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野外作业用携带方便的避雷针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268101发布日期:2020-12-11 18:59阅读:654来源:国知局
一种野外作业用携带方便的避雷针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避雷针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野外作业用携带方便的避雷针。



背景技术:

避雷针的使用是当雷云放电接近地面时使地面电场发生畸变,在避雷针的顶端,形成局部电场集中的空间,以影响雷电先导放电的发展方向,引导雷电向避雷针放电,再通过接地引下线和接地装置将雷电流引入大地,从而使被保护物体免遭雷击。

在野外进行工作时为了避免雷雨天气带来的安全隐患,需要随时携带避雷针以便于安装,但是由于避雷针的针尖较为锐利,在携带过程中很容易发生针尖误伤人的情况,而且的避雷针通常为焊接结构,无法拆卸,在进行携带过程中十分的不方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野外作业用携带方便的避雷针。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野外作业用携带方便的避雷针,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一侧外壁通过螺栓连接有四个卡杆,且底座的一侧外壁通过螺栓连接有六角杆,所述六角杆的另一端通过螺栓连接有顶环,且顶环的一侧外壁通过螺栓连接有橡胶圈,所述底座的另一侧外壁通过螺栓连接有底杆,且底杆的另一端外壁通过螺栓连接有橡胶圈,所述底座的一侧外壁开设有圆形槽,且圆形槽的内壁通过螺栓连接有上引导片。

进一步的所述六角杆和顶环的中心均设置有圆孔,且圆孔的内壁插接有针体,针体的底部与底座一侧外壁的引导铜片插接。

进一步的所述底座的外侧设置有座筒,且座筒的内壁设置有四个插缝,四个插缝的底部均开设有卡缝。

进一步的四个所述卡杆分别插接在四个插缝内,且卡杆与卡缝之间滑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底座的另一侧设置有帽盖,且帽盖的中心开设有圆孔,针体穿过圆孔露于外界环境中。

进一步的所述帽盖的内壁设置有螺纹槽,且座筒的一端外壁设置有螺纹,帽盖与座筒之间通过内壁螺纹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座筒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挡片,挡片的一侧外壁通过螺栓连接有下引导片,且下引导片与上引导片之间插接。

进一步的所述座筒的一侧外壁通过螺栓连接有第一连接杆,第一连接杆的一端外壁设置有螺纹,且第一连接杆通过外壁螺纹连接有第二连接杆。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连接杆的一侧外壁通过螺栓连接有连接杆,且连接杆的一端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风扇。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1.通过设置底座、六角杆和底杆,能够实现底座的正反放置,从而便于在避雷针未使用时的携带,防止避雷针的针尖对携带人员造成伤害,安装时顶环向上,携带时底杆向上,装置结构简单易拆卸,能够便于人员安装携带,橡胶圈能够防止顶环和底杆在移动过程中碰撞装置的其他部件;

2.通过设置座筒、插缝和帽盖,能够加固底座的固定程度,防止底座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脱落,帽盖的拆卸和固定能够便于装置的整体拆卸和安装,便于安装人员的操作;

3.通过设置连接杆和风扇,能够通过风力吹动风扇进行转动,从而对来往的鸟类起到驱散的作用,防止鸟类对装置造成损坏。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提出的一种野外作业用携带方便的避雷针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1提出的一种野外作业用携带方便的避雷针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1提出的一种野外作业用携带方便的避雷针的座筒结构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2提出的一种野外作业用携带方便的避雷针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座、2卡杆、3六角杆、4顶环、5底杆、6上引导片、7针体、8座筒、9插缝、10卡缝、11帽盖、12挡片、13下引导片、14第一连接杆、15第二连接杆、16连接杆、17风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专利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专利,而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

在本专利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

在本专利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设置”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相连、设置,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设置,或一体地连接、设置。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1

参照图1-3,一种野外作业用携带方便的避雷针,包括底座1,底座1的一侧外壁固定连接有四个卡杆2,且底座1的一侧外壁固定连接有六角杆3,六角杆3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顶环4,且顶环4的一侧外壁固定连接有橡胶圈,底座1的另一侧外壁固定连接有底杆5,且底杆5的另一端外壁固定连接有橡胶圈,底座1的一侧外壁开设有圆形槽,且圆形槽的内壁固定连接有上引导片6。

其中,六角杆3和顶环4的中心均设置有圆孔,且圆孔的内壁插接有针体7,针体7的底部与底座1一侧外壁的引导铜片插接,底座1的外侧设置有座筒8,且座筒8的内壁设置有四个插缝9,四个插缝9的底部均开设有卡缝10,四个卡杆2分别插接在四个插缝9内,且卡杆2与卡缝10之间滑动连接,底座1的另一侧设置有帽盖11,且帽盖11的中心开设有圆孔,针体7穿过圆孔露于外界环境中,帽盖11的内壁设置有螺纹槽,且座筒8的一端外壁设置有螺纹,帽盖11与座筒8之间通过内壁螺纹连接,座筒8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挡片12,挡片12的一侧外壁固定连接有下引导片13,且下引导片13与上引导片6之间插接,座筒8的一侧外壁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杆14,第一连接杆14的一端外壁设置有螺纹,且第一连接杆14通过外壁螺纹连接有第二连接杆15。

工作原理:使用时,当需要进行避雷针的携带时,将帽盖11旋转取下后,通过旋转顶环4使卡杆2从卡缝10内旋出,向上拿起顶环4使底座1整体从座筒8内取出,翻转底座1使针体7向下插入座筒8内,座筒8和第一连接杆14为中空,使卡杆2插入插缝9,到达插缝9底部后通过旋转底座1使卡杆2卡入卡缝10内,再将帽盖11从上方扣下,通过螺纹旋转使装置固定;当需要进行安装时,按照相反的顺序进行底座1的安装,底座1下方的上引导片6会与下引导片13插接,从而针体7进入的雷电会通过内部传输,最终由引线输送入地面。

实施例2

参照图4,一种野外作业用携带方便的避雷针,本实施例相较于实施例1,第一连接杆14的一侧外壁固定连接有连接杆16,且连接杆16的一端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风扇17。

工作原理:使用时,装置安装过后,为了防止鸟类停留装置对装置造成损坏,第一连接杆14上通过连接杆16连接的风扇17会在风力的驱动下进行转动,从而达到驱逐鸟类的作用。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