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电效果好的智能插线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619654发布日期:2020-10-23 19:23阅读:137来源:国知局
导电效果好的智能插线板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电气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导电效果好的智能插线板。



背景技术:

插线板是人们生活中常用的用于延长插座或扩展插座位的电气装置,目前的插线板一般包括排插本体和插头本体,排插本体通过电源线与插头本体电连接,但是目前的插线板在使用过程中,当用电器的电源插头与插线板中的排插本体多次插拔后,排插本体内部的导电插座容易出现松弛的现象,这样一来,会影响用电器中的电源插头与排插本体的导电效果,也即会影响用电器中的电源插头与排插本体的接触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导电效果好的智能插线板,其通过在导电插座中的导电弹片与导电插座的内底部之间安装拉簧后,拉簧始终能够向内牵拉导电弹片,这样一来,在用电器中的电源插头与排插本体多次插拔后,能够始终确保导电弹片与电源插头中的导电片接触的可靠性,从而能够有效避免用电器中的电源插头与插线板之间出现接触不良的现象。

本发明的导电效果好的智能插线板,包括排插本体和插头本体,排插本体通过电源线与插头本体电连接,插头本体包括后壳体和前盖板,前盖板固定在后壳体前端的开口处,后壳体的底部穿设有两个导电插片,导电插片与后壳体固定,电源线中的两根线芯分别与其中一个导电插片电连接;排插本体包括外壳和固定在外壳下端开口处的底板,底板上固定有若干对导电插座,每对导电插座均与电源线电连接,位于每个导电插座上方的外壳中均设置有用于供用电器中的电源插头上的导电片穿过的插孔;每个导电插座的内底部中部均一体成型有第一拉环,每个导电插座中的两个导电弹片的内壁上均一体成型有第二拉环,每个导电弹片内壁上的第二拉环均通过拉簧与对应的导电插座内底部上的第一拉环连接,每个拉簧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拉环和第二拉环钩接。

本发明的导电效果好的智能插线板,其中,后壳体的内部设置有推杆,推杆用于在插线板过载时与墙面插座相抵以使插头本体上的导电插片脱离墙面插座,推杆的上端与后壳体滑动连接,两个导电插片之间的后壳体的底部设置有通孔,推杆的下端活动插入在通孔中;后壳体上设置有在推杆上移复位后用于锁紧推杆的第一锁紧机构,后壳体的后侧内壁上固定有用于驱动第一锁紧机构以使第一锁紧机构解锁推杆的电磁铁,电磁铁与其中一根线芯串联连接,推杆与后壳体之间设置有在第一锁紧机构解锁推杆后用于驱动推杆下移的驱动机构;后壳体的后侧内壁上滑动连接有滑动座,滑动座上转动连接有齿轮,推杆的外壁上设置有用于与齿轮啮合的齿条部,齿轮的前端面上一体成型有与齿轮同轴设置的凸台,前盖板中设置有用于供凸台横向滑动的第一长形孔,凸台活动穿设在第一长形孔中,凸台的前端面上设置有用于与十字螺丝刀的端部配合以方便十字螺丝刀转动凸台和齿轮的十字槽,滑动座上设置有用于锁紧齿轮以防止齿轮逆时针旋转的第二锁紧机构;通过采用上述结构后,当插线板出现过载现象时,插线板能够自动断开电源,从而能够达到过载保护的目的,进而能够避免插线板出现起火燃烧的现象,消除了安全隐患。

本发明的导电效果好的智能插线板,其中,第一锁紧机构包括第一滑板,第一滑板的内端面上一体成型有第一卡齿块,推杆的外壁上设置有在推杆上移复位后用于与第一卡齿块配合卡接的第一齿槽;第一滑板两端的外壁上均一体成型有向外延伸的第一滑杆,每根第一滑杆的外端部均活动贯穿位于后壳体后侧内壁上的其中一个支撑块后伸出于对应的支撑块外,每根第一滑杆伸出支撑块后均配合卡接有卡簧,第一滑板与每个支撑块之间的第一滑杆外部均套装有用于推动第一滑板以使第一卡齿块与第一齿槽配合卡接的第一弹簧,第一滑板外端面的中部固定有在电磁铁通电时用于与电磁铁磁性吸引的铁片;通过采用这种第一锁紧机构后,在推杆上移复位后,第一滑板能够在第一弹簧的作用下向内移动,此时,第一滑板上的第一卡齿块能够与推杆上的第一齿槽配合卡接,这样一来,即可实现对推杆的锁紧;当插线板出现过载现象时,电源线及线芯中的电流会增大,即电磁铁中的电流会增大,这样一来,会提高电磁铁的吸引力,也即电磁铁能够磁性吸引第一滑板上的铁片,在电磁铁磁性吸引铁片后,第一滑板能够克服第一弹簧的弹力并向外移动,此时,第一卡齿块能够在第一滑板的作用下脱离第一齿槽,从而能够实现对推杆的解锁,推杆被解锁后,推杆能够在驱动机构的作用下向下移动,推杆向下移动后能够与墙面插座相抵并顶推墙面插座,墙面插座被顶推后,墙面插座对推杆施加的反作用力能够使得插头本体中的导电插片脱离墙面插座,从而能够使得插线板达到脱离墙面插座的目的,也即插线板能够断开电源,从而起到了过载保护的功能。

本发明的导电效果好的智能插线板,其中,滑动座的上端和下端均设置有一个沿左右方向延伸的滑孔,每个滑孔的两端均设置有与滑孔连通的卡孔,卡孔的内径大于滑孔的宽度,后壳体的后侧内壁上一体成型有两个导柱,两个导柱分别卡入在其中一个滑孔左侧的卡孔中,导柱卡入到卡孔中后,导柱的外周壁与卡孔的内周壁相贴,位于每个滑孔上方和下方的滑动座中均设置有沿左右方向延伸的第二长形孔;滑动座上一体成型有销轴,齿轮套装在销轴的外部且与销轴转动连接;通过采用这种结构后,在推杆下移到位后,且在向左拨动齿轮上的凸台时,凸台能够移动到第一长形孔的最左端处,此时,齿轮能够与推杆上的齿条部啮合,与此同时,导柱能够经滑孔滑入到位于滑孔右侧的卡孔中并与滑孔右侧的卡孔卡接,即滑动座向左滑动到位后能够被限位;通过第二长形孔的设置,目的是为了导柱在滑孔中移动时,方便滑孔处的滑动座产生形变,以方便导柱滑过滑孔;通过销轴的设置,齿轮能够方便地转动连接在滑动座上。

本发明的导电效果好的智能插线板,其中,第二锁紧机构包括第二滑板,第二滑板的内端面上一体成型有第二卡齿块,齿轮的每个齿头上均设置有用于与第二卡齿块配合卡接的第二齿槽;第二滑板的两端均活动穿设有螺栓,螺栓贯穿第二滑板后与滑动座螺纹连接,位于第二滑板与滑动座之间的每根螺栓的外部均套装有第二弹簧,每根第二弹簧的两端分别与第二滑板和滑动座相抵;通过采用这种第二锁紧机构后,当齿轮顺时针转动时,第二卡齿块能够与当前齿头上的第二齿槽配合导向并脱出该第二齿槽,在齿轮持续顺时针转动时,第二卡齿块能够在第二弹簧的作用下卡入到下一个齿头上的第二齿槽中;而如果齿轮需要逆时针转动时,则会被第二卡齿块卡死而无法被转动。

本发明的导电效果好的智能插线板,其中,后壳体的后侧内壁上一体成型有支撑座,推杆的上端伸入在支撑座中且与支撑座滑动连接,推杆上端的左右两侧外壁上均一体成型有滑块,支撑座的左右两个侧壁上均设置有滑槽,推杆每一侧的滑块均与对应侧的滑槽滑动连接;通过采用这种结构后,推杆能够可靠地与后壳体滑动连接,且通过滑块和滑槽的设置,能够实现对推杆的周向限位。

本发明的导电效果好的智能插线板,其中,驱动机构包括第三弹簧,推杆的内部设置有上端开口的盲孔,第三弹簧设置在盲孔中,第三弹簧的上端与支撑座的内顶部相抵,第三弹簧的下端与盲孔的内底部相抵;通过采用这种驱动机构后,在第一锁紧机构解锁推杆后,推杆能够在第三弹簧的作用下下移,推杆向下移动后能够与墙面插座相抵并顶推墙面插座,墙面插座被顶推后,墙面插座对推杆施加的反作用力能够使得插头本体中的导电插片脱离墙面插座,从而能够使得插线板达到脱离墙面插座的目的,也即插线板能够断开电源,从而起到了过载保护的功能。

本发明的导电效果好的智能插线板,其中,盲孔上端的内周壁上设置有用于与第三弹簧配合导向以方便第三弹簧缩入到盲孔中的环形导向面;通过环形导向面的设置,在推杆向上移动复位时,第三弹簧能够与环形导向面配合导向,以方便第三弹簧缩入到盲孔中。

本发明的导电效果好的智能插线板,其中,每根线芯均通过若干个压线扣固定在后壳体的后侧内壁上;通过采用这种结构后,能够实现对每根线芯的可靠固定。

本发明通过在导电插座中的导电弹片与导电插座的内底部之间安装拉簧后,拉簧始终能够向内牵拉导电弹片,这样一来,在用电器中的电源插头与排插本体多次插拔后,能够始终确保导电弹片与电源插头中的导电片接触的可靠性,从而能够有效避免用电器中的电源插头与插线板之间出现接触不良的现象。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排插本体的部分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插头本体与电源线电连接后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插头本体去掉前盖板且在推杆向上移动复位后的部分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插头本体去掉前盖板且在推杆向下移动到位后的部分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中的滑动座带动齿轮移动到最左侧且在齿轮与推杆啮合后的部分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7为齿轮带动推杆上移复位后的部分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4中a处放大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4中b处放大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图4中c处放大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第二锁紧机构与滑动座连接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以图式揭露本发明的多个实施方式,为明确说明起见,许多实务上的细节将在以下叙述中一并说明。然而,应了解到,这些实务上的细节不应用以限制本发明。也就是说,在本发明的部分实施方式中,这些实务上的细节是非必要的。此外,为简化图式起见,一些习知惯用的结构与组件在图式中将以简单的示意的方式绘示之。

另外,在本发明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并非特别指称次序或顺位的意思,亦非用以限定本发明,其仅仅是为了区别以相同技术用语描述的组件或操作而已,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发明的导电效果好的智能插线板,包括排插本体1和插头本体2,排插本体1通过电源线3与插头本体2电连接,插头本体2包括后壳体21和前盖板22,前盖板22固定在后壳体21前端的开口处,后壳体21的底部穿设有两个导电插片23,导电插片23与后壳体21固定,电源线3中的两根线芯31分别与其中一个导电插片23电连接;排插本体1包括外壳11和固定在外壳11下端开口处的底板12,底板12上固定有若干对导电插座13,每对导电插座13均与电源线3电连接,位于每个导电插座13上方的外壳11中均设置有用于供用电器中的电源插头上的导电片穿过的插孔111;每个导电插座13的内底部中部均一体成型有第一拉环131,每个导电插座13中的两个导电弹片132的内壁上均一体成型有第二拉环133,每个导电弹片132内壁上的第二拉环133均通过拉簧134与对应的导电插座13内底部上的第一拉环131连接,每个拉簧134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拉环131和第二拉环133钩接;本发明通过在导电插座中的导电弹片与导电插座的内底部之间安装拉簧后,拉簧始终能够向内牵拉导电弹片,这样一来,在用电器中的电源插头与排插本体多次插拔后,能够始终确保导电弹片与电源插头中的导电片接触的可靠性,从而能够有效避免用电器中的电源插头与插线板之间出现接触不良的现象。

后壳体21的内部设置有推杆4,推杆4用于在插线板过载时与墙面插座相抵以使插头本体2上的导电插片23脱离墙面插座,推杆4的上端与后壳体21滑动连接,两个导电插片23之间的后壳体21的底部设置有通孔211,推杆4的下端活动插入在通孔211中;后壳体21上设置有在推杆4上移复位后用于锁紧推杆4的第一锁紧机构,后壳体21的后侧内壁上固定有用于驱动第一锁紧机构以使第一锁紧机构解锁推杆4的电磁铁5,电磁铁5与其中一根线芯31串联连接,推杆4与后壳体21之间设置有在第一锁紧机构解锁推杆4后用于驱动推杆4下移的驱动机构;后壳体21的后侧内壁上滑动连接有滑动座6,滑动座6上转动连接有齿轮7,推杆4的外壁上设置有用于与齿轮7啮合的齿条部41,齿轮7的前端面上一体成型有与齿轮7同轴设置的凸台71,前盖板22中设置有用于供凸台71横向滑动的第一长形孔221,凸台71活动穿设在第一长形孔221中,凸台71的前端面上设置有用于与十字螺丝刀的端部配合以方便十字螺丝刀转动凸台71和齿轮7的十字槽72,滑动座6上设置有用于锁紧齿轮7以防止齿轮7逆时针旋转的第二锁紧机构;通过采用上述结构后,当插线板出现过载现象时,插线板能够自动断开电源,从而能够达到过载保护的目的,进而能够避免插线板出现起火燃烧的现象,消除了安全隐患。

第一锁紧机构包括第一滑板81,第一滑板81的内端面上一体成型有第一卡齿块811,推杆4的外壁上设置有在推杆4上移复位后用于与第一卡齿块811配合卡接的第一齿槽42;第一滑板81两端的外壁上均一体成型有向外延伸的第一滑杆812,每根第一滑杆812的外端部均活动贯穿位于后壳体21后侧内壁上的其中一个支撑块212后伸出于对应的支撑块212外,每根第一滑杆812伸出支撑块212后均配合卡接有卡簧82,第一滑板81与每个支撑块212之间的第一滑杆812外部均套装有用于推动第一滑板81以使第一卡齿块811与第一齿槽42配合卡接的第一弹簧83,第一滑板81外端面的中部固定有在电磁铁5通电时用于与电磁铁5磁性吸引的铁片84;通过采用这种第一锁紧机构后,在推杆上移复位后,第一滑板能够在第一弹簧的作用下向内移动,此时,第一滑板上的第一卡齿块能够与推杆上的第一齿槽配合卡接,这样一来,即可实现对推杆的锁紧;当插线板出现过载现象时,电源线及线芯中的电流会增大,即电磁铁中的电流会增大,这样一来,会提高电磁铁的吸引力,也即电磁铁能够磁性吸引第一滑板上的铁片,在电磁铁磁性吸引铁片后,第一滑板能够克服第一弹簧的弹力并向外移动,此时,第一卡齿块能够在第一滑板的作用下脱离第一齿槽,从而能够实现对推杆的解锁,推杆被解锁后,推杆能够在驱动机构的作用下向下移动,推杆向下移动后能够与墙面插座相抵并顶推墙面插座,墙面插座被顶推后,墙面插座对推杆施加的反作用力能够使得插头本体中的导电插片脱离墙面插座,从而能够使得插线板达到脱离墙面插座的目的,也即插线板能够断开电源,从而起到了过载保护的功能。

滑动座6的上端和下端均设置有一个沿左右方向延伸的滑孔61,每个滑孔61的两端均设置有与滑孔61连通的卡孔62,卡孔62的内径大于滑孔61的宽度,后壳体21的后侧内壁上一体成型有两个导柱213,两个导柱213分别卡入在其中一个滑孔61左侧的卡孔62中,导柱213卡入到卡孔62中后,导柱213的外周壁与卡孔62的内周壁相贴,位于每个滑孔61上方和下方的滑动座6中均设置有沿左右方向延伸的第二长形孔63;滑动座6上一体成型有销轴64,齿轮7套装在销轴64的外部且与销轴64转动连接;通过采用这种结构后,在推杆下移到位后,且在向左拨动齿轮上的凸台时,凸台能够移动到第一长形孔的最左端处,此时,齿轮能够与推杆上的齿条部啮合,与此同时,导柱能够经滑孔滑入到位于滑孔右侧的卡孔中并与滑孔右侧的卡孔卡接,即滑动座向左滑动到位后能够被限位;通过第二长形孔的设置,目的是为了导柱在滑孔中移动时,方便滑孔处的滑动座产生形变,以方便导柱滑过滑孔;通过销轴的设置,齿轮能够方便地转动连接在滑动座上。

第二锁紧机构包括第二滑板65,第二滑板65的内端面上一体成型有第二卡齿块651,齿轮7的每个齿头73上均设置有用于与第二卡齿块651配合卡接的第二齿槽74;第二滑板65的两端均活动穿设有螺栓66,螺栓66贯穿第二滑板65后与滑动座6螺纹连接,位于第二滑板65与滑动座6之间的每根螺栓66的外部均套装有第二弹簧67,每根第二弹簧67的两端分别与第二滑板65和滑动座6相抵;通过采用这种第二锁紧机构后,当齿轮顺时针转动时,第二卡齿块能够与当前齿头上的第二齿槽配合导向并脱出该第二齿槽,在齿轮持续顺时针转动时,第二卡齿块能够在第二弹簧的作用下卡入到下一个齿头上的第二齿槽中;而如果齿轮需要逆时针转动时,则会被第二卡齿块卡死而无法被转动。

后壳体21的后侧内壁上一体成型有支撑座214,推杆4的上端伸入在支撑座214中且与支撑座214滑动连接,推杆4上端的左右两侧外壁上均一体成型有滑块43,支撑座214的左右两个侧壁上均设置有滑槽215,推杆4每一侧的滑块43均与对应侧的滑槽215滑动连接;通过采用这种结构后,推杆能够可靠地与后壳体滑动连接,且通过滑块和滑槽的设置,能够实现对推杆的周向限位。

驱动机构包括第三弹簧9,推杆4的内部设置有上端开口的盲孔44,第三弹簧9设置在盲孔44中,第三弹簧9的上端与支撑座214的内顶部相抵,第三弹簧9的下端与盲孔44的内底部相抵;通过采用这种驱动机构后,在第一锁紧机构解锁推杆后,推杆能够在第三弹簧的作用下下移,推杆向下移动后能够与墙面插座相抵并顶推墙面插座,墙面插座被顶推后,墙面插座对推杆施加的反作用力能够使得插头本体中的导电插片脱离墙面插座,从而能够使得插线板达到脱离墙面插座的目的,也即插线板能够断开电源,从而起到了过载保护的功能。

盲孔44上端的内周壁上设置有用于与第三弹簧9配合导向以方便第三弹簧9缩入到盲孔44中的环形导向面45;通过环形导向面的设置,在推杆向上移动复位时,第三弹簧能够与环形导向面配合导向,以方便第三弹簧缩入到盲孔中。

每根线芯31均通过若干个压线扣32固定在后壳体21的后侧内壁上;通过采用这种结构后,能够实现对每根线芯的可靠固定。

在使用本发明时,将插座本体与墙面插座配合插接,将用电器的插头与排插本体配合插接,此时,插线板即可实现对用电器的供电;当排插本体上插接过多的用电器或插接大功率电器使得排插本体即插线板出现过载现象时,电源线及线芯中的电流会增大,即电磁铁中的电流会增大,这样一来,会提高电磁铁的吸引力,也即电磁铁能够磁性吸引第一滑板上的铁片,在电磁铁磁性吸引铁片后,第一滑板能够克服第一弹簧的弹力并向外移动,此时,第一卡齿块能够在第一滑板的作用下脱离第一齿槽,从而能够实现对推杆的解锁,推杆被解锁后,推杆能够在第三弹簧的作用下向下移动,推杆向下移动后能够与墙面插座相抵并顶推墙面插座,墙面插座被顶推后,墙面插座对推杆施加的反作用力能够使得插头本体中的导电插片脱离墙面插座,从而能够使得插线板达到脱离墙面插座的目的,也即插线板能够断开电源,从而起到了过载保护的功能;当插线板因过载后需要恢复时,即需要使得插头本体中的推杆复位时,首先拨动齿轮上的凸台使得凸台移动到第一长形孔的最左端处,此时,齿轮和滑动座能够被带动并移动到最左侧且齿轮能够与推杆上的齿条部啮合,与此同时,导柱能够经滑孔滑入到位于滑孔右侧的卡孔中并与滑孔右侧的卡孔卡接,即滑动座向左滑动到位后能够被限位;然后通过十字螺丝刀与凸台上的十字槽配合并顺时针转动凸台和齿轮,齿轮被顺时针转动时,齿轮能够带动推杆向上移动,与此同时,在齿轮每转动一个角度后,齿轮能够被第二锁紧机构锁紧(避免推杆自由下移和避免齿轮自由逆时针转动),当推杆完全上移复位后(即推杆上的第一齿槽与第一滑板上的第一卡齿块配合卡紧后),停止转动凸台和齿轮;最后再向右拨动齿轮上的凸台使得凸台移动到第一长形孔的最右端处,此时齿轮和滑动座能够被带动并移动到最右侧,与此同时,导柱能够经滑孔滑入到位于滑孔左侧的卡孔中并与滑孔左侧的卡孔卡接,即滑动座向右滑动到位后能够被限位(在使用本发明时,当齿轮驱动推杆上移复位后,务必将齿轮和滑动座滑动到最右侧,以确保插线板在过载时,推杆能够被正常解锁并下移)。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理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括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