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真空灭弧室及柱上开关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317890发布日期:2020-09-23 01:47阅读:106来源:国知局
一种真空灭弧室及柱上开关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电力系统的真空开关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真空灭弧室及柱上开关。



背景技术:

真空灭弧室是真空开关的核心部件,采用真空钎焊工艺将相应的零部件封接成密闭的真空腔室,借助真空优良的绝缘性能与熄弧性能,在切断电源后能迅速熄弧并抑制电流。

真空灭弧室通过位于真空灭弧室外的操动机构使真空灭弧室内的一对对置触头闭合或分离来完成的。其外壳由陶瓷等无机绝缘材料制成,呈圆筒状,两端用金属盖板封接组成一个密闭容器;内部有一对动静触头,静触头固定在静导电杆上,动触头固定在动导电杆上。动导电杆和金属盖板之间密封有波纹管,动导电杆可以沿轴向运动从而带动触头完成合、分动作。

真空灭弧室承载着很大的工作电流,为了保证触头的良好接触,触头上施加有很大的力,相应的,真空灭弧室通断过程中,由于静触头相对不动,动触头以很大的速度碰撞,如同用锤头砸下一样,使得整个真空灭弧室承受很大的冲击力,这个巨大的冲击力往往造成真空灭弧室整体产生剧烈的振动,大大影响了真空灭弧室上的其他零部件的工作寿命,甚至会导致真空开关上配套设置的一些开关件因为振动产生误动作。



技术实现要素: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真空灭弧室及柱上开关,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由于真空灭弧室内通断的过程中,两个触头之间碰撞导致真空灭弧室发生振动,从而影响到真空灭弧室上其他零件的工作寿命的技术问题。

有鉴于此,本申请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真空灭弧室,包所述真空灭弧室包括壳体、弹簧安装架、第一电杆和第二电杆,所述第一电杆的和第二电杆的第一端均置于壳体内,所述第一电杆的和第二电杆的第一端可相对移动接触或反向移动分开,所述弹簧安装架安装在壳体上,所述第二电杆的第二端穿过绝缘外壳位于弹簧安装架外,所述第二电杆的第二端上设有凸台,所述凸台与弹簧安装架之间设有弹簧,所述弹簧套设在第二电杆上。

优选地,所述第一电杆的第一端设有第一触头盘,第二电杆的第一端设有第二触头盘,所述第一电杆和第二电杆之间通过第一触头盘和第二触头盘相接触。

优选地,所述第一次触头盘的和第二触头盘的端面上均设有若干个凹槽和若干个凸起,所述第一电杆上的凹槽与所述第二电杆上的凸起相适配,所述第一电杆上的凸起与所述第二电杆上的凹槽相适配。

优选地,所述第一触头盘的和所述第二触头盘的凸起为同心圆环状的凸起,所述第一触头盘的和所述第二触头盘的凹槽均形成于相邻两个凸起之间。

优选地,第一触头盘沿轴向剖面轮廓呈凹弧形,第二触头盘沿轴向剖面轮廓呈凸弧形。

优选地,所述壳体包括绝缘外壳和屏蔽筒,所述屏蔽筒设置在绝缘壳体内。

优选地,所述绝缘外壳上设有限位块,所述弹簧安装架上设有限位凸起,所述限位块与所述限位凸起适配,所述弹簧安装架通过所述限位块与所述限位凸起安装在绝缘外壳上。

优选地,所述第一电杆为动导电杆,所述第二电杆为静导电杆。

优选地,第一触头盘和所述第二触头盘上相邻所述凹槽或凸起的高差为0.5毫米至5毫米。

本申请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柱上开关,包括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一种真空灭弧室,第一导电杆连接有绝缘操作拉杆,绝缘操作拉杆用于操作真空灭弧室内的第一接触盘和第二接触盘的接通或断开。

从以上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申请实施例具有以下优点:

本申请中提供了一种真空灭弧室,所述真空灭弧室包括壳体、弹簧安装架、第一电杆和第二电杆,所述第二电杆的第二端上设有凸台,所述凸台与弹簧安装架之间设有弹簧,所述弹簧套设在第二电杆上,在执行接通工作时,第一电杆和第二电杆相撞瞬间,第二电杆发生强烈的振动,弹簧能够延长第二电杆接收到冲击的吸收时间,降低了第二电杆的第一端瞬间承受的冲击力,降低了第一电杆的和第二电杆的第一端之间的冲击,导致的真空灭弧室整体的振动,同时,由于延长对第二电杆的冲击的吸收时间,增大了第一电杆的和第二电杆的第一端之间稳定后的静压力,提高第一电杆的和第二电杆的第一端之间的接触质量。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由于真空灭弧室内通断的过程中,两个触头之间碰撞导致真空灭弧室发生振动,从而影响到真空灭弧室上其他零件的工作寿命的技术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为实施例1的一种真空灭弧室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1中第二触头盘的三维结构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1中第二触头盘的顶视图;

图4为图3的a-a面剖视图;

图5为第一触头盘和第二触头盘的分离状态示意图;

图6为第一触头盘和第二触头盘的接触状态示意图;

图7为实施例1中近似计算第一触头盘或第二触头盘表面积示意图;

图8为实施例2中第一触头盘和第二触头盘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9为实施例3的柱上开关示意图。

在附图中,各标号所表示的部件名称列表如下:

1、绝缘外壳;1-1、限位块;2、屏蔽筒;3-1、第一电杆;3-1-1、第一触头盘;3-2、第二电杆;3-2-1、第二触头盘;3-2-2、凸台;4-1、第一波纹管;4-2、第二波纹管;5-1、第一导向套;5-2、第二导向套;6、弹簧;7、弹簧安装架;7-1、限位凸起;a、真空灭弧室;b、绝缘操作拉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方案,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为了便于理解,请参阅图1,图1为实施例1的一种真空灭弧室的结构示意图;本申请实施例1提供了一种真空灭弧室,包括绝缘外壳1、屏蔽筒2、第一电杆3-1、第二电杆3-2和弹簧安装架7;所述弹簧安装架7安装在绝缘外壳1上,第一电杆3-1、第二电杆3-2和所述屏蔽筒2均置于所述绝缘外壳1内,所述第一电杆3-1的和第二电杆3-2的第一端均置于所述屏蔽筒2内,所述绝缘外壳1和屏蔽筒2可以为一体的壳体,即所述壳体包括绝缘外壳和屏蔽筒,所述屏蔽筒设置在绝缘壳体内。

所述第一电杆3-1的和第二电杆3-2的第一端可相对移动接触或反向移动脱离,第一电杆3-1的和第二电杆3-2的第一端均分别连接外部设备,第一电杆3-1的和第二电杆3-2的第一端相接触的时候,电流可以在第一电杆3-1和第二电杆3-2上流过,当发生故障需要跳闸的时候,第一电杆3-1的和第二电杆3-2的第一端相对反向移动,使得第一电杆3-1的和第二电杆3-2的第一端分开,所述第二电杆3-2的第二端穿过绝缘外壳1位于弹簧安装架7外,所述第二电杆3-2位于绝缘外壳1位于弹簧安装架7之间的位置上设有凸台3-2-2,所述凸台3-2-2与弹簧安装架7之间设有弹簧6,所述弹簧6套设在第二电杆3-2上。所述弹簧6设于绝缘弹簧安装架7内,弹簧6一端抵在凸台3-2-2上,另一端抵在弹簧安装架室7的壳体上,弹簧安装架7上设有限位凸起7-1,绝缘外壳1与所述弹簧安装架7适配的位置设有限位块1-1,所述限位块1-1与所述限位凸起7-1适配,所述弹簧安装架7通过所述限位块1-1与所述限位凸起7-1安装在绝缘外壳上。

在执行接通工作时,第一电杆3-1和第二电杆3-2相撞瞬间,第二电杆3-2发生强烈的振动,弹簧能够延长第二电杆3-2接收到冲击的吸收时间,降低了第二电杆3-2的第一端瞬间承受的冲击力,降低了第一电杆3-1的和第二电杆3-2的第一端之间的冲击,导致的真空灭弧室整体的振动,同时,由于延长对第二电杆3-2的冲击的吸收时间,增大了第一电杆3-1的和第二电杆3-2的第一端之间稳定后的静压力,提高第一电杆3-1的和第二电杆3-2的第一端之间的接触质量。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由于真空灭弧室内通断的过程中,两个触头之间碰撞导致真空灭弧室发生振动,从而影响到真空灭弧室上其他零件的工作寿命的技术问题。

请参照图2-图6所示,所述第一电杆3-1的端部设有第一触头盘3-1-1,第二电杆3-2的端部设有第二触头盘3-2-1,所述第一触头盘3-1-1和第二触头盘3-2-1上设有若干同心的凹槽和凸起,所述凹槽和凸起的横截面轮廓均为圆弧形,所述凹槽和凸起交替布局、圆滑过渡,所述第一电杆3-1上的凹槽与所述第二电杆3-2上的凸起相适配,所述第一电杆3-1上的凸起与所述第二电杆上的凹槽相适配,所述第一电杆3-1和第二电杆3-2之间通过第一触头盘3-1-1和第二触头盘3-2-1相接触。

其中,所述第一触头盘3-1-1的和第二触头盘3-2-1的凸起为同心圆环状的凸起,所述第一触头盘3-1-1的和第二触头盘3-2-1的凹槽均形成于相邻两个凸起之间,所述第一触头盘3-1-1的和第二触头盘3-2-1的凹槽沿轴向剖面轮廓呈凹弧形,所述第一触头盘3-1-1的和第二触头盘3-2-1凸起沿轴向剖面轮廓呈凸弧形。

真空开关的触头通常承载着很大的电流,理论上讲触头的接触面积越大,接触面上接触电阻越小,越有利于降低接触温度,进而提高触头寿命,但实际上受空间等影响,触头的接触面总是承载着较大的电流密度,在有限的空间和通过改变触头直径增大接触面积并不是提高真空开关寿命的一个很好途径。

在本实施例中一是在第一触头盘3-1-1和第二触头盘3-2-1通过相适配的凹槽和凸起相接触,使得接触面积增大,有利于减小接触电阻,进而降低接触部位的温度;二是当第一触头盘3-1-1和第二触头盘3-2-1通过相适配的凹槽和凸起相接触,使得接触面积增大时,对于同样的合闸冲击力而言,降低了单位接触面积的冲击力,进而提高了寿命,并降低了噪音。三是相互适配的凹槽与凸起的设置使得第一触头盘3-1-1和第二触头盘3-2-1在接触之后具有自动导向功能,确保了第一触头盘3-1-1和第二触头盘3-2-1的同心性,另外相互适配的凹槽和凸起也增加了第一触头盘3-1-1和第二触头盘3-2-1的接触面积,提高了触头承接大电流的能力。

其中,如图6所示,设有2圈凹槽和2圈凸起,凹槽和凸起的数量不能设置过多,要确保相邻凹槽和凸起的螺距大于第一电杆3-1和第二电杆3-2的最大偏心量,避免造成电杆接触时凸起对凸起的情况发生。

所述第一电杆3-1为动电杆,所述第二电杆3-2为静导电杆,所述第一电杆3-1套设在第一波纹管4-1内,第二电杆3-2套设在第二波纹管4-2内,所述第一电杆3-1还套设在第一导向套5-1内,所述第二电杆3-2套设在第二导向杆5-2内。所述第一电杆3-1向第二电杆3-2移动或远离,通过作为静导电杆的第二电杆3-2来缓冲第一电杆3-1带来的冲击力,能够有效减缓真空灭弧室的振动。

如图7所示,第一触头盘3-1-1和第二触头盘3-2-1上相邻所述凹槽或凸起的高差为0.5毫米至5毫米。在第一触头盘3-1-1和第二触头盘3-2-1均为直径d=100mm的圆盘、相邻凸起与凹槽的高差h为5mm的情况下,现有技术的一触头盘3-1-1的和第二触头盘的面积均为πr2=7850mm2,将凸起和凹槽近似看成三角形进行计算,即将弧线ab、bc、cd、de近似看成直线段ab、bc、cd、de,对直线段bc、cd、de进行平移和/或镜像后,获得等效的直线段ae’,故在第一触头盘3-1-1和第二触头盘3-2-1上设凸起和凹槽后,第一触头盘3-1-1和第二触头盘3-2-1表面积近似为一个高度为4h,底部直径为100mm的圆锥体的侧面积,其具体面积经计算为8454mm2,相比于平面触头相接触,接触面积增大了7.8%,如果环槽增多则面积增加率更高。

根据不同容量和尺度的电杆选取较适合凹凸差,除过上述效果外,还具有接触中自动导向作用,可以有效确保第一电杆3-1和第二电杆3-2的同心性。

实施例2:

如图8所示,为实施例2中第一触头盘和第二触头盘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第一触头盘3-1-1和第二触头盘3-2-1沿轴向剖面轮廓整体上分别呈凹弧形和凸弧形。这种结构相对于实施例1而言,可以进一步增大第一触头盘3-1-1和第二触头盘3-2-1的接触面积。

实施例3

请参照图9所示,其为本发明的一种柱上开关,包括三套前述真空灭弧室a、绝缘操作拉杆b和绝缘弹力拉杆,第一电杆3-1通过杠杆结构连接绝缘操作拉杆b,第二电杆3-2通过杠杆结构连接绝缘弹力拉杆,绝缘操作拉杆b用于操作真空灭弧室内的第一触头盘3-1-1和第二触头盘3-2-1的接通或断开,所述绝缘弹力拉杆用于限定第二电杆3-2的位置,同时吸收第一电杆3-1与第二电杆3-2碰撞时的冲击力。

以上所述,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