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206241发布日期:2021-12-28 18:20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有机电致发光器件,该有机电致发光装置包括:基板层;第一电极,该第一电极在所述基板之上;有机发光功能层,该有机发光功能层在所述第一电极之上;第二电极,该第二电极在所述有机发光功能层之上;以及覆盖层,该覆盖层在所述第二电极之上;所述有机发光功能层包含电子传输层,该电子传输层含有第一有机化合物和第二有机化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如通式h1或通式h2所示;通式h1、h2中,x表示为o或s;z每次出现,相同或不同地表示为c-h或n原子,且至少有一个z表示为n原子;l表示为单键、取代或未取代的成环碳数6~50的芳香基、取代或未取代的成环原子数5~50的杂芳基中的一种;ra、rb、rc分别独立的表示为取代或未取代的成环碳数6~50的芳香基、取代或未取代的成环原子数5~50的杂芳基中的一种;所述第二有机化合物的结构选自通式d1或通式d2;通式d1或通式d2中,r1~r8分别独立的表示为氢原子、c1~c10的支链烷基或环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成环碳数6~50的芳香基、取代或未取代的成环原子数5~50的杂芳基中的一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有机化合物可以由以下通式中的任一种所示;
其中,x表示为o或s;l表示为单键、取代或未取代的成环碳数6~50的芳香基、取代或未取代的成环原子数5~50的杂芳基中的一种;ra、rb、rc分别独立地表示为取代或未取代的成环碳数6~50的芳香基、取代或未取代的成环原子数5~50的杂芳基中的一种。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由以下通式d2-1所示;其中ar1表示为取代或未取代的成环碳数6~50的芳香基、取代或未取代的成环原子数5~50的杂芳基中的一种。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有机化合物中r1~r8分别独立的表示为甲基、乙基、异丙基、叔丁基、环己基、苯基、联苯基、萘基、蒽基、菲基、咔唑基、咔唑啉基、吡啶基、嘧啶基、吡嗪基、三嗪基、喹啉基、异喹啉基、喹喔啉基、芘基、屈基、菲啰啉基或二苯并呋喃基。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式d2-1中ar1表示为苯基、联苯基、吡啶基、嘧啶基、吡嗪基、三嗪基、喹啉基、异喹啉基、咔唑啉基、菲啰啉基或二苯并呋喃基。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l表示为单键、苯基、联苯基、吡啶基、嘧啶基、萘基、吡嗪基、蒽基、三嗪基、喹啉基、异喹啉基、喹喔啉基、喹唑啉基、苯并噁唑基、苯并噻唑基、9,9-二甲基芴基、螺芴基、苯并噻唑基或二苯并呋喃基;ra、rb、rc分别独立地表示为苯基、联苯基、吡啶基、萘基、蒽基、嘧啶基、吡嗪基、喹啉基、异喹啉基、喹喔啉基、喹唑啉基、三嗪基、咔唑基、菲啰啉基、芘基、苯并噁唑基、苯并噻唑基、9,9-二甲基芴基、螺芴基或二苯并呋喃基。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化合物的具体结构为如下中的任一种;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有机化合物的结构为如下结构中的任一种;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有机化合物与第二有机化合物的质量比为1:9~9:1。10.一种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应用,其特征在于,用于显示或照明设备。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有机电致发光装置,该有机电致发光装置包括:基板层;第一电极,该第一电极在所述基板之上;有机发光功能层,该有机发光功能层在所述第一电极之上;第二电极,该第二电极在所述有机发光功能层之上;以及覆盖层,该覆盖层在所述第二电极之上。其中,所述有机发光功能层包含电子传输层,该电子传输层含有第一有机化合物和第二有机化合物,所述第一化合物为选自通式H1或H2的一种,所述第二有机化合物选自通式D1或D2中的一种。本发明的器件结构能有效改善电子传输层的膜相态稳定性和耐热稳定性,提升电子传输层的电子注入和传输能力,从而能够有效降低器件驱动电压,提升器件发光效率和寿命。件发光效率和寿命。件发光效率和寿命。


技术研发人员:叶中华 梁丽 张兆超 李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苏三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6.28
技术公布日:2021/12/27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