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取出层及其制作方法、显示面板与流程

文档序号:22080784发布日期:2020-09-01 19:24阅读:303来源:国知局
光取出层及其制作方法、显示面板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显示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光取出层及其制作方法、显示面板。



背景技术:

如今,具有显示面板的显示装置已在各领域中广泛应用。

显示面板中发光部件发出的光线需要经过多个膜层后进入外部环境(例如空气),然而这些膜层之间存在折射率差异且这些膜层与空气之间存在折射率差异,使得部分光线在这些膜层中发生反射而造成光损失。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一种光取出层及其制作方法、显示面板,能够减少光损失,提高出光效率。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光取出层,包括:衬底;图案化的第一界定层,设置于衬底,第一界定层包括在平行于衬底的平面内分布的多个第一凹槽;介质单元,至少填充于第一凹槽内且具有背向衬底的第一表面,第一表面包括曲面;平坦化层,设置于第一界定层背向衬底一侧的表面并覆盖第一表面;介质单元的折射率小于平坦化层的折射率。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包括:基板;显示层,设置于基板且具有背向基板的出光面,显示层包括呈阵列排布的多个子像素,子像素朝向出光面出射光线;根据上述任一实施方式的光取出层,光取出层设置于显示层的出光面,且光取出层的衬底朝向显示层。

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光取出层的制作方法,包括:在衬底上形成第一膜层并图案化第一膜层以形成具有多个第一凹槽的第一界定层;在第一凹槽内填充第一介质;在第一界定层上形成第二膜层,第二膜层覆盖第一界定层背向衬底一侧的表面以及第一凹槽内的第一介质,第二膜层的折射率大于第一介质的折射率;固化第二膜层以形成平坦化层,并形成背向衬底的表面包括曲面的介质单元。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光取出层,介质单元的第一表面包括曲面,平坦化层覆盖第一表面,介质单元的折射率小于平坦化层的折射率。使得介质单元与平坦化层之间形成具有曲面的交界面且交界面两侧具有折射率差异,非垂直入射该交界面的光线的传播方向发生改变,能够提高原本因全反射而困在膜层内的光线的逸出概率,从而减少因反射造成的光损失,提高出光效率。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以下参照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其中,相同或相似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相似的特征,附图并未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图1示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光取出层的俯视示意图;

图2示出图1中沿线m-m的第一个实施例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图1中沿线m-m的第二个实施例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4示出图1中沿线m-m的第三个实施例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5示出图1中沿线m-m的第四个实施例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6示出图1中沿线m-m的第五个实施例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7示出图1中沿线m-m的第六个实施例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8示出图1中沿线m-m的第七个实施例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9示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显示面板的俯视示意图;

图10示出图9中沿线n-n的第一个实施例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11示出图9中沿线n-n的第二个实施例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12示出图9中沿线n-n的第三个实施例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13示出图9中沿线n-n的第四个实施例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14示出图9中沿线n-n的第五个实施例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15示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光取出层的制作方法的流程图;

图16至图20示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光取出层的制作方法的各步骤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各个方面的特征和示例性实施例,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描述。应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被配置为解释本发明,并不被配置为限定本发明。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在不需要这些具体细节中的一些细节的情况下实施。下面对实施例的描述仅仅是为了通过示出本发明的示例来提供对本发明更好的理解。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应当理解,在描述部件的结构时,当将一层、一个区域称为位于另一层、另一个区域“上面”或“上方”时,可以指直接位于另一层、另一个区域上面,或者在其与另一层、另一个区域之间还包含其它的层或区域。并且,如果将部件翻转,该一层、一个区域将位于另一层、另一个区域“下面”或“下方”。

现有的显示面板,尤其是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light-emittingdiode,oled)显示面板,在发光层上需要设置多个膜层以实现所需功能,但是各膜层由于材料的原因导致折射率存在差异,发光层发射的光线在经过折射率不同的膜层时往往会发生折射并同时伴随着反射。而且,这些膜层的折射率基本上大于1.5,而光线进入空气(通常的使用环境)中,由于空气的折射率近似于1,使得以某些方向传播的光线在显示面板与空气的交界面处发生全反射,而反射的入射角等于反射角,使得这部分光线在显示面板内部连续的反射并困于其中。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光取出层及其制作方法、显示面板,能够减少显示面板的光损失,提高显示面板的出光效率。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光取出层,其可以应用于显示面板中,用于提高显示面板的出光效率。其中,显示面板可以是利用发光二极管(lightemittingdiode,led)器件的显示面板,例如是微发光二极管(micro-led)显示面板,在一些实施例中,也可以是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light-emittingdiode,oled)显示面板、液晶显示面板(liquidcrystaldisplay,lcd)等显示面板。

本文在多数实施例中,以显示面板是利用oled器件的显示面板为例进行说明。

请参阅图1至图4,图1示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光取出层的俯视示意图。图2示出图1中沿线m-m的第一个实施例的截面结构示意图。图3示出图1中沿线m-m的第二个实施例的截面结构示意图。图4示出图1中沿线m-m的第三个实施例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发明实施例的光取出层10,包括:衬底100、第一界定层200、介质单元300和平坦化层400。

衬底100可以是透光的。衬底100可以包括一层或多个层。衬底100可包括柔性的有机材料层,例如聚酰亚胺类树脂层。衬底100还可包括无机材料层,例如氧化硅层、氮化硅层。可选地,在光取出层10应用于显示面板时,衬底100可以是属于显示面板的一个或多个膜层。

第一界定层200是图案化的。第一界定层200设置于衬底100。第一界定层200包括在平行于衬底100的平面内分布的多个第一凹槽210。多个第一凹槽210可以呈阵列排布。第一凹槽210可以具有背向衬底100的开口。在一些示例中,第一凹槽210可以向第一界定层200内部凹入但不与衬底100连接。在另一些示例中,第一凹槽210是贯穿第一界定层200并暴露部分衬底100的开孔。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第一凹槽210在垂直于衬底100的方向上延伸,第一凹槽210在过自身中心线上的横截面形状为正梯形、倒梯形、矩形及曲边梯形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例如,图2示出了第一凹槽210的该横截面形状为矩形,图3示出了第一凹槽210的该横截面形状为倒梯形,图4示出了第一凹槽210的该横截面形状为正梯形。在平行于衬底100的平面内,第一凹槽210的形状可以为圆形、矩形、椭圆形及葫芦形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

介质单元300可以是透光的。介质单元300可以为流体,例如气体或液体。介质单元300的折射率为1.0至1.4。通常,气体具有较低的折射率,能够处于1.0至1.4之间。可通过调整液体中溶液和溶剂的类型和比例来获得所需折射率的液体。

介质单元300至少填充于第一凹槽210内。例如,介质单元300可以完全位于第一凹槽210内,即介质单元300背向衬底100的表面处于第一界定层200朝向衬底100的表面与背向衬底100的表面之间。或者,介质单元300中的部分流体可以背向衬底100凸出于第一凹槽210,即介质单元300背向衬底100的表面与衬底100之间的最大垂直距离大于第一界定层200朝向衬底100的表面与背向衬底100的表面之间的垂直距离。

介质单元300可以具有背向衬底100的第一表面301,第一表面301包括曲面。在一些示例中,第一表面301至包括曲面,例如为单一曲面或者多个曲面的拼接组合。在另一些示例中,第一表面301包括曲面和平面。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第一表面301中的曲面为球面、抛物面、双曲面及椭球面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

平坦化层400可以是有机材料层,例如聚酰亚胺类树脂层。平坦化层400设置于第一界定层200背向衬底100一侧的表面并覆盖第一表面301。介质单元300的折射率小于平坦化层400的折射率。平坦化层400的折射率例如可以为1.5至1.8。平坦化层400与第一界定层200之间形成折射率变化的交界面,即第一表面301。

光取出层10中衬底100背向平坦化层400一侧的表面可以是光入射面,光取出层10中平坦化层400背向衬底100一侧的表面可以是光出射面。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光取出层10,介质单元300的第一表面301包括曲面,平坦化层400覆盖第一表面301,介质单元300的折射率小于平坦化层400的折射率。使得介质单元300与平坦化层400之间形成具有曲面的交界面且交界面两侧具有折射率差异,从而使非垂直入射该交界面(即第一表面301)的光线的传播方向发生改变,使得原本因入射角度大于等于全反射临界角的光线的入射角小于全反射临界角,进而使光线能够从膜层内出射,因而能够提高原本因全反射而困在光取出层10所在的显示面板中各膜层内的光线的逸出概率,从而减少因反射造成的光损失,提高出光效率。而且,由于曲面各点的法线的方向是变化的,从而能够改变以不同方向入射的光线的传播方向,以进一步提高出光效率。

并且,第一界定层200能够限定用于容纳介质单元300的第一凹槽210。在介质单元300为流体时,单独的介质单元300难以在衬底100形成规则图案,第一界定层200能够通过第一凹槽210来界定介质单元300的位置和图案,并且配合介质单元300的张力使介质单元300形成具有曲面的第一表面301。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介质单元300的折射率小于第一界定层200的折射率。第一界定层200小于平坦化层400的折射率。使得光线在介质单元300与第一界定层200之间的交界面处以及第一界定层200与平坦化层400的交界面处也能够改变传播方向,以进一步提高出光效率。

请一并参阅图5和图6,图5示出图1中沿线m-m的第四个实施例的截面结构示意图。图6示出图1中沿线m-m的第五个实施例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第一界定层200还包括位于相邻第一凹槽210之间的镂空区域220。镂空区域220可以在第一凹槽210之间连续延伸。或者,镂空区域220的数量可以是多个,多个镂空区域220呈阵列排布。平坦化层400填充于镂空区域220。使得平坦化层400在镂空区域220的侧壁处与第一界定层200形成折射率变化的交界面,以进一步改变光线的传播方向,提高出光效率。

可选地,如图5所示,第一凹槽210为贯穿第一界定层200的镂空结构,第一界定层200包括多个挡墙230。各挡墙230围绕第一凹槽210设置,且相邻挡墙230之间通过镂空区域220间隔开。在该实施例中,镂空区域220可以在第一凹槽210之间连续延伸。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在垂直于衬底100且过第一凹槽210的中心线的截面内,挡墙230的形状呈腰为弧线的倒梯形。其中,弧线形的腰为夹设于倒梯形的上底边与下底边之间的侧边。挡墙230的截面形状为倒梯形,能够使第一凹槽210更易于容纳和封闭介质单元300,尤其有利于封闭液体的介质单元300。并且挡墙230与第一界定层200和介质单元300的交界面均为曲面,更有利于改变以不同方向入射的光线的传播方向,能够进一步提高出光效率。

请一并参阅图7和图8,图7示出图1中沿线m-m的第六个实施例的截面结构示意图。图8示出图1中沿线m-m的第七个实施例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在垂直于衬底100且过第一凹槽210的中心线的截面内,第一表面301背向衬底100凸出。第一凹槽210的侧壁可以具有疏水层510。由于疏水层510不易被液体润湿,疏水层510能够对第一凹槽210内液体的介质单元300产生拒水效果,以使第一表面301背向衬底100凸出。疏水层510可以是含氟的涂层,例如全氟聚醚涂层。疏水层510还可以是其他具有拒水效果的层。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如图8所示,在垂直于衬底100且过第一凹槽210的中心线的截面内,第一表面301朝向衬底100凹入。第一凹槽210的侧壁可以具有亲水层520。由于亲水层520易于被液体润湿,亲水层520使第一凹槽210内液体的介质单元300在表面延伸,以使第一表面301朝向衬底100凹入。亲水层520可以是带有极性基团的有机物涂层,例如含醚、羟基、羧基的有机物涂层。亲水层520可以是位于第一界定层200的第一凹槽210的单独的一层。当第一界定层200的材料为亲水材料时,亲水层520还可以是第一界定层200的第一凹槽210的侧壁面。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光取出层10,在应用于显示面板时,能够减少显示面板内因反射造成的光损失,提高显示面板的出光效率。

请一并参阅图9和图10,图9示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显示面板的俯视示意图。图10示出图9中沿线n-n的第一个实施例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该显示面板例如可以是oled显示面板。如图9和图10所示,显示面板包括基板20、显示层30和根据上述实施例的光取出层10。其中,光取出层10用于提高显示面板的出光效率。

基板20可以包括一层或多个层。基板20可包括柔性的有机材料层,例如聚酰亚胺类树脂层。基板20还可包括无机材料层,例如氧化硅层、氮化硅层。

显示层30,设置于基板20且具有背向基板20的出光面,显示层30包括呈阵列排布的多个子像素32,子像素32朝向出光面出射光线。子像素32在基板20的正投影的形状可以为圆形、椭圆形、葫芦形或矩形。

显示层30可以包括像素定义层,像素定义层位于基板20上。像素定义层包括多个像素开口,各子像素32设置于像素开口内并能够朝向背向基板20的方向出射光线。子像素32发出的光线可以包括正视角光线和大视角光线。其中,正视角光线例如可以是相对于与基板20垂直的方向呈0°至25°锥角的光线,如图10中的角α。大视角光线可以是方向介于正视角光线与平行于基板20的平面之间的光线,如图10中的角β。大视角光线通常会横向超出子像素32所在像素开口。

子像素32发出光的颜色可以对应三基色。在本文中,三基色为红色、绿色和蓝色。子像素32可以发出单色光。例如,子像素32可以包括红色子像素32、绿色子像素32和蓝色子像素32。可以理解的是,子像素32发出光的颜色可以不限于红色、绿色、蓝色,还可以是黄色或其他颜色。

子像素32可以包括第一电极、第二电极和位于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之间的发光材料层。第一电极可以位于第二电极与基板20之间。第一电极可以为阳极。第一电极可以为反射电极,包括第一透光导电层、位于第一透光导电层上的反射层以及位于反射层上的第二透光导电层。其中第一透光导电层、第二透光导电层可以是氧化铟锡(indiumtinoxide,ito)、氧化铟锌(indiumzincoxide,izo)等,反射层可以是金属层,例如是银材质制成。第二电极可以为阴极。第二电极可以为透光电极。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电极包括氧化铟锡层或氧化铟锌层。根据设计需要,子像素32还可以包括空穴注入层、空穴传输层、电子注入层或电子传输层中的至少一种。

光取出层10设置于显示层30的出光面,且光取出层10的衬底100朝向显示层30。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显示面板还可以包括封装层、触控层和偏光层中的一种或多种。封装层可以包括一层或多层。封装层可包括柔性的有机材料层,例如聚酰亚胺类树脂层。封装层还可包括无机材料层,例如氧化硅层、氮化硅层。触控层可以包括触控功能层和位于触控功能层上的触控平坦层。偏光层可以包括偏光功能层和位于偏光功能层上的偏光平坦层。封装层、触控层和偏光层可以位于显示层30与光取出层10之间。封装层、触控层平坦层或偏光层平坦层例如可以复用为光取出层10的衬底100。

光取出层10中的至少部分介质单元300可以与显示层30中的至少部分子像素32对应设置。可选的,介质单元300的边缘(即外部轮廓线)在基板20上的正投影环绕其对应的像素(例如子像素32)或发光元件(即像素定义层容纳有机发光层的开口)在基板20上的正投影。

在一些实施例中,光取出层10中的各介质单元300可以与显示层30中的各子像素32对应设置。例如,各介质单元300之间间距与各子像素32之间间距相等,且介质单元300的中心线与子像素32的中心线重合。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光取出层10中的各介质单元300可以与显示层30中的各子像素32错开设置。可选地,介质单元300在基板20上的正投影可以与子像素32在基板20上的正投影部分交叠。或可选地,介质单元300在基板20上的正投影与子像素32在基板20上的正投影不交叠。

在又一些实施例中,光取出层10中的一部分介质单元300与显示层30中的一部分子像素32对应设置,而光取出层10中的另一部分介质单元300与显示层30中的另一部分子像素32错开设置。

如图10所示,光取出层10可以包括第一介质单元310。第一介质单元310可以与子像素32对应设置。可选的,在垂直于基板20且过光取出层10的第一凹槽210的中心线的截面内,第一介质单元310的第一表面301朝向基板20凹入。即,第一表面301的球心或焦点位于第一表面301背向基板20一侧。使得第一表面301能够对子像素32发出的光线产生聚光效应,子像素32发出的光线经由第一表面301能够向垂直于基板20的方向偏转,从而能够减少全反射及部分反射的光线,提高出光效率,也能够改善出射光线的视角。第一介质单元310在基板20上的正投影覆盖并延伸超出子像素32在基板20上的正投影。这样,既能够改善子像素32发出的光线中正视角光线的出射方向,也能够改善子像素32发出的光线中大视角光线的出射方向,从而提高正视角光线和大视角光线的出光效率。

请一并参阅图11和图12,图11示出图9中沿线n-n的第二个实施例的截面结构示意图。图12示出图9中沿线n-n的第三个实施例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第一介质单元310的第一表面301包括第一平坦面3011及围绕平坦面的第一曲面3012。第一平坦面3011和第一曲面3012可以是由于形成第一介质单元310时第一表面301的张力有限而形成的。

在一些具体的实施例中,如图11所示,子像素32在基板20上的正投影覆盖平坦面3012在基板20上的正投影。子像素32发出的光线中一部分正视角光线可以经由平坦面3012出射而另一部分正视角光线可以经由第一曲面3012出射,由于正视角光线具有较高的出光效率,因此能够保证子像素32的出光效率。

在另一些具体的实施例中,如图12所示,第一曲面3012在基板20上的正投影覆盖子像素32在基板20上的正投影。第一介质单元310与子像素32的中心线错开设置,以通过第一曲面3012对子像素32发出的光线进行调剂,进而提高子像素32的出光效率。

请一并参阅图13和图14,图13示出图9中沿线n-n的第四个实施例的截面结构示意图。图14示出图9中沿线n-n的第五个实施例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如图13所示,光取出层10包括第二介质单元320,第二介质单元320在基板20上的正投影位于相邻两个子像素32在基板20上的正投影之间。第二介质单元320与子像素32错开设置。

可选的,如图13所示,在垂直于基板20且过光取出层10的第一凹槽210的中心线的截面内,第二介质单元320的第一表面301背向基板20凸出。即,第一表面301的球心或焦点位于第一表面301朝向基板20一侧。

本实施例中,子像素32发出的正视角光线可以通过该相邻第二介质单元320之间的第一界定层200或平坦化层400出射,子像素32发出的大视角光线可以通过该相邻第二介质单元320中邻近子像素32的弧面出射,并且邻近子像素32的弧面的延伸方向为远离子像素32延伸的同时远离基板20延伸,因此能够使得第一表面301中与子像素32相邻的部分能够对子像素32发出的光线(尤其是大视角光线)产生聚光效应,子像素32发出的光线(尤其是大视角光线)经由该部分第一表面301能够向垂直于基板20的方向偏转,从而能够减少全反射及部分反射的光线,提高出光效率,也能够改善出射光线的视角。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如图14所示,在垂直于基板20且过光取出层10的第一凹槽210的中心线的截面内,第二介质单元320的形状在平行于基板20的方向上非对称。例如,在垂直于基板20且过光取出层10的第一凹槽210的中心线的截面内,第一表面301中与衬底100垂直距离最大的点为a,第一表面301与第二介质单元320所在的第一凹槽210的侧壁相交于b和c,也就是说在上述截面中,ab线段相当于弧线ab对应的弦,ac线段相当于弧线ac对应的弦。ab线段所在直线相对于基板20的斜率大于ac线段所在直线相对于基板20的斜率。也就是说,弧面的顶点两侧的弧线可以具有不同的曲率。具体的,ac线段比ab段长,ac段比ab段的坡度缓。

并且,ab段对应的弧面区域位于ac线段对应的弧面区域靠近子像素32的一侧。具体的,例如ab线段对应的弧面区域和ac线段对应的弧面区域均为球面,与子像素32相邻的第二介质单元320中,第一表面301中曲率较大的弧面区域(如圆心角为θ的弧面区域)相比曲率较小的弧面区域(如圆心角为θ’的弧面区域)更靠近该子像素32。

可选的,相邻两个子像素32的间隔之间对应有两个介质单元300,这两个介质单元300中的ac线段对应的弧面区域相邻设置。示例地,ab线段对应的弧面区域和ac线段对应的弧面区域均为球面,则相邻两个子像素32的间隔之间的两个介质单元300中,第一表面301中曲率较小的弧面区域(如圆心角为θ’的弧面区域)相邻设置。

本实施例中,通过ab线段对应的弧面区域位于ac线段对应的弧面区域靠近子像素32的一侧,其中ab线段所在直线相对于基板20的斜率大于ac线段所在直线相对于基板20的斜率,使得子像素32发出的光线中大视角光线经由ac线段对应的第一表面301部分后能够向垂直于基板20的方向偏转,进而提高子像素32的出光效率。

请一并参阅图15和图16至图20,图15示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光取出层的制作方法的流程图。图16至图20示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光取出层的制作方法的各步骤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光取出层10的制作方法,包括:

s110:如图16所示,在衬底100上形成第一膜层f1,并如图17所示,图案化第一膜层f1以形成具有多个第一凹槽210的第一界定层200。

第一膜层f1可以通过涂布工艺形成在衬底100上。可通过曝光和显影工艺图案化第一膜层f1。

s120:如图18所示,在第一凹槽210内填充第一介质m1。

第一介质m1可以是流体。例如,第一介质m1可以是液体。

s130:如图19所示,在第一界定层200上形成第二膜层f2,第二膜层f2覆盖第一界定层200背向衬底100一侧的表面以及第一凹槽210内的第一介质m1,第二膜层f2的折射率大于第一介质m1的折射率。

第二膜层f2可以通过涂布、打印等工艺形成。衬底100、第一界定层200及第二膜层f2可将第一介质m1密封。

s140:如图20所示,固化第二膜层f2以形成平坦化层400,并形成背向衬底100的表面包括曲面的介质单元300。

可通过加热、光照等方式固化第二膜层f2。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在步骤s110与步骤s120可以包括在第一凹槽210侧部涂覆亲水层或疏水层。当涂覆亲水层时,液体的第一介质m1的背向衬底100的液面朝向衬底100凹入。当涂覆疏水层时,液体的第一介质m1的背向衬底100的液面背向衬底100凸出。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光取出层10的制作方法,能够将折射率较低的液体或气体密封在膜层之间,将该液体或气体作为介质单元300来调节光线的传播方向,以增加光线的出光效果。

依照本发明如上文所述的实施例,这些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发明仅为所述的具体实施例。显然,根据以上描述,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发明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能很好地利用本发明以及在本发明基础上的修改使用。本发明仅受权利要求书及其全部范围和等效物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