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路板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807905发布日期:2021-02-03 12:08阅读:47来源:国知局
电路板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路板连接器,尤其涉及一种具有金属保护支架的电路板连接器。


背景技术:

[0002]
板对板连接器(board to board connector,简称btb)是电子设备(例如手机、平板电脑等)中经常使用的一种接插件,其作用是实现电子设备的主板与各模组(例如显示模组,触摸模组,摄像头模组等)之间的机械及电气上的互连。现有的板对板连接器中各个电连接器会增加保护支架以提升自身强度,从而避免因插接时塑胶体的破损而出现装配不到位等异常情况的发生。同时,随着快速充电技术的发展,用户对于电子设备的续航能力以及缩短电池的充电时间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能够实现电池的快速充电,则要求快充路径上的器件,例如:电池、板对板连接器与芯片等都能够承载大电流的传输。对于板对板连接器而言,为了提高其本身的快速充电能力就需要降低板对板连接器的传输阻抗。因此,如何在保证电连接器自身强度的同时提高其电流通流能力,成为了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难题。
[0003]
所以,希望提出一种新的电路板连接器,以克服上述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0004]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保护支架的电路板连接器,该保护支架保证了电路板连接器整体强度的同时兼顾有良好的通流能力。
[0005]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路板连接器,用以固定于一电路板上,所述电路板连接器包括沿纵向延伸的绝缘本体、固持于所述绝缘本体上的端子及位于所述绝缘本体纵向两端的保护支架,所述绝缘本体设有沿纵向延伸的两个侧壁及连接两个所述侧壁的两个端壁。所述保护支架固定于所述端壁上且包括遮覆于所述端壁的端壁加强片及至少部分遮覆于所述侧壁的侧壁加强片,所述侧壁加强片连接于所述端壁加强片的横向两端。所述侧壁加强片设有至少部分遮覆于所述侧壁顶面的侧壁顶板部及自所述侧壁顶板部的横向外侧向下弯折延伸的侧壁侧板部,所述侧壁侧板部固持于所述侧壁内且设有自底边沿横向向外延伸的焊接部及自底边沿横向向内弯折且向上延伸的弹性臂,所述焊接部焊接于所述电路板上,且所述弹性臂的末端位于所述侧壁顶板部的下方。
[0006]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两个所述侧壁与两个所述端壁围设形成插槽,所述侧壁设有自内壁面向内凹陷的让位槽,所述让位槽连通于所述插槽,且所述弹性臂收容于所述让位槽内。
[0007]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侧壁侧板部埋设于所述侧壁内且与所述侧壁顶板部共同包围所述让位槽,所述侧壁顶板部位于所述让位槽及所述弹性臂的上方,且所述侧壁顶板部设有对应于所述弹性臂的缺口,以露出所述弹性臂。
[0008]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端壁加强片设有遮覆于所述端壁顶面的端壁顶板部及
自所述端壁顶板部的纵向内侧向下弯折延伸的端壁内板部,所述端壁内板部遮蔽于所述端壁的内壁面,且所述侧壁顶板部连接于所述端壁顶板部的横向两端。
[0009]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端壁加强片还设有自所述端壁顶板部的纵向外侧向下弯折延伸的端壁侧板部及自所述端壁侧板部的底边沿纵向延伸出所述绝缘本体的焊接脚,所述端壁侧板部埋设于所述端壁内,所述焊接脚焊接于所述电路板上。
[0010]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绝缘本体设有位于所述插槽内的中央岛部,所述保护支架包括至少部分遮覆于所述岛部的岛部加强片,所述岛部加强片连接至所述端壁内板部,且所述弹性臂分别位于所述岛部加强片的横向两侧。
[0011]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岛部加强片设有至少部分遮覆于所述岛部顶面的岛部顶板部、自所述岛部顶板部的纵向外侧向下弯折延伸的岛部端板部及暴露于所述插槽内的连接部,所述岛部端板部遮覆于所述岛部的纵向端面,所述连接部的纵向两端分别连接至所述岛部端板部与所述端壁内板部的底边。
[0012]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岛部加强片一体成型于所述岛部上,所述端壁顶板部向上突伸出所述端壁的顶面,所述侧壁顶板部向上突伸出所述侧壁的顶面,而所述岛部顶板部未超出所述岛部的顶面。
[0013]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侧壁顶板部连接于所述端壁顶板部的横向两端以形成顶面遮蔽部,所述顶面遮蔽部包括与所述绝缘本体的顶面平行设置的水平部及自所述水平部的内侧边向下倾斜延伸的倾斜部,所述倾斜部自所述水平部的内侧边抽引成型。
[0014]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保护支架一体成型于所述绝缘本体上,所述焊接部沿横向延伸出所述绝缘本体,且所述焊接部与所述弹性臂在纵向上错位排布。
[0015]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所述保护支架包括遮覆于端壁的端壁加强片及至少部分遮覆于侧壁的侧壁加强片,由此提升了电路板连接器的自身强度。同时,所述侧壁加强片设有至少部分遮覆于侧壁顶面的侧壁顶板部及自侧壁顶板部的横向外侧向下弯折延伸的侧壁侧板部,所述侧壁侧板部固持于侧壁内且设有自底边沿横向向外延伸的焊接部及自底边沿横向向内弯折且向上延伸的弹性臂,所述焊接部焊接于电路板上,且所述弹性臂的末端位于侧壁顶板部的下方。当所述电路板连接器与对接连接器配合时,所述弹性臂与对接保护支架接触,从而在两者间形成一个最短的通流路径,即在保证电路板连接器自身强度的同时减小了电路板连接器的通流路径,从而使得电路板连接器的整体阻抗较小,有利于提升电路板连接器的通流能力。
附图说明
[0016]
图1是本发明较佳实施例中电路板连接器的立体示意图。
[0017]
图2是图1所示的电路板连接器的分解示意图。
[0018]
图3是图1所示的电路板连接器的俯视图。
[0019]
图4是图2所示的电路板连接器中保护支架的立体示意图。
[0020]
图5是图4所示的保护支架另一角度的立体示意图。
[0021]
图6是图4所示的保护支架的俯视图。
[0022]
图7是图3所示的电路板连接器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3]
参阅图1至图3所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揭示了一种电路板连接器100,用以安装固定于电路板(未图示)上。所述电路板连接器100包括沿纵向延伸的绝缘本体10、固持于绝缘本体10上的端子20及位于绝缘本体10纵向两端的保护支架30。所述绝缘本体10设有沿纵向延伸的中央岛部11、位于岛部11横向两侧的两侧壁12及连接于两侧壁12的两端壁13。所述岛部11、两侧壁12及两端壁13共同限定形成插槽14,即所述岛部11位于插槽14内,且所述插槽14可供对接连接器(未图示)的插入。
[0024]
所述保护支架30一体成型于绝缘本体10上且固定于绝缘本体10的端壁13上,用以提升电路板连接器100的整体强度。结合图4及图6所示,所述保护支架30设有遮覆于端壁13的端壁加强片40、至少部分遮覆于侧壁12的侧壁加强片50及至少部分遮覆于岛部11的岛部加强片60,所述侧壁加强片50连接于端壁加强片40的横向两端。
[0025]
所述端壁加强片40设有遮覆于端壁13顶面的端壁顶板部41、自端壁顶板部41的纵向内侧向下弯折延伸的端壁内板部42、自端壁顶板部41的纵向外侧向下弯折延伸的端壁侧板部43及自端壁侧板部43的底边沿纵向延伸出绝缘本体10的焊接脚44。所述端壁内板部42遮蔽于端壁13的内壁面,且所述端壁侧板部43埋设于端壁13内,用以提升所述绝缘本体10的端壁13的强度。所述焊接脚44用以焊接固定于电路板上,从而增加电路板连接器100的电流导通能力。
[0026]
所述侧壁加强片50设有至少部分遮覆于侧壁12顶面的侧壁顶板部51、自侧壁顶板部51的横向外侧向下弯折延伸的侧壁侧板部52、自侧壁侧板部52的底边沿横向向内弯折且向上延伸的弹性臂53及自侧壁侧板部52的底边沿横向延伸的焊接部54,所述弹性臂53分别位于岛部加强片60的横向两侧。所述侧壁顶板部51连接于端壁顶板部41的横向两端,以使侧壁加强片50与端壁加强片40形成一个整体。所述侧壁侧板部52埋设于侧壁12内,用以提升所述绝缘本体10的侧壁12的强度,所述弹性臂53与焊接部54则在纵向上错位排布于侧壁侧板部52的两侧。所述焊接部54沿横向延伸出绝缘本体10且用以焊接固定于电路板上,从而增加电路板连接器100的电流导通能力。
[0027]
结合图7所示,所述侧壁12设有自其内壁面向内凹陷的让位槽15,所述让位槽15连通于插槽14,且所述弹性臂53收容于让位槽15内。所述侧壁侧板部52埋设于侧壁12内且与侧壁顶板部51共同包围上述让位槽15,以保证让位槽15处侧壁12的自身强度。所述侧壁顶板部51位于让位槽15及弹性臂53的上方,即所述弹性臂53位于侧壁顶板部51的下方,从而能起到保护弹性臂53的作用。同时,所述侧壁顶板部51设有对应于弹性臂53的缺55以露出所述弹性臂53,便于弹性臂53与对接保护支架相接触。当所述电路板连接器100与对接连接器配合时,所述弹性臂53与对接连接器的对接保护支架接触,从而在对接连接器、电路板连接器100与电路板之间形成一个最短的通流路径,即在保证电路板连接器100自身强度的同时减小了电路板连接器100的通流路径,从而使得电路板连接器100的整体阻抗较小,有利于提升电路板连接器100的通流能力。
[0028]
所述岛部加强片60连接至端壁内板部42且设有至少部分遮覆于岛部11顶面的岛部顶板部61、自岛部顶板部61的纵向外侧向下弯折延伸的岛部端板部62及暴露于插槽14内的连接部63,所述岛部顶板部61未超出岛部11的顶面。所述岛部端板部62遮覆于岛部11的纵向端面,用以提升所述绝缘本体10的岛部11的强度。所述连接部63的纵向两端分别连接
至岛部端板部62与端壁内板部42的底边,以使所述岛部加强片60与端壁加强片40形成一个整体,由此可知,所述保护支架30为一整体构件。
[0029]
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端壁加强片40的端壁顶板部41向上突伸出端壁13的顶面,所述侧壁加强片50的侧壁顶板部51向上突伸出侧壁13的顶面,使得保护支架30在增加绝缘本体10的强度且实现大电流的导通的同时,其可先于绝缘本体10与对接保护支架进行接触且导引,从而避免了对接保护支架因接触绝缘本体10而导致绝缘本体10的侧壁12与端壁13受损的问题。
[0030]
本实施方式中,所述侧壁顶板部51连接于端壁顶板部41的横向两端以形成顶面遮蔽部31,所述顶面遮蔽部31包括与绝缘本体10的顶面平行设置的水平部32及自水平部32的内侧边向下倾斜延伸的倾斜部33,且所述倾斜部33自水平部32的内侧边抽引成型。所述倾斜部33用于在电路板连接器100与对接连接器插接时导引所述对接连接器的插入。所述倾斜部33在抽引成型后,其材料会通过冷作硬化而变硬,使得所述倾斜部33的强度变大且导向效果也有明显的提升,即所述保护支架30在保证整体强度的同时兼顾有良好的导向性。所述倾斜部33的设置,在保证电路板连接器100的整体体积不增大的前提下,所述保护支架30可以采用更厚的材料,从而使得其正向力提升且电流导通力提升。
[0031]
当所述电路板连接器100与对接连接器配合时,对接保护支架首先接触保护支架30的顶面遮蔽部31与岛部顶板部61,且由顶面遮蔽部31的倾斜部33导引至插槽14内;然后,对接保护支架的接触区域接触弹性臂53的自由末端,并且最终抵接于弹性臂53上。所述弹性臂53与对接连接器的对接保护支架接触且弹性变形,从而在对接连接器、电路板连接器100与电路板之间形成一个通流路径,有利于提升电路板连接器100的通流能力。
[0032]
本发明中,所述保护支架30包括遮覆于端壁13的端壁加强片40及至少部分遮覆于侧壁12的侧壁加强片50,由此提升了电路板连接器100的自身强度。同时,所述侧壁加强片50设有至少部分遮覆于侧壁12顶面的侧壁顶板部51及自侧壁顶板部51的横向外侧向下弯折延伸的侧壁侧板部52,所述侧壁侧板部52固持于侧壁12内且设有自底边沿横向向外延伸的焊接部54及自底边沿横向向内弯折且向上延伸的弹性臂53,所述焊接部54焊接于电路板上,且所述弹性臂53的末端位于侧壁顶板部51的下方。当所述电路板连接器100与对接连接器配合时,所述弹性臂53与对接保护支架接触,从而在两者间形成一个最短的通流路径,即在保证电路板连接器100自身强度的同时减小了电路板连接器100的通流路径,从而使得电路板连接器100的整体阻抗较小,有利于提升电路板连接器100的通流能力。
[0033]
综上所述,以上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不应以此限制本发明的范围,即凡是依本发明权利要求书及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简单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应仍属本发明专利涵盖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