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流条模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344764发布日期:2020-12-18 16:44阅读:87来源:国知局
汇流条模块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汇流条模块。



背景技术:

例如,在使用电动机行驶的电动汽车、组合使用发动机和电动机而行驶的混动动力汽车等的各种车辆上安装的电源装置包括汇流条模块,该汇流条模块包括:汇流条,其与电池组的多个单电池的电极连接;以及外壳,其容纳汇流条,并且引导从汇流条等延伸的电线的布设路径(例如,参见专利文献1)。汇流条模块的汇流条被外壳中设置的板状的支撑部从下方支撑,并且利用螺母紧固到各个单电池的电极。

引用列表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jp-a-2011-65863



技术实现要素:

当将汇流条模块组装到电池组时,如果外壳的支撑部的位置相对于汇流条偏移并且汇流条的支撑变得不稳定时,降低了汇流条紧固到单电池的电极的可操作性。如果支撑部相对于汇流条大幅偏移,则支撑部可能进入汇流条的紧固到单电池的电极的一部分,并且紧固状态可能变得不稳定。

已经鉴于上述情况而做出本发明。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汇流条模块,其中,汇流条能够平顺且稳定地固定并电连接到电池组的单电池的电极。

为了实现上述方面,根据本发明的汇流条模块的特征在于以下(1)至(3)。

(1)一种汇流条模块,包括:

外壳,该外壳组装到由多个单电池形成的电池组;以及

汇流条,该汇流条由所述外壳支撑,并且由与所述电池组的所述单电池的电极电连接的导电金属板形成,

其中,所述汇流条包括:

多个电连接部,该多个电连接部被构造为电连接且固定所述单电池的多个所述电极;和

多个突起,该多个突起形成在所述电连接部之间,并且在远离所述单电池的方向上突出,

其中,所述外壳包括:

汇流条容纳部,所述汇流条被容纳在所述汇流条容纳部中;和

支撑部,该支撑部设置在被容纳在所述汇流条容纳部中的所述汇流条的所述突起内,并且抵接所述突起的背表面,以支撑所述汇流条,并且

其中,所述支撑部包括基部,该基部在所述电连接部的排列方向上突出,并且当从与所述汇流条连接并固定到所述电极的连接方向正交的方向观看时,所述基部的两侧表面的至少一部分与所述突起的内侧表面重叠。

(2)根据(1)所述的汇流条模块,

其中,所述基部进入所述突起的内部,并且,相对于所述汇流条的在连接并固定到所述电极的一侧上的下表面,所述基部的与所述突起的突出表面相反的底表面被设置在上侧即所述突起的突出侧。

(3)根据(1)或(2)所述的汇流条模块,

其中,在所述汇流条中,三个以上的所述电连接部等间距地形成,并且所述突起分别形成在所述电连接部之间,并且

其中,所述外壳包括与容纳在所述汇流条容纳部中的所述汇流条的各所述突起相对应的所述支撑部。

当具有上述构造(1)的汇流条模块组装到电池组时,即使外壳的支撑部相对于汇流条移位,支撑部的基部的侧表面的至少一部分也抵接汇流条的突起的内侧表面,使得能够防止过度移位。因此,汇流条的电连接部能够平顺且稳定地固定到单电池的电极,并且能够实现良好的连接可靠性。

根据具有构造(2)的汇流条模块,当外壳的支撑部相对于汇流条移位时,基部的整个侧表面能够可靠地抵接汇流条的突起的内侧表面,使得能够防止过度移位。

根据具有构造(3)的汇流条模块,通过被构造为支撑三个以上电连接部之间的突起的各支撑部的基部,能够可靠地防止相对于汇流条的过度移位。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汇流条模块,其中,能够将汇流条平顺且稳定地固定且电连接到电池组的单电池的电极。

如上已经简要描述了本发明。通过阅读下文中参考附图而描述的用于实施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后文中称为“实施例”),本发明的细节将更加清晰。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实施例的汇流条模块和电池组的立体图。

图2是根据本实施例的汇流条模块的顶视图。

图3是汇流条容纳部和汇流条的立体图。

图4是通过螺母与电池组的单电池的电极紧固并组装的汇流条模块的截面图。

图5是与电池组的单电池的电极紧固并组装的汇流条模块的示意性的截面图。

图6是图示出在外壳的支撑部的位置已经相对于汇流条移位的状态下的汇流条模块的示意性截面图。

图7a和7b图示出参考例,其中,图7a是汇流条模块的示意性截面图,并且图7b是在外壳的支撑部的位置已经相对于汇流条移位的状态下的汇流条模块的示意性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后文中,将参考附图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

图1是根据本实施例的汇流条模块和电池组的立体图。

如图1所示,根据本实施例的汇流条模块10组装到电池组1的上部以形成电源装置2。电源装置2在各种车辆上安装并使用,所述各种车辆是使用电动机行驶的电动汽车、组合使用发动机和电动机而行驶的混合动力汽车等,并且电源装置2被配置为将电力供应到电动机。

电池组1包括多个单电池3,该多个单电池3沿着一个方向排列为一排,并且互相固定。各个单电池3包括长方体状的电池本体4和一对电极5,该一对电极5从电池本体4的上表面的一端附近以及所述上表面的另一端附近突出。一对电极5中的一个电极时正极,并且另一个电极是负极。

单电池3被布置为使得电池本体4互相进行接触。在电池组1中,对于每四个彼此相邻的单电池3,电极5的极一致,并且电极5的极一致的四个单电池3形成一个电池集合bs。在该实例中,电池组1包括四个电池集合bs,每个电池集合bs均包括四个单电池3,并且彼此相邻的由单电池3形成的电池集合bs被布置为使得电极5的极交替。

一对电极5分别由导电金属形成。电极5包括板状的座板部6和柱状的极柱7,该极柱7在座板部6的中央处竖立。阳螺纹形成在极柱7的外周上,并且螺母60(下文描述)紧固到该阳螺纹。

图2是根据本实施例的汇流条模块的顶视图。

如图2所示,汇流条模块10包括外壳20和汇流条50。汇流条模块10将单电池3的电池集合bs串联连接。

外壳20由例如合成树脂等一体地形成,并且包括多个汇流条容纳部21。

汇流条容纳部21排列为沿着多个单电池3的排列方向的两行。汇流条容纳部21由包括周壁部22的框架形成,并且汇流条50容纳在汇流条容纳部21中。

外壳20包括沿着汇流条容纳部21的排列的两个支撑梁部24,并且汇流条容纳部21分别连接到支撑梁部24并且由支撑梁部24支撑。两个支撑梁部24平行而通过桥部25连接。

一个支撑梁部24设置有电线布设槽部31。电线布设槽部31形成为其上侧开口的槽状。热敏电阻安装部28形成在另一个支撑梁部24的端部处,并且被配置为检测单电池3的温度的热敏电阻(未示出)安装在热敏电阻安装部28上。

连接支撑梁部24的桥部25设置有上侧开口的槽状的电线布设槽部32,并且电线布设槽部32与电线布设槽部31连续地设置。

汇流条容纳部21和热敏电阻安装部28与上侧开口的槽状的电线布设槽部33连续地设置。与一排的汇流条容纳部21连续地设置的电线布设槽部33设置为与一个支撑梁部24的电线布设槽部31连续,并且与另一排的汇流条容纳部21和热敏电阻安装部28连续地设置的电线布设槽部33被设置为与桥部25的电线布设槽部32连续。

外壳20的电线布设槽部31、32、33容纳电连接到汇流条50的用于电压检测的电线(未示出)以及从热敏电阻延伸的电线(未示出)。这些电线从一个支撑梁部24的电线布设槽部31的端部引出,并且连接到包括电压监控电路和温度监控电路的电路板(未示出)。

图3是汇流条容纳部和汇流条的立体图。图4是通过螺母与电池组的单电池的电极紧固并组装的汇流条模块的截面图。图5是与电池组的单电池的电极紧固并组装的汇流条模块的示意性的截面图。

如图3至5所示,容纳在外壳20的汇流条容纳部21中的汇流条50形成为长的。通过冲压和弯曲导电金属板而形成汇流条50。汇流条50形成有作为电连接部的多个紧固孔51。这些紧固孔51以与电极5的间距相同的间距沿着电池组1的单电池3的排列方向形成。紧固孔51具有比电极5的极柱7的外径稍大的内径。电极5的极柱7插通紧固孔51。螺母60拧合并紧固到电极5的穿过汇流条50的紧固孔51的极柱7。因此,汇流条50中的紧固孔51的边缘在夹置于电极5的座板部6与螺母60之间的同时被紧固(固定),并且汇流条50与电极5电连接。

汇流条50在相邻的紧固孔51之间包括突起52。突起52形成为向上突出的凸状,并且包括:一对侧板部53,该对侧板部53互相面对;以及上板部54,该上板部54设置为与侧板部53的上缘连续。

容纳汇流条50的由框架形成的汇流条容纳部21包括一对长边部41和一对短边部42,并且短边部42与长边部41的两端连续地设置。汇流条容纳部21包括多个支撑部43。支撑部43一体地形成为桥接在长边部41上,并且在汇流条容纳部21的长度方向上间隔地设置。

支撑部43形成为板状,并且其上缘在截面图中观看时形成弧状。支撑部43在与汇流条容纳部21中容纳的汇流条50的紧固孔51的排列方向正交的方向上延伸。支撑部43在形成为板状的基部45上竖立。基部45一体地形成在支撑部43的下缘处同时向两侧突出。支撑部43形成为比基部45窄。支撑部43的宽度w1比形成在汇流条50上的突起52的侧板部53的内侧表面之间的间距w2小。

在汇流条50从上方容纳在汇流条容纳部21中的状态下,支撑部43设置在汇流条50的突起52内的大致该突起52的中央的下方。支撑部43抵接突起52的上板部54的背表面,以支撑汇流条50。如图5所示,在汇流条50容纳在汇流条容纳部21中的状态下,基部45进入突起52的内部。基部45的与突起52的突出侧相反的底表面45b相对于汇流条50的在紧固到电极5的一侧上的下表面50a被设置在上侧即突起52的突出侧。因此,在汇流条50容纳在汇流条容纳部21中的状态下,当从与汇流条50紧固到电极5的方向正交的方向观看时,支撑部43的基部45的两侧表面45a与突起52的内侧表面53a重叠。

汇流条容纳部21在长边部41上包括多个锁定爪46。当汇流条50已经被从上方容纳在汇流条容纳部21中时,汇流条50的周边被锁定爪46锁定。因此,防止在汇流条50的突起52被支撑部43支撑的状态下汇流条50从汇流条容纳部21脱出。

为了将具有上述结构的汇流条模块10组装到电池组1,使汇流条模块10置于电池组1的上部上,并且使单电池3的电极5的极柱7插入到汇流条50的紧固孔51中。

接着,将螺母60拧合并紧固到被插入到汇流条50的紧固孔51中的电极5的极柱7。

因此,汇流条50中的紧固孔51的边缘被夹置在电极5的座板部6与螺母60之间,并且汇流条50与电极5电连接。

当汇流条模块10组装到电池组1时,外壳20的支撑部43可能相对于汇流条50移位。

然而,在根据本实施例的汇流条模块10中,如图6所示,在支撑部43中形成的基部45的侧表面45a抵接汇流条50的突起52的侧板部53的内侧表面53a,从而能够防止过度移位。

这里,如图7a所示,不包括突起52的扁平汇流条50a被紧固到单电池3的电极5,并且汇流条50的下表面50a在紧固孔51之间被板状的支撑部43a支撑。

在该结构中,当支撑部43a在平面方向上相对于汇流条50a移位时,不能够防止该移位。因此,如图7b所示,当移位大时,支撑部43a的边缘进入汇流条50与电极5的座板部6之间的紧固部分,并且紧固状态可能变得不稳定。

另一方面,当根据本实施例的汇流条模块10组装到电池组1时,即使外壳20的支撑部43相对于汇流条50移位,如上所述,支撑部43的基部45的侧表面45a也抵接汇流条50的突起52的内侧表面53a,从而能够防止过度移位(参见图6)。因此,汇流条50能够通过螺母60平顺且稳定地紧固到单电池3的电极5,并且能够实现良好的连接可靠性。

另外,基部45进入突起52的内部,并且相对于容纳在汇流条容纳部21中的汇流条50的在紧固到电极5的一侧上的下表面50a,与突起52的突出侧相反的底表面45b被设置在突起52的突出侧。因此,当外壳20的支撑部43相对于汇流条50移位时,基部45的整个侧表面45a能够可靠地抵接汇流条50的突起52的内侧表面53a,使得能够防止过度移位。

通过被构造为支撑三个以上的紧固孔51之间的突起52的各支撑部43的基部45,能够可靠地防止相对于汇流条50的过度移位。

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并且可以适当地修改、改进等。另外,上述实施例中的部件的材料、形状、尺寸、数量、布置位置等是可选的,只要能够实现本发明的目的即可,并且本发明不限于此。

例如,在上述根据实施例的汇流条50中,已经作为实例描述了如下情况:紧固孔51形成为多个电连接部,该多个电连接部被构造为将单电池3的多个电极电连接且固定,并且螺母60被拧合以紧固且固定到穿过紧固孔51的电极5的极柱7。毫无疑问的是,根据本发明的汇流条的电连接部不限于此,并且可能是通过焊接固定到电极的焊接部。

这里,分别在以下[1]至[3]中简要总结上述根据本发明的汇流条模块的实施例的特征。

[1]一种汇流条模块,包括:

外壳(20),该外壳组装到由多个单电池(3)形成的电池组(1);以及

汇流条(50),该汇流条由所述外壳支撑,并且由与所述电池组(1)的所述单电池(3)的电极(5)电连接的导电金属板形成,

其中,所述汇流条(50)包括:

多个电连接部(紧固孔51),该多个电连接部被构造为电连接且固定所述单电池(3)的多个所述电极(5);和

多个突起(52),该多个突起形成在所述电连接部(紧固孔51)之间,并且在远离所述单电池(3)的方向上突出,

其中,所述外壳(20)包括:

汇流条容纳部(21),所述汇流条(50)被容纳在所述汇流条容纳部中;和

支撑部(43),该支撑部设置在被容纳在所述汇流条容纳部(21)中的所述汇流条(50)的所述突起(52)内,并且抵接所述突起(52)的背表面,以支撑所述汇流条(50),并且

其中,所述支撑部(43)包括基部(45),该基部(45)在所述电连接部(紧固孔51)的排列方向上突出,并且当从所述汇流条(50)连接并固定到所述电极(5)的方向的正交方向观看时,所述基部(45)的两侧表面(45a)的至少一部分与所述突起(52)的内侧表面(53a)重叠。

[2]根据[1]所述的汇流条模块,

其中,所述基部(45)进入所述突起(52)的内部,并且,相对于所述汇流条(50)的在连接并固定到所述电极(5)的一侧上的表面(下表面50a),与所述突起(52)的突出表面相反的表面(底表面45b)设置在所述突起(52)的突出侧。

[3]根据[1]或[2]所述的汇流条模块,

其中,在所述汇流条(50)中,三个以上的所述电连接部(紧固孔51)等间距地形成,并且所述突起(52)分别形成在所述电连接部(紧固孔51)之间,并且

其中,所述外壳(20)包括与容纳在所述汇流条容纳部(21)中的所述汇流条(50)的各所述突起(52)相对应的所述支撑部(43)。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