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源芯线的针式液冷插接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787680发布日期:2022-04-23 15:09阅读:62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源芯线的针式液冷插接件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到一种电源线缆,尤其涉及到一种电源线缆中电源芯线的针式液冷插接件。


背景技术:

2.受政策影响及环保需求,电动汽车正在高速普及中。充电时间过长的焦虑也一直困扰着消费者。近些年随着电动汽车电池技术的发展,充电倍率不断提升,对充电电流要求不断在提升,电流加大后会导致充电连接装置内的温升过高,甚至可能引发烧毁车辆或伤人等严重事故。传统充电连接器均是通过加大导体截面积来改善温升效果,由于导体多为铜金属构成,其密度高,由此所带来的线缆过重会严重影响到使用者操作的舒适性,而且,使得许多瘦弱人群在操作时将变得非常吃力,使其无法胜任这项工作。目前,传统充电线缆中所采用的液冷管路,尽管插针端子的针状插接部中也开设了连接所述液冷管路的冷却腔,但该冷却腔只是作为液冷管路的一个连接节点使用,使得越是靠近冷却腔的底部,冷却效果越差,因而不能对插接端子的通体进行较好地冷却。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发明所要解决的一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以对其通体进行较好冷却的电源芯线的针式液冷插接件。
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电源芯线的针式液冷插接件,包括:插接端子和导体压接件,插接端子包括:位于中部的安装部、位于前部的针状插接部以及位于后部的管状连接部,所述插接端子的安装部中开设有与管状连接部相通的安装固定孔、以及与安装固定孔垂直相通的进出液口,进出液口上设置有进液密封连接头,所述插接端子的针状插接部中开设有与固定安装孔相通的冷却腔;该导体压接件的后部开设有压接孔,导体压接件的前端设置有与所述的冷却腔相配合的流道隔片,导体压接件从插接端子的管状连接部中插装在插接端子安装部的安装固定孔中,导体压接件前端的流道隔片插入冷却腔中、将冷却腔的相应部分隔成进液半腔和出液半腔,流道隔片的端部与冷却腔的底部之间设置有连接流道,导体压接件与所述插接端子的管状连接部之间形成出液流道,所述的导体压接件上开设有连接所述的进液半腔与进出液口的进液槽、以及连接所述的出液半腔与出液流道的出液槽。
5.作为一种优选方案,在所述的电源芯线的针式液冷插接件中,所述进液密封连接头的具体结构包括:安装螺钉、连接座、以及上、下密封圈,连接座上沿轴线自上而下依次开设有上密封孔、螺钉上过孔、液流腔、螺钉下过孔和下密封孔,上密封孔的直径大于螺钉上过孔的直径,下密封孔的直径大于螺钉下过孔的直径,液流腔大于安装螺钉的相应部分,使得安装螺钉与液流腔之间留有间隙,所述安装螺钉的栓体自端部向里开设有液流孔,安装螺钉的栓体上开设有至少一个与液流孔相通的液流过孔;连接座上还设置有与所述液流腔垂直相通的管状连接部;所述的进出液口为与相应的安装螺钉相配合的螺纹孔,安装螺钉
套设上密封圈后,依次穿过连接座上的上密封孔、螺钉上过孔、液流腔、螺钉下过孔、以及下密封孔,再套设下密封圈,拧紧在进出液口中,从而将连接座固定在所述插接端子的安装部上。
6.作为一种优选方案,在所述的电源芯线的针式液冷插接件中,所述安装螺钉的栓体沿着中心线自端部向里开设有液流孔。
7.作为一种优选方案,在所述的电源芯线的针式液冷插接件中,所述安装螺钉的栓体上沿周向均匀开设有至少两个与液流孔相通的液流过孔。
8.作为一种优选方案,在所述的电源芯线的针式液冷插接件中,所述的流道隔片与冷却腔的底部之间设置有间隙、形成所述的连接流道。
9.作为一种优选方案,在所述的电源芯线的针式液冷插接件中,所述流道隔片在靠近冷却腔的底部的一端开设有至少一个过流孔。
10.作为一种优选方案,在所述的电源芯线的针式液冷插接件中,所述流道隔片在靠近冷却腔的底部的一端开设有至少一个过流孔、形成所述的连接流道。
11.作为一种优选方案,在所述的电源芯线的针式液冷插接件中,所述插接端子的安装部上开设有用于安装温度传感器的温度传感器安装孔。
12.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所述的针式液冷插接件通过其内部独特的冷却流道结构,可以对插接端子的通体进行很好的冷却,大大提高了冷却效果。此外,所述进液密封连接头的结构也更加紧凑,减小了体积,从而减小了其在充电线缆中所占用的空间,同时,也减轻了其重量,降低了成本。
附图说明
13.图1是本发明所述针式液冷插接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4.图2是本发明所述的一种结构的针式液冷插接件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15.图3是本发明所述的另一种结构的针式液冷插接件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16.图4是图3的a-a剖面结构示意图。
17.图5是是本发明所述的一种结构的针式液冷插接件的爆炸图。
18.图6是是本发明所述的另一种结构的针式液冷插接件的爆炸图。
19.图7是图3中所示导体压接件的一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20.图8是图3中所示导体压接件的另一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21.图9是图3中所示导体压接件的一个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2.图10是图3中所示导体压接件的另一个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3.图1至图10中的附图标记分别为:2、插接端子,20、安装部,201、温度传感器安装槽,202、进出液口,21、针状插接部,211、进液半腔,212、出液半腔,213、连接流道,22、管状连接部,23、出液流道,28、防触指帽,3、导体压接件,31、压接孔,32、流道隔片,321、过流孔,33、进液槽,34、出液槽,35、导流段,7、进液密封连接头,70、进液连接座,701、上密封孔,703、螺钉上过孔,705、液流腔,71、上密封圈,72、下密封圈,73、管状连接部,75、安装螺钉,751、液流过孔。
具体实施方式
24.下面结合附图,详细描述本发明所述的一种电源芯线的针式液冷插接件的详细实施方案。
25.实施例1:
26.如图1、图2和图5所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电源芯线的针式液冷插接件,包括:插接端子2和导体压接件3,所述的插接端子2又包括:位于中部的安装部20、位于前部的针状插接部21以及位于后部的管状连接部22,所述插接端子2的安装部20中开设有与管状连接部22相通的安装固定孔、以及与所述的安装固定孔垂直相通的进出液口202,该进出液口202上设置有进液密封连接头7,该进液密封连接头7的具体结构包括:安装螺钉75、进液连接座70以及上密封圈71和下密封圈72,进液连接座70上沿轴线自上而下依次开设有上密封孔701、螺钉上过孔703、液流腔705、螺钉下过孔和下密封孔,上密封孔701的直径与下密封孔的直径相当,所述螺钉上过孔703的直径与螺钉下过孔的直径相当,所述上密封孔701的直径大于螺钉上过孔703的直径、形成用于搁置上密封圈71的台阶,下密封孔的直径大于螺钉下过孔的直径、形成用于抵压下密封圈72的台阶,液流腔705大于安装螺钉75的相应部分,使得安装螺钉75与液流腔705之间留有间隙;所述的安装螺钉75为中空结构,即:其栓体自端部向里开设有液流孔;安装螺钉75的栓体上沿周向开设有四个与液流孔相通的液流过孔751,进液连接座70上还设置有与所述液流腔705垂直相通的管状连接部73;所述的进出液口202为与安装螺钉75相配合的螺纹孔,所述的安装螺钉75套设上密封圈71后,依次穿过进液连接座70上的上密封孔701、螺钉上过孔703、液流腔705、螺钉下过孔和下密封孔,再套设下密封圈72,拧紧在插接端子2的安装部20的进出液口202中,从而将进液连接座70固定在插接端子2的安装部20上;所述插接端子2的针状插接部21中开设有与固定安装孔相通的冷却腔;该导体压接件3的后部开设有压接孔31,导体压接件3的前端设置有与所述的冷却腔相配合的流道隔片32,导体压接件32从插接端子2的管状连接部22中紧配插装在插接端子2的安装部20的安装固定孔中(当然也可以采用插销、在导体压接件3和插接端子2上开设相对应的插销孔等方式将导体压接件3固定在插接端子2中),导体压接件3前端的流道隔片32插入冷却腔中、将冷却腔的相应部分隔成进液半腔211和出液半腔212
──
参见图4所示,流道隔片32的端部与针状插接部21中的冷却腔的底部之间设置有作为连接流道213的间隙,导体压接件3在与所述插接端子2的管状连接部22相对应的部位设置有直径变小的导流段35,导体压接件3的导流段35与插接端子2的管状连接部22之间形成出液流道23,所述的导体压接件3上开设有连接所述的进液半腔211与进出液口202的进液槽33、以及连接所述的出液半腔212与出液流道23的出液槽34。所述插接端子2的安装部20上开设有用于安装温度传感器的温度传感器安装槽201;本实施例中,所述的插针端子2的针状插接部21的端部插设有防触指帽28。
27.实施例2:
28.如图1、图3和图6所示,本发明所述的另一种电源芯线的针式液冷插接件,该针式液冷插接件中的连接流道与上述的实施例1不同,如图7至图10所示,该导体压接件3前端的流道隔片32上开设有两个沿着流道隔片32的长度方向布置的过流孔321,这两个过流孔321和所述流道隔片32的顶端与冷却腔底部之间的间隙一起形成连接流道。除了连接流道与实施例1中的结构不同之外,其余结构均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29.综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来限定本发明实施的范围,凡依本发明权利要求范围所述的形状、构造、特征及精神所作的均等变化与修饰,均应包括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