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791851发布日期:2021-01-30 06:19阅读:57来源:国知局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发明涉及显示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随着显示技术的发展,用户对显示面板也提出了各种不同的使用需求。可折叠显示面板是由柔软的材料制成的可折叠的显示装置,具有体积小、便携等优势,被越来越广泛地应用在各个领域中。
[0003]
通常,可折叠显示面板中采用的柔性材料具有一定的抗弯折强度,但是当弯折强度超过柔性材料的抗弯折强度时,柔性显示面板可能会产生不可恢复的形变,例如折痕,折痕会造成折叠区与非折叠区的光学差异,对显示面板的外观和显示效果产生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0004]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用于改善由于折叠产生折痕后造成折叠区与非折叠区的光学差异。
[0005]
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包括:
[0006]
衬底基板;
[0007]
发光层,位于所述衬底基板的一侧;
[0008]
第一膜层,位于所述发光层远离所述衬底基板的一侧;
[0009]
显示区,所述显示区包括折叠区;
[0010]
所述显示面板包括弯折状态,所述弯折状态下所述折叠区朝向所述显示面板的出光面弯折;
[0011]
所述折叠区包括折叠区边缘,所述折叠区边缘包括沿第一方向相对设置的第一边缘和第二边缘,所述第一方向平行于所述衬底基板所在平面且与所述弯折区的弯折轴延伸方向交叉;
[0012]
在所述折叠区,所述第一膜层包括散射粒子;沿所述折叠区中心指向所述折叠区边缘的方向上,所述折叠区包括依次排布的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所述第一区域内所述散射粒子的密度为第一密度,所述第二区域内所述散射粒子的密度为第二密度,所述第一密度小于所述第二密度。
[0013]
另一方面,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上述显示面板。
[0014]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至少实现了如下的有益效果:
[0015]
本发明的显示面板包括衬底基板;位于衬底基板一侧的发光层;位于发光层远离衬底基板的一侧的第一膜层;显示区包括折叠区;显示面板在弯折状态下折叠区朝向显示面板的出光面弯折;折叠区包括折叠区边缘,折叠区边缘包括沿第一方向相对设置的第一边缘和第二边缘,第一方向平行于衬底基板所在平面且与弯折区的弯折轴延伸方向交叉;在折叠区,第一膜层包括散射粒子;沿折叠区中心指向折叠区边缘的方向上,折叠区包括依
次排布的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第一区域内散射粒子的密度为第一密度,第二区域内散射粒子的密度为第二密度,第一密度小于第二密度。一方面,发光层的出光进入到第一膜层,第一膜层中包括散射粒子,出光在散射粒子表面发生散射后会向各个方向等量射出,通过设置散射粒子使发光层的出光中一部分光向正视角方向偏折,这样实现了从视觉上改善由于折叠产生折痕后造成折叠区与非折叠区的光学差异,提高显示效果。另一方面第一区域内散射粒子的第一密度小于第二区域内散射粒子的第二密度,通过折叠区不同的区域设置不同密度的散射粒子,则散射到正视角方向上的光线数量不同,确保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中出光面正视角方向的出光量是大致相等的,保证了折叠区中的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出光均匀,改善了折叠区内对应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的出光量不同,提高显示效果。
[0016]
当然,实施本发明的任一产品必不特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技术效果。
[0017]
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及其优点将会变得清楚。
附图说明
[0018]
被结合在说明书中并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示出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并且连同其说明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的原理。
[0019]
图1是现有技术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截面图;
[0020]
图2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0021]
图3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弯折状态结构示意图;
[0022]
图4是图2中a-a

向的一种剖面图;
[0023]
图5是本发明提供的显示面板视角亮度曲线图;
[0024]
图6是图4中剖面图中显示面板出光面的切线斜率分布图;
[0025]
图7是本发明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0026]
图8是图7中b-b

向的一种剖面图;
[0027]
图9是本发明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0028]
图10是本发明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0029]
图11是图2中a-a

向的又一种剖面图;
[0030]
图12是图2中a-a

向的又一种剖面图;
[0031]
图13是本发明提供又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0032]
图14是图13中d-d

向的一种剖面图;
[0033]
图1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4]
现在将参照附图来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各种示例性实施例。应注意到: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0035]
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发明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
[0036]
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
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说明书的一部分。
[0037]
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例子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例子可以具有不同的值。
[0038]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
[0039]
鉴于现有技术中的可折叠显示面板当弯折强度超过柔性材料的抗弯折强度时,柔性显示面板可能会产生不可恢复的折痕,折痕会造成折叠区与非折叠区的光学差异,对显示面板的外观和显示效果产生影响,发明人对现有技术中的显示面板进行了如下的研究。
[0040]
参照图1,图1是现有技术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截面图,图1中的显示面板000为截面图,该截面图为显示面板000由弯折状态恢复到展平状态后的截面图。显示面板000包括折叠区01和折叠区01相邻的两个非折叠区02,显示面板000包括弯折状态,弯折状态下,折叠区01朝向显示面板000的出光面03弯折,当显示面板000恢复到展平状态后,折叠区01中显示面板000的出光面03一侧会形成折痕04,从图1的截面图中可知位于折叠区01的显示面板000的出光面为弧线,而光线l1

、光线l3

是垂直于弧线的切线方向传播的,与正视角的光线l0

传播方向呈一定夹角,导致在折叠区01中沿正视角方向的出光较少,在非折叠区02中光线l2

是沿着正视角方向传播的。人眼观察显示面板通常是正视角方向,所以人眼观察显示面板时看到的折叠区01的光线较非折叠区02的光线更少,会形成视觉上折叠区01的亮度较非折叠区02的亮度低的情况,使折叠区01形成一条暗纹,影响显示效果。
[0041]
为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用以解决折叠区01的亮度较非折叠区02的亮度低的问题,对于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的具体实施例下文将详述。
[0042]
参照图2、图3、图4和图6,图2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平面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弯折状态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2中a-a

向的一种剖面图图6。
[0043]
图2中的显示面板100包括:衬底基板11;发光层12,位于衬底基板11的一侧;第一膜层13,位于发光层12远离衬底基板的一侧;显示区aa,显示区aa包括折叠区1;
[0044]
显示面板100包括弯折状态,参照图3,弯折状态下折叠区1朝向显示面板aa的出光面5弯折;
[0045]
折叠区1包括折叠区边缘30,折叠区边缘30包括沿第一方向x相对设置的第一边缘31和第二边缘32,第一方向x平行于衬底基板11所在平面且与弯折区1的弯折轴3延伸方向交叉;
[0046]
在折叠区1,第一膜层13包括散射粒子6;沿折叠区中心4指向折叠区边缘30的方向上,折叠区1包括依次排布的第一区域1a和第二区域1b,第一区域1a内散射粒子6的密度为第一密度,第二区域1b内散射粒子6的密度为第二密度,第一密度小于第二密度。
[0047]
可以理解的是,显示面板100的显示区aa还包括与折叠区1相邻的非折叠区2。沿第一方向x上,非折叠区2可以位于折叠区1的一侧,或者非折叠区2位于折叠区1的两侧,本实施例中仅示出了非折叠区2位于折叠区1两侧的情况,即在折叠区1的两侧均包括非折叠区2。
[0048]
图2和图3中仅示出了在折叠区1中沿第二方向x在折叠区中心4一侧设置散射粒子的情况,此外,本发明中的折叠区中心4是折叠区1的几何中心线,图2中示出了弯折轴3和折
叠区中心4重合。
[0049]
可以理解的是,本发明中的显示面板可以为有机自发光显示面板或led显示面板,当然也可以为液晶显示面板,这里不做具体限定。本实施例中未对衬底基板11、发光层12、以及第一膜层13进行图案填充。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中的第一膜层13可以为发光层12远离衬底基板11一侧的任意膜层,这里不做具体限定。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第一膜层13的材料可以包括丙烯酸树脂、聚苯乙烯树脂、苯乙烯一丙烯酸共聚物树脂、聚乙烯树脂、环氧树脂、有机硅树脂、硅橡胶、及它们的混合物,散射粒子的材料可以包括二氧化硅、氧化钛等。
[0050]
参照图4,显示面板100还包括展平状态,显示面板100反复在弯折状态和展平状态之间切换,即显示面板100反复被弯折,会在折叠区1形成折痕,对显示面板100取第一截面,第一截面垂直于显示面板100所在平面且与第一方向x平行,第一截面中,位于折叠区1的显示面板100的出光面5为弧线6,该弧线6即为折痕。
[0051]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第一区域1a和第二区域1b位于折叠中心3指向第一边缘31的一侧,也可以第一区域1a和第二区域1b均位于折叠中心3指向第二边缘32的一侧,当然第一区域1a和第二区域1b也可以位于折叠中心3指向折叠区边缘30的两侧,其中一种情况是第一区域1a位于折叠区中心3指向第一边缘31的一侧,而第二区域1b位于折叠区中心3指向第二边缘32的一侧,另一种情况是第一区域1a位于折叠区中心指向第二边缘32的一侧,而第二区域1b位于折叠区中心3指向第一边缘31的一侧,可以理解的是,只要第一密度小于第二密度即可。
[0052]
图4中光线l1的出光方向为现有技术中折叠区1产生折痕后的出光方向,与正视角方向y呈一定夹角,且该夹角一般较大,观察者在正视角方向y上很难观察到该光线l1。
[0053]
本实施例中发光层12的出光进入到第一膜层13,第一膜层13中包括散射粒子6,出光在散射粒子6表面发生散射后会向各个方向等量射出,其中与正视角方向y的夹角在0
°-
10
°
之间的光均能够被观察者观察到,参照图5,图5是本发明提供的显示面板视角亮度曲线图,横坐标为观察显示面板的视角,即与正视角方向的夹角,纵坐标为亮度,实线对应的是折叠区,虚线对应的是非折叠区,从图5中可以看出,与正视角的夹角在0-10
°
之间时折叠区的亮度基本没有衰减,当与正视角的夹角大于10
°
时折叠区的亮度会发生衰减,所以出光与正视角的夹角维持在0
°
<θ<10
°
范围内,能够保证光线偏折后在正视角范围内出光,不影响亮度。如图4中的光线l2、光线l3和光线l4,即通过设置散射粒子6,使发光层12的出光中一部分光向正视角方向y偏折,当然这里偏折后会与正视角y呈一定夹角,但该夹角在0
°-
10
°
之间的光均能够被观察者观察到,且亮度没有衰减,这样实现了从视觉上改善由于折叠产生折痕后造成折叠区1与非折叠区2的光学差异,提高显示效果。
[0054]
本实施例中第一区域1a内散射粒子6的第一密度小于第二区域1b内散射粒子6的第二密度,通过折叠区不同的区域设置不同密度的散射粒子6,则散射到正视角方向上的光线数量不同,确保第一区域1a和第二区域1b中出光面5正视角方向y的出光量是大致相等的,保证了折叠区1中的第一区域1a和第二区域1b出光均匀,改善了折叠区1内对应第一区域1a和第二区域1b的出光量不同,提高显示效果。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继续参照图4和参照图6,图6是图4中剖面图中显示面板出光面的切线斜率分布图。图4中显示面板包括展平状态,展平状态下衬底基板11处于第一平面s,第一区域1a内显示面板的出光面5与第一平面s具有第一夹角α1,第二区域1b内显示面板的出光面5与第一平面s具有第二夹角α2,第
一夹角α1小于第二夹角α2。
[0055]
结合图4和图6,显示面板的出光面5中与第一平面s的夹角越大的位置切线斜率越大,,光线l1与正视角方向y的夹角也越大,所以需要散射在正视角方向y上的光线也就越多,显示面板的出光面5中与第一平面s的夹角越大的位置,散射粒子6的密度也相应的要越大,反之显示面板的出光面5中与第一平面s的夹角越小的位置切线斜率越小,光线l1与正视角方向y的夹角也越小,所以需要散射在正视角方向y上的光线也就越少,显示面板的出光面5中与第一平面s的夹角越小的位置,散射粒子6的密度也相应的要越小。
[0056]
本实施例中,第一区域1a内显示面板的出光面5与第一平面s的第一夹角α1小于第二区域1b内显示面板的出光面5与第一平面s的第二夹角α2,所以第一区域1a内散射粒子6的第一密度小于第二区域1b内散射粒子6的第二密度,通过显示面板的出光面5中与第一平面s的夹角不同的位置设置不同密度的散射粒子6,则散射到正视角方向上的光线数量不同,确保第一区域1a和第二区域1b中出光面5正视角方向y的出光量是大致相等的,保证了折叠区1中的第一区域1a和第二区域1b出光均匀,改善了折叠区1内对应第一区域1a和第二区域1b的出光量不同,提高显示效果。
[0057]
可以理解的是,参照图6,图6中示出了弧线6(折痕)上各点的切线斜率分布情况,可以看出在弯折区内由折叠区中心(图6中o点)到第一边缘31之间的区域中包括切线斜率逐渐增加的区域z1以及切线斜率逐渐减小的区域z2,由折叠区中心(图6中o点)到第二边缘32之间的区域中包括切线斜率逐渐增加的区域z3以及切线斜率逐渐减小的区域z4,当然,在折叠区中心位置以及折叠区1与非弯折区2交点的位置切线斜率均为0。本实施例中示出了第二区域1b位于切线斜率逐渐增加的区域z1中,而第一区域1a位于切线斜率逐渐增加的区域z1和切线斜率逐渐减小的区域z2中,但是第一区域1a内折痕上各点的切线斜率均大于第二区域1b内折痕上各点的切线斜率。可以理解的是,只要第一区域1a内折痕上各点的切线斜率均大于第二区域1b内折痕上各点的切线斜率即可。
[0058]
结合图4和图6可知,光线l1与正视角方向y的夹角的位置,切线斜率越大也越大,所以需要散射在正视角方向y上的光线也就越多,对应切线斜率越大的位置,散射粒子6的密度也相应的要越大,反之切线斜率越小的位置,光线l1与正视角方向y的夹角也越小,所以需要散射在正视角方向y上的光线也就越少,对应切线斜率越小的位置,散射粒子6的密度也相应的要越小。
[0059]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区域1a对应的切线斜率小于第二区域1b对应的切线斜率,所以第一区域1a内散射粒子6的第一密度小于第二区域1b内散射粒子6的第二密度,通过对应切线斜率不同的区域设置不同密度的散射粒子6,则散射到正视角方向上的光线数量不同,确保第一区域1a和第二区域1b中出光面5正视角方向y的出光量是大致相等的,保证了折叠区1中的第一区域1a和第二区域1b出光均匀,改善了折叠区1内对应第一区域1a和第二区域1b的出光量不同,提高显示效果。
[0060]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参照图7和图8,以及继续参照图6,图7是本发明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图7中b-b

向的一种剖面图。折叠区1还包括第三区域1c,第三区域1c位于第二区域1b远离第一区域1a的一侧,第三区域1c中散射粒子6的密度为第三密度,第三密度小于第二密度。
[0061]
图7的折叠区1中在第二区域1b远离第一区域1a的一侧还包括第三区域1c,第三区
域1c中散射粒子6的第三密度也是小于第二区域1b中散射粒子的密度。
[0062]
结合图6,对应第三区域1c中折痕的各点切线斜率是小于第二区域1b中折痕的各点切线斜率,如上所述,切线斜率越大的位置,各位置的出光与正视角方向y的夹角也越大,所以需要散射在正视角方向y上的光线也就越多,对应切线斜率越大的位置,散射粒子6的密度也相应的要越大,反之切线斜率越小的位置,各位置的出光与正视角方向y的夹角也越小,所以需要散射在正视角方向y上的光线也就越少,对应切线斜率越小的位置,散射粒子6的密度也相应的要越小。第三区域1c中折痕的各点切线斜率是小于第二区域1b中折痕的各点切线斜率,所以需要散射在正视角方向y上的光线也就越少,此时第三区域1c中散射粒子6的第三密度也是小于第二区域1b中散射粒子的密度,通过对应切线斜率不同的区域设置不同密度的散射粒子6,则散射到正视角方向上的光线数量不同,确保第三区域1c和第二区域1b中出光面5正视角方向y的出光量是大致相等的,保证了折叠区1中的第三区域1c和第二区域1b出光均匀,改善了折叠区1内对应第三区域1c和第二区域1b的出光量不同,提高显示效果。
[0063]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参照图9,图9是本发明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图9中示出了在折叠区1中沿第二方向x在折叠区中心4两侧均设置散射粒子的情况。由折叠区中心4指向第一边缘31的区域和由折叠区中心4指向第二边缘32的区域均设置散射粒子,这样折叠区中心4指向第一边缘31的区域和由折叠区中心4指向第二边缘32的区域均能够增加正视角方向y的出光,这样能够更好的从视觉上改善由于折叠产生折痕后造成折叠区1与非折叠区2的光学差异,提高显示效果。
[0064]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继续参照图2至图6,第一区域1a中散射粒子6的折射率小于第二区域1b中散射粒子6的折射率。
[0065]
结合图4和图6可知,切线斜率越大的位置,光线l1与正视角方向y的夹角也越大,那么光线l1向正视角方向y偏折的程度也就越大,对应切线斜率越大的位置散射粒子6的折射率越大越有利于光线向正视角方向y偏折,反之切线斜率越小的位置,光线l1与正视角方向y的夹角也越小,那么光线l1向正视角方向y偏折的程度也就越小,对应切线斜率越小的位置散射粒子6的折射率越小,光线l1向正视角方向y偏折的程度也就越小。
[0066]
本实施例中,第一区域1a中散射粒子6的折射率小于第二区域1b内散射粒子6的折射率,则第一区域1a内光线向正视角方向y偏折的程度小于第二区域1b内光线向正视角方向y偏折的程度,确保第一区域1a和第二区域1b中的出光均是沿正视角方向y射出的,改善了折叠区1内对应第一区域1a和第二区域1b的出光量不同,提高显示效果。
[0067]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参照图10和图6,图10是本发明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图10中第一区域1a中散射粒子6的平均粒径大于第二区域中散射粒子的平均粒径。
[0068]
可以理解的是,结合图6,为了保证了折叠区1中的第一区域1a和第二区域1b出光均匀,所以相较于第一区域1a,需要有更多的出光在第二区域1b中发生散射,这样才能够保证第二区域1b中的出光量与第一区域1a中的出光量大致相等,而当第一区域1a中散射粒子6的平均粒径大于第二区域中散射粒子的平均粒径,这样能够进一步确保发光层12的出光大概率进入散射粒子6并发生散射,如此确保第一区域1a和第二区域1b中出光面5正视角方向y的出光量是大致相等的,保证了折叠区1中的第一区域1a和第二区域1b出光均匀,改善
了折叠区1内对应第一区域1a和第二区域1b的出光量不同,提高显示效果。
[0069]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继续参照图9和图6,折叠区1包括中心区域1d,中心区域1d位于第一区域1a远离第二区域1b的一侧,中心区域1d覆盖折叠区中心4,中心区域1d中,在垂直于衬底基板所在平面的方向上,散射粒子与发光层无交叠。
[0070]
图9中示出了在折叠区1中沿第二方向x在折叠区中心4两侧均设置散射粒子的情况。
[0071]
本实施例中折叠区1的中心区域1d中不设置散射粒子,结合图6可知,在中心区域1d中切线斜率为0,此时说明光线经过该中心区域时是沿正视角方向传播的,如果将该中心区域1d设置散射粒子,反而会使原来沿正视角方向传播的光线发生了散射,而减少了正视角方向的出光,所以在该中心区域1d中无需设置散射粒子6。需要说明的是该中心区域1d在第一方向x上的宽度与弯折半径相关,例如通常显示面板的弯折半径在0.5mm的弯折情况下,中心区域1d在第一方向x上的宽度在0.1~0.3mm左右。
[0072]
本实施例中,显示面板处于展平状态,在垂直于衬底基板所在平面的方向上,散射粒子与中心区域1d无交叠,即在中心区域1d中不设置散射粒子6,由于该中心区域1d中折痕的切线斜率为0,光线经过该中心区域时是沿正视角方向传播的,所以无需设置散射粒子6。
[0073]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参照图11,图11是图2中a-a

向的又一种剖面图,显示面板100还包括色阻层cf,色阻层cf位于发光层12远离衬底基板11的一侧,色阻层df复用为第一膜层13。
[0074]
本实施例中的显示面板100可以为液晶显示面板,液晶显示面板包括色阻层cf,本实施例中利用显示面板100原有的膜层制作散射粒子6,能够简化制作工艺。
[0075]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参照图12,图12是图2中a-a

向的又一种剖面图。显示面板还包括:位于发光层12远离衬底基板11一侧的封装层fz,封装层fz包括有机封装层fz1;位于封装层fz远离衬底基板11一侧的光学胶层oca;第一膜层包括有机封装层fz1、光学胶层oca至少其中之一。
[0076]
图12中示出了在有机封装层fz1和光学胶层oca中均设置散射粒子的情况,当然可以仅在有机封装层fz1或光学胶层oca中设置散射粒子。需要说明的是封装层还可以包括无机封装层(图中未示出),无机封装层包括第一无机封装层和第二无机封装层,第一无机封装层位于有机封装层fz1靠近衬底基板11的一侧,第二无机封装层位于有机封装层fz1远离衬底基板的一侧。光学胶层oca用于粘结显示面板和对显示面板其保护作用的盖板。
[0077]
本实施例中的显示面板100可以为有机自发光显示面板,可以理解的是,当显示面板为有机自发光显示面板时需要对显示面板的发光器件进行封装,通常使用封装层进行封装,防止水氧气腐蚀发光器件。有机自发光显示面板包括位于发光层12远离衬底基板11一侧的封装层fz,封装层fz包括有机封装层fz1;位于封装层fz远离衬底基板11一侧的光学胶层oca,本实施例中利用显示面板100原有的膜层作为第一膜层13,在有机封装层fz1和/或光学胶层oca制作散射粒子6,能够简化制作工艺。
[0078]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参照图13和图14,图13是本发明提供又一种显示面板的平面结构示意图,图14是图13中d-d

向的一种剖面图,。显示区aa还包括非折叠区2,沿第一方向x,非折叠区2位于折叠区1的至少一侧;
[0079]
发光层12包括多个子像素p0;
[0080]
阵列层15,位于发光层12靠近衬底基板11一侧,阵列层15包括驱动晶体管16,驱动晶体管16与子像素p0电连接,用于驱动子像素p0发光;驱动晶体管16包括位于折叠区1的第一晶体管161和位于非折叠区2的第二晶体管162,第一晶体管161电连接的子像素p0颜色和第二晶体管162电连接的子像素p0颜色相同,第一晶体管161的宽长比大于第二晶体管162的宽长比。
[0081]
图13中仅示出了非折叠区2与第一边缘31相邻的情况,当然也可以非折叠区2仅与第二边缘32相邻,当然也可以参照图2中非折叠区2与第一边缘31和第二边缘32均相邻。
[0082]
图14中仅示意性的示出了阵列层15包括驱动晶体管16,当然仅示意出一个第一晶体管161和一个第二晶体管162。图中仅示意性的示出一个第一晶体管161对应散射粒子6的数量。
[0083]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中利用散射粒子6对出光进行散射时折叠区1内的出光向正视角方向y偏折了,但是同时也会使原本正视角方向的出光折射到大视角上了,所以会使折叠区1的亮度较非折叠区2稍暗,所以对于同种颜色的子像素,对应折叠区1的第一晶体管161的宽长比大于位于非折叠区2的第二晶体管162的宽长比,由于驱动晶体管的宽长比与驱动晶体管对与其连接的子像素p0的驱动能力呈正比,宽长比越大,驱动晶体管的驱动能力越大,能够提高折叠区1中子像素p0的亮度,使得折叠区1的亮度与非折叠区2的亮度相同。
[0084]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继续参照图13和图14,显示区aa还包括与第一边缘31和/或第二边缘32相邻的非折叠区2;
[0085]
发光层12包括多个子像素p0,子像素p0包括位于折叠区1的第一子像素p1和位于非折叠区2的第二子像素p2,显示面板100包括向折叠区1的第一子像素p1提供数据电压的第一数据线da1,向非折叠区2的第二子像素p2提供数据电压的第二数据线da2,第一子像素p1和第二子像素p2发光颜色相同;第一子像素p1和第二子像素p2显示相同的灰阶时,第一数据线da1提供的数据电压大于第二数据线da2提供的数据电压。
[0086]
如前所述,本发明中利用散射粒子6对出光进行散射时折叠区1内的出光向正视角方向y偏折了,但是同时也会使原本正视角方向的出光折射到大视角上了,所以会使折叠区1的亮度较非折叠区2稍暗,所以对于同种颜色的子像素,第一子像素p1和第二子像素p2显示相同的灰阶时,第一数据线da1提供的数据电压大于第二数据线da2提供的数据电压,能够提高折叠区1中子像素p0的亮度,使得折叠区1的亮度与非折叠区2的亮度相同。
[0087]
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请参考图15,图1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平面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200,包括本发明上述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100。图15实施例仅以手机为例,对显示装置200进行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200,可以是电脑、电视、车载显示装置等其他具有显示功能的显示装置200,本发明对此不作具体限制。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200,具有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100的有益效果,具体可以参考上述各实施例对于显示面板100的具体说明,本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0088]
通过上述实施例可知,本发明提供的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至少实现了如下的有益效果:
[0089]
本发明的显示面板包括衬底基板;位于衬底基板一侧的发光层;位于发光层远离
衬底基板的一侧的第一膜层;显示区包括折叠区;显示面板在弯折状态下折叠区朝向显示面板的出光面弯折;折叠区包括折叠区边缘,折叠区边缘包括沿第一方向相对设置的第一边缘和第二边缘,第一方向平行于衬底基板所在平面且与弯折区的弯折轴延伸方向交叉;在折叠区,第一膜层包括散射粒子;沿折叠区中心指向折叠区边缘的方向上,折叠区包括依次排布的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第一区域内散射粒子的密度为第一密度,第二区域内散射粒子的密度为第二密度,第一密度小于第二密度。一方面,发光层的出光进入到第一膜层,第一膜层中包括散射粒子,出光在散射粒子表面发生散射后会向各个方向等量射出,通过设置散射粒子使发光层的出光中一部分光向正视角方向偏折,这样实现了从视觉上改善由于折叠产生折痕后造成折叠区与非折叠区的光学差异,提高显示效果。另一方面第一区域内散射粒子的第一密度小于第二区域内散射粒子的第二密度,通过对应折叠区不同的区域设置不同密度的散射粒子,则散射到正视角方向上的光线数量不同,确保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中出光面正视角方向的出光量是大致相等的,保证了折叠区中的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出光均匀,改善了折叠区内对应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的出光量不同,提高显示效果。
[0090]
虽然已经通过例子对本发明的一些特定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以上例子仅是为了进行说明,而不是为了限制本发明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可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对以上实施例进行修改。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来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