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899512发布日期:2021-07-16 20:36阅读:45来源:国知局
电子组件的制作方法
电子组件
【技术领域】
1.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子组件,尤其涉及一种具有可穿戴设备的电子组件。


背景技术:

2.美国专利us9439574b2、us9685744b2、us9698545b2和us9722375b2号公告了各种可用于检测人体的医疗用电子组件,该电子组件包括可穿戴设备及线缆组件,该等电子组件的使用方式可参阅美国专利us8527038b2号所示。所述可穿戴设备包括通过腕带携带在患者身上的壳体以及设于壳体内的插座连接器,壳体上设有插接口,所述线缆组件穿过对应的插接口与插座连接器对接配合进而将传感器器感测到患者身体上的数据信号传输至可穿戴设备上。
3.由于该电子组件携带在患者的身体上进行使用,在使用过程中,患者会进行行走或活动,线缆组件很容易从可穿戴设备的插接口内发生松动或脱落现象,进而产生无法与插座连接器可靠对接以实现数据信号顺利传输的不良现象。
4.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改良的电子组件来解决以上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实现可靠对接的电子组件。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电子组件,包括相互配合的可穿戴设备及线缆组件;所述可穿戴设备包括壳体及设于所述壳体内的插座连接器,所述壳体设有收容空间以及位于收容空间相对两侧的前端及后端,所述壳体在前端设有连通所述收容空间及外界的对接口,所述插座连接器收容在收容空间内并包括绝缘本体以及设于所述绝缘本体的若干导电端子,所述绝缘本体设有开口朝前并与所述对接口相连通的收容槽,所述导电端子设有凸伸入收容槽内的接触部;所述线缆组件包括基座、向后凸伸出所述基座的舌板、包覆在所述基座外围的塑胶部、设置在所述舌板上的插头端子以及延伸出所述塑胶部的线缆;其中,所述可穿戴设备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壳体上并位于对接口至少一侧的第一磁吸元件,所述第一磁吸元件位于所述插座连接器的前方;所述线缆组件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基座前方并位于所述塑胶部至少一侧以与所述第一磁吸元件吸附配合的第二磁吸元件。
7.更进一步地,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组件,其特征在于:第一磁吸元件成对设置并位于所述对接口的上下两侧;所述第二磁吸元件成对设置并位于所述塑胶部的上下两侧。
8.更进一步地,所述成对设置的第一磁吸元件左右相互错位设置,所述成对设置的第二磁吸元件左右相互错位设置。
9.更进一步地,所述壳体包括上下组装在一起并围设形成所述收容空间的内壳及盖体、固定并包覆在所述内壳外部的外壳以及设于所述外壳上的腕带;所述对接口包括设于内壳的第一对接口及设于外壳的第二对接口,所述第二对接口的内径大于所述第一对接
口,所述成对设置的第一磁吸元件位于第二对接口后方并位于第一对接口的上下两侧;当线缆组件与插座连接器对接配合时,所述线缆组件的舌板穿过壳体的对接口并收容在插座连接器的收容槽内,所述基座收容在第一对接口内,所述塑胶部收容在第二对接口内。
10.更进一步地,所述插座连接器还包括一对设于所述绝缘本体的弹性锁扣元件,所述绝缘本体设有一对位于收容槽左右两侧并与所述收容槽连通的开槽,所述锁扣元件包括收容在对应开槽内并突伸入收容槽的弹性臂;所述插头连接器的舌板设有一对位于左右两侧以供所述弹性臂锁扣配合的凹口。
11.更进一步地,所述插座连接器还包括包覆在绝缘本体后方的金属后壳以及包覆在绝缘本体下方的金属下壳;所述绝缘本体设有围设形成所述收容槽的收容部以及位于收容部后方的后座,所述后座的高度小于所述收容部,所述金属后壳包括包覆所述后座上表面的主体、自主体的两侧向下弯折延伸的侧壁以及自主体的后端向下弯折延伸的后壁,所述金属下壳设有包覆所述后座下表面的水平部以及一对自水平部的两侧向上弯折延伸的竖直部,所述两竖直部夹持在对应的后座与侧壁之间。
12.更进一步地,所述锁扣元件设有自弹性臂的后端向前反向弯折延伸的延伸部以及自弹性臂的下缘弯折延伸出绝缘本体的接脚,所述延伸部位于竖直部的上方并夹持在对应的后座与侧壁之间。
13.更进一步地,所述后座呈中间下凹的“凹”字形结构,所述主体同样呈与后座相对应的“凹”字形结构,所述主体的前端在对应的下凹处设有若干向上并向前倾斜延伸进而抵靠在收容部后端面的弹片。
14.更进一步地,所述收容部的两侧设有向外凸伸的凸部,所述凸部设有前后贯穿的通孔;所述两侧壁的前端设有贴靠在对应凸部后方的耳部,所述耳部设有与对应通孔连通的开口;所述插座连接器还包括一对穿过对应开口及通孔以将绝缘本体及金属后壳固定至壳体的琐附元件。
15.更进一步地,所述绝缘本体设有沿高度方向位于所述收容槽一侧的若干端子槽,所述端子槽沿左右方向排布成一排并与所述收容槽连通,所述导电端子沿左右方向排布成一排并收容在对应的端子槽内;所述插头端子呈两排设置在所述舌板的上下表面;所述线缆组件可通过180度翻转的两种方式与所述插座连接器进行对接配合。
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通过将第一磁吸元件设于壳体位于对接口的至少一侧并且位于插座连接器的前方,并与设于塑胶部的第二磁吸元件吸附配合,从而可将基座及塑胶部更好地固定在对接口内,不仅可以防止线缆组件的脱落,同时也可以避免对舌板与收容槽的配合构成影响,保证了线缆组件与可穿戴设备实现可靠对接配合。
【附图说明】
17.图1是本发明电子组件中线缆组件与可穿戴设备配合前的立体示意图。
18.图2是图1中线缆组件与可穿戴设备配合时的立体示意图。
19.图3是图2中线缆组件翻转180度后与可穿戴设备配合时的立体示意图。
20.图4是图1的立体剖视图。
21.图5是图4中点划线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22.图6是图5中线缆组件与可穿戴设备配合时的放大立体剖视图。
23.图7是图5中线缆组件翻转180度后与可穿戴设备配合时的放大立体剖视图。
24.图8是可穿戴设备的部分分解图。
25.图9是可穿戴设备的前视图。
26.图10是可穿戴设备中的插座连接器与电路板配合时的立体示意图。
27.图11是线缆组件的前视图。
28.图12是线缆组件与插座连接器配合前的立体示意图。
29.图13是图12另一角度的立体示意图。
30.图14是线缆组件翻转180度后与插座连接器配合前的立体示意图。
31.图15是插座连接器的立体分解图。
32.图16是图15另一角度的立体分解图。
33.【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34.可穿戴设备
ꢀꢀꢀꢀꢀ
500
ꢀꢀꢀꢀꢀꢀꢀꢀꢀ
壳体
ꢀꢀꢀꢀꢀꢀꢀꢀꢀ
510
35.前端
ꢀꢀꢀꢀꢀꢀꢀꢀꢀꢀꢀ
520
ꢀꢀꢀꢀꢀꢀꢀꢀꢀ
后端
ꢀꢀꢀꢀꢀꢀꢀꢀꢀ
522
36.收容空间
ꢀꢀꢀꢀꢀꢀꢀ
512
ꢀꢀꢀꢀꢀꢀꢀꢀꢀ
内壳
ꢀꢀꢀꢀꢀꢀꢀꢀꢀ
511
37.盖体
ꢀꢀꢀꢀꢀꢀꢀꢀꢀꢀꢀ
513
ꢀꢀꢀꢀꢀꢀꢀꢀꢀ
琐附元件
ꢀꢀꢀꢀꢀ
514
38.外壳
ꢀꢀꢀꢀꢀꢀꢀꢀꢀꢀꢀ
515
ꢀꢀꢀꢀꢀꢀꢀꢀꢀ
腕带
ꢀꢀꢀꢀꢀꢀꢀꢀꢀ
517
39.对接口
ꢀꢀꢀꢀꢀꢀꢀꢀꢀ
521
ꢀꢀꢀꢀꢀꢀꢀꢀꢀ
第一对接口
ꢀꢀꢀ
518
40.第二对接口
ꢀꢀꢀꢀꢀ
519
ꢀꢀꢀꢀꢀꢀꢀꢀꢀ
电路板
ꢀꢀꢀꢀꢀꢀꢀ
530
41.插座连接器
ꢀꢀꢀꢀꢀ
550
ꢀꢀꢀꢀꢀꢀꢀꢀꢀ
凸柱
ꢀꢀꢀꢀꢀꢀꢀꢀꢀ
551
42.绝缘本体
ꢀꢀꢀꢀꢀꢀꢀ
552
ꢀꢀꢀꢀꢀꢀꢀꢀꢀ
收容部
ꢀꢀꢀꢀꢀꢀꢀ
553
43.收容槽
ꢀꢀꢀꢀꢀꢀꢀꢀꢀ
554
ꢀꢀꢀꢀꢀꢀꢀꢀꢀ
端子槽
ꢀꢀꢀꢀꢀꢀꢀ
555
44.后座
ꢀꢀꢀꢀꢀꢀꢀꢀꢀꢀꢀ
556
ꢀꢀꢀꢀꢀꢀꢀꢀꢀ
开槽
ꢀꢀꢀꢀꢀꢀꢀꢀꢀ
557
45.凸部
ꢀꢀꢀꢀꢀꢀꢀꢀꢀꢀꢀ
558
ꢀꢀꢀꢀꢀꢀꢀꢀꢀ
通孔
ꢀꢀꢀꢀꢀꢀꢀꢀꢀ
559
46.导电端子
ꢀꢀꢀꢀꢀꢀꢀ
560
ꢀꢀꢀꢀꢀꢀꢀꢀꢀ
接触部
ꢀꢀꢀꢀꢀꢀꢀ
562
47.尾部
ꢀꢀꢀꢀꢀꢀꢀꢀꢀꢀꢀ
564
ꢀꢀꢀꢀꢀꢀꢀꢀꢀ
固定部
ꢀꢀꢀꢀꢀꢀꢀ
563
48.金属后壳
ꢀꢀꢀꢀꢀꢀꢀ
570
ꢀꢀꢀꢀꢀꢀꢀꢀꢀ
主体
ꢀꢀꢀꢀꢀꢀꢀꢀꢀ
572
49.侧壁
ꢀꢀꢀꢀꢀꢀꢀꢀꢀꢀꢀ
573
ꢀꢀꢀꢀꢀꢀꢀꢀꢀ
耳部
ꢀꢀꢀꢀꢀꢀꢀꢀꢀ
574
50.开口
ꢀꢀꢀꢀꢀꢀꢀꢀꢀꢀꢀ
575
ꢀꢀꢀꢀꢀꢀꢀꢀꢀ
弹片
ꢀꢀꢀꢀꢀꢀꢀꢀꢀ
576
51.后壁
ꢀꢀꢀꢀꢀꢀꢀꢀꢀꢀꢀ
578
ꢀꢀꢀꢀꢀꢀꢀꢀꢀ
金属下壳
ꢀꢀꢀꢀꢀ
580
52.水平部
ꢀꢀꢀꢀꢀꢀꢀꢀꢀ
581
ꢀꢀꢀꢀꢀꢀꢀꢀꢀ
锁扣元件
ꢀꢀꢀꢀꢀ
582
53.竖直部
ꢀꢀꢀꢀꢀꢀꢀꢀꢀ
583
ꢀꢀꢀꢀꢀꢀꢀꢀꢀ
弹性臂
ꢀꢀꢀꢀꢀꢀꢀ
584
54.穿孔
ꢀꢀꢀꢀꢀꢀꢀꢀꢀꢀꢀ
585
ꢀꢀꢀꢀꢀꢀꢀꢀꢀ
延伸部
ꢀꢀꢀꢀꢀꢀꢀ
586
55.接脚
ꢀꢀꢀꢀꢀꢀꢀꢀꢀꢀꢀ
588
ꢀꢀꢀꢀꢀꢀꢀꢀꢀ
电线
ꢀꢀꢀꢀꢀꢀꢀꢀꢀ
590
56.第一磁吸元件
ꢀꢀꢀ
540
ꢀꢀꢀꢀꢀꢀꢀꢀꢀ
线缆组件
ꢀꢀꢀꢀꢀ
600
57.基座
ꢀꢀꢀꢀꢀꢀꢀꢀꢀꢀꢀ
602
ꢀꢀꢀꢀꢀꢀꢀꢀꢀ
舌板
ꢀꢀꢀꢀꢀꢀꢀꢀꢀ
604
58.插头端子
ꢀꢀꢀꢀꢀꢀꢀ
606
ꢀꢀꢀꢀꢀꢀꢀꢀꢀ
凹口
ꢀꢀꢀꢀꢀꢀꢀꢀꢀ
607
59.塑胶部
ꢀꢀꢀꢀꢀꢀꢀꢀꢀ
608
ꢀꢀꢀꢀꢀꢀꢀꢀꢀ
线缆
ꢀꢀꢀꢀꢀꢀꢀꢀꢀ
610
60.第二磁吸元件
ꢀꢀꢀ
612
61.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发明。
【具体实施方式】
62.为便于更好的理解本发明的目的、结构、特征以及功效等,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63.请参阅图1

6所示本发明的电子组件包括可穿戴设备500及与其配合的线缆组件600,为方便描述,以线缆组件600与可穿戴设备500对接配合的方向为前后方向。所述可穿戴设备500包括围设形成收容空间512的壳体510、收容在收容空间512内的电路板530以及安装在电路板530的插座连接器550。
64.所述壳体510设有相对的前端520及后端522,所述电路板530设置在前端520与后端522之间。所述壳体510包括上下组装在一起并围设形成所述收容空间512的内壳511及盖体513、固定并包覆在所述内壳511外部的外壳515以及设于所述外壳515上以方便携带的腕带517。
65.所述插座连接器550位于靠近前端520的收容空间512内,其包括绝缘本体552、设于所述绝缘本体552的若干导电端子560、包覆在绝缘本体552后方的金属后壳570以及包覆在绝缘本体552下方的金属下壳580。所述绝缘本体552设有开口朝前的收容槽554以及沿高度方向位于所述收容槽554下方的若干端子槽555,所述端子槽555沿左右方向排布成一排并向上与所述收容槽554连通。每一导电端子560设有固定在绝缘本体552的固定部563、收容在对应端子槽555并向上凸伸入收容槽554内的弹性接触部562以及延伸出绝缘本体552并以表面安装方式焊接至电路板530的尾部564,所述导电端子560沿左右方向排布成一排。
66.所述绝缘本体552设有围设形成所述收容槽554的收容部553以及位于收容部553后方的后座556。所述收容部553的两侧设有向外凸伸的凸部558,所述凸部558设有前后贯穿的通孔559。所述后座556的高度小于所述收容部553,且所述后座556呈中间下凹的“凹”字形结构。所述金属后壳570包括呈水平设置并包覆所述后座556上表面的主体572、自主体572的两侧向下弯折延伸的侧壁573以及自主体572的后端向下弯折延伸以遮蔽后座556后端面的后壁578。所述主体572同样呈与后座556相对应的“凹”字形结构,所述主体572的前方在对应的下凹处设有若干向上并向前倾斜延伸进而抵靠在收容部553后端面的弹片576。所述两侧壁573包覆在后座556的两外侧,且每一侧壁573的前端设有贴靠在凸部558后方的耳部574,所述耳部574设有与对应通孔559连通的开口575。所述插座连接器550还包括一对穿过对应开口575及通孔559以将绝缘本体552及金属后壳570固定至壳体510上的琐附元件514,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琐附元件514为螺钉。
67.所述金属下壳580设有包覆所述后座556下表面的水平部581以及一对自水平部581的两侧向上弯折延伸的竖直部583,所述两竖直部583夹持在对应的后座556与侧壁573之间,从而使金属后壳570与金属下壳580形成电性连接进而达到很好的屏蔽效果。所述后座556的下方设有向下凸伸以固定至电路板530的凸柱551,所述水平部581设有供凸柱551向下穿过的穿孔585。
68.所述插座连接器550还包括一对设于所述绝缘本体552的弹性锁扣元件582,所述绝缘本体552设有一对位于收容槽554左右两侧的开槽557,所述开槽557与收容槽554连通并向后贯穿对应的后座556,所述锁扣元件582自后向前组装至所述开槽557,其包括收容在对应开槽557内并突伸入收容槽554的弹性臂584、自弹性臂584的后端向前反向弯折延伸的延伸部586以及自弹性臂584的下缘向下延伸后再沿水平方向弯折延伸的接脚588。所述延
伸部586位于竖直部583的上方并夹持在对应的后座556与侧壁573之间,从而使锁扣元件582与金属后壳570及金属下壳580形成电性连接,所述接脚588焊接至电路板530从而不仅可以达到接地效果也可以对锁扣元件582形成更好的固定作用。
69.可穿戴设备500还包括一对从壳体510的后端522向前插入所述收容空间512的电线590,所述电线590可通过导电元件(未图示)安装至电路板530进而与插座连接器550电性连接。所述壳体510的前端520设有向前贯穿的对接口521,所述对接口521与所述收容空间512及外界连通,其包括设于内壳511的第一对接口518及设于外壳515的第二对接口519,所述第二对接口519的内径大于所述第一对接口518。所述可穿戴设备500还包括一对设置在壳体510上并位于第一对接口518上下两侧的第一磁吸元件540,所述两第一磁吸元件540位于第二对接口519后方且位于插座连接器550的前方,两第一磁吸元件540左右错位设置。
70.所述线缆组件600用于与插座连接器550对接配合进而达成电源及信号的传输功能,所述线缆组件600包括基座602、向后凸伸出基座602的舌板604、位于基座602前方并包覆在基座602外围的塑胶部608、两排设置在所述舌板604上下表面的插头端子606以及从侧向延伸出塑胶部608的线缆610。所述舌板604设有一对位于左右两侧的凹口607。所述线缆组件600还包括一对设置在塑胶部608的上下两侧并位于基座602所述前方的第二磁吸元件612。
71.当线缆组件600与插座连接器550对接配合时,所述线缆组件600可通过180度翻转的两种方式与插座连接器550进行对接配合,从而达到了防反插的目的,线缆组件600的舌板604穿过壳体510的对接口521并收容在插座连接器550的收容槽554内,所述插头端子606与导电端子560接触配合进而达成电性连接,所述基座602收容在第一对接口518内,所述塑胶部608收容在第二对接口519内,所述第一磁吸元件540与第二磁吸元件612通过磁力相互吸附,由于所述第一磁吸元件540位于壳体510第一对接口518的上下两侧并且位于插座连接器550的前方,从而可将基座602及塑胶部608更好地固定在对应的第一对接口518及第二对接口519内,不仅可以防止线缆组件600的脱落,同时也可以避免对舌板604与收容槽554的配合构成影响。另外,所述弹性臂582锁扣在对应的凹口607可以增加线缆组件600与插座连接器550的保持力。
72.以上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不应以此限制本发明的范围。即凡是依本发明权利要求书及本发明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简单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应仍属本发明专利涵盖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