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LED显示面板及显示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803189发布日期:2021-02-03 06:55阅读:66来源:国知局
OLED显示面板及显示设备的制作方法
oled显示面板及显示设备
技术领域
[0001]
本申请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本申请涉及一种oled显示面板及显示设备。


背景技术:

[0002]
随着显示技术的发展,由于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oled)显示面板具有轻薄、主动发光、响应速度快、能耗小、驱动电压低、发光效率高、以及可柔性显示等优点,oled显示面板的应用场景不再局限于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显示设备。
[0003]
对于车载显示设备而言,由于车内场景以及安全驾驶的需求,车载显示设备需要控制显示屏的出光角度,避免车载显示设备将显示的画面投影到前挡玻璃而影响驾驶员的视野。传统车载显示设备的显示屏多为lcd(liquid crystal display)显示面板,并通过在lcd显示面板的出光侧设置lcf(light control film,光控膜)膜层,来控制lcd显示面板的出光角度。但是,在将车载显示设备的显示屏替换为oled显示面板时,应用于lcd显示面板的lcf膜层与oled显示面板不匹配,会严重影响车载显示设备的显示效果。而且,如果单独设置与oled显示面板匹配的lcf膜层,则会大大增加oled车载显示设备的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0004]
本申请针对现有方式的缺点,提出一种oled显示面板及显示设备,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现有lcf膜层影响车载显示设备的oled显示面板显示效果的技术问题。
[0005]
第一个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oled显示面板,包括:
[0006]
像素膜层,包括多个子像素;
[0007]
第一膜层,设置于像素膜层出光侧,包括交替排列的第一透光结构和第一遮光结构;第一透光结构在像素膜层的第一投影区域包含子像素,第一透光结构的第一对称轴与子像素的第一对称轴,在第一方向上重合;第一透光结构的第二对称轴与子像素的第二对称轴,在第二方向上具有间隙。
[0008]
第二个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设备,包括:上述第一个方面所提供的oled显示面板。
[0009]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技术效果包括:
[0010]
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oled显示面板中,通过在像素膜层的出光侧设置有第一膜层,使得第一膜层的第一透光结构在像素膜层的第一投影区域包含子像素,这样子像素发出的光线中,通过第一透光结构的部分光线能够出射,但是照射至第一膜层中的第一遮光结构的另一部分光线被阻挡,从而实现利用第一膜层来限制子像素的出光角度。而且,第一透光结构的第一对称轴与子像素的第一对称轴,在第一方向上重合,第一透光结构的第二对称轴与子像素的第二对称轴,在第二方向上具有间隙,从而可以通过第一膜层起到调节每个子像素的出光角度的作用,进而可以调整oled显示面板的出光角度,能够保障oled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符合设计要求。
[0011]
本申请附加的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这些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
得明显,或通过本申请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0012]
本申请上述的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下面结合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0013]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oled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0014]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图1中oled显示面板的a处放大示意图;
[0015]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图2中oled显示面板的bb向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6]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图2中oled显示面板的cc向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7]
附图标记说明:
[0018]
10-像素膜层;11-子像素;12-像素界定结构;
[0019]
20-第一膜层;21-第一透光结构;22-第一遮光结构;23-第二平坦层;
[0020]
30-第二膜层;31-第二透光结构;32-第二遮光结构;33-第一平坦层;
[0021]
40-封装膜层;
[0022]
50-阳极结构;
[0023]
60-第三平坦层;
[0024]
70-支撑层;
[0025]
d1-第一透光结构21的第一对称轴;d2-第一透光结构21的第二对称轴;d2-子像素11的第二对称轴;l2-第二透光结构31的第二对称轴;
[0026]
α1-第一出光角度;α2-第二出光角度;α3-第三出光角;α4-第四出光角度。
具体实施方式
[0027]
下面详细描述本申请,本申请的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部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部件。此外,如果已知技术的详细描述对于示出的本申请的特征是不必要的,则将其省略。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申请,而不能解释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0028]
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除非另外定义,这里使用的所有术语(包括技术术语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申请所属领域中的普通技术人员的一般理解相同的意义。还应该理解的是,诸如通用字典中定义的那些术语,应该被理解为具有与现有技术的上下文中的意义一致的意义,并且除非像这里一样被特定定义,否则不会用理想化或过于正式的含义来解释。
[0029]
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除非特意声明,这里使用的单数形式“一”、“一个”、“所述”和“该”也可包括复数形式。应该进一步理解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中使用的措辞“包括”是指存在所述特征、整数、步骤、操作、元件和/或组件,但是并不排除存在或添加一个或多个其他特征、整数、步骤、操作、元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应该理解,当我们称元件被“连接”到另一元件时,它可以直接连接到其他元件,或者也可以存在中间元件。此外,这里使用的“连接”或“耦接”可以包括无线连接或无线耦接。这里使用的措辞“和/或”包括一个或更多个相关联的列出项的全部或任一单元和全部组合。
[0030]
下面以具体地实施例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以及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如何解决上述
技术问题进行详细说明。
[0031]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oled显示面板产品,该oled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如图2所示为图1中oled显示面板的a处放大示意图,图3为图2中oled显示面板的bb向剖面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2中oled显示面板的cc向剖面结构示意图。oled显示面板包括:像素膜层10,包括多个子像素11;第一膜层20,设置于像素膜层10出光侧,包括交替排列的第一透光结构21和第一遮光结构22;第一透光结构21在像素膜层10的第一投影区域包含子像素11,第一透光结构21的第一对称轴d1与子像素11的第一对称轴,在第一方向上重合;第一透光结构21的第二对称轴d2与子像素11的第二对称轴d2,在第二方向上具有间隙。
[0032]
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oled显示面板中,通过在像素膜层10的出光侧设置有第一膜层20,使得第一膜层20的第一透光结构21在像素膜层10的第一投影区域包含子像素11,这样子像素11发出的光线中,通过第一透光结构21的部分光线能够出射,但是照射至第一膜层20中的第一遮光结构22的另一部分光线被阻挡,从而实现利用第一膜层10来限制子像素的出光角度。而且,第一透光结构21的第一对称轴d1与子像素11的第一对称轴d1,在第一方向上重合;第一透光结构21的第二对称轴d2与子像素11的第二对称轴d2,在第二方向上具有间隙,从而可以通过第一膜层20起到调节每个子像素11的出光角度,进而可以调整oled显示面板的出光角度,能够保障oled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符合设计要求。
[0033]
应当说明的是,以车载显示设备为例来说明,oled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应当符合的具体的设计要求,车载显示设备的显示面板与车辆所处平面具有一定的夹角,以使得显示面板朝向驾驶员,方面驾驶员的查看,同时,为了防止倾斜的显示面板的影响投射到前挡风玻璃上,影响驾驶员的安全驾驶,在保障车载显示设备的显示面板满足驾驶员横向视角需求的同时,还要控制显示面板驾驶员竖向视角的需求,限制显示面板第二方向的出光角度。
[0034]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像素膜层10的子像素11包括阵列排布的r(red,红色)子像素11、g(green,绿色)子像素11和b(blue,蓝色)子像素11。第一膜层20设置于像素膜层10的出光侧,第一膜层20包括交替排列的第一透光结构21和第一遮光结构22,使得每个子像素11均配置有一个第一透光结构21。
[0035]
具体的,如图2所示,第一透光结构21在像素膜层10的第一投影区域包含子像素11,即第一投影区域覆盖子像素11所在的区域,第一透光结构21的第一对称轴d1与子像素11的第一对称轴(图中未示出),在第一方向上重合;第一透光结构21的第二对称轴d2与子像素11的第二对称轴d2,在第二方向上具有间隙。从而通过第一膜层20控制了子像素11在垂直于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上的出光角度,保障了子像素11在垂直于第一方向上的出光角度的对称,在垂直于第二方向上的出光角度的不对称,使得oled显示面板的出光角度满足车载显示设备的要求。应当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所说的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均指的是平行于oled显示面板的方向,且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相互垂直。
[0036]
同时,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膜层20可采用现有的材料和制作工艺与oled显示面板的其它膜层结构一起制备形成,因此,避免了单独配置lcf或偏光片等机构来调整oled显示面板的出光角度,因此,降低了oled显示面板的制造成本。
[0037]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像素膜层10与第一膜层20之间设置有第二膜层30,第二膜层30包括交替排列的第二透光结构31和第二遮光结构32;第二透光结构31在像素膜层
10的第二投影区域包含子像素11,且第一投影区域覆盖第二投影区域,第二透光结构31的第一对称轴(图中未示出)与子像素11的第一对称轴,在第一方向上重合。
[0038]
具体的,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第二膜层30的第二透光结构31在像素膜层10的第二投影区域包含子像素11,即第二投影区域覆盖子像素11所在的区域,且第一投影区域覆盖第二投影区域;第二透光结构31的第一对称轴(图中未示出)与子像素11的第一对称轴,在第一方向上重合。从而在保障oled显示面板的出光角度满足要求的同时,通过设置第二膜层30可以减少外界光线进入到子像素11的进光量,从而有效提高oled显示面板对外界光线的阻挡率,降低了外界光线对oled显示面板显示效果的影响,进一步提高了oled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
[0039]
为了便于理解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oled显示面板的具体结构,下面具体结合图3所示oled显示面板的bb向剖面结构示意图和图4所示oled显示面板的cc向剖面结构示意图,来进行说明。
[0040]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在第一方向上,子像素11的中心点与相邻的一第一遮光结构21的边缘的连线和子像素11的中垂线的夹角为子像素11的第一出光角度α1;子像素11的中心点与相邻的另一第一遮光结构21的边缘的连线和子像素11的中垂线的夹角为子像素的第二出光角度α2;第一出光角度α1与第二出光角度α2相等,且均小于等于50
°

[0041]
本申请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为oled显示面板的bb向剖面结构示意图,通过设置第一透光结构21的第一对称轴d1与子像素11的第一对称轴d1,在第一方向上重合,同时通过第一遮光结构22对光线的遮挡,使得子像素11的第一出光角度α1和第二出光角度α2的角度相等,从而确保了oled显示面板在垂直于第一方向上的出光角度的对称,此处的第一方向平行于oled显示面板所在的车辆的宽度方向,即保障了oled显示面板在驾驶者横向视角上的显示效果。
[0042]
可选地,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出光角度α1与第二出光角度α2均小于等于50
°
,这样设置通过约束子像素11发出的光线,提高了单个子像素11的发光亮度,在不影响oled显示效果的同时,有效保障了oled显示面板整体发光亮度,进一步保障了oled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同时降低了oled显示面板的耗能,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0043]
应当说明的是,图3中用两条带箭头的虚线表示第一方向上子像素11的最大出光角度的两条光线,用一条不在箭头的虚线表示子像素11的中垂线,子像素11的中垂线垂直于第一方向所在的延长线。
[0044]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第二透光结构31的第二对称轴l2与子像素11的第二对称轴d2,在第二方向上具有间隙。
[0045]
为了方便驾驶员的使用,通常车载显示设备的显示面板与车辆所处平面具有一定的夹角,以使得显示面板朝向驾驶员,为了防止倾斜的显示面板的影响投射到前挡风玻璃上,需要控制显示面板在垂直于第一方向上的出光角度,即需要控制显示面板第二方向的出光角度。
[0046]
具体的,本申请实施例中,在沿第二方向上,第二透光结构31的第二对称轴l2与子像素11的第二对称轴d2具有间隙,第二透光结构31的第二对称轴l2与第一透光结构21的第二对称轴d2也具有间隙,从而在保障子像素11在垂直于第二方向上的出光角度的不对称,有效限制了子像素11在第二方向上的出光角度,即保障了oled显示面板在驾驶者竖向视角
上的显示效果,使得oled显示面板的出光角度满足车载显示设备的要求。
[0047]
同时,通过设置第二透光结构31的第二对称轴l2与第一透光结构21的第二对称轴d2也具有间隙,使得在第二方向上,第二膜层30也可以减少外界光线进入到子像素11的进光量,从而有效提高oled显示面板对外界光线的阻挡率,降低了外界光线对oled显示面板显示效果的影响,进一步提高了oled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
[0048]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在第二方向上,子像素11的中心点与相邻的一第一遮光结构22的边缘的连线和子像素11的中垂线的夹角为子像素11的第三出光角度α3;子像素11的中心点与相邻的另一第一遮光结构22的边缘的连线和子像素11的中垂线的夹角为子像素11的第四出光角度α4;第三出光角度α3大于第四出光角度α4。
[0049]
如图4所示为oled显示面板的cc向剖面结构示意图,通过设置第一透光结构21的第二对称轴d2与子像素11的第二对称轴d2,在第二方向上具有间隙,同时通过第一遮光结构22对光线的遮挡,使得子像素11的第三出光角度α3和第三出光角度α3的不相等,从而确保了oled显示面板在垂直于第二方向上的出光角度的不对称,有效限制了子像素11在第二方向上的出光角度,使得oled显示面板的出光角度满足车载显示设备的要求。
[0050]
可选地,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三出光角度α3小于等于20
°
,第四出光角度α4小于等于10
°
,这样设置通过约束子像素11发出的光线,提高了单个子像素11的发光亮度,在不影响oled显示效果的同时,有效保障了oled显示面板整体发光亮度,进一步保障了oled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同时降低了oled显示面板的耗能,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0051]
应当说明的是,图4中用两条带箭头的虚线表示第一方向上子像素11的最大出光角度的两条光线,用一条不在箭头的虚线表示子像素11的中垂线,子像素11的中垂线垂直于第一方向所在的延长线。
[0052]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子像素11包括oled发光层,第一透光结构21的制作材料的透光颜色和第二透光结构31的制作材料透光颜色,均与oled发光层的发光颜色匹配。
[0053]
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设置使第一透光结构21和第二透光结构31透过与子像素11发光颜色相同的光线,子像素11发出的光线通过第一透光结构21和第二透光结构31的滤光,保障了oled显示面板出光颜色的纯正度,从而进一步保障了oled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
[0054]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像素膜层10还包括像素界定结构12;第一遮光结构22的制作材料和第二遮光结构32的制作材料均与像素界定结构12的制作材料相同。
[0055]
第一遮光结构22和第二遮光结构32用于防止子像素11发出的光线透过,同时,降低外界光线进入子像素11的进光量。第一遮光结构22和第二遮光结构32可利用现有显示面板的制造工艺制造而成,为了降低oled显示面板的成本,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遮光结构22、第二遮光结构32和像素界定结构12采用同一种的制作材料制备而成。
[0056]
可选地,像素界定结构12的制作材料包括oled显示面板中黑矩阵层的制作材料。现有显示面板的制备工艺中,黑矩阵层的制作材料包括炭黑,炭黑可有效吸收光线,起到了遮光作用,因此,为了进一步降低oled显示面板的生产成本,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遮光结构22、第二遮光结构32和像素界定结构12的制作材料均采用采用黑矩阵层的制作材料制备而成。
[0057]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像素膜层10与第二膜层30之间设置有封装膜层40,第二膜层30与第一膜层10之间设置有第一平坦层33;在垂直于oled显示面板的方向上,封装
膜层40和第一平坦层33的厚度,与第一出光角度α1、第二出光角度α2、第三出光角α3和第四出光角度α4相关联。
[0058]
本申请实施例中,在oled显示面板的生产过程中,还可以通过调整oled显示面板中封装膜层40和第一平坦层33的厚度,制备得到具有不同第一出光角度α1、第二出光角度α2、第三出光角α3和第四出光角度α4的oled显示面板,避免了通过调整第一膜层20的第一透光结构21和第二膜层30的第二透光结构31的长度,在一定程度上,简化了oled显示面板的生产工艺,提高了oled显示面板的生产效率。
[0059]
如图3和图4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还包括第二平坦层23、第三平坦层60、阳极结构50和支撑层70。
[0060]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设备,包括:上述各个实施例所提供的oled显示面板。
[0061]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显示设备的oled显示面板在垂直于第一方向上的出光角度的对称,在垂直于第二方向上的出光角度的不对称。因此该显示设备满足车载显示设备的要求,可应用于汽车、高铁等交通工具。
[0062]
应用本申请实施例,至少能够实现如下有益效果:
[0063]
1、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oled显示面板中,通过在像素膜层10的出光侧设置有第一膜层20,使得第一膜层20的第一透光结构21在像素膜层10的第一投影区域包含子像素11,这样子像素11发出的光线中,通过第一透光结构21的部分光线能够出射,但是照射至第一膜层20中的第一遮光结构22的另一部分光线被阻挡,从而实现利用第一膜层10来限制子像素的出光角度。而且,第一透光结构21的第一对称轴d1与子像素11的第一对称轴d1,在第一方向上重合;第一透光结构21的第二对称轴d2与子像素11的第二对称轴d2,在第二方向上具有间隙,从而可以通过第一膜层20起到调节每个子像素11的出光角度,进而可以调整oled显示面板的出光角度,能够保障oled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符合设计要求。
[0064]
同时,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膜层20可采用现有的材料和制作工艺与oled显示面板的其它膜层结构一起制备形成,因此,避免了单独配置lcf或偏光片等机构来调整oled显示面板的出光角度,因此,降低了oled显示面板的制造成本。
[0065]
2、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二膜层30的第二透光结构31在像素膜层10的第二投影区域包含子像素11,且第一投影区域覆盖第二投影区域;第二透光结构31的第一对称轴与子像素11的第一对称轴,在第一方向上重合。从而在保障oled显示面板的出光角度满足要求的同时,通过设置第二膜层30可以减少外界光线进入到子像素11的进光量,从而有效提高oled显示面板对外界光线的阻挡率,降低了外界光线对oled显示面板显示效果的影响,进一步提高了oled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
[0066]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0067]
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
两个以上。
[0068]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0069]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0070]
以上所述仅是本申请的部分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至少一个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