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锂电池及其制造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1882174发布日期:2020-08-18 16:50阅读:324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锂电池及其制造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电池,尤指锂电池和该锂电池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锂离子电池具有比能量高、循环性能好、寿命长、工作电压高等优点,已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对锂离子电池的需求多样化,对电池的能量密度越高,特别在穿戴式设备的应用更是发展迅猛,特别是小而精的圆柱形电池与缩小版的扣式电池更是占据一席之地;然而目前市场上生产的圆柱形电池内部存在着隐形的危险,具体表现为由于材料的不均匀造成了内部滑动,从而致使极耳、极片脱落等现象出现。

发明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锂电池的固态化极组结构,锂电池极组是制作锂电池最重要的部件,极组好坏决定了锂电池好坏。本发明制作的极组属于无极耳接触式极组,它适用范围广阔,包括圆柱电池,方型电池,纽扣电池,都具有良好的兼容性,极组作为锂电池的一个独立配件,使锂电池的diy生产变成了可能,可实现锂电池产业分工合作生产模式。

本发明采用了一下技术方案:

该新型锂电池包括正极片、负极片、隔膜,所述的隔膜设置在正极片和负极片之间,正极片的活性物为钴酸锂,该钴酸锂d50=12±2μm,其比表面为0.25±0.5㎡/g,其基体为14±1μm的铝箔;所述的负极片为石墨,该石墨d50=12±2μm,其比表面为2±1㎡/g,其基体为9±1μm铜箔;所述的隔膜包括湿法5~20μm的基体、陶瓷粉d50=0.6~2μm,凝胶浆料混合形成。

为了更好的实现发明目的,本申请还进一步的具有以下技术特征:

在一些实施例中,隔膜混合形成浆料后陶瓷浆料固含量为40±2%。

在一些实施例中,凝胶浆料为改性聚偏氟乙烯(pvdf)-lbg,浆料固含量为6±3%。

本发明还公开了该种锂电池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正极片制作,按钴酸锂:聚偏氟乙烯(pvdf):碳纳米管(cnt):炭黑(sp)=95%:2%:1.5%:1.5%称取所需材料,通过搅拌机混料得到正极浆料;采用14±1μm的铝箔作为涂布基体,将上述浆料涂布与铝箔上,固含量为0.98%,压实系数3.92;

b、负极片制作,按石墨:聚偏氟乙烯(pvdf):炭黑(sp)=95%:3%:2%称取所需材料,通过搅拌机混料得到正极浆料;采用9±1μm铜箔作为涂布基体,将上述浆料涂布于铜箔上,固含量为0.97%,压实系数1.60;

c、隔膜制作,采用湿法5~20隔膜作为基体,第一步:单面涂布陶瓷层(al2o3),其固含量为40±2%,通过烘烤固化;第二部双面涂布凝胶浆料,浆料固含量为6±3%,涂布后面密度为0.8~1.2g/㎡,涂布厚度为单面1μm;

d、极组制作,将上述步骤a、b、c得到的正极片、负极片、隔膜依次错开层叠卷绕成为卷芯,使正极端与负极端面整齐露于两头,要求隔膜完全隔离正极片、负极片绝缘完好,卷芯卷绕厚度大于设计厚度3~10%,最后一圈由隔膜包覆收尾,由高温胶纸贴合牢固。

e、采用对卷芯表面进行热压后转冷压,最后完成锂电池的制作。

为了更好的实现发明目的,本方法还进一步具有以下技术特征:

在一些实施例中,对卷芯表面进行热压的温度为60~90℃,压力大小根据卷芯表面面积s计算公式为f=s﹡10~100kg;其时间根据电池的厚度l计算公式为t1=l﹡1分钟,当t1≦3时,t1=3。

在一些实施例中,由热压转为冷压的转化时间≦30秒。

在一些实施例中,冷压温度为常温或者更低,压力大小根据卷芯表面面积s计算公式为f=s﹡10~100kg;其时间根据电池的厚度l计算公式为t2=t1/2分钟,当t2≦3时,t2=3。

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整形固化的极组极大改善了电池的性能,与现有技术比较具有:1、电解液被锁定在特定通道当中,不容易流失,锂离子迁移的路径缩短并通畅,降低内阻提高充放电效率与增加了循环寿命;2、从液态锂离子电池向固态锂离子电池转变,电池膨胀得到抑制;3、陶瓷层抑制了hf的产生,电池安全性得到改善;4、空间有效释放使容量增加10~15%。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极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说明:

参考图1,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锂电池,包括由若干正极片1、隔膜2、负极片3依次叠加组成的极组,以及容纳极组的外壳,高度差4为大于等于0.1mm,本发明采用全油性涂布工艺制作正极片1、负极片3以及隔膜2,正极片1活性物采用钴酸锂,要求钴酸锂d50=12±2μm,比表面为0.25±0.5㎡/g,基体为14±1μm的铝箔;负极片3采用石墨d50=12±2μm,比表面为2±1㎡/g,基体为9±1μm铜箔;隔膜采用湿法5~20μm基体,陶瓷粉d50=0.6~2μm,陶瓷浆料固含量为40±2%,凝胶浆料采用改性聚偏氟乙烯(pvdf)-lbg,浆料固含量为6±3%。

正极片制作

按钴酸锂:聚偏氟乙烯(pvdf):碳纳米管(cnt):炭黑(sp)=95%:2%:1.5%:1.5%称取所需材料,通过搅拌机混料得到正极浆料;采用14±1μm的铝箔作为涂布基体,将上述浆料涂布与铝箔上,固含量为0.98%,压实系数3.92。

负极片制作

按石墨:聚偏氟乙烯(pvdf):炭黑(sp)=95%:3%:2%称取所需材料,通过搅拌机混料得到正极浆料;采用9±1μm铜箔作为涂布基体,将上述浆料涂布于铜箔上,固含量为0.97%,压实系数1.60。

隔膜制作

采用湿法5~20隔膜作为基体,第一步:单面涂布陶瓷层(al2o3),其固含量为40±2%,通过烘烤固化;第二部双面涂布凝胶浆料,浆料固含量为6±3%,涂布后面密度为0.8~1.2g/㎡,涂布厚度为单面1μm。

极组制作

由步骤1、2、3依次错开层叠卷绕成为卷芯,使正极端与负极端面整齐露于两头,要求隔膜2完全隔离正极片1、负极片3绝缘完好,卷芯卷绕厚度大于设计厚度3~10%,最后一圈由隔膜包覆收尾,由高温胶纸贴合牢固。

极组整形固化

1、用60~90℃进行热压,压力大小根据卷芯表面面积s(方型电池长﹡宽,圆柱电池直径﹡长度,单位为cm2)计算公式为f=s﹡10~100kg;时间根据电池的厚度l(方型电池为厚度,圆柱形电池为横截面直径,单位为mm),计算公式为t1=l﹡1分钟(当t1≦3时,t1=3)

2、用尽量小的时间由热压转为冷压,转化时间≦30秒;

3、冷压温度为常温或者更低,压力大小根据卷芯表面面积s(方型电池长﹡宽,圆柱电池直径﹡长度,单位为cm2)计算公式为f=s﹡10~100kg;时间根据电池的厚度l(方型电池为厚度,圆柱电池为横截面直径,单位为mm),计算公式为t2=t1/2分钟(当t2≦3时,t2=3)。

以上对本申请实施例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申请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申请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