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池片本体以及太阳能电池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225331发布日期:2020-09-15 19:22阅读:239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池片本体以及太阳能电池组件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太阳能电池
技术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电池片本体以及太阳能电池组件。
背景技术
:由于晶硅电池制作过程中n型/p型离子掺杂/扩散到p型/n硅基体形成微米级的n型//p型掺杂膜层,这个膜层包围了整个硅片,从而造成了电池前后两面电极的分流,为了避免分流必须对电池边缘进行绝缘化处理,导致电池片本体四边边缘大约有1mm宽度的区域是不能作为发电使用的。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为了解决电池片本体四周的绝缘区域利用率低的问题,本发明采用了一种电池片本体,包括电池片本体,所述电池片本体四周的绝缘区域设有反光结构。作为优选,所述电池片本体为双面电池,所述电池片本体正反两面的绝缘区域均设置有所述反光结构。电池片本体的正反两面均采用反光结构,使入射至电池片本体四周边缘绝缘区域的光线可以被再次反射至电池片本体的有效发电区域,增加电池片本体受光面的光线量。进一步地,所述电池片本体为单面电池,所述电池片本体正反两面的绝缘区域均设置有所述反光结构。电池片本体的正反两面均采用反光结构,使入射至电池片本体四周边缘绝缘区域的光线可以被再次反射至电池片本体的有效发电区域,增加电池片本体受光面的光线量。作为优选,所述反光结构为反光贴膜。在电池片本体的绝缘区域张贴反光贴膜,利用反光贴膜的反光效果,提高电池片本体的光线利用率。进一步地,所述反光结构为齿形或者圆弧形的凸条。凸条将光线反射到电池片本体上,提高光线利用率。作为优选,所述凸条上涂覆有白色反射涂层。高反射率的涂层材料主要由以下原料制成:3~40%的无机成膜材料,3~40%的黏结剂,0.1~20%的助剂,0.1~1%的催化剂,20~70%的溶剂。光线照射到凸条,凸条上的白色反射涂层将光线反射到电池片本体上。本发明还在于提供了一种太阳能电池组件,若干个所述电池片本体串联形成电池串,若干串所述电池串矩阵排布形成所述太阳能电池组件,相邻两个所述电池串的之间的间隙处设置有反光条。作为优选,相邻两个所述电池片本体通过汇流条串联而成。有益效果:本发明利用反光结构的反光效果,使入射至电池片本体四周边缘绝缘区域的光线可以被再次反射至电池片本体的有效发电区域,增加电池片本体受光面的光线量,同时在太阳能电池组件的间隙中设置反光条,从而提高组件的功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发明电池片本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电池片(圆弧形凸条)的剖视图;图3为本发明电池串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发明整体结构示意图;1、电池片本体;2、反光结构;3、电池串;4、反光条;5、太阳能电池组件;6、汇流条。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一一种电池片本体,包括电池片本体1,所述电池片本体1四周的绝缘区域张贴有反光贴膜。所述电池片本体1为双面电池,所述电池片本体1正反两面的绝缘区域均张贴有反光贴膜。所述电池片本体1为单面电池,所述电池片本体1正反两面的绝缘区域均张贴有反光贴膜。本发明还在于提供一种太阳能电池组件5,若干个所述电池片本体1通过汇流条6串联形成电池串3,若干串所述电池串3矩阵排布形成所述太阳能电池组件5,相邻两个所述电池串3的之间的间隙处设置有反光条4。实施例二与上述实施例一不同在于:所述反光结构2为齿形或者圆弧形的凸条。实施例三与上述实施例一不同在于:所述反光结构2为齿形或者圆弧形的凸条,所述凸条上涂覆有白色反射涂层。实验论证:实验组1:首先将电池片进行焊带串焊,其次将焊接好的电池串3进行排串,最后将层叠好的太阳能电池组件5放入层压机进行层压,在相邻两个所述电池串3之间的间隙处设置反光条4,即太阳能电池组件5制作完成,制备得太阳能电池组件5并对其功率进行测试,测试得到的数据为表1中的g1。实验组2:与实验组1相比不同在于:每片电池片本体1四周的绝缘区域张贴有1mm的反光贴膜,测试得到的数据为表1中的g2。实验组3:与实验组1相比不同在于:将白色反射涂层材料以刷涂的方法均匀地涂覆在电池片本体1四周边缘的圆弧形的凸条上,测试得到的数据为表1中的g3。pmaxiscvocipmaxvpmaxffrsg1308.749.8940.289.3732.9477.470.45g2311.479.9840.299.4532.9677.460.45g3310.909.9640.269.4432.9377.920.44结论:将实验组1的功率性能与本发明实验组2和3整体对比来看,实验组3的太阳能电池组件5功率提高了2.16w,实验组2的太阳能电池组件5的功率提高了2.78w,说明本发明实施中通过对光伏电池片四绝缘区域光线加以利用的技术方案,可以有效提高光电转换效率,即提高组件的功率。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