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露天石灰石矿供电系统接地装置制作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3888898发布日期:2021-02-09 10:57阅读:259来源:国知局
一种露天石灰石矿供电系统接地装置制作方法与流程

[0001]
本发明属于供电系统接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露天石灰石矿供电系统接地装置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接地网系统是接地网,是对由埋在地下一定深度的多个金属接地极和由导体将这些接地极相互连接组成一网状结构的接地体的总称。它广泛应用在电力、建筑、计算机,工矿企业、通讯等众多行业之中,起着安全防护、屏蔽等作用。
[0003]
露天采场供电系统的接地是保证采场采矿设备正常运转的前提与基础。尤其对于在高海拔高严寒地区的矿山而言,露天采场供电系统的接地就愈发显得重要。在全国范围以内,由于供电系统接地缺失或者是接地系统不完善导致的设备事故和安全生产事故频发,严重威胁了露天采场矿工的人身安全和正常的采矿生产组织。因此,保证露天采场供电系统的接地装置的有效运行,避免在雷雨季及高压供电线路出现接地故障时发生的设备故障和人身安全事故,已经成为露天采矿行业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0004]
由于露天采场高电阻率区域的土壤电阻率远远大于普通地区的土壤电阻率,因此采用普通降低电阻的方法在该区域制作接地系统必不可行。而采用外扩接地网、深井接地极、多层接地或电解离子接地极等措施来降低接地电阻,使其制作成本成倍增长,也不符合国家节能减排的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0005]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露天石灰石矿供电系统接地装置制作方法,旨在避免露天采场供电系统接地缺失或者是接地系统不完善导致的设备事故和安全生产事故频发的问题。
[0006]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
[0007]
一种露天石灰石矿供电系统接地装置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8]
s1.选择电阻率相对较低的区域开挖基坑;
[0009]
s2.将接地极的一端嵌入基坑内固定;
[0010]
s3.以接地极固定一端为圆心向下挖出圆柱形区域,在圆柱形区域中填充导电粉末并夯实;
[0011]
s4.在接地极上部外侧周向固定扁铁;
[0012]
s5.准备降阻剂,并加水和成黏糊状,以接地极为中心支模,将接地极围在模板中,在模板中加入黏糊状降阻剂并捣动夯实,待降阻剂干燥后去掉模板;
[0013]
s6.将基坑剩余区域回填夯实,直至将基坑填平为止,然后向外引出两根接地引线。
[0014]
进一步的,进行所述步骤s2之前,还在基坑底部垫植生土,彻底浇水待表层干燥后夯实。
[0015]
进一步的,接地极采用镀锌角钢。
[0016]
进一步的,导电粉末为煤粉。
[0017]
进一步的,扁铁为镀锌扁铁。
[0018]
进一步的,接地极与扁铁固定处进行防腐处理。
[0019]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0020]
本发明为一种露天石灰石矿供电系统接地装置制作方法,适合在露天石灰石矿操作,方法简单有效,制作出来的接地装置经济实用,有效解决高海拔高严寒地区供电系统接地装置的有效运行,保证露天采场供电系统的接地装置符合国家法律法规要求,避免在雷雨季及高压供电线路出现接地故障时发生的设备故障和人身安全事故。本接地装置制作方法主要以某企业露天石灰石采场供电系统的接地为研究对象,通过技术人员不断现场踏勘和试验,将该采场供电系统接地电阻降至2ω左右。经专业检测机构检测验收,符合国家有关标准和要求,避免出现因接地系统不符合国家标准而发生设备故障和人身安全事故。
附图说明
[0021]
图1是本发明流程示意图;
[0022]
图2是接地装置纵向布置示意图;
[0023]
图3是接地装置结构示意图;
[0024]
图4是接地极布置示意图;
[0025]
附图中:1-接地极,2-降阻剂,3-导电粉末,4-扁铁,5-接地引线。
具体实施方式
[0026]
以下结合附图以及实施例对本发明的特征和性能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0027]
如图2和图4所示,这里以某一实际尺寸为例说明本方法,开挖基坑深度为h1+h2=4.5m,宽度d6=6m,长度d5=30m,接地极1宽方向间距d4=2m,长方向间距d3=3m,圆柱形区域半径r=0.25m,直径d1=0.5m,深度h3=0.3m,支模宽度和长度d2均为0.2m,高度h1=0.4m。
[0028]
如图1和图3所示,一种露天石灰石矿供电系统接地装置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29]
s1.在露天采场通过测试选择电阻率相对较低的区域,在该区域开挖接地基坑,基坑长为30m,宽为6m,深为4.5m,若现场电阻率较大,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将接地基坑的规模适当增大;
[0030]
s2.按照基坑宽方向两根,间距为2m,基坑长方向五根,间距为3m的布置方式布置接地极1,10根接地极1的高均为4m,将接地极1的一端嵌入基坑内固定,若要使基坑的接地电阻更低,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适当增加接地极1的数量;
[0031]
s3.以接地极1固定一端为圆心向下挖出圆柱形区域,圆柱形区域半径为 2.5m,深度为0.3m,然后在该圆柱形区域中填充导电粉末3并夯实,导电粉末 3的作用是充分将接地极1的电流导入大地;
[0032]
s4.在接地极上部外侧周向固定扁铁4,周向固定即指将扁铁4固定成矩形圈,该矩形圈将所有接地极1包围,可以上下布置两层;能够起到将扁铁4和接地极1连通,使其成为一个导电结构的固定方式都可以,此处选择焊接,焊接时注意镀锌扁铁和角钢连接处三面
满焊;
[0033]
s5.准备降阻剂2,并加水和成黏糊状,以每个接地极1为中心支模,支模长为0.2m,宽为0.2m,高为4m,将接地极1围在模板中;在模板中加入黏糊状降阻剂2并捣动夯实,待降阻剂2干燥后去掉模板;
[0034]
s6.将基坑剩余区域用植生土回填,每隔0.5m浇水夯实,直至将基坑填平为止,然后向外引出两根接地引线5,接地引线5可以为扁铜线。
[0035]
使用本方法制作的露天石灰石矿供电系统接地装置在实际应用时,将两根接引线5接到供电系统,接地极1-扁铁4组成的导电结构接收供电系统的电流,适当增加接地极1的数量可以使本装置能够承受更大的电流,由导电粉末3填充的圆柱形区域构成本装置的导电末梢,负责将电流引至大地,降阻剂2和导电粉末3极大的降低了本装置的电阻,能够充分的将供电系统的电流导至大地。
[0036]
除此之外,本方法中进行所述步骤s2之前,还在基坑底部垫约0.5mm厚的植生土,彻底浇水待表层干燥后夯实。植生土富含电解质,在挖取圆柱形区域并填充导电粉末3之前,先填充植生土,更有利于导电。接地极1采用50*4的镀锌角钢。导电粉末3从经济上考虑,选取煤粉,当然也可以使用铅粉。扁铁4 为40*4的镀锌扁铁,也可以选用镀铜扁铁等。为了增加本装置的使用寿命及效果,接地极1与扁铁4固定处进行防腐处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