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片式插孔结构及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169260发布日期:2020-09-11 20:58阅读:139来源:国知局
一种片式插孔结构及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电连接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片式插孔结构及连接器。



背景技术:

在电动汽车行业高压连接器中,接触件通常使用圆针圆孔结构,此种零件多由机加成型,加工成本高,生产效率低,并且载流能力有限。片式插孔结构的加工成本较低的同时具有良好的载流能力,尤其适用于大电流应用场合,所以片式接触件成为了高压连接器接触件新的发展趋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片式插孔结构及连接器,解决了现有机加成型插孔及其接触件加工成本高、加工时间长、装配效率低且圆形针孔件载流能力较低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依据本发明提出的一种片式插孔结构,包括插孔后套及固定在插孔后套前端的安装孔中的片式接触件,所述片式接触件包括相对设置的侧板以及连接两个侧板并与安装孔后端抵接限位的桥接梁,两个侧板上设有相对设置的簧爪且相对设置的簧爪的顶端配合形成用于与适配片式插针接触的接触部,所述安装孔的前端内壁设置有与片式接触件前端的收腰部挡止配合以防止适配片式插针插拔时片式接触件沿插拔方向脱出的限位台阶。

本发明的目的还采用以下技术措施来进一步实现。

前述的片式插孔结构,其中插孔后套为等截面结构。

前述的片式插孔结构,其中插孔后套由通过对原材料挤压成型材后进行截断所得到。

前述的片式插孔结构,其中收腰部向前延伸并向后折弯形成用于与插孔后套前端导向滑动配合的导向装配部。

前述的片式插孔结构,其中导向装配部的左右两端均设置有便于将片式接触件沿左右方向装入安装孔中的引导张口。

前述的片式插孔结构,其中安装孔的内壁开设有用于簧爪在上下方向发生弹性变形时容纳对应簧爪的避让槽。

前述的片式插孔结构,同一侧板上沿适配片式插针插拔方向上相邻设置的簧爪相对分布。

前述的片式插孔结构,其中簧爪顶端设有用于增加片式接触件与片式插针电连接稳定性的第一接触凸点。

前述的片式插孔结构,其中簧爪底端设有用于增加片式接触件与插孔后套电连接稳定性的第二接触凸点。

本发明还进一步提出一种连接器,其包括连接器壳体、设置在连接器壳体中的绝缘体以及安装在绝缘体中的片式插孔结构,该片式插孔结构包括插孔后套及固定在插孔后套前端的安装孔中的片式接触件,所述片式接触件包括相对设置的侧板以及连接两个侧板并与安装孔后端抵接限位的桥接梁,两个侧板上设有相对设置的簧爪且相对设置的簧爪的顶端配合形成用于与适配片式插针接触的接触部,所述安装孔的前端内壁设置有与片式接触件前端的收腰部挡止配合以防止适配片式插针插拔时片式接触件沿插拔方向脱出的限位台阶。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的插孔后套为等截面结构,插孔后套可以由通过对板状原材料挤压成型材后按照所需尺寸进行截断所得到,相比于现有机加工成型的针孔类插孔结构,其工艺简单、生产效率大幅度提高。

2、本发明中的片式接触件为一体成型的弹性零件,载流能力强,保证了片式接触件的整体强度,提高耐插拔性,并且便于与插孔后套进行快速装配,成倍提高装配效率。

3、本发明的片式接触件在适配片式插针的插拔方向上设置多排簧爪,保证了足够的接触触点数量,不仅增加了高频振动环境下与适配片式插针的插接稳定性,还分散了片式插针在插拔过程中的插拔力,使插拔过程更柔和。

上述说明仅是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更清楚了解本发明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让本发明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片式插孔结构的立体图。

图2为本发明片式插孔结构的爆炸图。

图3为本发明中片式接触件的立体图。

图4为本发明中片式接触件与安装孔的装配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中安装孔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中片式接触件的正视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中通过裁断批量制成插孔后套的型材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本发明一种片式插孔结构的实施例,如图1至图6所示,包括插孔后套1及固定在插孔后套前端的安装孔11中的片式接触件2,片式接触件2包括相对设置的侧板21以及连接两个侧板并与安装孔11的后端抵接限位的桥接梁22,本实施例中,片式接触件为由桥接梁及相对设置在桥接梁上下两侧边上并向安装孔前端延伸的侧板所围成的u形结构,该u形结构的前端开口为供适配片式插针插拔的插口;两个侧板上设有相对设置的簧爪23,且相对设置的簧爪的顶端配合形成与适配片式插针插入时弹性抵接以实现电性导通的接触部231;安装孔11的前端内壁设置有与片式接触件前端的收腰部24挡止配合以防止适配片式插针插拔时片式接触件沿插拔方向脱出的限位台阶111,片式接触件借由其后端的桥接梁与安装孔后端限位以及其收腰部与限位台阶挡止实现插拔方向的定位。

本发明中的插孔后套为等截面结构,结合图7,插孔后套由通过对板状原材料挤压成型材3后按照所需尺寸进行截断所得到,相比于现有机加工成型的针孔类插孔结构,其工艺简单、生产效率大幅度提高;插孔后套的后端设为用于连接线缆的接线孔12,该接线孔可在裁断后的单个插孔后套上加工所得,或直接在型材上加工。本实施例中,片式接触件为由桥接梁和侧板一体成型加工而成的弹性零件,簧爪由侧板进行切割、折弯等工艺形成,保证了片式接触件的整体强度,从而提高了耐插拔性。

如图3所示,收腰部24向前延伸并向后折弯形成用于与插孔后套前端导向滑动配合的导向装配部25,该导向装配部25的左右两端均设置有便于将片式接触件沿左右方向装入安装孔11中的引导张口251,在片式接触件装入插孔后套的安装孔时起引导作用,降低装配难度,提高生产效率。结合图2,本发明的片式接触件的安装方向与适配片式插针的插拔方向相垂直,片式接触件与安装孔装配时,挤压两个相对设置的导向装配部25,使收腰部24相互靠拢,然后沿插孔后套1宽度方向插装于安装孔中,装入过程中导向装配部与安装孔前端导向滑动配合,装配到位后,相对分布的收腰部张开并弹性抵接在对应的限位台阶上;此外,由于片式接触件为弹性装配,则装配完成后其侧板的边框部分也贴合于安装孔的内壁。

本实施例中,结合图6,同一侧板上沿适配片式插针插拔方向上相邻设置的簧爪相对分布,在插拔方向上具有两排接触触点,相比于现有片式接触件触点数量增加,降低了片式接触件的接触电阻。结合图4及图5,靠近安装孔前端的簧爪在与适配片式插针接触时沿上下方向压缩,即沿k方向压缩,则位于该簧爪底端的前端的收腰部会产生反作用力,导致两收腰部沿i方向相互靠近,因此导向装配部25的端部处设计为与安装孔前端外壁上开设的限位槽112挡止配合的翻边252,从而抑制片式接触件前端因片式插针插入时导致的插口收缩,保证了簧爪与片式插针接触时的具备较强接触保持力,也提高了片式接触件在和适配片式插针插接配合后与插孔后套之间的自锁力。

作为优选,安装孔11的上下侧内壁分别设有用于簧爪在上下方向发生弹性变形时容纳对应簧爪的避让槽113。

结合图3,各簧爪顶端设有用于增加片式接触件2与片式插针电连接稳定性的第一接触凸点232,各簧爪底端设有用于增加片式接触件2与插孔后套1电连接稳定性的第二接触凸点233;本发明中的簧爪为s形结构,在其与适配片式插针相接触的顶端受压时,簧爪底端受顶端压力影响能更可靠的与安装孔接触,保证了片式插针、片式接触件及插孔后套三者之间良好的接触导通稳定性。

在其它实施例中,也可以沿插拔方向在侧板上设置更多的簧爪从而增加与适配片式插针的接触触点数量;片式接触件的形状也可呈前端开口的梯形或笼状结构。

本发明的连接器的实施例,该连接器包括连接器壳体、设置在连接器壳体中的绝缘体以及安装在绝缘体中的片式插孔结构,该片式插孔结构结构与上述本发明片式插孔结构实施例中的结构相同,不再赘述。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范围内,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