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属于微波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宽带二维和差相位比较网络,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多层微带缝隙耦合结构的宽带二维和差相位比较网络,可用于单脉冲雷达中宽带二维单脉冲阵列天线的馈电。
背景技术:
和差相位比较网络是一种重要的微波无源器件,能够结合阵列天线馈电网络将接收到的四路天线独立信号进行相位和差比较运算,获取角度误差信号。和差相位网络被广泛应用于单脉冲雷达阵列天线的馈电网络中,实现目标跟踪等战术目标。
传统的二维和差相位比较网络通常基于金属波导结构,一方面,传统的二维和差相位比较网络具有较窄的工作及相位带宽,这限制了其在宽带和差波束形成中的应用,另一方面具有体积大、重量大、结构复杂、成本高且不易于与平面电路集成的缺点,对实现雷达系统的小型化、轻量化、集成化设计带来不便。
例如,授权公告号为cn105762473b,名称为“毫米波二维和差网络”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八个端口的二维和差相位比较网络,该网络包括微带线导体带、微带线介质板条和金属屏蔽板。该网络金属屏蔽板的前后分别有和端口、俯仰差端口、方位差端口以及双差端口。此外,该网络采用传统的宽带微带3db电桥级联的方式,解决了传统二维和差相位比较网络体积大、重量大、结构复杂、成本高且不易于与平面电路集成的缺点,并且能够提升该网络的带宽。但是,所实现的二维和差相位比较网络只能在16%的相对带宽内实现二维和差功能,无法满足许多单脉冲雷达系统中对宽带二维和差波束信号的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出了一种基于多层微带缝隙耦合结构的宽带二维和差相位比较网络,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带宽较窄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包括形状为矩形且上下层叠的第一介质板1和第二介质板2,其中:
所述第一介质板1,其上表面印制有沿一条对角线排布的上层微带线,所述上层微带线包括第一复合微带线11、第二复合微带线12和第一直线微带线13;所述第一复合微带线11和第二复合微带线12均由三个通过微带节点连接的光滑l型微带线组成,其中第一复合微带线11的输入端和输出端分别位于第一介质板1长边和短边的边缘;第二复合微带线12的输入端位于与第一复合微带线11输入端相对长边的边缘,开路端位于靠近第一复合微带线11输出端相对短边边缘;所述第一直线微带线13的开路端与第二复合微带线12的开路端形成耦合,输出端位于第一复合微带线11输出端相对短边的边缘;所述第一介质板1的下表面印制有金属地板14,该金属地板14位于第一复合微带线11和第二复合微带线12上微带节点的投影位置蚀刻有圆形缝隙,所述金属地板14上还蚀刻有四个直线型缝隙。
所述第二介质板2,其下表面印制有沿与上层微带线所在对角线投影交叉的对角线排布的下层微带线,所述下层微带线包括第三复合微带线21、第四复合微带线22、第五复合微带线23、第六复合微带线24和第二直线微带线25;所述第三复合微带线21和第六复合微带线24均采用一个臂带有微带节点的光滑l型微带线结构,所述第三复合微带线21上的微带节点位于第二复合微带线12靠近输入端的微带节点的投影位置,第六复合微带线24上的微带节点位于第一复合微带线11靠近输入端的微带节点的投影位置,该两个复合微带线的输入端分别位于所在介质板长边的边缘位置;所述第二直线微带线25的输出端位于与第一复合微带线11输出端位置相同的短边;所述第四复合微带线22和第五复合微带线23均由两个通过微带节点连接的光滑l型微带线组成,第四复合微带线22上的微带节点位于第一复合微带线11靠近输出端的微带节点的投影位置,第五复合微带线23上的微带节点位于第二复合微带线12靠近开路端的微带节点的投影位置,其中第四复合微带线22的一个开路端与第二直线微带线25的开路端形成耦合,另一个开路端与第三复合微带线21的开路端形成耦合,所述第五复合微带线23的输出端位于与第一直线微带线13输出端位置相同的短边,开路端与第六复合微带线24的开路端形成耦合。
所述上层微带线上的四个微带节点,与金属地板14上对应位置的四个圆形缝隙,以及下层微带线上对应位置的四个微带节点,组成四个贴片缝隙耦合器;所述金属地板14上蚀刻的四个直线型缝隙,其中一个和第一直线微带线13的开路端与第二复合微带线12的开路端的耦合位置对应,其余三个分别和第三复合微带线21的开路端与第四复合微带线22的开路端的耦合位置、第四复合微带线22的开路端与第二直线微带线25的开路端的耦合位置,以及第五复合微带线23的开路端与第六复合微带线24的开路端的耦合位置对应,组成四个缝隙耦合移相器。
上述基于多层微带缝隙耦合结构的宽带二维和差相位比较网络,所述l型微带线的两个臂垂直,且连接处为光滑圆弧形。
上述基于多层微带缝隙耦合结构的宽带二维和差相位比较网络,所述微带节点,采用圆形、椭圆形或四角为光滑圆弧的矩形微带线。
上述基于多层微带缝隙耦合结构的宽带二维和差相位比较网络,所述上层微带线上微带节点的中心,与金属地板14上对应位置的圆形缝隙的中心,以及下层微带线上对应位置的微带节点的中心,均位于通过该微带节点中心的法线上。
上述基于多层微带缝隙耦合结构的宽带二维和差相位比较网络,所述第二复合微带线12的开路端、第一直线微带线13的开路端、第三复合微带线21的开路端、第四复合微带线22的开路端、第五复合微带线23的开路端、第六复合微带线24的开路端和第二直线微带线25的开路端,以及四个直线型缝隙的两端均采用扇形结构。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1)本发明中上层微带线上的四个微带节点,与金属地板上对应位置的四个圆形缝隙,以及下层微带线上对应位置的四个微带节点,组成四个具有宽带耦合功分和宽带移相的功能的贴片缝隙耦合器;金属地板上蚀刻的四个直线型缝隙和对应耦合位置的微带开路端组成了四个具有宽带移相功能的缝隙耦合移相器;由于多层缝隙耦合结构中的缝隙容性有可以抵消等效电路中产生的感性,且多层缝隙耦合结构的多谐振模式特点可以产生多个移相谐振点,因此可以获得更宽的带宽,并在宽带内有稳定的相位差和幅度,从而实现宽带工作的特性。本发明中由多层缝隙耦合结构组成的四个贴片缝隙耦合移相器均具有宽带功分移相功能,四个缝隙耦合移相器均具有宽带移向功能。因此通过优化调节上述多层缝隙耦合结构的参数能够在较宽的带宽内获得稳定的二维和差相位。与现有技术相比,有效拓宽了比较网络的工作带宽,仿真结果表明,本发明能够实现在40%的相对带宽内具有稳定的二维和差相位。
2)本发明由于采用了基于多层微带缝隙耦合结构,仅采用了低成本的介质板和印刷金属层结构,不需要额外的组件,且本发明采用光滑l型微带线组成的上层微带线和下层微带线沿交叉对角线排布的结构,具有结构紧凑、易于平面集成和利于大规模生产的优点,尤其适合集成在雷达系统中,安装调试极为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上层微带线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金属地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下层微带线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第一复合微带线输入端口的s参数仿真曲线图;
图6是本发明第二复合微带线输入端口的s参数仿真曲线图;
图7是本发明第三复合微带线输入端口的s参数仿真曲线图;
图8是本发明第六复合微带线输入端口的s参数仿真曲线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参照图1,本发明包括:形状为矩形且上下层叠的第一介质板1和第二介质板2。第一介质板1的上表面印制有沿一条对角线排布的上层微带线,下表面印制有金属地板14,第二介质板2的下表面印制有沿与上层微带线所在对角线投影交叉的对角线排布的下层微带线。沿交叉对角线的多层微带线排布,使得本和差比较网络具有紧凑的结构,更有利于平面集成和大规模生产。所述第一介质板1和第二介质板2均采用长为70mm,宽为47mm,厚度为0.5mm,相对介电常数为2.65的f4b介质板。
所述上层微带线的结构如图2所示。上层微带线包括第一复合微带线11、第二复合微带线12和第一直线微带线13。
第一复合微带线11和第二复合微带线12均由三个通过微带节点连接的光滑l型微带线组成,l型微带线的两个臂垂直,且连接处为光滑圆弧形。l型微带线垂直的两臂和光滑的连接结构使得本和差比较网络具有更紧凑的结构,有利于网络上中各结构之间性能的互补,以获得更好的宽带性能。作为连接结构的微带节点可采用圆形、椭圆形或四角为光滑圆弧的矩形微带线,由于椭圆形微带节点相对于圆形微带节点具有更多的优化变量,相对于轮廓光滑的矩形微带节点具有更光滑的轮廓,因此本实施例以采用椭圆形微带节点为例,以获得更宽的带宽。
第一复合微带线11的输入端113和输出端114分别位于第一介质板1长边和短边的边缘;第二复合微带线12的输入端124位于与第一复合微带线11输入端112相对长边的边缘,开路端123位于靠近第一复合微带线11输出端114相对短边边缘;所述第一直线微带线13的开路端132与第二复合微带线12的开路端123形成耦合,输出端132位于第一复合微带线11输出端114相对短边的边缘。
第一复合微带线11上由椭圆形微带节点111连接的两段光滑l型微带线的两臂的中心共线,并且椭圆形节点111的长轴和其所连接的两段光滑l型微带线的两臂的中心共线。第一复合微带线11上由椭圆形微带节点112连接的两段光滑l型微带线的两臂的中心共线,并且椭圆形节点112的长轴和其所连接的两段光滑l型微带线的两臂的中心共线。第二复合微带线12的开路端123所在的微带线和第一直线微带线13的开路端132平行,并且开路端123和开路端132相互交叉耦合。在微带线长度和结构相同的条件下,上述的这种上层微带线的中心共线的排布方式、开路端平行的排布方式以及交叉耦合的耦合方式相较于其他耦合结构,具有更强的耦合效果,有利于本发明宽带性能的实现。
金属地板14的结构如图3所示。该金属地板14位于第一复合微带线11和第二复合微带线12上椭圆形微带节点的投影位置蚀刻四个有圆形缝隙,以及四个两端为扇形的直线型缝隙。金属地板上的四个圆形缝隙的直径均为5.95mm,四个直线型缝隙的宽度均为0.2mm,长度均为5.4mm,两端的扇形结构的半径和和角度分别为1.1mm和60°。
下层微带线的结构如图4所示。下层微带线包括第三复合微带线21、第四复合微带线22、第五复合微带线23、第六复合微带线24和第二直线微带线25。作为连接结构的微带节点可采用圆形、椭圆形或四角为光滑圆弧的矩形微带线,由于椭圆形微带节点相对于圆形微带节点具有更多的优化变量,相对于轮廓光滑的矩形微带节点具有更光滑的轮廓,因此本实施例中下层微带线也采用椭圆形微带节点,以获得更宽的带宽。
第三复合微带线21和第六复合微带线24均采用一个臂带有微带节点的光滑l型微带线结构,l型微带线的两个臂垂直,且连接处为光滑圆弧形。l型微带线垂直的两臂和光滑的连接结构使得本和差比较网络具有更紧凑的结构,有利于网络上中各结构之间性能的互补,以获得更好的宽带性能。第三复合微带线21上的椭圆形微带节点211位于第二复合微带线12椭圆形微带节点121的投影位置。第六复合微带线24上的椭圆形微带节点241于第一复合微带线11椭圆形微带节点112的投影位置。第三复合微带线21的输入端213和第六复合微带线24的输入端243分别位于第二介质板2两个长边的边缘位置。
第四复合微带线22和第五复合微带线23均由两个通过微带节点连接的光滑l型微带线组成,l型微带线的两个臂垂直,且连接处为光滑圆弧形。l型微带线垂直的两臂和光滑的连接结构使得本和差比较网络具有更紧凑的结构,有利于网络上中各结构之间性能的互补,以获得更好的宽带性能。第四复合微带线22上的椭圆形微带节点221位于第一复合微带线11椭圆形微带节点111的投影位置,第五复合微带线23上的椭圆形微带节点231位于第二复合微带线12椭圆形微带节点122的投影位置。第四复合微带线22的开路端223与第三复合微带线21的开路端212形成耦合,开路端222与第二直线微带线25的开路端251形成耦合。第五复合微带线23的输出端233位于与第一直线微带线13输出端132位置相同的短边,开路端232与第六复合微带线24的开路端242形成耦合。
第三复合微带线21上由椭圆形微带节点211连接的两段光滑l型微带线的两臂的中心共线。第四复合微带线22上由椭圆形微带节点221连接的两段光滑l型微带线的两臂的中心共线。第五复合微带线23上由椭圆形微带节点231连接的两段光滑l型微带线的两臂的中心共线。第六复合微带线24上由椭圆形微带节点241连接的两段光滑l型微带线的两臂的中心共线。第三复合微带线21的开路端212所在的微带线和第四复合微带线22的开路端223所在的微带线平行,并且开路端212和开路端223相互交叉耦合。第四复合微带线22的开路端222所在的微带线和第二直线微带线25的开路端251平行,并且开路端222和开路端251相互交叉耦合。第五复合微带线23的开路端232所在的微带线和第六复合微带线24的开路端242所在的微带线平行,并且开路端232和开路端242相互交叉耦合。同理,下层微带线的中心共线的排布方式、开路端平行的排布方式以及交叉耦合的耦合方式相较于其他耦合结构,具有更强的耦合效果,有利于本发明宽带性能的实现。
第二复合微带线12的开路端123、第一直线微带线13的开路端131、第三复合微带线21的开路端212、第四复合微带线22的开路端222和开路端223、第五复合微带线23的开路端232、第六复合微带线24的开路端242,以及第二直线微带线25的开路端251均采用半径为2mm,弧度为120°的扇形结构。金属地板2上的四个直线型缝隙的两端均为半径为1.1mm,弧度为60°的扇形结构。第一复合微带线11、第二复合微带线12、第三复合微带线21、第四复合微带线22和第五复合微带线23上的椭圆形微带节点的长轴均为6.7mm,短轴均为3.8mm。上层微带线和下层微带线均为50欧姆微带线,线宽为1.33mm。构成上层微带线和下层微带线的l型微带线的两臂之间均由内径为3.5mm的圆弧微带连接。
第一复合微带线11上的椭圆形微带节点111的中心与金属地板上的圆形缝隙141的中心以及第四复合微带线22上的椭圆形微带节点221的中心均位于通过椭圆形微带节点111中心的法线上,上述三个结构构成第一贴片缝隙耦合器;第一复合微带线11上的椭圆形微带节点112的中心与金属地板上的圆形缝隙142的中心以及第六复合微带线24上的椭圆形微带节点241的中心均位于通过椭圆形微带节点112中心的法线上,上述三个结构构成第二贴片缝隙耦合器;第二复合微带线12上的椭圆形微带节点121的中心与金属地板上的圆形缝隙143的中心以及第三复合微带线21上的椭圆形微带节点211的中心均位于通过椭圆形微带节点121中心的法线上,上述三个结构构成第三贴片缝隙耦合器;第二复合微带线12上的椭圆形微带节点122的中心与金属地板上的圆形缝隙144的中心以及第五复合微带线23上的椭圆形微带节点231的中心均位于通过椭圆形微带节点122中心的法线上,上述三个结构构成第四贴片缝隙耦合器。
金属地板14上的直线型缝隙145的排布方向与对应位置的开路端123和开路端132所在微带线的排布方向垂直,且位置介于对应的两个开路端之间以调节相位,三者构成第一缝隙耦合移相器;金属地板14上的直线型缝隙146的排布方向与对应位置的开路端232和开路端242所在微带线的排布方向垂直,且位置介于对应的两个开路端之间以调节相位,三者构成第二缝隙耦合移相器;金属地板14上的直线型缝隙147的排布方向与对应位置的开路端212和开路端223所在微带线的排布方向垂直,且位置介于对应的两个开路端之间以调节相位,三者构成第三缝隙耦合移相器;金属地板14上的直线型缝隙148的排布方向与对应位置的开路端222和开路端251所在微带线的排布方向垂直,且位置介于对应的两个开路端之间以调节相位,三者构成第四缝隙耦合移相器。
由于多层缝隙耦合中的容性有可以抵消等效电路中的感性有助于实现宽带匹配,且多层缝隙结构的多谐振模式特点可以产生多个移相谐振点,可以保证在宽带内有稳定的相位差和幅度,从而实现宽带工作的特性,本发明中由多层缝隙耦合结构组成的四个贴片缝隙耦合移相器均具有宽带功分移相功能,四个缝隙耦合移相器均具有宽带移向功能。因此通过优化调节上述多层缝隙耦合结构的参数能够在较宽的带宽内获得稳定的二维和差相位。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如下:
第一复合微带线的输入端113输入的信号,一路通过第一复合微带线的输出端114输出;一路通过第一贴片缝隙耦合器将信号耦合至第四复合微带线22,继而通过第四缝隙耦合移相器耦合至第二直线微带线25的输出端252输出;一路通过第二贴片缝隙耦合器将信号耦合至第六复合微带线24,继而通过第二缝隙耦合移相器耦合至第五复合微带线23,通过第五复合微带线23的输出端233输出;一路通过第二贴片缝隙耦合器将信号耦合至第六复合微带线24,继而通过第二缝隙耦合移相器耦合至第五复合微带线23,通过第四贴片缝隙耦合器耦合至第二复合微带线12,再通过第一缝隙耦合移相器,从第一直线微带线13的输出端132输出。从第一复合微带线11输入的信号,经过多层缝隙耦合结构后第一复合微带线输出端114和第一直线微带线输出端132的信号同相,第五复合微带线的输出端233的信号和线微带线输出端252的信号同相,并且第一复合微带线输出端114和第一直线微带线输出端132的信号的相位落后180°于第五复合微带线的输出端233的信号和线微带线输出端252的信号的相位。此时第一复合微带线输入端113是垂直差波束输入端口。
第二复合微带线12的输入端124输入的信号,一路通过第一缝隙耦合移相器后,由第一直线微带线的输出端132输出;一路通过第三贴片缝隙耦合器将信号耦合至第三复合微带线21,继而通过第三缝隙耦合移相器耦合至第四复合微带线22,又通过第四缝隙耦合移相器耦合至第二直线微带线25的输出端252输出;一路通过第三贴片缝隙耦合器将信号耦合至第三复合微带线21,继而通过第三缝隙耦合移相器耦合至第四复合微带线22,又通过第一贴片缝隙耦合器耦合至第一复合微带线的输出端114输出;一路沿第二复合微带线12,通过第四贴片缝隙耦合器将耦合至第五复合微带线23,通过第五复合微带线23的输出端233输出。从第二复合微带线输入端124输入的信号,经过多层缝隙耦合结构后,第一直线微带线输出端132和第五复合微带线的输出端233的信号同相,第一复合微带线输出端114和第二直线微带线输出端252的信号同相,并且第一直线微带线输出端132和第五复合微带线输出端233的信号的相位落后180°于第一复合微带线输出端114和第二直线微带线输出端252的信号的相位。此时第二复合微带线输入端124是水平差波束输入端口。
第三复合微带线21的输入端213输入的信号,一路通过第三贴片缝隙耦合器将信号耦合至第二复合微带线12,沿第二复合微带线经第一缝隙耦合移相器耦合至第一直线微带线13,由第一直线微带线的输出端132输出;一路通过第三贴片缝隙耦合器将信号耦合至第二复合微带线12,沿第二复合微带线经第四贴片缝隙耦合器耦合至第五复合微带线23,由第五复合微带线的输出端233输出;一路沿第三复合微带线由第三缝隙耦合移相器耦合至第四复合微带线22,又经第四缝隙耦合移相器耦合至第二直线微带线25,由第二直线微带线输出端252输出;一路沿第三复合微带线由第三缝隙耦合移相器耦合至第四复合微带线22,又经第一贴片缝隙耦合器耦合至第一复合微带线11,由第一复合微带线输出端114输出;从第三复合微带线21输入的信号,经过多层缝隙耦合结构后,第一直线微带线输出端132、第五复合微带线的输出端233、第一复合微带线输出端114和第二直线微带线输出端252的信号同相。此时第三复合微带线输入端213是和波束输入端口。
第六复合微带线24的输入端243输入的信号,一路通过第二缝隙耦合移向器将信号耦合至第五复合微带线23,从第五复合微带线的输出端233输出;一路通过第二缝隙耦合移向器将信号耦合至第五复合微带线23,由第四贴片缝隙耦合器将信号耦合至第二复合微带线12,再由第一缝隙耦合移向器将信号耦合至第一直线微带线13,由第一直线微带线输出端132输出;一路通过第二缝隙耦合移向器将信号耦合至第五复合微带线23,由第四贴片缝隙耦合器将信号耦合至第二复合微带线12,沿第二复合微带线由第三贴片缝隙耦合器将信号耦合至第三复合微带线21,由第三缝隙耦合移相器耦合至第四复合微带线22,又经第四缝隙耦合移相器耦合至第二直线微带线25,由第二直线微带线输出端252输出;一路通过第二缝隙耦合移向器将信号耦合至第五复合微带线23,由第四贴片缝隙耦合器将信号耦合至第二复合微带线12,沿第二复合微带线由第三贴片缝隙耦合器将信号耦合至第三复合微带线21,由第三缝隙耦合移相器耦合至第四复合微带线22,又经第一贴片缝隙耦合器耦合至第一复合微带线11,由第一复合微带线输出端114输出。从第六复合微带线输入端243输入的信号,经过多层缝隙耦合结构后,第一直线微带线输出端132和第二直线微带线输出端252的信号同相,第一复合微带线输出端114和第五复合微带线的输出端233的信号同相,并且第一复合微带线输出端114和第五复合微带线的输出端233的信号的相位落后180°于第一直线微带线输出端132和第二直线微带线输出端252的信号的相位。此时第六复合微带线输入端243是对角面差波束输入端口。
以下结合仿真实验,对本发明的技术效果作进一步说明:
1、仿真条件和内容:
本发明利用商业仿真软件ansyshfssv15.0对上述实施例在7-13ghz范围内四个输入端口的s参数分别进行了仿真计算。
仿真1:对第一复合微带线输入端的s参数进行仿真计算,结果如图5所示。
仿真2:对第二复合微带线输入端的s参数进行仿真计算,结果如图6所示。
仿真3:对第三复合微带线输入端的s参数进行仿真计算,结果如图7所示。
仿真4:对第六复合微带线输入端的s参数进行仿真计算,结果如图8所示。
2、仿真结果分析:
图5为第一复合微带线输入端口的s参数进行仿真计算结果。如图5(a)所示,当本发明采用垂直差波束馈电时,本网络在7-13ghz内具有良好的阻抗匹配(小于-10db);第一复合微带线输入端口和其他三个输入端口之间具有较好的端口隔离度(高于10db)。如图5(b)所示,本网络在8-12ghz内具有稳定的传输幅度。如图5(c)所示,本网络在7-13ghz内具有稳定的传输相位且所需相差基本稳定在180°。综上所述,本发明可以在8-12ghz(相对带宽40%)频段内实现垂直差波束馈电,且具有良好的宽带馈电幅度和馈电相位稳定性。
图6为第二复合微带线输入端口的s参数进行仿真计算结果。如图6(a)所示,当本发明采用水平差波束馈电时,本网络在7-13ghz内具有良好的阻抗匹配(小于-10db);第二复合微带线输入端口和其他三个输入端口之间具有较好的端口隔离度(高于10db)。如图6(b)所示,本网络在8-12ghz内具有稳定的传输幅度。如图6(c)所示,本网络在7-13ghz内具有稳定的传输相位且所需相差基本稳定在180°。综上所述,本发明可以在8-12ghz(相对带宽40%)频段内实现水平差波束馈电,且具有良好的宽带馈电幅度和馈电相位稳定性。
图7为第三复合微带线输入端口的s参数进行仿真计算结果。如图7(a)所示,当本发明采用和波束馈电时,本网络在7-13ghz内具有良好的阻抗匹配(小于-10db);第三复合微带线输入端口和其他三个输入端口之间具有较好的端口隔离度(高于10db)。如图7(b)所示,本网络在8-12ghz内具有稳定的传输幅度。如图7(c)所示,本网络在7-13ghz内具有稳定的传输相位且相差基本稳定在0°。综上所述,本发明可以在8-12ghz(相对带宽40%)频段内实现和波束馈电,且具有良好的宽带馈电幅度和馈电相位稳定性。
图8为第六复合微带线输入端口的s参数进行仿真计算结果。如图8(a)所示,当本发明采用和波束馈电时,本网络在7-13ghz内具有良好的阻抗匹配(小于-10db);第六复合微带线输入端口和其他三个输入端口之间具有较好的端口隔离度(高于10db)。如图8(b)所示,本网络在8-12ghz内具有稳定的传输幅度。如图8(c)所示,本网络在7-13ghz内具有稳定的传输相位且所需相差基本稳定在180°。综上所述,本发明可以在8-12ghz(相对带宽40%)频段内实现对角面差波束馈电,且具有良好的宽带馈电幅度和馈电相位稳定性。
综上所述,本发明可以在8-12ghz(40%)的带宽内,实现稳定的二维和差相位输出性能。
以上描述仅为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例,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任何限制,显然对于本领域的专业人员来说,在了解了本发明内容和设计原理后,都可能在基于本发明的原理和结构的情况下,进行形式上和细节上的各种修正和改变,例如对馈电网络结构的各种参数的改变。但是这些基于本发明思想的修正和改变仍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