基准块,所述五号托架有一对,对称分布在五号辅助支撑板的两侧,在两个五号托架靠近五号辅助支撑板的一侧均具开有一容五号硅钢片嵌入的凹槽,且两个五号托架共同配合实现对五号硅钢片的定位支撑,所述五号辅助支撑板的底端通过一对五号升降螺杆与精定位支架之间活动固定,在五号辅助支撑板上安装有五号检测开关,在五号辅助支撑板的侧端还设置有一与五号硅钢片的侧边相贴合的五号基准块,该五号基准块安装在五号基准座上,所述五号基准座由五号电机、五号丝杠、五号丝杠螺母、五号导轨、五号滑块之间的配合靠近或远离五号辅助支撑板,在五号基准座与五号辅助支撑板之间还设置有五号导向杆;

两个五号托架之间通过五号调节机构驱动相互靠近或远离,所述五号调节机构包括一对并列分布的五号调节导轨,五号调节导轨的延伸方向与第一纵向导轨的延伸方向相垂直,在两个五号托架的底端还安装有分别与两个五号调节导轨相配合的五号调节滑块,在两个五号托架之间设置有两对五号调节螺杆,其中一对中的两个五号调节螺杆均与同一个五号托架螺纹相连,另一对中的两个五号调节螺杆均与另一个五号托架螺纹相连,五个五号调节螺杆两两相对分布,且相对分布的两个五号调节螺杆的螺纹旋向相反,并且两个联动螺杆之间通过一联轴器相固定,并由联轴器带动进行同步反旋向转动,从而实现两个五号托架的相互靠近或远离,在联轴器的外侧固定套装第五联动链轮,两个第五联动链轮之间通过第五联动链条联结实现联动。

进一步的,所述叠装工位包括一叠装支架,在叠装支架上安装有至少一组叠装组件;

所述叠装组件包括一叠装座,所述叠装座包括上下分布的活动叠装座、固定叠装座,活动叠装座通过第二升降机构与固定叠装座相连,并由第二升降机构带动进行上下升降;

所述第二升降机构为:在活动叠装座的底端安装有第二升降螺杆,同时在固定叠装座上安装有与第二升降螺杆相配合的第二螺杆箱,所述第二螺杆箱由安装在固定叠装座上的第二升降电机带动进行转动并实现第二升降螺杆的上下升降,在活动叠装座与固定叠装座之间位于第二升降螺杆的周围还分布有数个第二升降导向杆,第二升降导向杆的顶端与活动叠装座相固定,在固定叠装座上具有容第二升降导向杆上下穿过的通孔,在通孔内安装有与第二升降导向杆相配合的第二升降导向套;

所述活动叠装座上安装有五个呈日字形分布的硅钢片支撑杆,分别为纵向分布的一号硅钢片支撑杆、二号硅钢片支撑杆以及横向分布的三号硅钢片支撑杆、四号硅钢片支撑杆、五号硅钢片支撑杆,其中,一号硅钢片支撑杆、二号硅钢片支撑杆分别对一号硅钢片、三号硅钢片进行支撑,三号硅钢片支撑杆、四号硅钢片支撑杆、五号硅钢片支撑杆分别对四号硅钢片、二号硅钢片、五号硅钢片进行支撑,所述一号硅钢片支撑杆、二号硅钢片支撑杆、三号硅钢片支撑杆、四号硅钢片支撑杆、五号硅钢片支撑杆通过一对支撑支架安装在活动叠装座上;

所述一号硅钢片支撑杆、二号硅钢片支撑杆由第一调节机构驱动相互靠近或远离,所述第一调节机构:在两个支撑支架的外侧分别设置有一对支撑一号硅钢片支撑杆的一号支撑块、一对支撑二号硅钢片支撑杆的二号支撑块,在活动叠装座上安装有两对第一调节导轨,所述第一调节导轨沿着一号硅钢片支撑杆、二号硅钢片支撑杆的分布方向延伸,在支撑支架的底端安装有与第一调节导轨相配合的第一调节滑块,在两个支撑支架的中部位置还设置有一对第一调节螺杆,两个第一调节螺杆分别穿过两个支撑支架,并与支撑支架之间螺纹配合,且两个第一调节螺杆的螺纹旋向相反,两个第一调节螺杆的相邻一侧通过第一联轴器相连,并由第一联轴器带动进行同步转动,从而实现两个支撑支架的相互靠近或远离,进而实现了一号硅钢片支撑杆、二号硅钢片支撑杆的相互靠近或远离;

所述三号硅钢片支撑杆、五号硅钢片支撑杆由第二调节机构驱动同时靠近或远离四号硅钢片支撑杆,所述第二调节机构为:在两个支撑支架的顶端分别设置有一对支撑三号硅钢片支撑杆的三号支撑块、一对支撑四号硅钢片支撑杆的四号支撑块、一对支撑五号硅钢片支撑杆的五号支撑块,其中,四号支撑块与支撑支架之间固定连接,三号支撑块通过三号调节导轨、三号调节滑块的配合活动安装在支撑支架上,五号支撑块通过五号调节导轨、五号调节滑块的配合活动安装在支撑支架上,所述三号支撑块、五号支撑块通过第六联动机构进行同步移动;

所述第六联动机构包括一对安装在两个支撑支架内壁的第六联轴器、一对三号调节螺杆、一对五号调节螺杆、,其中三号调节螺杆的两侧分别与三号支撑块、第六联轴器相连,五号调节螺杆的两侧分别与五号支撑块、第六联轴器相连,所述三号调节螺杆与五号调节螺杆的螺纹旋向相反,从而实现三号支撑块与五号支撑块的反向运动,两个五号调节螺杆通过第六联动杆与两对锥齿轮的配合实现两个五号调节螺杆的同步转动,并带动两个三号调节螺杆进行同步转动,从而实现三号硅钢片支撑杆、五号硅钢片支撑杆靠近或远离四号硅钢片支撑杆;

所述固定叠装座通过水平移动机构与叠装支架相连,并由水平移动机构带动进行水平移动,所述水平移动机构为:在叠装支架上安装有一对水平移动导轨,且水平移动导轨的延伸方向与精定位工位、叠装工位的分布方向相垂直,在固定叠装座的底端还安装有与两个水平移动导轨相配合的水平移动滑块,在叠装支架上位于水平移动导轨的旁侧还设置有一水平移动齿条,该水平移动齿条沿着水平移动导轨的长轴方向延伸,在固定叠装座上安装有与水平移动齿条相啮合的水平移动齿轮。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移动单元包括位于料堆工位与精定位工位上方的第一支架,第一支架安装在一叠装支架上,并由安装在叠装支架上的第一水平移动机构带动在料堆工位与精定位工位之间进行往复移动;

所述第一水平移动机构包括一对安装在叠装支架上的第一水平移动导轨,第一水平移动导轨沿着料堆工位与精定位工位的分布方向延伸,在第一支架的顶端安装有与两个第一水平移动导轨相配合使用的第一水平移动滑块,在叠装支架上位于两个第一水平移动导轨之间还设置有一第一水平移动丝杠,同时在第一支架上安装有与第一水平移动丝杠相配合的第一水平移动丝杠螺母;

所述第一支架包括上下分布的第一固定支架、第一活动支架,第一水平移动滑块安装在第一固定支架上,第一活动支架由安装在第一固定支架上的第一升降缸驱动进行上下升降;

在第一活动支架上安装有五组呈日字形分布的第一吸盘组件,所述第一吸盘组件包括第一吸盘座以及安装在第一吸盘座上的数个第一吸盘,五组吸盘组件分别为三组纵向分布并分别与一号硅钢片、二号硅钢片、三号硅钢片相一一对应的第一吸盘组件一号、第一吸盘组件二号、第一吸盘组件三号以及两组横向分布并分别与四号硅钢片、五号硅钢片相一一对应的第一吸盘组件四号、第一吸盘组件五号。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移动单元包括位于精定位工位与叠装工位上方的第二支架,在第二支架安装在一叠装支架上,并由安装在叠装支架上的第二水平移动机构带动在精定位工位与叠装工位之间进行往复移动;

所述第二水平移动机构包括一对安装在叠装支架上的第二水平移动导轨,第二水平移动导轨沿着料堆工位与精定位工位的分布方向延伸,在第二支架的顶端安装有与两个第二水平移动导轨相配合使用的第二水平移动滑块,在叠装支架上位于两个第二水平移动导轨之间还设置有一第二水平移动丝杠,同时在第二支架上安装有与第二水平移动丝杠相配合的第二水平移动丝杠螺母;

所述第二支架包括上下分布的第二固定支架、第二活动支架,第二水平移动滑块安装在第二固定支架上,第二活动支架由安装在第二固定支架上的第二升降缸驱动进行上下升降;

在第二活动支架上安装有五组呈日字形分布的第二吸盘组件,所述第二吸盘组件包括第二吸盘座以及安装在第二吸盘座上的数个第二吸盘,五组第二吸盘组件分别为三组纵向分布并分别与一号硅钢片、二号硅钢片、三号硅钢片相一一对应的第二吸盘组件一号、第二吸盘组件二号、第二吸盘组件三号以及两组横向分布并分别与四号硅钢片、五号硅钢片相一一对应的第二吸盘组件四号、第二吸盘组件五号;

所述第二吸盘组件一号、第二吸盘组件三号由第七联动机构带动同时靠近或远离第二吸盘组件二号,第七联动机构包括一安装在第二活动支架底端的第七联动支架,在第七联动支架上安装有一对第七联动导轨,第七联动导轨沿着第二吸盘组件一号、第二吸盘组件三号的分布方向延伸,在第二吸盘组件一号、第二吸盘组件三号上安装有与第七联动导轨相配合的第七联动滑块,第二吸盘组件一号、第二吸盘组件三号通过两个螺纹旋向相反的第七联动螺杆与第七螺杆箱的配合实现同时靠近或远离第二吸盘组件二号;

所述第二吸盘组件四号、第二吸盘组件五号由第八联动机构带动相互靠近或远离,第八联动机构包括一安装在第二活动支架底端的第八联动支架,在第八联动支架上安装有一对第八联动导轨,第八联动导轨沿着第二吸盘组件四号、第二吸盘组件五号的分布方向延伸,在第二吸盘组件四号、第二吸盘组件五号上安装有与第八联动导轨相配合的第八联动滑块,第二吸盘组件四号、第二吸盘组件五号通过两个螺纹旋向相反的第八联动螺杆与第八螺杆箱的配合实现相互靠近或远离。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本发明的自动叠装机,采用料堆工位、精定位工位、叠装工位、第一移动单元、第二移动单元之间的配合,从而实现了五个不同位置的硅钢片的同时移动、精定位以及定准,只需一步动作即可实现硅钢片的装配,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对于料堆工位、叠装工位、精定位工位的分布,采用不同数量的料堆工位、叠装工位、精定位工位的设置,并配合口子型的排布的方式,从而能够在同一时间内共同实现两个硅钢片铁芯的同时叠装,进一步提高了工作效率。

料堆工位的设计:

对于升降螺杆采用升降外螺杆与升降内螺杆配合的方式来实现对料堆活动座的上下升降,使得料堆活动座的上下升降的幅度更精准,确保硅钢片料堆上下升降以配合第一移动单元的抓取;

旋转套与旋转套固定座之间的配合,采用安装凸起与安装凹槽的配合,从而对旋转套的旋转轨迹进行导向限位,避免旋转套在旋转的过程中出现跑偏的现象;

第一联动机构的设置,采用第一联动链轮与第一联动链条的配合,这样只需一个电机即可实现所有的升降螺杆的同步转动,减少驱动件,简化结构,而第一链条涨紧轮的设置,则是实现了对第一联动链条的涨紧,避免第一联动链轮与第一联动链条之间出现打滑现象;

料堆支撑座的设计,采用u形料堆支撑板、料堆支撑杆、料堆支撑滚轮、同步转动套、第二联动机构的配合,从而在料堆支撑在料堆支撑座后,通过料堆支撑滚轮的转动,实现料堆的位置的调节,以方便第一移动单元对各个料堆中的硅钢片的同步抓取;

精定位工位的设计:

采用托架、辅助支撑板、基准块的配合共同实现对硅钢片的支撑以及定位,确保硅钢片的精准定位;

基准块采用丝杠、丝杠螺母、导轨、滑块之间的相互配合,从而实现了基准块与辅助支撑板之间的相对位置的精准调节,以配合不同尺寸的硅钢片;另外,通过导向杆的配合,在基准块移动的过程中,对基准块进行导向,避免其出现跑偏的现象。

第一托架、第二托架、第三托架之间的调节,采用第三联动机构实现,通过上联动杆、下联动杆、联动螺杆之间的配合,从而实现了同一对中的两个第一托架、同一对中的两个第二托架、同一对中的两个第三托架的同步反向调节,以适应不同尺寸的硅钢片,只需一个电机即可实现,驱动件更少,调节更加的方便,通用性更强。

叠装工位的设计:

第二升降机构的设计,采用第二升降螺杆、第二螺杆箱及第二升降导向杆的配合,从而实现了活动叠装座上下稳定的升降,以及升降的位置的精准。

通过设置多个叠装组件,并配合水平移动机构,从而可实现叠装组件的水平移动,以实现不同的叠装组件的切换来与精定位工位配合,实现连续化生产。

对于第二移动单元的设置,通过第七联动机构与第八联动机构的配合,从而在将精定位后的五个硅钢片移动至叠装工位处进行摆放时,直接在移动的过程中,实现五个硅钢片的位置的移动定准,提高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第一种排布的自动叠装机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第一种排布的自动叠装机的正视图。

图3为本发明中第一种排布的自动叠装机的料堆工位、精定位工位、叠装工位的分布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中料堆工位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中料堆工位的正视图。

图6为图5的a-a剖视图。

图7为图6的a部放大示意图。

图8为图5的b-b剖视图。

图9为本发明中精定位工位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中精定位工位的正视图。

图11为图10的c-c剖视图。

图12为本发明中精定位工位的俯视图。

图13为图12的d-d剖视图。

图14为本发明中叠装工位的示意图。

图15为本发明中叠装工位的正视图。

图16为本发明中叠装工位的俯视图。

图17为本发明中第一移动单元、第二移动单元的分布示意图。

图18为本发明中第一移动单元、第二移动单元的分布正视图。

图19为本发明中第一移动单元的示意图。

图20为本发明中第一移动单元的正视图。

图21为本发明中第二移动单元的示意图。

图22为本发明中第二移动单元的正视图。

图23为本发明中第二种排布的自动叠装机的示意图。

图24为本发明中第二种排布的自动叠装机的正视图。

图25为本发明中第二种排布的自动叠装机中的料堆工位、精定位工位、叠装工位的分布示意图。

图26为本发明中第二种排布的自动叠装机中的第一移动单元、第二移动单元的分布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的实施例可以使本专业的技术人员更全面地理解本发明,但并不因此将本发明限制在所述的实施例范围之中。

硅钢片铁芯为由三个纵向分布的一号硅钢片11、二号硅钢片12、三号硅钢片13及两个横向分布的四号硅钢片14、五号硅钢片15共同形成的日字形结构。

实施例一

如图1-图22所示,硅钢片铁芯自动叠装机包括料堆工位2、精定位工位3、叠装工位4、第一移动单元5、第二移动单元6,料堆工位2、精定位工位3均有两个,叠装工位4有一个,料堆工位2、精定位工位3、叠装工位4呈一字型排布,且由两侧向中间方向依次为料堆工位2、精定位工位3、叠装工位4,在料堆工位2处具有与硅钢片铁芯相对应的五个不同位置的硅钢片料堆,精定位工位3处安装有对五个不同位置的硅钢片同时进行定位的精定位组件,在料堆工位2与精定位工位3之间设置有一同时抓取五个不同号的硅钢片进行移动的第一移动单元5,在精定位工位3与叠装工位4之间设置有一同时抓取五个不同号的硅钢片进行移动并在移动过程中对五个硅钢片的位置进行二次定准的第二移动单元6。

如图4-图8所示的示意图可知,料堆工位2包括料堆底座以及安装在料堆底座上的料堆支撑座。

料堆底座包括上下分布的料堆活动座21、料堆固定座22,料堆活动座21与料堆固定座22均为长方体框架式结构,在料堆活动座21与料堆固定座22之间设置有第一升降机构,且料堆活动座21在第一升降机构的带动下进行上下升降。

第一升降机构包括四个呈矩形状分布的升降螺杆,升降螺杆包括升降外螺杆23、升降内螺杆24。

如图7所示的示意图可知,升降内螺杆24内置于升降外螺杆23内,在升降外螺杆23内具有一容升降内螺杆24嵌入并上下活动的空腔,在升降内螺杆24嵌入升降外螺杆23内后与升降外螺杆23之间螺纹配合,在升降外螺杆23的外壁上同样带有外螺纹结构,且升降外螺杆23的外螺纹结构与升降内螺杆24的外螺纹结构的螺纹旋向相反,升降内螺杆24的顶端从升降外螺杆23的顶端伸出并与料堆活动座21的底端连接固定,在升降内螺杆24的顶端还具有一固定连接块,该固定连接块的尺寸大于升降内螺杆24的尺寸,从而使得整个升降内螺杆24呈t字形状,采用这样的设计,从而能够对升降内螺杆24与升降外螺杆23之间的相对位置进行限位,避免整个升降内螺杆24均进入升降外螺杆23的空腔中,进而影响到料堆活动座21的上下升降。对于升降螺杆采用升降外螺杆24与升降内螺杆24配合的方式来实现对料堆活动座21的上下升降,使得料堆活动座21的上下升降的幅度更精准,确保硅钢片料堆上下升降以配合第一移动单元的抓取。

升降外螺杆23的外壁与料堆固定座22之间螺纹配合,在料堆固定座22上开有容升降外螺杆23穿过并上下活动的螺纹通孔,在升降外螺杆23的外壁上还螺纹固定有一旋转套26,各个旋转套26之间通过第一联动机构实现同步同向转动,并带动升降外螺杆23、升降内螺杆24进行上下升降,旋转套26通过一旋转套安装座27安装在料堆固定座22上,旋转套安装座27的底端固定在料堆固定座22的上端面上,旋转套安装座27的顶端还具有一环形安装凸起,使得旋转套安装座27整体呈倒t形状,同时在旋转套26的底端面上开有一容安装凸起的顶端嵌入的环形安装凹槽,使得旋转套26的内孔整体呈t字形状,采用这样的设计,从而能够对旋转套26与旋转套安装座27之间相对位置进行限位,避免旋转套26在进行旋转的过程中出现跑偏的现象,而影响到整体的升降,在旋转套26与旋转套安装座27之间还设置有平面轴承28,平面轴承28的设置,则是为了确保旋转套26旋转的顺利进行,避免旋转套26在旋转的过程中与旋转套安装座27直接接触,而出现卡死的现象,另外,也避免了旋转套26与旋转套安装座27之间发生相对摩擦,而出现长期使用后旋转套26、旋转套安装座27出现磨损,而影响到旋转套26的顺利旋转。

第一联动机构为:在各个旋转套26的外壁上均固定套装有第一联动链轮29,各个第一联动链轮29之间通过第一联动链条201联结实现同步转动,在料堆固定座22上还设置有至少一个与第一联动链条201相配合的第一链条涨紧轮202,第一链条涨紧轮202由第一联动电机驱动进行转动,并带动所有的旋转套26进行转动了,第一链条涨紧轮202与第一联动电机均安装在第一涨紧座上,该第一涨紧座通过螺栓与料堆固定座22相固定,在料堆固定座22上具有多个并列分布的螺栓安装孔,在进行涨紧调节时,直接调节第一涨紧座与料堆固定座22之间的相对位置即可实现第一链条涨紧轮202对第一联动链条201的涨紧。第一联动机构的设置,采用第一联动链轮29与第一联动链条201的配合,这样只需一个电机即可实现所有的升降螺杆的同步转动,减少驱动件,简化结构,而第一链条涨紧轮202的设置,则是实现了对第一联动链条201的涨紧,避免第一联动链轮29与第一联动链条201之间出现打滑现象,确保所有升降螺杆的同步升降。

在进行升降时,由第一联动电机开始工作,带动第一链条涨紧轮202开始转动,从而带动第一联动链条201的转动,而第一联动链条201的转动则带动所有的第一联动链轮29进行转动,第一联动链轮29的转动又会带动相对应的升降外螺杆23的转动,而升降外螺杆23与料堆固定座22之间的螺纹配合会使得升降外螺杆23在旋转时进行上下升降,又由于升降内螺杆24的顶端与料堆活动座21固定的,即升降内螺杆24是固定不动的,这样升降外螺杆23在转动时,升降内螺杆24会向上或向下运动,从而实现了料堆活动座21的上下升降。

料堆支撑座一共有五个,呈日字型排布在料堆活动座21的上端面上,且相邻的料堆支撑座之间留有间隙。

如图8所示的示意图可知,料堆支撑座包括一u形料堆支撑板203,在料堆支撑板203内沿着料堆支撑板203的长轴方向安装有数个料堆支撑杆204,在每个料堆支撑杆204的两侧均活动套装有一料堆支撑滚轮205,且同一个料堆支撑杆204上的两个料堆支撑滚轮205之间通过一同步转动套206连接进行同步转动,同步转动套206余料堆支撑滚轮205之间通过螺栓连接固定,各个料堆支撑杆204上的料堆支撑滚轮205由第二联动机构带动实现同步同向转动。料堆支撑座的设计,采用u形料堆支撑板203支撑杆、料堆支撑滚轮205、同步转动套206、第二联动机构的配合,从而在料堆支撑在料堆支撑座上后,通过料堆支撑滚轮205的转动,实现料堆的位置的调节,以方便第一移动单元对各个料堆中的硅钢片的同步抓取。

第二联动机构为:在同步转动套206的外侧套装有第二联动链轮207,各个第二联动链轮207之间通过第二联动链条208联结实现联动,在料堆支撑板203内安装有至少一个与第二联动链条208相配合的第二链条涨紧轮209,第二链条涨紧轮209的中部具有一旋转轴,旋转轴的两侧均通过轴承与轴承座的配合安装在料堆支撑板203内。

在硅钢片堆料进行堆放时,将硅钢片堆料的底端支撑在第二联动链轮207上,当需要进行调节时,由于硅钢片堆料是支撑在第二联动链轮207上的,而本身第二联动链轮207是具备旋转能力的,因此可直接由人工推动料堆,从而带动第二联动链轮207旋转来实现硅钢片料堆的位置的调节,也可通过加装电机来带动第二链条涨紧轮209转动实现硅钢片料堆的自动调整。

如图9-图13所示的示意图可知,精定位工位3包括一精定位支架31,在精定位支架31的上端面上安装有精定位组件,精定位组件包括横向硅钢片精定位单元与纵向硅钢片精定位单元。

横向硅钢片精定位单元包括一对沿着一号硅钢片、二号硅钢片、三号硅钢片的分布方向延伸的第一纵向导轨32,沿着第一纵向导轨32的延伸方向依次分布有对一号硅钢片、二号硅钢片、三号硅钢片进行一一对应精定位的一号精定位机构、二号精定位机构、三号精定位机构。

一号精定位机构包括一号托架301、一号辅助支撑板302、一号基准块303。

一号辅助支撑板302的底端通过一对一号升降螺杆304与精定位支架31之间活动固定,在精定位支架31的上端面上具有一对容一号升降螺杆304的底端嵌入安装的螺纹盲孔,在一号辅助支撑板302上具有容一号升降螺杆304穿过的t形通孔,一号升降螺杆304自上而下从一号辅助支撑板302上的t形通孔穿过后与精定位支架31上的螺纹盲孔螺纹固定,并在螺纹固定后,通过并紧螺母锁紧,实现一号升降螺杆304与精定位支架31之间的固定,在一号辅助支撑板302上安装有一对一号检测开关305,在一号辅助支撑板302的侧端还设置有一与一号硅钢片的侧边相贴合的一号基准块303,该一号基准块303安装在一号基准座306上,一号基准座306由一号电机307、一号丝杠308、一号丝杠螺母、一号导轨、一号滑块之间的配合靠近或远离一号辅助支撑板302,其连接具体为:一号导轨设置于一号辅助支撑板302的旁侧,并沿着一号辅助支撑板302的长轴方向延伸,在一号基准座306的底端安装有与一号导轨相配合的一号滑块,一号丝杠308设置于一号导轨的上方,一号丝杠308的一侧与一号电机307相连,并由一号电机307带动进行转动,在一号丝杠308上具有与之配合的一号丝杠螺母,一号丝杠螺母固定在一号基准座306上,在一号基准座306上具有一容一号丝杠螺母安装并容一号丝杠穿过的通孔,在进行调节时,由一号电机307工作,带动一号丝杠308进行转动,而一号丝杠308的转动则会带动一号丝杠螺母转动,而一号丝杠螺母是固定在一号基准座306上,一号基准座306又通过一号螺母与一号导轨配合,即一号基准座306无法进行转动,从而一号丝杠螺母会有旋转运动转化为水平移动,从而带动一号基准座306沿着一号导轨靠近或远离一号辅助支撑板302,以根据不同尺寸的一号硅钢片调节一号基准块303的位置,通用性更强。

在一号基准座306与一号辅助支撑板302之间还设置有一号导向杆309,一号导向杆309的一侧与一号基准座306固定相连,在一号辅助支撑板302靠近一号基准座306的一侧的上端面上具有一容一号导向杆309水平嵌入并活动的导向凹槽310,通过一号导向杆309的配合,从而在一号基准块303移动的过程中,对一号基准块303进行导向,避免一号基准块303出现跑偏的现象,确保对一号硅钢片的斜面的定位的精准。

一号托架301有一对,对称分布在一号辅助支撑板302的两侧,在两个一号托架301靠近一号辅助支撑板302的一侧均具开有一容一号硅钢片嵌入的凹槽,且两个一号托架301共同配合实现对一号硅钢片的定位支撑,一号托架301的底端通过一对一号活动滑块311分别与两个第一纵向导轨32滑动配合。

二号精定位机构包括二号托架321、二号辅助支撑板322、二号基准块323。

二号辅助支撑板322的固定与一号辅助支撑板302的固定方式相同,在此就不再详述,在二号辅助支撑板322上安装有一对二号检测开关,在二号辅助支撑板322的侧端还设置有一与二号硅钢片的侧边相贴合的二号基准块,该二号基准块安装在二号基准座上,二号基准块由安装在二号基准座上的二号定准电机、二号定准丝杠、二号定准丝杠螺母之间的配合实现向一号精定位机构或三号精定位机构方向的水平移动调节,其调节具体为:在二号基准座的顶端安装有二号定准导轨,二号定准导轨的延伸方向与第一纵向导轨32的延伸方向相同,在二号定准导轨上具有二号基准块调节座,在二号基准块调节座的底端安装有与二号定准导轨相配合的二号定准滑块,在二号定准导轨的上方还设置有二号定准丝杠,二号定准丝杠由安装在二号基准座上的二号定准电机驱动进行转动,在二号基准块调节座上安装有与二号定准丝杠相配合的二号定准丝杠螺母,且在二号基准块调节座具有一容二号定准丝杠螺母安装并容二号定准丝杠穿过的通孔,在进行调节时,其调节的原理与一号电机307带动一号基准座306移动的远离相同,在此就不再详述。

二号基准座由二号电机、二号丝杠、二号丝杠螺母、二号导轨、二号滑块之间的配合靠近或远离二号辅助支撑板322,二号基准座的水平调节与一号基准座306的水平调节结构相同,在此就不再详述,在二号基准座与二号辅助支撑板322之间还设置有二号导向杆,二号导向杆的安装与一号导向杆309的安装相同,在此就不再详述。

二号托架321有一对,对称分布在二号辅助支撑板322的两侧,在两个二号托架321靠近二号辅助支撑板的二侧均具开有一容二号硅钢片嵌入的凹槽,且两个二号托架321共同配合实现对二号硅钢片的定位支撑,二号托架321的底端通过一对二号活动滑块分别与两个第一纵向导轨32滑动配合。

三号精定位机构包括三号托架331、三号辅助支撑板332、三号基准块333。

三号辅助支撑板332的底端通过一对三号升降螺杆与精定位支架31之间活动固定,三号辅助支撑板332的固定与一号辅助支撑板302的固定相同,在此就不再详述,在三号辅助支撑板332上安装有三号检测开关,在三号辅助支撑板332的侧端还设置有一与三号硅钢片的侧边相贴合的三号基准块,该三号基准块安装在三号基准座上,三号基准座由三号电机、三号丝杠、三号丝杠螺母、三号导轨、三号滑块之间的配合靠近或远离三号辅助支撑板332,三号基准块的调节与一号基准块的调节相同,在此就不再详述,在三号基准座与三号辅助支撑板332之间还设置有三号导向杆,三号导向杆的安装与一号导向杆308的安装相同,在此就不再详述。

三号托架331有一对,对称分布在三号辅助支撑板332的两侧,在两个三号托架331靠近三号辅助支撑板332的一侧均具开有一容三号硅钢片嵌入的凹槽,且两个三号托架331共同配合实现对三号硅钢片的定位支撑,三号托架331的底端通过一对三号活动滑块分别与两个第一纵向导轨32滑动配合。

一号托架301、二号托架321、三号托架331由第三联动机构带动进行同步移动从而实现一号托架301、二号托架321、三号托架331的调节。

第三联动机构包括上联动杆361、下联动杆362、联动螺杆363。

上联动杆361有两对,其中一对中的两个上联动杆361的一侧均与靠近一号托架301的二号托架321通过锁母的配合螺纹固定,其固定为:在上联动杆361穿过一号托架301后,在上联动杆361上位于一号托架301的两侧均螺纹连接有一螺母,且两个螺母分别贴合一号托架301的外侧壁,采用两个螺母的配合,从而实现了上联动杆361与该一号托架301的相对固定,下述的上联动杆361的固定以及下联动杆362均与此结构相同,上联动杆361的另一侧均穿过靠近二号托架321的一号托架后与远离二号托架321的一号托架301通过锁母的配合螺纹固定。

另一对中的两个上联动杆361的一侧也均与靠近一号托架301的二号托架321通过锁母的配合螺纹固定,上联动杆361的另一侧均穿过远离一号托架301的二号托架321后与靠近二号托架321的三号托架通过锁母的配合螺纹固定。

通过两对上联动杆361的配合,从而实现远离二号托架321的一号托架301、靠近一号托架301的二号托架321、靠近二号托架321的三号托架三者之间的联动。

下联动杆362有两对,其中一对中的两个下联动杆362的一侧均与靠近三号托架331的二号托架321通过锁母的配合螺纹固定,下联动杆362的另一侧均穿过远离三号托架331的二号托架321后与靠近二号托架321的一号托架301通过锁母的配合螺纹固定。

另一对中的两个下联动杆362的一侧也均与靠近三号托架331的二号托架321通过锁母的配合螺纹固定,下联动杆362的另一侧均穿过靠近二号托架321的三号托架331后与远离二号托架321的三号托架331通过锁母的配合螺纹固定。

通过两对下联动杆362的配合,从而实现靠近二号托架321的一号托架301、远离一号托架301的二号托架321、远离二号托架321的三号托架331三者之间的联动。

联动螺杆363有两对,其中一对中的两个联动螺杆363均水平穿过靠近一号托架301的二号托架321后与该二号托架321螺纹固定,另一对中的两个联动螺杆363均水平穿过靠近三号托架331的二号托架321后与该二号托架321螺纹固定,四个联动螺杆363两两相对设置,且相对设置的两个联动螺杆363的螺纹旋向相反,并且两个联动螺杆363之间通过一联轴器364相固定,并由联轴器364带动进行同步反旋向转动,在联轴器364的外侧固定套装有第三联动链轮365,两个第三联动链轮365之间通过第三联动链条联结实现联动,其连接结构为:在两个第一纵向导轨32之间设置有第三联动座,在第三联动座上安装有第三主动链轮366,第三主动链轮366通过与第三联动链条的啮合实现与两个第三联动链轮365之间的联动,第三主动链轮366由安装在第三联动座上的第三联动电机带动进行转动,并带动两个第三联动链轮365进行转动,从而实现两个联轴器364的同步转动。

在进行调节时,由第三联动电机工作,经过第三主动链轮366、第三联动链条、第三联动链轮365的配合实现两个联轴器364的转动,而联轴器364的转动则会带动两个联动螺杆363进行同步同向转动,由于两个联动螺杆363的旋向相反,则联动螺杆363的同步同向转动则会带动两个第二托架321相互靠近或远离,而两个第二托架321的相对运动,则又会通过上联动杆361、下联动杆362之间的配合,带动同一对中的两个第一托架301、同一对中的两个第三托架331也向相反的方向进行运动,从而实现了第一托架301、第二托架321、第三托架331的同步调节,以适应不同尺寸的硅钢片的精定位,通用性更强。

纵向硅钢片精定位单元包括分布于横向硅钢片精定位单元两侧并对四号硅钢片、五号硅钢片进行一一对应精定位的四号精定位机构、五号精定位机构。

四号精定位机构包括四号托架341、四号辅助支撑板342、四号基准块343。

四号辅助支撑板342的底端通过一对四号升降螺杆与精定位支架31之间活动固定,四号辅助支撑板342的固定与一号辅助支撑板302的固定相同,在此就不再详述,在四号辅助支撑板342上安装有四号检测开关,在四号辅助支撑板342的侧端还设置有一与四号硅钢片的侧边相贴合的四号基准块343,该四号基准块343安装在四号基准座上,四号基准座由四号电机、四号丝杠、四号丝杠螺母、四号导轨、四号滑块之间的配合靠近或远离四号辅助支撑板342,四号基准座的调节与一号基准座306的调节相同,在此就不再详述,在四号基准座与四号辅助支撑板342之间还设置有四号导向杆,四号导向杆的安装与一号导向杆308的安装相同,在此就不再详述。

四号托架341有一对,对称分布在四号辅助支撑板342的两侧,在两个四号托架341靠近四号辅助支撑板342的一侧均具开有一容四号硅钢片嵌入的凹槽,且两个四号托架341共同配合实现对四号硅钢片的定位支撑。

两个四号托架341之间通过四号调节机构驱动相互靠近或远离,四号调节机构包括一对并列分布的四号调节导轨344,四号调节导轨344的延伸方向与第一纵向导轨32的延伸方向相垂直,在两个四号托架341的底端还安装有分别与两个四号调节导轨344相配合的四号调节滑块345,在两个四号托架341之间设置有两对四号调节螺杆346,其中一对中的两个四号调节螺杆346均与同一个四号托架341螺纹相连,另一对中的两个四号调节螺杆346均与另一个四号托架341螺纹相连,四个四号调节螺杆346两两相对分布,且相对分布的两个四号调节螺杆346的螺纹旋向相反,并且两个联动螺杆363之间通过一联轴器347相固定,并由联轴器347带动进行同步反旋向转动,从而实现两个四号托架341的相互靠近或远离,在联轴器347的外侧固定套装第四联动链轮,两个第四联动链轮之间通过第四联动链条联结实现联动,四号调节螺杆346、联轴器347、第四联动链轮之间的配合与联动螺杆363、联轴器364、第三联动链轮365之间的配合相同,在此就不再详述。

五号精定位机构包括五号托架351、五号辅助支撑板352、五号基准块353。

五号辅助支撑板352的底端通过一对五号升降螺杆与精定位支,31之间活动固定,五号辅助支撑板352的固定与一号辅助支撑板302的固定相同,在此就不再详细描述,在五号辅助支撑板352上安装有五号检测开关,在五号辅助支撑板352的侧端还设置有一与五号硅钢片的侧边相贴合的五号基准块353,该五号基准块353安装在五号基准座上,五号基准座由五号电机、五号丝杠、五号丝杠螺母、五号导轨、五号滑块之间的配合靠近或远离五号辅助支撑板352,五号基准座的调节与一号基准座306的调节相同,在此就不再详述,在五号基准座与五号辅助支撑板352之间还设置有五号导向杆,第五导向杆的安装与第一导向杆308的安装相同,在此就不再详述。

五号托架351有一对,对称分布在五号辅助支撑板352的两侧,在两个五号托架351靠近五号辅助支撑板352的一侧均具开有一容五号硅钢片嵌入的凹槽,且两个五号托架351共同配合实现对五号硅钢片的定位支撑。

两个五号托架351之间通过五号调节机构驱动相互靠近或远离,五号调节机构包括一对并列分布的五号调节导轨354,五号调节导轨354的延伸方向与第一纵向导轨32的延伸方向相垂直,在两个五号托架351的底端还安装有分别与两个五号调节导轨354相配合的五号调节滑块355,在两个五号托架351之间设置有两对五号调节螺杆356,其中一对中的两个五号调节螺杆356均与同一个五号托架351螺纹相连,另一对中的两个五号调节螺杆356均与另一个五号托架351螺纹相连,五个五号调节螺杆356两两相对分布,且相对分布的两个五号调节螺杆356的螺纹旋向相反,并且两个联动螺杆363之间通过一联轴器357相固定,并由联轴器357带动进行同步反旋向转动,从而实现两个五号托架351的相互靠近或远离,在联轴器357的外侧固定套装第五联动链轮,两个第五联动链轮之间通过第五联动链条联结实现联动,五号调节螺杆356、联轴器357、第五联动链轮之间的配合与联动螺杆363、联轴器364、第三联动链轮365之间的配合相同,在此就不再详述。

如图14-图16所示的示意图可知,叠装工位4包括一叠装支架41,叠装支架41为一长方体框架式结构,在叠装支架41上安装有两组并列分布的叠装组件,两个叠装组件的分布方向与料堆工位、精定位工位、叠装工位的分布方向相垂直。

叠装组件包括一叠装座,叠装座包括上下分布的活动叠装座42、固定叠装座43,活动叠装座42通过第二升降机构与固定叠装座43相连,并由第二升降机构带动进行上下升降。

第二升降机构为:在活动叠装座42的底端安装有第二升降螺杆44,同时在固定叠装座43上安装有与第二升降螺杆44相配合的第二螺杆箱45,第二螺杆箱45由安装在固定叠装座43上的第二升降电机46带动进行转动并实现第二升降螺杆44的上下升降,在活动叠装座42与固定叠装座43之间位于第二升降螺杆44的周围还分布有数个第二升降导向杆47,第二升降导向杆47的顶端与活动叠装座42相固定,在固定叠装座43上具有容第二升降导向杆47上下穿过的通孔,在通孔内安装有与第二升降导向杆47相配合的第二升降导向套48。

在进行升降时,由第二升降电机46工作带动第二螺杆箱45工作,而第二螺杆箱45的工作则会带动第二升降螺杆44的转动,又由于第二升降螺杆44的顶端是与活动叠装座42固定的,而活动叠装座42与固定叠装座43之间设置有四个第二升降导向杆47,因此活动叠装座42只能上下运动,而不能进行旋转,进而第二升降螺杆44会由旋转运动转变为上下运动,从而带动活动叠装座42进行上下升降。

在活动叠装座42上安装有五个呈日字形分布的硅钢片支撑杆,分别为纵向分布的一号硅钢片支撑杆401、二号硅钢片支撑杆以及横向分布的三号硅钢片支撑杆402、四号硅钢片支撑杆403、五号硅钢片支撑杆,其中,一号硅钢片支撑杆401、二号硅钢片支撑杆分别对一号硅钢片、三号硅钢片进行支撑,三号硅钢片支撑杆403、四号硅钢片支撑杆403、五号硅钢片支撑杆分别对四号硅钢片、二号硅钢片、五号硅钢片进行支撑,一号硅钢片支撑杆401、二号硅钢片支撑杆、三号硅钢片支撑杆402、四号硅钢片支撑杆403、五号硅钢片支撑杆通过一对支撑支架49安装在活动叠装座42上。

一号硅钢片支撑杆401、二号硅钢片支撑杆由第一调节机构驱动相互靠近或远离,第一调节机构:在两个支撑支架49的外侧分别设置有一对支撑一号硅钢片支撑杆401的一号支撑块、一对支撑二号硅钢片支撑杆的二号支撑块404,在一号支撑块、二号支撑块404的上端面上分别开有容一号硅钢片支撑杆401、二号硅钢片支撑杆嵌入的凹槽,在活动叠装座42上安装有两对第一调节导轨405,第一调节导轨405沿着一号硅钢片支撑杆401、二号硅钢片支撑杆的分布方向延伸,在支撑支架49的底端安装有与第一调节导轨405相配合的第一调节滑块406,在两个支撑支架49的中部位置还设置有一对第一调节螺杆407,两个第一调节螺杆407分别穿过两个支撑支架49,并第一调节螺杆407与支撑支架49之间螺纹配合,且两个第一调节螺杆407的螺纹旋向相反,两个第一调节螺杆407的相邻一侧通过第一联轴器408相连,两个第一调节螺杆407由第一联轴器408带动进行同步转动,从而实现两个支撑支架49的相互靠近或远离,进而实现了一号硅钢片支撑杆401、二号硅钢片支撑杆的相互靠近或远离,第一联轴器408由安装在固定叠装座43上的第一调节电机409驱动进行工作。

在进行调节时,由第一调节电机409驱动第一联轴器408进行工作,而第一联轴器408工作则会带动两个第一调节螺杆407进行同步同向转动,又由于两个第一调节螺杆407的旋向相反,因此两个第一调节螺杆407的同向运动会带动两个支撑支架49进行反向运动,实现了两个支撑支架49的相互靠近或远离,而两个支撑支架49的相互靠近或远离则带动了一号硅钢片支撑杆401、二号硅钢片支撑杆的相互靠近或远离。

三号硅钢片支撑杆402、五号硅钢片支撑杆由第二调节机构驱动同时靠近或远离四号硅钢片支撑杆403,第二调节机构为:在两个支撑支架49的顶端分别设置有一对支撑三号硅钢片支撑杆402的三号支撑块、一对支撑四号硅钢片支撑杆403的四号支撑块、一对支撑五号硅钢片支撑杆的五号支撑块410,在三号支撑块、四号支撑块、五号支撑块410的上端面上分别开有容三号硅钢片支撑杆402、四号硅钢片支撑杆403、五号硅钢片支撑杆支撑的凹槽,其中,四号支撑块与支撑支架49之间固定连接,三号支撑块通过三号调节导轨411、三号调节滑块的配合活动安装在支撑支架49上,三号调节导轨411有一对,分别安装在两个支撑支架49上,三号调节导轨411沿着三号硅钢片支撑杆402、四号硅钢片支撑杆403、五号硅钢片支撑杆的分布方向延伸,五号支撑块410通过五号调节导轨412、五号调节滑块的配合活动安装在支撑支架49上,五号调节导轨412有一对,分别安装在两个支撑支架49上,五号调节导轨412沿着三号硅钢片支撑杆402、四号硅钢片支撑杆403、五号硅钢片支撑杆的分布方向延伸,三号支撑块、五号支撑块410通过第六联动机构进行同步移动。

第六联动机构包括一对安装在两个支撑支架49内壁的第六联轴器413、一对三号调节螺杆414、一对五号调节螺杆415,其中三号调节螺杆414的两侧分别与三号支撑块、第六联轴器413相连,五号调节螺杆415的两侧分别与五号支撑块410、第六联轴器413相连,三号调节螺杆414与五号调节螺杆415的螺纹旋向相反,从而实现三号支撑块与五号支撑块410的反向运动,两个五号调节螺杆415通过第六联动杆416与两对锥齿轮417的配合实现两个五号调节螺杆415的同步转动,并带动两个三号调节螺杆414进行同步转动,从而实现三号硅钢片支撑杆402、五号硅钢片支撑杆靠近或远离四号硅钢片支撑杆403,第六联动杆416的两侧均通过轴承与轴承座的配合安装在两个支撑支架49的侧端,第六联动杆416由安装在其中一个支撑支架49侧端的第二调节电机418带动进行转动,两对锥齿轮417分别安装在第六联动杆416的两侧,且两对锥齿轮417分别与两个五号调节螺杆415相连,两对锥齿轮417相背设置,从而使得两对锥齿轮417的转向相反,两个五号调节螺杆415的螺纹旋向相反,两个三号调节螺杆414的螺纹旋向也相反。

在进行调节时,由第二调节电机418带动第六联动杆416进行转动,并带动两对锥齿轮417进行转动,而两对锥齿轮417会带动两个五号调节螺杆415反向转动,由于两个五号调节螺杆415的旋向反向,因此,会带动两个五号支撑块410同向运动,从而带动五号硅钢片支撑杆靠近或远离四号硅钢片支撑杆403,另外,五号调节螺杆415转动会通过第六联轴器413带动两个三号调节螺杆414反向转动,而两个三号调节螺杆414的旋向也相反,因此也会带动两个三号支撑块同向运动,从而带动三号硅钢片支撑杆402靠近或远离四号硅钢片支撑杆403。

固定叠装座43通过水平移动机构与叠装支架49相连,并且固定叠装座43由水平移动机构带动进行水平移动,水平移动机构为:在叠装支架49上安装有一对水平移动导轨421,且水平移动导轨421的延伸方向与精定位工位、叠装工位的分布方向相垂直,在固定叠装座43的底端还安装有与两个水平移动导轨421相配合的水平移动滑块422,在叠装支架41上位于水平移动导轨421的旁侧还设置有一水平移动齿条423,该水平移动齿条423沿着水平移动导轨421的长轴方向延伸,在固定叠装座43上安装有与水平移动齿条423相啮合的水平移动齿轮424,水平移动齿轮424由安装在固定叠装座43上的水平移动电机425带动进行转动。

在进行移动时,由水平移动电机425工作带动水平移动齿轮424进行转动,而水平移动齿轮424的转动会与水平移动齿条423相配合,从而带动固定叠装座43沿着水平移动导轨421进行水平移动,从而实现了叠装组件的水平移动,通过设置两个叠装组件,并配合水平移动机构,从而可实现两个叠装组件的水平移动,以实现不同的叠装组件的切换来与精定位工位配合,实现连续化生产。

如图17-图20所示的示意图可知,第一移动单元5包括位于料堆工位2与精定位工位3上方的第一支架51,第一支架51安装在一叠装支架71上,并由安装在叠装支架71上的第一水平移动机构带动在料堆工位2与精定位工位3之间进行往复移动。

第一水平移动机构包括一对安装在叠装支架71上的第一水平移动导轨72,第一水平移动导轨72沿着料堆工位2与精定位工位3的分布方向延伸,在第一支架51的顶端安装有与两个第一水平移动导轨71相配合使用的第一水平移动滑块72,在叠装支架71上位于两个第一水平移动导轨72之间还设置有一第一水平移动丝杠73,同时在第一支架51上安装有与第一水平移动丝杠73相配合的第一水平移动丝杠螺母,第一水平移动丝杠螺母由安装在叠装支架71上的第一水平移动电机驱动进行转动,并带动第一支架51沿着第一水平移动导轨72进行往复移动。

第一支架51包括上下分布的第一固定支架52、第一活动支架53,第一水平移动滑块72安装在第一固定支架52上,第一活动支架53由安装在第一固定支架52上的第一升降缸54驱动进行上下升降,第一升降缸54一共有两个,对称安装在第一固定支架52上,第一升降缸54的活塞杆与第一活动支架53相固定。

在第一活动支架53上安装有五组呈日字形分布的第一吸盘组件,第一吸盘组件包括第一吸盘座55以及安装在第一吸盘座55上的数个第一吸盘56,五组吸盘组件分别为三组纵向分布并分别与一号硅钢片、二号硅钢片、三号硅钢片相一一对应的第一吸盘组件一号、第一吸盘组件二号、第一吸盘组件三号以及两组横向分布并分别与四号硅钢片、五号硅钢片相一一对应的第一吸盘组件四号、第一吸盘组件五号。

如图21、图22所示的示意图可知,第二移动单元6包括位于精定位工位3与叠装工位4上方的第二支架61,在第二支架61安装在一叠装支架71上,并由安装在叠装支架71上的第二水平移动机构带动在精定位工位3与叠装工位4之间进行往复移动。

第二水平移动机构包括一对安装在叠装支架71上的第二水平移动导轨,第二水平移动导轨沿着料堆工位3与精定位工位4的分布方向延伸,在第二支架61的顶端安装有与两个第二水平移动导轨相配合使用的第二水平移动滑块74,在叠装支架71上位于两个第二水平移动导轨之间还设置有一第二水平移动丝杠,同时在第二支架61上安装有与第二水平移动丝杠相配合的第二水平移动丝杠螺母,第二水平移动丝杠螺母由安装在第二支架61上的第二水平移动电机75驱动进行转动,并带动第二支架61沿着第二水平移动导轨的延伸方向进行水平移动。在本实施例中,第二水平移动导轨与第一水平移动导轨72为同一导轨,第二水平移动丝杠与第一水平移动丝杠73为同一丝杠。

第二支架61包括上下分布的第二固定支架62、第二活动支架63,第二水平移动滑块74安装在第二固定支架62上,第二活动支架63由安装在第二固定支架62上的第二升降缸65驱动进行上下升降,第二升降缸65有两个,对称分布在第二固定支架62的两侧,第二固定支架62的活塞杆与第二活动支架63相连。

在第二活动支架63上安装有五组呈日字形分布的第二吸盘组件,第二吸盘组件包括第二吸盘座66以及安装在第二吸盘座66上的数个第二吸盘67,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吸盘67与第一吸盘56均为市场上常规的气动吸盘,其为现有技术,对于其具体结构和工作原理在此就不再详述,五组第二吸盘组件分别为三组纵向分布并分别与一号硅钢片、二号硅钢片、三号硅钢片相一一对应的第二吸盘组件一号601、第二吸盘组件二号602、第二吸盘组件三号603以及两组横向分布并分别与四号硅钢片、五号硅钢片相一一对应的第二吸盘组件四号604、第二吸盘组件五号605。

第二吸盘组件一号601、第二吸盘组件三号603由第七联动机构带动同时靠近或远离第二吸盘组件二号602,第七联动机构包括一安装在活动支架63底端的第七联动支架606,在第七联动支架606上安装有一对第七联动导轨607,第七联动导轨607沿着第二吸盘组件一号601、第二吸盘组件三号603的分布方向延伸,在第二吸盘组件一号601、第二吸盘组件三号603上安装有与第七联动导轨607相配合的第七联动滑块,第二吸盘组件一号601、第二吸盘组件三号603通过两个螺纹旋向相反的第七联动螺杆608与第七螺杆箱的配合实现同时靠近或远离第二吸盘组件二号602,两个第七联动螺杆608分别连接在第七螺杆箱的两侧,并由第七螺杆箱带动进行同步转动,在第二吸盘组件一号601与第二吸盘组件三号603上还均安装有与第七联动螺杆608配合的第七联动螺母,第七联动螺母固定在第二吸盘组件一号601或第二吸盘组件三号603上,第七螺杆箱由对应的电机驱动进行转动。

在进行移动时,由电机驱动第七螺杆箱工作,而第七螺杆箱的工作则会带动两个第七联动螺杆608进行同步同向转动,而由于两个第七联动螺杆608的螺纹旋向是相反的,因此,会带动与之相连的两个第七联动螺母进行反向移动,相对应的与两个第七联动螺母相连的第二吸盘组件一号601与第二吸盘组件三号603也会进行反向移动,从而实现第二吸盘组件一号601与第二吸盘组件三号603靠近或远离第二吸盘组件二号602。

第二吸盘组件四号604、第二吸盘组件五号605由第八联动机构带动相互靠近或远离,第八联动机构包括一安装在活动支架63底端的第八联动支架609,在第八联动支架609上安装有一对第八联动导轨610,第八联动导轨610沿着第二吸盘组件四号604、第二吸盘组件五号605的分布方向延伸,在第二吸盘组件四号604、第二吸盘组件五号605上安装有与第八联动导轨610相配合的第八联动滑块,第二吸盘组件四号604、第二吸盘组件五号605通过两个螺纹旋向相反的第八联动螺杆611与第八螺杆箱的配合实现相互靠近或远离,两个第八联动螺杆611分别连接在第八螺杆箱的两侧,且两个第八联动螺杆611有第八螺杆箱带动进行同步转动,在第二吸盘组件四号604、第二吸盘组件五号605上还均安装有与第八联动螺杆611相螺纹配合的第八联动螺母,第八联动螺母固定在第二吸盘组件四号604或第二吸盘组件五号605,第八螺杆箱由对应的电机驱动进行工作。

在进行移动时,由电机驱动第八螺杆箱工作,而第八螺杆箱的工作则会带动两个第八联动螺杆611进行同步同向转动,而由于两个第八联动螺杆611的螺纹旋向是相反的,因此,会带动与之相连的两个第八联动螺母进行反向移动,相对应的与两个第八联动螺母相连的第二吸盘组件四号604、第二吸盘组件五号605也会进行反向移动,从而实现第二吸盘组件四号604、第二吸盘组件五号605的相互靠近或远离。

对于第七联动机构与第八联动机构的设置,均采用联动导轨、联动滑块、联动螺杆、螺杆箱之间的配合,从而在将精定位后的五个硅钢片移动至叠装工位处进行摆放时,采用联动螺杆与螺杆箱的配合实现硅钢片的精准移动,而联动导轨、联动滑块的配合则是在硅钢片进行移动的过程中,对其进行导向限位,避免出现跑偏的现象。

工作原理:在进行硅钢片铁芯叠装的过程中,首先,将五堆硅钢片分别放置在料堆工位2处,并进行校准,然后由第一移动单元5移动至料堆工位2的上方,同时抓取五个不同位置的硅钢片,并在抓取后,第一移动单元5移动至精定位工位3处,将五个硅钢片放置在精定位工位3上,对五个硅钢片进行同时精定位,然后,第一移动单元5再移动至料堆工位2上方进行抓取硅钢片,同时,第二移动单元6移动至精定位工位3的上方,抓取精定位好的硅钢片,并在抓取好后,第二移动单元6移动至叠装工位4处,且第二移动单元6在移动时,进行收缩,实现五个硅钢片的二次定准,此时,五个硅钢片已成日字分布,当第二移动单元6移动至叠装工位4上方时,直接将二次定准后的日字型的硅钢片放置在叠装工位4即可,完成硅钢片铁芯的装配。

实施例二

如图23-图26所示的示意图可知,自动叠装机包括料堆工位2、精定位工位3、叠装工位4、第一移动单元5、第二移动单元6,料堆工位2、叠装工位4均有两个,精定位工位3有四个,料堆工位2、叠装工位4、精定位工位3呈口字型排布,四个精定位工位3分别位于口字型的四个棱角处,相邻的两个精定位工位3之间具有一料堆工位2或叠装工位4,且料堆工位2与叠装工位4间隔分布,从而形成精定位工位3、料堆工位2、精定位工位3、叠装工位4的循环排布。本实施中的料堆工位2、精定位工位3、叠装工位4、第一移动单元5、第二移动单元6的结构与实施例一中结构大体相同,在此就不再详述。

对于料堆工位2、精定位工位3、叠装工位4的分布,采用不同数量的料堆工位2、叠装工位4、精定位工位3的设置,并配合口子型的排布的方式,从而能够在同一时间内共同实现两个硅钢片铁芯的同时叠装,进一步提高了工作效率。

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