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永磁铁氧体成型的连续加工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138702发布日期:2020-12-01 13:15阅读:317来源:国知局
一种永磁铁氧体成型的连续加工工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磁体材料加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永磁铁氧体成型的连续加工工艺。



背景技术:

目前使用的磁体分为天然磁体和人工磁体,天然磁体已具有磁性,其在加工成型各种形状中,其边角料相互吸引,难以清除,现有加工厂偏向人工磁体的制作,其通过将铁、钴、镍或铁氧体等铁磁类物质粉碎后,再转移液压机上进行压实,接着转移至烤炉中烘烤烧结成整体,最后转移至充磁机中进行充磁,即加工成永磁铁氧体,然而永磁铁氧体所有原料在成型加工过程中不断转移,其工序的间断不连续,导致加工费事费时,不利于大规模批量生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永磁铁氧体成型的连续加工工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永磁铁氧体成型的连续加工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一、永磁铁氧体原料搅拌混合阶段:

s1、先将永磁铁氧体原料从永磁铁氧体成型加工设备的注料管注入成型箱内,进而下落聚集在聚料斗内;

s2、然后接通正反转电机使其正转工作,而驱动转筒旋转,进而带动成型座的滚轮顺着升降槽滚动,致使成型座连续的旋转上升和旋转下降,直至搅拌轴所在的成型座圆块与成型筒吻合卡接后再停止正反转电机工作;

s3、再启动搅拌电动缸使其工作,而驱动活塞杆带动搅拌轴下降,直至被动齿轮刚与主动齿轮插接啮合后,接着启动伺服电机使其工作,而驱动主动齿轮旋转,进而带动被动齿轮和搅拌轴同步旋转,从而开始搅拌聚料斗内部的永磁铁氧体原料使其混合均匀;

搅拌一段时间后,再停止伺服电机工作,启动搅拌电动缸使其驱使活塞杆复位,而带动搅拌轴升至成型座的底面附近,待搅拌轴所在的圆块移出成型筒顶端;

永磁铁氧体成型加工设备包括呈椭圆空心结构的成型箱,成型箱的左端顶面向上延伸有成型筒,成型筒的顶端偏后方安装有永磁铁氧体结块加工的成型座,成型座由三个圆块呈环形且等间距组成,成型座的中心处焊接有套环,套环的内侧且位于套环与每个圆块的圆心延伸线上转动连接有滚轮,成型筒内部固定有用于聚集原料的聚料斗,圆管的正上方设置有可带动成型座旋转和升降同时进行的转筒,转筒的上方设置有驱动转筒旋转的正反转电机,转筒的外侧面开设有相连通的升降槽;

成型座的第一个圆块顶面中心焊接有呈圆筒结构的空心罩,空心罩的正下方设置有可升降可旋转的搅拌轴,搅拌轴的底端水平横向固定有延伸杆,空心罩的顶端安装有驱动搅拌轴升降的搅拌电动缸,空心罩的一侧安装有驱动搅拌轴旋转的伺服电机,搅拌电动缸的活塞杆贯穿至空心罩内部且其底端连接有被动齿轮,伺服电机的底端插接有与被动齿轮啮合的主动齿轮;

二、永磁铁氧体原料压实阶段:

s4、再次接通正反转电机使其正转工作,而驱动转筒旋转,进而带动成型座完成一次旋转上升和旋转下降,将搅拌轴所在的成型座圆块移出,同时压板所在的成型座圆块与成型筒吻合卡接,然后停止正反转电机工作;

s5、接着启动碾压电动缸使其工作,驱动压柱下降,致使引旋柱一侧滚轮顺着导向槽滚动,直至进入其螺旋段而使压柱发生转动,进而旋转碾压着聚料斗底部内混合均匀的永磁铁氧体原料,使其被压实结块成圆柱体;

压实结束后,再启动碾压电动缸使其驱使活塞杆复位,而带动压柱推入其内部隐藏,使压板升至成型座的底面附近,待压板所在的圆块移出成型筒顶端;

成型座的第二个圆块中心正下方安装有可升降可旋转的压板,成型座的第二个圆块中心顶面安装有驱动压板升降的碾压电动缸,成型座的第二个圆块底面且偏离其中心处固定有引旋柱,引旋柱的底端一侧也转动连接有滚轮,压板的顶面中心竖直固定有压柱,压柱的一侧面开设有与滚轮滚动连接的导向槽,导向槽的上半部呈螺旋向上延伸结构;

三、永磁铁氧体原料烧结阶段:

s6、继续接通正反转电机使其正转工作,而驱动转筒旋转,进而带动成型座完成一次旋转上升和旋转下降,将压板所在的成型座圆块移出,同时空气电热管所在的成型座圆块与成型筒吻合卡接,然后停止正反转电机工作;

s7、接着接通空气电热管的电源使其通电产生热量,进而对压实后的永磁铁氧体原料进行烘烤烧结成圆柱块,再将空气电热管断电;

成型座的第三个圆块底面设置有呈双螺旋结构展开的空气电热管,空气电热管由一根电热管组成且两端贯穿此圆块的中心,并通过导线电线连接有插头;

四、成块后的永磁铁氧体原料充磁阶段:

s8、接着启动闸门电动缸使其工作,驱动活塞杆带动闸门下降,直至其顶端与成型箱内部底面齐平;

s9、再启动推料电动缸使其工作,驱动活塞杆带动推板将聚料斗内的成型永磁铁氧体原料推至置料口处,再启动复位;

s10、然后启动充磁电动缸使其工作,驱动活塞杆下推,将充磁框推至成型箱内部而罩住成型的永磁铁氧体原料,再接通若干线圈的电源使其通电产生强磁场,进而对成型的永磁铁氧体原料进行充磁;

充磁结束后,再转动置料板使磁化的永磁铁氧体落入卸料输送台顶端处,而顺其滑出成型箱外部,以便工作人员取出收集;

成型箱的顶面且靠近右端处设置有对永磁铁氧成型体充磁的充磁装置,充磁装置包括充磁框,充磁框的外侧中部凹槽内缠绕有若干圈线圈,充磁框的顶面中部设置有充磁电动缸,成型箱的左端底部安装有将永磁铁氧成型体推至充磁装置正下方的推料电动缸,推料电动缸的活塞杆最前端固定有与卡口完全卡接的推板,成型箱的底面安装有闸门电动缸,闸门电动缸的活塞杆顶端固定有呈半圆环结构的闸门。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升降槽的路径呈正弦线延伸且有三个高点和三个低点,滚轮滚向升降槽的每个高点过程中,驱使成型座斜向上旋转运动,滚轮滚向升降槽的每个低点过程中,驱使成型座斜向下旋转运动,转筒呈空心圆柱结构,转筒的顶面中心设有圆台且圆台的外侧等间距竖向开设有若干齿形槽。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成型筒的顶端正后方且偏向左侧45度处焊接有圆管,转筒的中心轴贯穿有与圆管插接的支柱,支柱的顶端偏向一侧设有托板,正反转电机通过螺栓固定于托板的顶面,正反转电机的输出轴贯穿托板的下方且同轴连接有传动齿轮,传动齿轮与若干齿形槽啮合。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搅拌电动缸的活塞杆行程长度与成型筒顶端至成型箱底面高度相等,被动齿轮的中心孔嵌设有轴承且轴承的内圈与搅拌电动缸的活塞杆插接配合,被动齿轮的底面与搅拌轴顶端的圆罩焊接,延伸杆的转动半径与聚料斗的下半部内径相等,延伸杆的外侧面竖向等间距设有若干搅拌柱。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轴贯穿至成型筒的内部,且其底端与聚料斗中层的距离与搅拌轴的长度相等,被动齿轮的高度与聚料斗下半部高度相等,空心罩的顶端封口且底端与此圆块的底面下方相通,空心罩的内径大于被动齿轮的大径,主动齿轮上的每个齿顶端和被动齿轮上的每个齿的底端均设有尖头。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碾压电动缸的活塞杆和压柱的总长与成型筒顶端至聚料斗的底端距离相等,压柱的顶端设有插柱,插柱的外径小于压柱的外径,插柱的中心轴截面呈工字型,碾压电动缸的活塞杆底端中心开设有与插柱插接并可旋转的凹孔,凹孔的一侧开设有与插柱的中层凹槽相连通的限位孔,限位孔的内部插接有销钉且销钉延伸至插柱的中层凹槽内。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成型箱的左端底部中间开设有通口,聚料斗的下半部左侧开设有与通口正对应的卡口,推料电动缸的前端套接有与通口卡接并焊接的封口板,推料电动缸的行程与聚料斗和充磁装置的中心距相等,聚料斗的下半部且正面对卡口的一侧开设有出料口,出料口的弧长为聚料斗的下半部弧长的一半。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成型箱的底面且位于出料口的正下方开设有圆弧槽,闸门穿过圆弧槽并与出料口完全卡接,成型箱的顶面且位于充磁装置的正下方开设有充磁口,成型箱的内部底面且位于充磁口的正下方开设有置料口,成型箱的底面且位于置料口的一侧固定有吊柱。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置料口的底部设置有对其封盖的置料板,吊柱与置料板的一侧插接并可旋转,成型箱的底面且位于吊柱的对面固定有呈l型的卡块,置料板的底面且朝向卸料输送台一侧焊接有握柄。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充磁电动缸的外侧套设有支架,成型箱的底部且位于充磁装置正下方设置有卸料输送台,闸门电动缸的外侧紧密套设有悬架,闸门的底面两端和闸门电动缸活塞杆之间焊接有加强筋。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该永磁铁氧体成型的连续加工工艺中,通过设置了用于永磁铁氧体成型加工的成型箱,并在成型箱的顶部一侧设置了可定向旋转的成型座,成型座上独立安装有具有搅料功能的搅拌轴、具有压实永磁铁氧体混合原料的压板和对永磁铁氧体成型体加热烘烤烧结的空气电热管,从而随着成型座的旋转,便可依次对永磁铁氧体混合料加工成型,其结构巧妙,利于节省加工时间。

2、该永磁铁氧体成型的连续加工工艺中,通过在成型箱一侧设置了用于推动永磁铁氧体成型体的推料电动缸,将其转移至待充磁处,其使用便捷,代替了人工转移。

3、该永磁铁氧体成型的连续加工工艺中,通过在成型箱的顶部另一侧安装有对永磁铁氧体成型体进行充磁的充磁装置,其紧接着成型加工工序后,利于永磁铁氧体加快制作。

4、该永磁铁氧体成型的连续加工工艺中,通过在成型箱底部开设有用于出料的置料口,并在置料口的正下方设置了倾斜延伸至成型箱外部的卸料输送台,以便充磁好的永磁铁氧体顺利出料。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的整体打开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1的搅拌状态的成型箱内部主视图;

图3为实施例1的成型箱半剖视图;

图4为实施例1的转筒装配分解图;

图5为实施例1的成型箱底部结构示意图;

图6为实施例1的搅拌轴伸长工作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7为实施例1的搅拌轴复位隐藏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8为实施例1的碾压状态的成型箱内部主视图;

图9为实施例1的压板伸长碾压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实施例1的成型座底部分解图;

图11为实施例1的压板结构示意图;

图12为实施例1的烧结状态的成型箱内部主视图;

图13为实施例1的空气电热管结构示意图;

图14为实施例1的推料状态的成型箱内部主视图;

图15为实施例1的充磁状态的成型箱内部主视图;

图16为实施例1的充磁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17为实施例1的成型箱内部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18为实施例1的推料电动缸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19为实施例1的闸门电动缸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20为实施例1的置料板装配主视图。

图中各个标号意义为:

100、成型箱;101、成型筒;1010、通口;102、圆管;103、聚料斗;1030、卡口;1031、出料口;104、圆弧槽;105、充磁口;106、置料口;107、吊柱;108、卡块;

110、闸门电动缸;111、闸门;112、悬架;113、加强筋;

120、推料电动缸;121、推板;122、封口板;

130、置料板;131、握柄;140、卸料输送台;150、注料管;

200、成型座;201、套环;202、滚轮;203、空心罩;204、引旋柱;205、支撑条;

210、转筒;211、升降槽;212、齿形槽、213、正反转电机;214、传动齿轮;215、托板;216、支柱;

220、搅拌轴;221、延伸杆;222、搅拌柱;223、搅拌电动缸;224、被动齿轮;225、主动齿轮;2250、尖头;226、伺服电机;

230、压板;231、压柱;232、导向槽;233、插柱;234、碾压电动缸;235、凹孔;236、限位孔;

240、空气电热管;

300、充磁装置;

310、充磁框;320、线圈;330、充磁电动缸;340、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轴”、“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在本发明的描述中,“若干”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实施例1

本发明提供一种永磁铁氧体成型的连续加工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一、永磁铁氧体原料搅拌混合阶段:

s1、先将永磁铁氧体原料从永磁铁氧体成型加工设备的注料管150注入成型箱100内,进而下落聚集在聚料斗103内;

s2、然后接通正反转电机213使其正转工作,而驱动转筒210旋转,进而带动成型座200的滚轮202顺着升降槽211滚动,致使成型座200连续的旋转上升和旋转下降,直至搅拌轴220所在的成型座200圆块与成型筒101吻合卡接后再停止正反转电机213工作;

s3、再启动搅拌电动缸223使其工作,而驱动活塞杆带动搅拌轴220下降,直至被动齿轮224刚与主动齿轮225插接啮合后,接着启动伺服电机226使其工作,而驱动主动齿轮225旋转,进而带动被动齿轮224和搅拌轴220同步旋转,从而开始搅拌聚料斗103内部的永磁铁氧体原料使其混合均匀;

搅拌一段时间后,再停止伺服电机226工作,启动搅拌电动缸223使其驱使活塞杆复位,而带动搅拌轴220升至成型座200的底面附近,待搅拌轴220所在的圆块移出成型筒101顶端;

永磁铁氧体成型加工设备包括呈椭圆空心结构的成型箱100,成型箱100的左端顶面向上延伸有成型筒101,成型筒101的顶端偏后方安装有永磁铁氧体结块加工的成型座200,成型座200由三个圆块呈环形且等间距组成,成型座200的中心处焊接有套环201,套环201的内侧且位于套环201与每个圆块的圆心延伸线上转动连接有滚轮202,成型筒101内部固定有用于聚集原料的聚料斗103,圆管102的正上方设置有可带动成型座200旋转和升降同时进行的转筒210,转筒210的上方设置有驱动转筒210旋转的正反转电机213,转筒210的外侧面开设有相连通的升降槽211;

成型座200的第一个圆块顶面中心焊接有呈圆筒结构的空心罩203,空心罩203的正下方设置有可升降可旋转的搅拌轴220,搅拌轴220的底端水平横向固定有延伸杆221,空心罩203的顶端安装有驱动搅拌轴220升降的搅拌电动缸223,空心罩203的一侧安装有驱动搅拌轴220旋转的伺服电机226,搅拌电动缸223的活塞杆贯穿至空心罩203内部且其底端连接有被动齿轮224,伺服电机226的底端插接有与被动齿轮224啮合的主动齿轮225;

二、永磁铁氧体原料压实阶段:

s4、再次接通正反转电机213使其正转工作,而驱动转筒210旋转,进而带动成型座200完成一次旋转上升和旋转下降,将搅拌轴220所在的成型座200圆块移出,同时压板230所在的成型座200圆块与成型筒101吻合卡接,然后停止正反转电机213工作;

s5、接着启动碾压电动缸234使其工作,驱动压柱231下降,致使引旋柱204一侧滚轮202顺着导向槽232滚动,直至进入其螺旋段而使压柱231发生转动,进而旋转碾压着聚料斗103底部内混合均匀的永磁铁氧体原料,使其被压实结块成圆柱体;

压实结束后,再启动碾压电动缸234使其驱使活塞杆复位,而带动压柱231推入其内部隐藏,使压板230升至成型座200的底面附近,待压板230所在的圆块移出成型筒101顶端;

成型座200的第二个圆块中心正下方安装有可升降可旋转的压板230,成型座200的第二个圆块中心顶面安装有驱动压板230升降的碾压电动缸234,成型座200的第二个圆块底面且偏离其中心处固定有引旋柱204,引旋柱204的底端一侧也转动连接有滚轮202,压板230的顶面中心竖直固定有压柱231,压柱231的一侧面开设有与滚轮202滚动连接的导向槽232,导向槽232的上半部呈螺旋向上延伸结构;

三、永磁铁氧体原料烧结阶段:

s6、继续接通正反转电机213使其正转工作,而驱动转筒210旋转,进而带动成型座200完成一次旋转上升和旋转下降,将压板230所在的成型座200圆块移出,同时空气电热管240所在的成型座200圆块与成型筒101吻合卡接,然后停止正反转电机213工作;

s7、接着接通空气电热管240的电源使其通电产生热量,进而对压实后的永磁铁氧体原料进行烘烤烧结成圆柱块,再将空气电热管240断电;

成型座200的第三个圆块底面设置有呈双螺旋结构展开的空气电热管240,空气电热管240由一根电热管组成且两端贯穿此圆块的中心,并通过导线电线连接有插头;

四、成块后的永磁铁氧体原料充磁阶段:

s8、接着启动闸门电动缸110使其工作,驱动活塞杆带动闸门111下降,直至其顶端与成型箱100内部底面齐平;

s9、再启动推料电动缸120使其工作,驱动活塞杆带动推板121将聚料斗103内的成型永磁铁氧体原料推至置料口106处,再启动复位;

s10、然后启动充磁电动缸330使其工作,驱动活塞杆下推,将充磁框310推至成型箱100内部而罩住成型的永磁铁氧体原料,再接通若干线圈320的电源使其通电产生强磁场,进而对成型的永磁铁氧体原料进行充磁;

充磁结束后,再转动置料板130使磁化的永磁铁氧体落入卸料输送台140顶端处,而顺其滑出成型箱100外部,以便工作人员取出收集;

成型箱100的顶面且靠近右端处设置有对永磁铁氧成型体充磁的充磁装置300,充磁装置300包括充磁框310,充磁框310的外侧中部凹槽内缠绕有若干圈线圈320,充磁框310的顶面中部设置有充磁电动缸330,成型箱100的左端底部安装有将永磁铁氧成型体推至充磁装置300正下方的推料电动缸120,推料电动缸120的活塞杆最前端固定有与卡口1030完全卡接的推板121,成型箱100的底面安装有闸门电动缸110,闸门电动缸110的活塞杆顶端固定有呈半圆环结构的闸门111。

请参阅图1至图20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永磁铁氧体成型一体机,包括呈椭圆空心结构的成型箱100,成型箱100的左端顶面向上延伸有成型筒101,成型筒101的顶部前侧固定有注料管150,其内部与成型筒101的内部相连通。成型筒101的顶端偏后方安装有永磁铁氧体结块加工的成型座200,成型座200由三个圆块呈环形且等间距组成,且每个圆块与所述成型筒101的顶端口卡接。成型座200的中心处焊接有套环201,套环201的内侧且位于套环201与每个圆块的圆心延伸线上转动连接有滚轮202,成型筒101的顶端正后方且偏向左侧45度处焊接有圆管102,成型筒101内部固定有用于聚集原料的聚料斗103,使得永磁铁氧体原料注入其内部进行成型加工。圆管102的正上方设置有可带动成型座200旋转和升降同时进行的转筒210,转筒210的上方设置有驱动转筒210旋转的正反转电机213,转筒210的外侧面开设有相连通的升降槽211,滚轮202的设置利于减少接触的摩擦力,使得成型座200顺利随着升降槽211的高低走势而起伏。升降槽211的路径呈正弦线延伸且有三个高点和三个低点,滚轮202滚向升降槽211的每个高点过程中,驱使成型座200斜向上旋转运动,滚轮202滚向升降槽211的每个低点过程中,驱使成型座200斜向下旋转运动,随着转筒210的旋转,滚轮202每从一个升降槽211的一个低点滚至下一个高点,再到下一个低点,即完成成型座200的一次转动,使得成型座200的相邻圆块调换一次而置于成型筒101顶端上。

具体的,转筒210呈空心圆柱结构,以便节省材料。转筒210的顶面中心设有圆台且圆台的外侧等间距竖向开设有若干齿形槽212,用于配合齿轮连接,以便转筒210被驱使旋转。转筒210的中心轴贯穿有与圆管102插接的支柱216,支柱216与圆管102通过螺栓固定连接,以便支柱216稳固起着支撑作用。支柱216的顶端偏向一侧设有托板215,正反转电机213通过螺栓固定于托板215的顶面,使得正反转电机213稳定工作,正反转电机213的输出轴贯穿托板215的下方且同轴连接有传动齿轮224,传动齿轮224与若干齿形槽212啮合,启动正反转电机213使其工作,而驱动传动齿轮224旋转,进而带动转筒210旋转,正反转电机213优选低转速高扭矩型号,使得转筒210慢速旋转,进而带动成型座200缓慢旋转,以便达到安全操作效果。

进一步的,聚料斗103的上半部分呈圆锥框结构且下半部分呈圆筒结构,聚料斗103的下半部外径小于其上半部顶端口外径,以便引导从注料管150注入的永磁铁氧体原料聚集在聚料斗103的下半部内,在此进行成型。聚料斗103的下半部分与成型箱100内部底面焊接,使其底部密封。

成型座200的第一个圆块顶面中心焊接有呈圆筒结构的空心罩203,空心罩203的顶端封口且底端与此圆块的底面下方相通,用于形成内部隐藏空间,空心罩203的正下方设置有可升降可旋转的搅拌轴220,搅拌轴220的底端可降至靠近成型箱100内部底面,以便全方位搅动聚料斗103内部的永磁铁氧体原料,搅拌轴220的底端可升至成型座200的底面处,其为了成型座200在旋转升降时,避免搅拌轴220与成型筒101发生触碰干涉。搅拌轴220的底端水平横向固定有延伸杆221,其随着搅拌轴220的旋转而水平旋转,进而充分搅拌永磁铁氧体原料。空心罩203的顶端安装有驱动搅拌轴220升降的搅拌电动缸223,其通电后即可工作,使其内部安装的活塞杆伸缩往复运动,空心罩203的一侧安装有驱动搅拌轴220旋转的伺服电机226,伺服电机本身具备发出脉冲功能,主要靠脉冲来定位,其每发出一个脉冲,就会驱动输出轴旋转1个脉冲对应的角度,此伺服电机226的一个脉冲对应的旋转角度设定为180度,从而与输出轴相连的结构能实现旋转运动,此为现有的常规技术,本发明中不再赘述。

具体的,搅拌电动缸223的活塞杆贯穿至空心罩203内部且其底端连接有被动齿轮224,空心罩203的内径大于被动齿轮224的大径,使得被动齿轮224置于空心罩203内隐藏。被动齿轮224的中心孔嵌设有轴承且轴承的内圈与搅拌电动缸223的活塞杆插接配合,使得被动齿轮224旋转自如。被动齿轮224的底面与搅拌轴220顶端的圆罩焊接,从而带动搅拌轴220同步旋转。延伸杆221的转动半径与聚料斗103的下半部内径相等,从而进行全面搅拌。延伸杆221的外侧面竖向等间距设有若干搅拌柱222,其能在竖向范围进行搅拌,进一步充分搅拌永磁铁氧体原料。搅拌电动缸223的活塞杆行程长度与成型筒101顶端至成型箱100底面高度相等,使得搅拌轴220能在成型筒101顶端和成型箱100底面之间升降,以便升至顶部隐藏和降至底部进行搅拌。

进一步的,伺服电机226的输出轴贯穿至成型筒101的内部,且其底端与聚料斗103中层的距离与搅拌轴220的长度相等,避免其过长而随着成型座200旋转升降时碰触成型筒101顶端。伺服电机226的底端插接有与被动齿轮224啮合的主动齿轮225,通过伺服电机226驱动主动齿轮225而带动被动齿轮224旋转。将延伸杆221初始安装位置尽量远离主动齿轮225,从而在伺服电机226减速后能驱使延伸杆221所停位置远离主动齿轮225,避免搅拌轴220上升隐藏时,延伸杆221与主动齿轮225触碰干涉。被动齿轮224的高度与聚料斗103下半部高度相等,当搅拌轴220一侧的搅拌柱222降至聚料斗103下半部上方时,被动齿轮224底端便于主动齿轮225顶端插接啮合,便可使搅拌轴220开始旋转搅拌聚料斗103内的永磁铁氧体原料,直至搅拌柱222靠近成型箱100底面后,被动齿轮224还与主动齿轮225啮合保持旋转。主动齿轮225上的每个齿顶端和被动齿轮224上的每个齿的底端均设有尖头2250,以便主动齿轮225和被动齿轮224的齿错位插接时,尖头2250的斜面便会引导两个齿轮顺利啮合。

成型座200的第二个圆块中心正下方安装有可升降可旋转的压板230,用于压实聚料斗103内的永磁铁氧体原料。成型座200的第二个圆块中心顶面安装有驱动压板230升降的碾压电动缸234,其为压板230下压提供动力。成型座200的第二个圆块底面且偏离其中心处固定有引旋柱204,用于引导压板230下降时旋转,从而对永磁铁氧体原料产生旋转的碾压力,更利于它们结块压实。引旋柱204的底端一侧也转动连接有滚轮202,压板230的顶面中心竖直固定有压柱231,压柱231的一侧面开设有与滚轮202滚动连接的导向槽232,导向槽232的上半部呈螺旋向上延伸结构,使得压板230下降到一半时,由于滚轮202进入导向槽232的螺旋走向的上半部中,进而带动压板230开始转动着下压,将聚料斗103内的永磁铁氧体原料碾压成块。

成型座200的第三个圆块底面设置有呈双螺旋结构展开的空气电热管240,其结构使得自身的加热范围更大。空气电热管240由一根电热管组成且两端贯穿此圆块的中心,以便延伸至外部并通过导线电线连接有插头,再将插头插入墙插开关中通电工作。空气电热管240的下方设置有支撑条205,支撑条205焊接于成型座200底面上,用于支托着空气电热管240,使其稳定工作。

具体的,压柱231的顶端设有插柱233,插柱233的外径小于压柱231的外径,插柱233的中心轴截面呈工字型,利用其中层的环形槽,形成限位结构。碾压电动缸234的活塞杆底端中心开设有与插柱233插接并可旋转的凹孔235,凹孔235的一侧开设有与插柱233的中层凹槽相连通的限位孔236,限位孔236的内部插接有销钉且销钉延伸至插柱233的中层凹槽内,从而保证压柱231与碾压电动缸234的活塞杆插接不滑脱且能旋转。碾压电动缸234的活塞杆和压柱231的总长与成型筒101顶端至聚料斗103的底端距离相等,同时压柱231和其活塞杆的外径相等,以便其活塞杆带动压柱231隐藏至碾压电动缸234内,使得压板230升至靠近成型座200的底面,保证成型座200旋转移位时,压板230不与成型筒101顶端触碰干涉。

成型箱100的顶面且靠近右端处设置有对永磁铁氧成型体充磁的充磁装置300,根据电磁感应原理,电流通过后可以产生磁场,利用强磁场将硬磁性物质即永磁铁氧体原料磁化,磁性材料中存在很多微小的区域,其内部的磁矩方向原先不同,磁场相互抵消,对外不显磁性,当将其放进一个强磁场中时,就会时区域中的磁矩方向变得一致而被磁化显磁。充磁装置300包括充磁框310,其为塑料材质制成,可减轻自重,避免阻断磁场。充磁框310的外侧中部凹槽内缠绕有若干圈线圈320,若干圈线圈320的两端通过导线并联连接电源,从而便可通过电流使充磁框310内部产生强磁场。充磁框310的顶面中部设置有充磁电动缸330,充磁电动缸330的外侧套设有支架340,支架340的两端固定于成型箱100顶面上,使得充磁电动缸330稳固悬置工作。成型箱100的左端底部安装有将永磁铁氧成型体推至充磁装置300正下方的推料电动缸120,从而代替人工挪动,效率高且便捷,使得充磁顺利。成型箱100的底面安装有闸门电动缸110,闸门电动缸110的活塞杆顶端固定有呈半圆环结构的闸门111,其上升至最高处时用于封堵密封聚料斗103,其下降至最低处时可使聚料斗103下半部与成型箱100内部相连通,以便永磁铁氧体原料成型体被推出。成型箱100的底部且位于充磁装置300正下方设置有卸料输送台140,用于引导充磁好的永磁铁氧体原料成型体顺其滑出成型箱100的下方,以便工作人员收集转移。

具体的,成型箱100的左端底部中间开设有通口1010,聚料斗103的下半部左侧开设有与通口1010正对应的卡口1030,推料电动缸120的活塞杆最前端固定有与卡口1030完全卡接的推板121,以便密封聚料斗103的底部。推料电动缸120的前端套接有与通口1010卡接并焊接的封口板122,推料电动缸120的行程与聚料斗103和充磁装置300的中心距相等,从而才可将聚料斗103内部的永磁铁氧体原料成型体推至充磁装置300的正下方,以待进行充磁。

进一步的,聚料斗103的下半部且正面对卡口1030的一侧开设有出料口1031,出料口1031的弧长为聚料斗103的下半部弧长的一半,以便呈圆柱体的永磁铁氧体原料成型体从聚料斗103中完整的平移出。成型箱100的底面且位于出料口1031的正下方开设有圆弧槽104,以便闸门111通过圆弧槽104进行对聚料斗103的密封和打通。闸门111穿过圆弧槽104并与出料口1031完全卡接,闸门电动缸110的外侧紧密套设有悬架112,悬架112的两端顶部固定于成型箱100的底面,使得闸门电动缸110稳固工作。闸门111的底面两端和闸门电动缸110活塞杆之间焊接有加强筋113,保证闸门电动缸110的活塞杆推顶闸门111时,通过加强筋113的传力,使得闸门111稳定向上穿过圆弧槽104。

除此之外,成型箱100的顶面且位于充磁装置300的正下方开设有充磁口105,以便充磁框310顺利进入。成型箱100的内部底面且位于充磁口105的正下方开设有置料口106,用于永磁铁氧体原料成型体从中落下。置料口106的底部设置有对其封盖的置料板130,以便支托永磁铁氧体原料成型体被充磁装置300罩住进行充磁。成型箱100的底面且位于置料口106的一侧竖向固定有吊柱107,吊柱107与置料板130的一侧插接并可旋转,吊柱107的底端螺纹连接有螺母,保证置料板130旋转平稳。成型箱100的底面且位于吊柱107的对面固定有呈l型的卡块108,用于卡住置料板130的左端,使得置料板130稳定支托着永磁铁氧体原料成型体。置料板130的底面且朝向卸料输送台140一侧焊接有握柄131,便于工作人员手握着并围绕吊柱107而转出置料板130,便可打开置料口106使永磁铁氧体原料成型体落至成型箱100外进行收集。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仅为本发明的优选例,并不用来限制本发明,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